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黑穗醋栗幼树^14C同化物运转分配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盆栽条件下,利用~(14)C示踪和放射自显影技术研究了黑穗醋栗(Ribes nigrum L.)幼树~(14)C同化物运转分配特性。结果表明:1.在年周期中,新生枝条上不同部位叶片~(14)C同化物具有不同的运转分配特点。上部叶在生长初期,制造的~(14)C同化物几乎全部用于自身建造,到生长后期,输出率超过中部叶和下部叶水平,并且输出的~(14)C同化物60%以上运向根系;下部叶在整个生长期中输出率呈降低趋势,生长前期输出的~(14)C同化物一半以上供应地上部,生长后期输出的~(14)C同化物96%以上运向根系;中部叶片输出率比较稳定,生长前期输出的~(14)C同化物主要运向地上部,而生长后期则主要运向根系。2.枝条和根系是~(14)C营养贮藏器官,根系尤其是细根贮藏~(14)C营养物质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用~(14)CO_2研究了黑穗醋栗(Ribes nigrum L.)~(14)C同化物日输出分配动态,结果表明,在新梢速长期,一天中新生枝中部叶片碳素同化物有两次输出高峰,下午1点30分到4点30分输出缓慢;叶片中合成的碳素同化物于第三天在体内达到稳定的分配值;叶片中的碳素同化物输出后随即向上、向下双向运输。  相似文献   

3.
采用~(14)C示踪技术探讨人工脱叶、植物激素对枳砧宫川温州蜜柑同化产物运转分配的调控,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整体同化产物分配的影响,以及源—库关系中植物激素的作用。结果表明,人工脱叶后~(14)C—同化产物大量向脱叶区域运转,摘除植株下部叶片,同化产物不仅向植株下部运输,而且向根部运转,脱叶还可提高源叶输出率。向果实内注入GA_2,促进源叶同化产物向同枝与源叶呈直线的果实内不同区域运转,但源叶与果实的距离延长时,GA_2这种促进作用消失。ABA有抑制GA_2促进同化产物运转的作用。PP333和调节膦对叶片向根系输送~(14)C—同化产物的量相似,但两者对地上部同化产物分配的作用相反,PP333促进同化产物向其他施用部位运转,调节膦抑制这一过程,两者混用,PP333的作用被调节膦掩盖,表现抑制同化产物运转,但同时有可能促进同化产物向根系运转。  相似文献   

4.
莱芜生姜~(14)C同化物运转及分配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14)C示踪方法探索莱芜生姜碳素同化物的运转及分配特性。研究了生姜各类枝叶的同化、供应和竞争能力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研究了种姜~(14)C贮藏营养的分配利用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幼苗期茎叶是生长中心(通常就是养分输入中心),随着生长期的推移,生长中心逐渐向根茎转移,至旺盛生长后期,茎叶的同化产物主要运往根茎形成产品,这时,根茎成为生长中心。 生姜的一次分枝同化、供应能力最强,其次为主茎和二次分枝,幼嫩枝叶的同化、供应能力较弱。在生姜生长过程中,种姜的~(14)C营养物质,一部分运往新株供新生器官生长,且始终保持一定比例的自留量,与此同时,茎叶所生产的~(14)C同化物亦有一部分回流到种姜中,形成了种姜与地上茎叶之间的养分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5.
以5年生‘天红2号’苹果/SH40/八棱海棠为试材,对其上部、中部和下部新梢叶片进行13C标记处理,研究其产生的13C同化物的运输分配去向。结果表明:新梢的13C自留量(自身叶片 + 自身新梢)以上部新梢中最高,为91.00%,中部新梢中次之,为79.34%,下部新梢中最小,为67.39%;新梢向其它器官提供13C同化物能力大小的顺序为:下部新梢 > 中部新梢 > 上部新梢;其中向根系的13C分配率差异最为显著,由大到小依次为下部新梢 > 中部新梢 > 上部新梢;上部和中部新梢输出的13C同化物均有超过50%分配到地上部,分别为87.42%和59.79%,而仅有12.58%和40.21%分配到地下部,表现为以向地上部运输为主,而下部新梢分配到根系的13C同化物达到了75.53%,以向根系运输为主。  相似文献   

6.
摘顶对黄瓜^14C及^15N同化物运转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长春密刺黄瓜于第15叶摘顶后,14C及15N同化物向各器官的运转与分配状况。结果表明,摘顶增加了14C和15N同化物向果实和侧枝的分配率,减少了向茎叶的分配率。摘顶15日内向根系的分配率与对照相比并无太大差异,但30日后却远低于对照,此时摘顶株其它备器官14C的放射性比强也明显低于对照。这是因摘顶15日后,功能叶片衰老,根系活力下降的缘故。  相似文献   

7.
杏花芽分化后期碳素同化物的分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雌蕊败育率不同的2个杏品种Tyinthos(败育率低)和金杏(败育率高)为试材,于花芽分化后期(9月中旬)各选一枝条进行14C标记,研究其14C同化物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Tyinthos花芽在各个时期的同化物比强、花芽的同化物分配率、叶片的光合产物利用率均高于金杏。  相似文献   

8.
苹果幼树秋季^14C同化物贮藏及再利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夏国海  罗新书 《园艺学报》1990,17(2):96-102
本试验研究了苹果幼树不同形态~(14)C同化物的贮备特点、季节变化及再利用特性。结果表明,1.苹果碳素同化物贮藏形式有淀粉、糖、氨基酸和有机酸。淀粉秋季先在根中积累,贮备前期(9月)达到高峰,枝干木质部于休眠前(12月)、韧皮部于萌芽前分别达到高峰;糖和有机酸落叶前枝干中较多、休眠期以根系贮藏为主;氨基酸仲秋(9月)开始在根中积累、而不再上运;落叶回流氮化物主要贮藏在枝干中。2.萌芽展叶主要利用枝干贮藏营养,早春新根生长为根系贮藏营养第一个分配中心,枝叶旺盛生长为其第二分配中心。3.根系贮藏碳素营养春季极少以糖形式直接供应地上部,首先在根中转化成氨基酸,经木质部上运并在其中脱氨形成有机酸,大部分用于能量消耗,一部分再生成糖供新器官结构建造。  相似文献   

9.
秋季喂饲~(14)CO_2,翌年生长初期矮砧红星苹果幼树地上部和根系间~(14)C 同化物质含量差距大于乔砧树.矮砧树砧穗组织构造差异较大,对~(14)C 同化物质有较大的滞阻作用.生长初期限制根系内贮藏的~(14)C 同化物质上运,从而抑制了地上部的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10.
设施栽培中桃树14C同化物分配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爽  高东升  韩红霞 《园艺学报》2006,33(5):1067-1070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4C - 示踪方法研究了设施桃树果实不同发育时期14 C同化物的运转分配特性。结果表明: 在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 分配到果实中的14C同化物最多, 随着果实生长, 分配到果实中的14C同化物比例增加。叶片的自留量小于果实获得的14C同化物量, 且随着果实的生长, 叶片的自留量逐渐减少。在各器官中果实的放射比活性最强, 其次为叶片与根系。说明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是设施桃树对碳素同化物需求和竞争最大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以"苏州青"和"矮脚黄"2个小白菜品种为试材,采用室内模拟砂培培养法,研究了供钾水平(0.0、2.5、5.0、7.5、10.0mmol·L~(-1))对其根、叶柄和叶片同化物及钾素分配的影响,以期为采用钾高效利用技术提高小白菜产投比的钾营养诊断相关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供钾水平对小白菜生物量的影响随其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大。其中,"苏州青"的同化物分配对供钾水平的响应较"矮脚黄"相对敏感,其可食部分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产量)最大时的供钾水平相对低于"矮脚黄",而植株不同部位钾含量最高时的供钾水平却相对高于"矮脚黄"。小白菜植株不同部位钾含量的高低顺序依次为叶柄、叶片和根系,且不同部位钾含量最高时所需要的外源供钾水平及钾在小白菜植株不同部位的分配百分比均表现为叶片叶柄根系,说明小白菜植株不同部位对供钾水平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适宜的供钾水平可能通过协调同化物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配,并维持分配比例的稳定性,达到促进小白菜生长的效果。与正常供钾水平比,供试的2个品种小白菜对过量钾的响应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分别通过明显降低"苏州青"的根系钾含量及矮脚黄的根系同化物的分配,而减少了钾在其各自根系中的分配。缺钾通过降低同化物,特别是钾在小白菜叶柄中的分配而明显增加了其向叶片和根系的分配,进而提高了小白菜的根冠比。随着供钾水平的升高,只有叶柄的同化物和钾分配的百分比均有所升高,且以钾分配百分比的升高幅度远大于同化物。综上所述,叶柄钾含量和叶柄钾分配百分比对小白菜钾营养状况存在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6-BA对葡萄果实生长及碳、氮同化物运输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黄卫东  张平  李文清 《园艺学报》2002,29(4):303-306
 研究了6-BA 对葡萄果实生长及碳、氮同化物运输、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 果穗浸蘸100 或200 mg/L 6-BA , 均可明显提高坐果率, 对果粒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较小。6-BA 处理14CO2饲喂叶,抑制了饲喂叶14CO2同化物的输出, 但6-BA 处理饲喂叶上方正在生长的“库叶”, 则增加了饲喂叶同化物的输出。62BA 在盛花和盛花后10 d 浸蘸花序2 次, 增加了饲喂叶14CO214C - 谷氨酸(14C2Glu) 向穗轴及果实的输入。  相似文献   

13.
用 14 C示踪方法研究大白菜种株不同生育时期同化产物分配及其对种荚形成的作用 ,结果表明 :叶片是主要同化器官 ;生育前期同化产物主要向茎枝和根系分配 ;后期主要向角果输送 ;种株开花前同化产物可通过再次分配进入角果 ,开花后同化产物对种子形成贡献更大。种株不同生育时期同化产物对角果皮和籽粒发育的作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山葡萄14C 同化产物分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 年生盆栽山葡萄‘双优’品种为试材, 利用14C 示踪技术对同化产物的分配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山葡萄14C 同化产物从开花期至果实着色期以叶片为分配中心, 输出分配率为76.69 %~45.09 %; 成熟期的同化产物分配以果实为中心, 输出分配率为47.39 % , 说明山葡萄在大部分生育期叶片对同化产物较果实有更强的竞争优势。果实着色期是山葡萄同化产物分配转换的关键时期。果实膨大期形成的同化产物积累在果实中的比例高于开花期和成熟期。  相似文献   

15.
黄瓜结果期不同叶位功能叶与果实的源库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若青  林维申 《园艺学报》1991,18(3):239-244
黄瓜结果期,在第1果实座果期至第2果实商品成熟期的不同果实发育时期,分别对果实邻近功能叶喂饲~(14)CO_2。,48小时后观测同化产物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座果期,果实下位叶分别以产物输出量的55.9%和29.7%输入茎部和上端幼叶,果实仅得4.3%;而此期上位叶却以46.9%输入果实。果实膨大期和商品成熟期,叶片主要将同化产物输入其邻近果实内,其中,上位叶较下位叶的输入量高约10—17%。果实采收后,下部叶片运输方向转移,集中输向上端果实。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输出率与果实生长量相关程度不一。  相似文献   

16.
利用~(14)C 的同位素示踪技术,通过宏观自显影法和测量法观察~(14)C 的分布,研究了樱桃茎吸收的 PP333在植株中的运转方向和途径.结果表明,地上部施用的 PP333,不仅能经木质部随蒸腾流向上运转,到达枝端,也可经韧皮部向下运转,累积在根中.  相似文献   

17.
郁金香更新鳞茎发育的碳同化物积累与内源激素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扫描电镜和14C同位素标记技术, 并结合内源激素测定, 考察郁金香更新鳞茎膨大发育与碳同化物积累、分配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鳞片细胞内观察到明显的淀粉颗粒, 并随鳞茎的发育进程充满整个细胞腔。在盛花期前, 14C同化物主要分配到地上部; 进入叶枯期后14 C同化物以向地下部运输为主,分配比例达66.01% , 其中更新鳞茎中14C同化物的分配占60.85% , 这时14C库活性表现为: 鳞茎>叶片>花茎>根系。在郁金香更新鳞茎发育进程中, 叶片中GA、IAA含量呈下降趋势, ABA含量则不断增高并在盛花期出现峰值, 达65.86 ng·g- 1 FM。比较不同生育期的GA3 /ABA比值, 在发叶期的叶片和盛花期的更新鳞茎中均出现高比值, 表明内源激素的平衡可能是郁金香更新鳞茎发生和发育的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8.
以5年生苹果烟富3/M26/平邑甜茶为试材,研究了萘乙酸(NAA)、乙烯及6–苄基腺嘌呤(6-BA)对坐果和13C、15N利用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心果直径5 mm时(盛花后14 d)喷施10 mg ? L-1 NAA和600 mg ? L-1乙烯利的植株坐果率显著低于对照,而喷施100 mg ? L-1 6-BA的植株坐果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NAA和乙烯利处理的植株13C和15N分配率规律一致,其果实13C分配率分别为1.11%和1.22%,15N分配率分别为0.39%和0.33%,显著低于对照(9.12%和7.29%),而根系和枝13C分配率和15N分配率显著高于对照;NAA和乙烯利处理的植株Ndff值表现规律一致,提高了叶片、根系和枝对15N的征调能力,降低果实对15N的征调能力;与对照相比,NAA和乙烯利处理的植株15N利用率显著增加了2.35和2.37个百分点,促进了根系、叶片和枝的生长和对氮同化物的征调能力,6-BA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试验测试了短枝型苹果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动态及其在不同品种、不同枝类、不同叶位叶片上的差异,分析了“库”、“源”关系。各品种叶片光合强度的变化趋势一致,但是短枝型品种同化产物显著多于普通型(新红星、金矮生比红星高35.32%、35.22%)。新红星新梢自上而下第五片叶净同化率达最大值(Pn=15.39mgCO_2·dm~(-2)·h~(-1)),其短枝叶片也有较高的同化效能,这是短枝型苹果早果、丰产的生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不同体积椰糠与珍珠岩混合基质对甜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薄皮甜瓜品种"日本甜宝"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体积的椰糠与珍珠岩混合基质对营养钵中甜瓜幼苗生长和幼苗质量的影响,以期为甜瓜无土育苗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的育苗基质体积对甜瓜幼苗的株高、叶片数、叶面积、地上下部干鲜质量、根冠比、壮苗指数、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根系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均有明显的影响。育苗体积不仅影响了幼苗的生长指标、同化物积累、光合特征和根系吸收功能,同时影响了同化物的分配特性和幼苗质量。育苗基质体积较小时,基质水肥供应及其缓冲性的不足制约了幼苗的生长发育,而当育苗基质体积超过290mL时,根际较大的保湿性也不利于具有耐旱性的甜瓜幼苗的生长发育。试验初步证明,290mL是甜瓜基质育苗的适宜体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