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山药传统栽培存在种植采收费工费时、块茎生长畸形、产量不高等问题,绵阳农科院从各地引进适合川西北种植的紫山药品种,并联合江油宝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究出长柱形紫山药栽培槽浅生栽培技术,克服了普通山药深沟栽培严重破坏土壤耕层的弊端,该技术不仅省工省力、节约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紫山药的商品性及产量。  相似文献   

2.
山药(薯蓣)在吉林省虽有几百年的栽培历史,但由于栽培管理不当,产量较低,栽培面积有限,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为此,我市蔬菜办公室于1977年,从集安县引入了细长毛山药,经过十年的栽培试验,总结出了在长白山区种植细长毛山药的高产经验;最高亩产可达1.480公斤,最高单株块茎重可达1.55公斤,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一、选择地块:细长毛山药对土壤条件要求较严格,要选排灌条件好,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以使块茎生长顺直、整齐、表面光滑、根痕小,横茎粗、产量高而且有利于加工和贮藏;如果栽植在沙砾土或粘重土壤中,则块茎小、畸…  相似文献   

3.
花籽山药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安阳县韩陵乡引进花籽山药已超过10年,通过改变传统的种植技术,探索出了一套花籽山药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新模式,现已在全乡推广种植。该技术与普通技术相比,主要有5个方面的特点:(1)块茎外观质量和品质好,鲜嫩质脆,皮薄而亮,须根少而短,富含黏液汁,块茎圆长匀称,断面洁白。  相似文献   

4.
山药是一种食药兼用的草本植物,原产亚洲热带地区,湖州市种植已有一千余年历史。山药块茎富含淀粉、糖、蛋白质、纤维、碘以及皂甙、胆碱等成分,作蔬菜别有风味,又是良好的滋补品,并可作药,治疗多种疾病。1 选择土壤山药吸收根浅,块茎长达33~67厘米(cm)。应选择土层深厚的疏松壤土栽培。年前冬耕,深耕30厘米以上。开春后开沟定植,沟深1米(m),种后覆土筑成高畦。2 施足基肥山药主要吸收根分布在上层土中,基肥宜施在上层。基肥用腐熟猪羊有机肥或人粪尿1500公斤(kg)、尿素5~10公斤、磷肥30公斤、钾肥10~20公斤,在种植前2~3天施下,…  相似文献   

5.
我国引入软化菊苣(芽球菊苣)栽培历史较短,在20世纪80年代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等单位引进,现河北、甘肃、山东等地均有小面积种植。红色芽球菊苣在我国很少有人引种,栽培面积更少于黄白色芽球菊苣。红色芽球菊苣也是以肉质根为原料,经软化栽培后形成叠抱、紫红色、炮弹状的芽球供食用。2003年笔者引进荷兰红色芽球菊苣品种Rood进行试种获得成功,2004年又引进荷兰红色芽球菊苣品种Red chicory大面积种植推广,获得了高产,每667m2可产合格的肉质根约9000根。1红菊苣的特征特性红菊苣属菊科菊苣属二年生至多年生草本植物。直根系,主…  相似文献   

6.
刘健 《西北园艺》2013,(3):15-16
陕西华县是山药的主产地之一,所产的"华州山药"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近年华县对华州山药进行高产无公害栽培试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经验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目前华县普遍栽培的是怀山药,该品种茎叶颜色较深,叶腋生有气生块茎(又叫零余子),块茎粗大,棒状,一般质量0.5~1.5kg,大的可达2.5~3kg有较强的垂直向下生长习性,形状整齐,产量高山药为雌雄异株,华县栽培的几乎全是雄株,故生产上一般都用龙头、零余子作"栽子"。龙头系指山  相似文献   

7.
采用定向槽浅生种植方式,通过秸秆覆盖措施,研究定向槽内温度对山药块茎膨大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药膨大期定向槽内高温主要由气温和日晒共同作用形成,秸秆覆盖措施降低了定向槽内日均温、日最高温和日温差,块茎畸形率降低,产量提高;秸秆覆盖降温措施主要通过提高块茎膨大加速期和快速膨大期的鲜质量和干质量累积速率,促进山药块茎快速膨大,进而提高山药产量;而且秸秆覆盖降温措施提高了块茎中淀粉、皂苷和多糖含量,提升了山药品质。  相似文献   

8.
武穴佛手山药是武穴市传统特色经济作物,为解决山药外形不规则,去皮难等问题,2015年通过利用塑料袋套装糠壳、草炭等有机质栽培方式开展了田间试验,使山药地下块茎相对整齐规则;并利用套袋栽培方式,试图研究套袋栽培对提高山药品质的影响(减少黑皮、病虫为害等),以求获得外形更加美观、光滑、整齐的块茎。  相似文献   

9.
山药块茎畸形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药是高产高效的经济作物,是一种药菜兼用的滋补保健佳蔬.近几年在国内外市场畅销不衰,我市的安阳县、龙安区、汤阴县等地区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据调查,2008年安阳市山药栽培面积已超过0.5万hm2,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由于受不良环境条件、栽培措施、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影响,造成山药在生长过程中内部组织发生改变导致畸形,极大的影响了山药的品质和产量.为此,我们就山药块茎畸形形成原因和相关治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0.
淮山药定向结薯栽培技术通过改变传统技术栽培和采收均需挖掘的方法,解决山药收挖困难的问题,该技术将山药种植在预先斜埋好的浅生槽上,改变山药块茎垂直生长的习性,采收时只需用简单工具或直接用双手扒开表土即可,而且品相好。利用旱坡、梯地、山脚种植山药,是山区、半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产业。  相似文献   

11.
花子山药,也称水山药,属长柱变种。植株地上部不结山药豆,地下块茎长1.4米,单重1.5公斤左右,最大可达5公斤以上。在优良的栽培条件下,亩产4000公斤或可达5000公斤以上。块茎皮薄、毛少、含水量高、质脆、味甜、宜生食、熟食、也可加工罐头或干制入药等等。花子山药营养丰富,可菜药兼用,是古老的大众化滋补食品。现将沛县栽培花子山药的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地、整地、施足基肥 花子山药块茎很长,喜上层深厚、疏松、通气、透水性能好的土壤。应选择地势高燥、向阳、地下水位在4米以下、耕作层厚、肥力高的沙壤土地块栽培。一般在冬前深耕33厘米左右,进行冻坚、蓄墒,翌年2月中旬挖沟,沟距1米,宽0.25米,深至少1.4米。挖沟后随即回填土壤,捡除胶泥,每回填30厘米,踩压一次,以免雨季塌陷,并防止块茎出现分枝和弯曲。土壤回填后,在挖沟位置筑宽0.5米、高0.3米的土垄,于幼苗出土前施入腐熟优质图肥1.5~2万公斤,饼肥15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草木灰200公斤作基肥。施肥方法是:将三分之二的圈肥、饼肥、磷肥,草木灰均匀施于垄间,用铁锨深翻30厘米。再将剩余的肥料铺撒于畦面,兼起保墒、稳定土壤通气性,防除杂草,降低地温(7月...  相似文献   

12.
普通方式种植山药,容易出现多毛、表皮粗糙、弯曲和分杈等现象,严重影响山药的产量和商品性。而采用塑料套管栽培山药,不仅可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山药的商品性,而且山药伤损数量大幅度减少,同时具有产量高、质量好、省工省时、收获方便、一次投资多次使用等优点。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一、品种选择选择丰产、抗病、形状和表皮特征优良的长柱形山药品种,其块茎长度在1 m以上。常用的品种有:细毛长山药、嘉祥长山药、沛县长山药等。二、种植前的准备1.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地下水位在1 m以下的沙壤土地块栽培山药。2.加工塑料套管…  相似文献   

13.
薯蓣,俗名山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几年,由于受线虫为害,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笔者于1987~1990年对此进行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一、发生为害概况 对鄄城县11处乡镇,34个自然村148块田进行调查,其中发病的有116块,占78.4%,发病株率一般在30%左右。山药受害后可减产24%~40%,重者可达60%~80%,甚至块茎完全不能食用。山药发病轻重与重茬有关(表1)。另外,采用上年健壮个大的“山药豆”繁殖,比连续用有芽的山药块茎顶端繁殖的发病轻,而且产量高。 二、症状 被根结线虫侵害的植株,地上部叶片变小,植株长势弱。茎蔓生长不良。而地下部块茎…  相似文献   

14.
鸡皮糙山药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鸡皮糙山药生长习性和现阶段栽培现状的调研分析,总结出了其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提出了在无公害山药的生产中,从土壤选择、块茎处理、田间基本操作、肥水管理及病虫害的农业、生物、物理、化学防治等几个关键生产环节,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杨玉凤 《广西园艺》2004,15(4):48-49
用常规方式栽培山药,容易出现多毛、表皮粗糙、弯曲和分叉等现象,严重影响山药的产量和商品性。而采用塑料套管栽培,不仅可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山药的商品性,同时具有产量高、质量好、省工省时、收获方便、一次投资多次使用等优点。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 品种选择选择丰产、抗病、形状和表皮特征优良的长柱形山药品种,其块茎长度在1m以上。常用的品种有:细毛长山药、嘉祥长山药、沛县长山药等。2 种植前的准备2 .1 选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地下水位在1m以下的沙壤土地块栽培山药。2 .2 加工塑料套管选用内径6~7cm的硬塑料管,用手锯锯成…  相似文献   

16.
导读:惠州传统的山药栽培方式具有劳动强度大、费时、采收时易伤块茎等缺点。为解决上述问题,从地块选择、薯种选择和处理、放槽种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采收等环节介绍山药定向套管浅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山药块茎生长畸形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慧  赵冰  刘戬  宋生印 《中国蔬菜》2006,1(7):14-15
对农大长山药1号、怀山药、太谷山药块茎生长过程中产生畸形块茎的情况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及土壤湿度正常的情况下,农大长山药1号、怀山药、太谷山药的块茎畸形率分别为5.30%、6.00%和5.70%,三者无显著差异;当农大长山药1号和怀山药块茎质量500~600g,长度50~60cm时,出现的畸形株数最多,比例最大;而太谷山药在块茎质量400~500g,长度30~40cm时出现的畸形株数最多;在施用半腐熟有机肥及土壤过湿的情况下,山药畸形率最高,太谷山药达59.00%,怀山药57.00%,农大长山药1号55.00%。  相似文献   

18.
(续前期) 3栽培 3.1土壤整理与施肥 作为切花栽培的马蹄莲块茎,可以种植在任何类型的土壤中(尤以消耗性栽培而言);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EC(电导度)较低(<0.57)、pH在6~6.5的粘质壤土为好.  相似文献   

19.
1 紫山药的起源紫山药(Dioscorea alata L.)为薯蓣科薯蓣属参薯种草本蔓生性食用植物,又名大薯、参薯、脚板薯、紫莳药、紫淮山[1].原产亚洲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沿海诸省的温暖地带,如浙江、湖南、广东、广西、福建、江西、云南、台湾等地,以及印度尼西亚诸岛,另外非洲也有大面积栽培;而在北方地区种植较少.实际上它是野山药和褐苞薯蓣共同进化而来的一个栽培种,属于山药的近缘植物,不过其性状、品质都和山药十分接近,民间一般都把它当作山药来栽培,也选育了许多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瓜菜》2017,(11):63-64
山药营养丰富,随着种植面积的加大,山药黑皮病成为危害山药块茎的主要病害之一,给生产上造成了严重损失。笔者结合生产实践,对山药黑皮病的发生原因进行了探索,并从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2方面提出了山药黑皮病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生产上山药的高效种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