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花蕾 《西北园艺》2000,(1):36-37
辣椒疫病在大棚及露地栽培中均发生严重。 1 症状 幼苗发病。从出苗至5叶期,病菌危害根颈,使根颈组织腐烂,病部缢缩,幼苗折倒。 定植后叶片发病,病斑呈暗绿色水渍状,迅速扩大,使叶片部分或大部分软腐,干后病斑变为淡褐色脱落。 茎部受害,症状与叶上相似,也产生水渍状病斑,扩展后病斑长达7~10厘米。后期病部变为黑褐色,皮层软化腐烂,常易从病部折断。  相似文献   

2.
1辣椒疫病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发病,主要危害根茎,使根茎组织腐烂、病部缢缩,幼苗倒伏,引起湿腐,枯萎死亡。定植后叶片染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呈暗绿色水渍状,迅速扩大使叶片部分或大部分软腐,干燥后病斑变成淡褐色,叶片脱落。茎部受害产生水渍状病斑,扩展后病斑加长,后期病部变为黑褐色,皮层软化腐烂,病部以上枝叶迅速凋萎,而且易从病部折断。果实染病始于蒂部,先出现水浸状斑点,暗绿色,后病斑扩展,果皮变褐软腐,果实多脱落或失水变成僵果,残留在枝上。  相似文献   

3.
1韭菜疫病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1.1发病症状:韭菜的根、茎、叶、花薹等部位均可被害,尤以假茎和鳞茎受害重。叶片及花薹染病时多始于中下部,初呈暗绿色水渍状,有时扩展到叶片或花薹的一半,病部失水后明显缢缩,引起叶片、花薹下垂腐烂,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稀疏白霉;  相似文献   

4.
豇豆疫病主要危害茎蔓、叶和豆荚。茎蔓发病多发生在节部,初呈水渍状,无明显边缘,病斑扩展绕茎一周后,病部缢缩,表皮变褐色,病茎以上叶片迅速萎蔫死亡。叶片发病,初生暗绿色水渍状圆形病斑,边缘不明显,天气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可蔓延至整个叶片,表面着生稀疏的白色霉状物,引起腐烂。天气干燥时,病斑变淡褐色,叶片干枯。豆荚上发病后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边缘不明显,后期病部软化,表面产生白霉。  相似文献   

5.
1 发病症状不同 豆类疫病主要危害茎蔓、叶和豆荚。茎蔓多发生在节部,发病初期呈水浸状,无明显边缘,病斑扩展绕茎一周后,病部缢缩,表皮变褐色,病茎以上叶片迅速萎蔫死亡。叶片发病初生暗绿色水渍状圆形病斑,边缘不明显,天气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可蔓延至整个叶片,表面着生稀疏的白色霉状物,引起腐烂。天气干燥时,病斑变淡褐色,叶片干枯。豆荚上发病后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边缘不明显,后期病部软化,表面产生白霉。  相似文献   

6.
韭菜干尖黄叶的病害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导致韭菜干尖黄叶的既有病害,又有虫害,形成原因复杂,本文仅介绍韭菜干尖黄叶的病害诊断及无公害防治技术。1韭菜疫病1.1诊断主要危害叶片、叶鞘、鳞茎和根系,病源菌属于鞭毛菌亚门。夏季高温多雨、植株生长过密、郁蔽倒伏、高湿弱光是主要发病条件。发病初期叶鞘上部,叶片基部首先受害,受害叶片病斑初呈半圆形深绿色,周围有暗绿色晕圈,外叶首先受害,并从带有病斑一侧及尖端变黄,后期叶片腐烂,出现白色霉层,鳞茎、根部受害呈褐色,轻者根毛减少,肥水吸收能力下降,植株生长速度减慢,危害严重时韭菜大片死亡。1.2防治措施①选用豫韭菜1号、豫韭…  相似文献   

7.
《吉林蔬菜》2015,(4):3
<正>甜瓜疫病又称死秧,是生产上重要病害,一旦发病就难以控制。主要危害茎蔓及嫩茎节,发病的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浸状,渐曾缢缩软腐,呈暗褐色。病部叶片萎蔫,不久全株萎蔫枯死,病株维管束不变色。叶片受害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大病斑,发展速度快,边缘不明显,干燥时呈青枯,叶脆易破裂。果实受害后软腐凹陷,潮湿时,  相似文献   

8.
甜瓜疫病又称死秧,是近10年来危害甜瓜的主要病害,高温高湿易发病,特别是在雨后,病害来势猛,短短几天内瓜秧全部萎蔫、死亡,对甜瓜产量影响很大。1症状此病能侵染根、茎、叶、果实,经茎蔓及嫩茎节发病较多,成株期受害最重。发病初期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渍状,病部渐渐缢缩软病,呈暗褐色,患病部位叶片萎蔫,不久全株萎蔫枯死,病株维管束不变色。叶片受害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大病斑,扩展速度快,边缘不明显,干枯时呈青枯,叶脆易破裂。瓜部受害软腐凹陷,潮湿时,病部表面长出稀疏的白色霉状物即孢子囊。2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卵孢子等随病残体在…  相似文献   

9.
韭菜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韭菜是多年生蔬菜,占地时间较长,随着连作种植年限的增加,菌源集中,疫病为害越来越严重,个别地块发病率高达70%以上。为此,如何防治疫病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现将其发生及防治介绍如下。 一、发病症状 叶片受害,初为暗绿色水浸状病斑,病部缢缩,叶片变黄凋萎。天气潮湿时病斑软腐,有灰白色霜。叶鞘受害呈褐色水浸状病斑、软腐、叶剥离。鳞茎、根部受害呈软腐,影响养分的吸收和积累。 二、发病条件 在炎夏、高温、高湿、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及植株生长差、收割过多、营养不良时发病严重。 三.防治方法 1.或作栽培地、育苗地应…  相似文献   

10.
<正>1丝瓜疫病1.1症状:主要危害果实,有时茎蔓及叶片也受害。果实发病多从花蒂开始,病斑凹陷,初为水渍状暗绿色,湿度大时瓜条很快软腐,并有白色霉状物。茎蔓发病主要在嫩茎或节间部位,初为水渍状,扩大后整段湿腐,暗褐色。叶片发病初为水渍状黄褐色斑,湿度大时着生白色霉层,干燥时呈青白色,容易破碎。1.2发病规律:遇阴雨或湿度大,发病重。成株坐瓜后,雨水多,湿度大易发病。土壤黏重、地势低洼、重茬地,发病重。1.3综合防治:中心病株出现后,及时喷洒72%霜脲·  相似文献   

11.
番茄晚疫病由致病疫霉侵染所致,是温室栽培番茄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番茄的叶片、叶柄、茎和果实,以叶片和青果受害最重,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在叶片上从叶尖、叶缘开始发病,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后变为淡绿色,最后呈褐色,高湿条件下叶背病斑与健部交界处生白色霉层。  相似文献   

12.
番茄疫病,主要发生在秋番茄上,但近年来,本区早春大棚番茄也开始大面积发生,上升为危害仅次于番茄青枯病的病害。番茄疫病传播速度快,严重时短期内造成大量烂叶、烂果、死株,甚至绝收。1 症状番茄疫病从幼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可为害叶、茎、果。幼苗受害时,叶片出现水渍状暗绿色病斑,并向主茎扩展,茎变褐色缢缩,导致幼苗萎蔫或折断死亡。成株期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并向上蔓延。但病害严重时,植株上、下部叶片几乎同时感病。叶片发病时,病斑先从叶尖、叶缘开始,初呈水渍状暗绿色,后变褐色,病斑不规则。湿度大时,病斑边缘生白霉,干燥时,病…  相似文献   

13.
番茄晚疫病主要为害番茄的叶片和果实,发生严重时也可侵染茎部。幼苗发病,先由叶片开始发生,随后向茎部扩展。病部呈黑褐色,腐烂,造成幼苗萎蔫,后枯死,湿度大时病部有白色霉层。成株期发病,多从中上部叶片的叶尖、叶缘开始发生,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后为暗褐色,病斑边缘与健组织交界处浅绿色,湿度大时,叶片背部病健交界处长出白色霉层。果实上青果易受害,在近果柄处形成油渍状暗绿色病斑,后渐变  相似文献   

14.
<正>1黄瓜疫病1.1发病症状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保护地栽培主要危害茎基部、叶及果实,发病部位初呈暗绿色,水浸状。幼苗发病多始于嫩尖,初呈暗绿色水浸状萎蔫,干枯呈秃尖状的无头苗,不倒伏。成株茎基部或嫩茎节部发病出现暗绿色水浸状斑,后变软,显著缢缩,病部以上叶片萎蔫或全株枯死;同株上往往有几处节部受害,维管束不变色。叶片发病出现小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浸状病斑,扩大呈圆形,暗绿色,边缘不明显,干燥时呈青白色易破裂,潮湿时病叶腐烂,扩展到叶柄时叶片下垂。瓜条发病,初为水浸状暗绿色,逐渐缢缩凹陷,潮湿时表面长出稀疏白霉,迅速腐烂,发生腥臭气味。  相似文献   

15.
王玉堂 《蔬菜》2005,(7):25-25
西瓜疫病又叫疫霉病,俗称“死秧”,是一种土传真菌病害,在西瓜幼苗及成株期均能发生,尤以西瓜生长后期、高温多雨条件下,发病迅速而严重;一般雨季来得早、降水时间长、雨量大,则发病早、病情重、损失大。田间发病高峰往往紧接在雨量高峰以后。叶片发病,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湿度大时腐烂或象开水烫过一样,干燥时病斑淡褐色,易破裂。蔓基部发病,出现纺锤形水浸状暗绿色凹陷斑,包围茎部且腐烂,病部以上全部枯死。果实发病,形成暗绿色圆形水浸状凹陷斑,后迅速扩及全果,致果实腐烂,发出青贮饲料的气味,病部表面密生白色菌丝。  相似文献   

16.
正1黄瓜疫病1.1发病症状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保护地栽培主要危害茎基部、叶及果实,发病部位初呈暗绿色,水浸状。幼苗发病多始于嫩尖,初呈暗绿色水浸状萎蔫,干枯呈秃尖状的无头苗,不倒伏。成株茎基部或嫩茎节部发病出现暗绿色水浸状斑,后变软,显著缢缩,病部以上叶片萎蔫或全株枯死;同株上往往有几处节部受害,维管束不变色。叶片发病出现小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浸状病斑,扩大呈圆形,暗绿色,边缘不明显,干燥时呈青白色易破裂,潮湿时病叶腐烂,  相似文献   

17.
辣椒疫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全生育期均可发病,是辣椒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一般田块发病率在15%~30%,严重的达60%以上,甚至绝收。
  1症状
  1.1叶片:在叶缘和叶柄连接处发生不规则形的水渍状暗绿色病斑,病斑的边缘为黄绿色,多雨高湿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展,常造成叶片腐烂,干燥条件下病斑干枯易破碎。  相似文献   

18.
1 症状及病原 该病主要危害洋葱及大葱幼苗基部叶鞘、叶片与球茎鳞茎。受害时,植株地下叶鞘由外向内逐渐呈水渍状腐烂,淡黄色或淡白色。发病严重时拇指粗的葱苗整株连片死亡,靠近根盘上部的叶鞘连内轴心全部软腐,手捏成泥状,无臭味;叶片从叶基部或叶边缘开始向叶片内形成“V”字形或宽带状坏死斑块。因地下部鳞茎腐烂受损,致使叶片从顶尖开始向下变黄发白后枯死,直至全株萎蔫死亡。病重的苗床葱苗或田块成株连片枯死。球茎鳞茎一般从筛部开始水渍状腐烂,呈乳白色或土黄白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 1发病症状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危害根茎部,引起根腐。根茎部发病土表下根茎处产生水渍状弥散型病斑,皮层初现暗绿色水渍状斑,后变为黄褐色,逐渐腐烂,后期缢缩成蜂腰状或全部腐烂,引起全株枯死。成株发病,初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变软腐败,病叶下垂,不久变为暗褐色,易千枯脆裂。茎部发病,病部现暗褐色纺锤形水渍状斑,病情扩展快,  相似文献   

20.
韭菜抗寒耐热,是适应性极强的蔬菜作物,为春、秋两季栽培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长期以来,韭菜的“两病一虫”——疫病、灰霉病、迟眼蕈蚊(韭蛆)是困扰生产者的常发多发病虫害。笔者总结了冀南地区韭菜上述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供生产者参考。1韭菜疫病1.1症状识别由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真菌侵染所致。叶片受害,初期为暗绿色水渍状病斑,颜色较明显,随着斑点逐渐扩大,整个叶片变黄,最终枯萎死亡。如果环境比较潮湿,病斑会逐渐软腐,出现灰色霉层。叶鞘受害后呈现褐色病斑,逐渐软腐,容易掉落。鳞茎和根受害后,病部软腐,影响整个植株养分、水分的吸收与储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