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鄱阳湖地区油菜生产气象条件分析与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鄱阳湖地区油菜生产的特点,对影响油菜生长和产量形成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并建立油菜气候区划指标.根据鄱阳湖地区1961~2005年油菜生长季气候要素分析显示,影响该区油菜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要素为降水和日照条件,关键生长发育期为播种出苗期和开花结荚期.采用1: 5万数字高程模型(DEM)和GIS空间分析,将影响油菜生长的关键气候要素插值生成分布式数据,并根据建立的油菜气候区划指标对鄱阳湖地区油菜种植进行区划.结果表明,除鄱阳湖滨湖区及湖区的南部为油菜种植一般区外,其余地区均为油菜种植的最适区和较适区,尤其鄱阳湖地区北部,为油菜种植的最佳区.  相似文献   

2.
根据油菜生长适宜的环境条件,结合紫云县多年气候观测资料,分析了紫云县油菜生长发育期光、热、水等农业气候资源,总结了有利于油菜种植的气候因素和影响油菜生长的不利气象灾害,提出合理种植建议。  相似文献   

3.
杨正元  罗强  贺爱玲  刘涛 《北京农业》2013,(30):175-176
利用湖南省怀化市靖州县多年气候资料,并根据油菜的主要农业气候生态特性,对靖州县种植油菜的光、温、水条件及影响油菜产量和品质的不利气候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大力发展油菜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以油菜的种植技术为第一部分,强调了油菜本身的适应气候的条件与良好的种植时间,第二部分利用第一部分对油菜的介绍,从大体上介绍了一下其病虫害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5.
种植密度对油菜重要农艺性状与收获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种植密度对油菜重要农艺性状与收获指数的影响。[方法]研究了2012—2014年国家(九江点)油菜区域试验7个续试品种的油菜收获指数、重要农艺性状,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油菜收获指数、重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随着油菜种植密度的增加,全田实际干物质重与实际产量呈增加趋势,但其他性状有增有减;种植密度对2012—2014年油菜各性状有较大影响;种植方式对油菜产量有显著影响;地力、气候和田间管理措施相对均匀一致时,各品种性状差异不大。[结论]该研究为选育适宜高密度机械化种植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由于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土壤土质,其油菜种植的成果也不尽相同,想要不断的增加油菜种植带来的经济收入和社会价值,我们必须要不断的对油菜的栽培技术进行探究,增加油菜栽培的科学含量。这篇文章就立足于油菜栽培技术的现状,对影响油菜产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系列提升油菜产量的对策和方法,希望能够为我国油菜栽培提出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冬播油菜冻害田间补救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舟曲县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冬播油菜成为当地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约0.10万hm2。在多年的冬播油菜种植中,受气候因素的影响,每年都有一部分油菜在倒春寒天气中遭受冻害,造成缺苗断垄,给产量的提高造成一定影响。油菜防冻除了在地块选择、  相似文献   

8.
油菜作为重要的油料农作物,是我县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油菜的生产过程对我县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受到地域气候特点以及栽种技术的影响,我县油菜种植过程仍面临病虫害的影响,对农业生产安全形成隐患。为此,我们结合当前油菜种植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虫害,分析病害种类,发现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以确保油菜种植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阳艳  曹慧晴  邹茂林  谭婷 《北京农业》2014,(30):140-141
油菜是衡阳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其品质与产量与农民的收入息息相关。结合衡阳县1971~2010年气候资料,分析该地区油菜种植的温度、水分及光照等气候条件,针对常见的气象灾害提出相应的防御对策,并进一步探讨优质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促进衡阳县油菜种植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油菜不仅是重要的油料农作物,更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域气候以及栽种技术等多方面条件的影响和限制,致使油菜种植过程中时常面临着病虫害的威胁,严重影响了油菜的种植收益。  相似文献   

11.
根据油菜生长对环境的需求,结合玉溪市气候观测资料,分析了玉溪市油菜生长发育期光、热、水等气候条件,并分析研究划分出当地油菜适生种植区域,以更好地利用当地农业气候资源,合理调整作物种植布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成都发展油菜产业适宜气候条件,以及对油菜种植不利的气候因素,并提出防御措施,为成都油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产量效益、气候条件、茬口衔接、环境保护、后茬影响等方面分析安徽沿江地区"压麦扩油"布局有较大的优势。同时提出开展油菜机械化生产、高效种植模式、油菜产业化等重点工作,促进油菜生产发展,提高油菜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4.
日喀则市是西藏主要的油菜籽产区,由于海拔高度及气候条件限制,常年种植产量较低的白菜型和品质较差的芥菜型油菜为主,而产量高、质量优的甘蓝型油菜因自然环境、科技生产及其他社会因素制约很难在该区域进行规模化种植经营,油菜生产效益逐年降低。本文通过对各育种单位选育提供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在日喀则市进行小面积示范种植,以鉴定其在我市特殊的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稳产性及农艺性状,从而筛选出适合在我市推广种植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油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油菜种植面积的不断地扩大,特别是在江淮地区的种植区域逐年的增多,油菜即将面临的不仅仅是多变的气候条件,还将面临的是病虫害的加剧。安徽省繁昌县作为油菜种植大县,油菜菌核病是影响其油菜高产的最大病虫害之一,本文将从安徽省繁昌县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概述,同时,针对安徽省繁昌县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今后油菜病虫害综合防治应采取的对策及发展方向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油菜本是一年生或越年生作物。根据自然气候的不同,有冬油菜和春油菜之分。贵州省地处长江流域,多以种植冬油菜为主。但是在实际油菜生长的过程之中,我们不应该仅仅利用自然气候来使得油菜更好的进行成长,还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对于油菜进行合理的种植。本文主要就贵州铜仁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对油菜进行了合理的种植技术分析,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贵州铜仁地区的油菜种植的更好。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对我国油菜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我国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年平均气温显著升高;二是年降水总量有增加趋势,但区域性和季节性明显;三是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和强度显著增加;四是CO_2浓度持续升高;五是日照时数缩短明显。受其影响,我国油菜种植面积近年来显著增加,特别是冬油菜,有明显的北移、西扩趋势,这与气温升高引起作物种植北界北移有关。尽管我国油菜的单产也呈现增加趋势,但其与气象因子变化之间的关系目前还不明确。由极端气候引起的农业灾害显著增加,油菜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大。因此,提高综合抗逆能力、促进稳产是油菜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贵南县油菜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钟存  魏鹏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255-256
油菜是贵南境内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所产油菜籽品质好、出油率高。利用贵南县气象台站1961-2008年气候资料,分析了贵南县油菜种植的光、热、水等农业气候条件以及影响油菜生长和产量的气象灾害,并提出防御措施,为贵南县进一步发展油菜种植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是我国油菜生产的主要省份,当地的地势、土质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油菜的生长极为有利。随着油菜产量的逐年提高,油菜的生产技术,推广品种,施肥要求,区域特征等都成为油菜种植人员关心的问题。本文针对贵州省余庆县敖溪镇油菜种植现状,分析评价油菜种植的适宜性指标。评价结果表明,在贵州省的大部分区域都符合种植油菜的指标。余庆县敖溪镇的油菜种植规模不断过大,在此分析一下该地油菜种植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20.
正积石山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地处高寒阴湿地区,其气候特点十分适宜油菜种植,当地农民也对种植项目和新品种有了一定的认知,借助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引进技术,能有效提高种植效果,相较于传统种植机制有很大进步。本文对积石山县油菜膜侧栽培技术的具体情况进行了集中分析,以供参考。1良种选择在积石山县种植油菜的过程中,要对种植区域以及种植品种进行集中分析,多数地区在种植品种选择过程中,要结合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