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郑华  李建华 《油气储运》2005,24(10):58-60
介绍了燃气压送设备及其特点,分析了燃气压送设备火灾危险性,并针对气体压缩输送设备的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和机理提出了相应的防止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形成和"液击"现象,保证设备润滑良好、降低气缸内温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配置安全设施及维护检查设备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省近半个世纪森林火灾资料的周期分析,结果表明:(1)年度火灾次数存在17a为一周期;春季火灾次数有17a,7a,19a,2a四种周期;秋季火灾次数存在6a,11a,a,15a四种周期;(2)19834上以来我省森林火灾逐年减少,用磷以理论的GM(1,1)时间响应函数来描述和预测是可行的,精度是要求比较好;(3)1990年以来我省森林火灾出现历史最低值,这要主是加大了防火设施设备的建设和资金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森林火灾的波谱分析,认为气象因素是制约火灾年际变化的主要波谱。在大量相关与回归计算基础上,根据有关标准,建立了气象火灾序列的模型,为今后森林火灾的中长期预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预防森林火灾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森林火灾是危害性很强的几大自然灾害之一,一旦发生会给国家的经济、环境和人员造成巨大的损失。如何有效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根据对国内外森林火灾预防做法的考查,从体制、人员、设备和教育等方面提出预防森林火灾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森林火灾的波谱分析,认为气象因素是制约火灾年际变化的主要波谱.在大量相关与回归计算基础上,根据有关标准,建立了气象火灾序列的模型,为今后森林火灾的中长期预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当前社会中出现火灾的情况十分普遍,而且也越来越频繁,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都造成较大的影响。为了能够有效防止火灾的发生,人们不断研究许多火灾预警的设备,可以灵敏和快捷预警火灾。在下文中主要分析火灾的报警系统即STM32设计情况,此系统通过的是紫外线感应以及烟雾感应方式而预警火灾,具有良好的灵敏度,性能也十分稳定而且探测的方位较广等,可以在厂房、仓库以及家庭等场合使用。  相似文献   

7.
森林火灾与湿润系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森林火灾与湿润系数和水热比系数的关系作了较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伊凡诺夫湿润系数P与森林火灾频次成明显的反相位变化关系;并就长白山林区的森林火灾湿润系数的关系建立了一元非线性回归,蛟河的湿润系数具有代表性,为该地区春秋林火长期预报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明礼  王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720-11720,11735
贵州省地处“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全省森林火灾案件侦查系统基础设施设备经过多年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贵州省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森林火灾案件侦查系统基础设施装备数量仍然不足,为快速、准确提高森林火灾案件的侦破能力.购置必备勘察设施装备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4):311-312
社会发展使建筑丰富和多元化,电气设备和智能化设备的普及,各种各样的木制设备使用,增加了火灾产生的概率。虽然现今建筑火灾监控系统的应用,在某个方面上来说达到了建筑火灾的报警的基本要求。但是建筑火灾监控系统目前仍是需要立即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控制系统以西门子S7-300为核心,I/O设备采用传感器和报警灯等硬件。上位机选用WINCC。把各个传感器和报警灯组合,完成对建筑火灾的监控。通过测试系统已基本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0.
森林火灾中长期预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森林火灾中长期预测提出了4种技术方法;(1)森林火灾趋势变化与周期分析;(2)森林火灾的时间序列分析;(3)灰色预测模型;(4)前兆因子的相关预报,各种方法都用实际资料建立了适度的预测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肖科 《农村新技术》2023,(10):66-67
<正>燃气阀门是燃气管道和相关燃气设施的安全装置,用来截断、接通管路中的气体,它是使用燃气的开关,开则通气,闭则断气。常见的燃气阀门主要有公用燃气阀门、表前阀门、设备前阀门、管道燃气自闭阀、燃气灶阀门等。公用燃气阀门位置:燃气主管道上的阀门也称为公用燃气阀门,一般设置在楼宇一层,部分高层楼还会在楼中固定层设置分段公用阀门。作用:此阀门用来控制整个单元楼从上到下的所有住户家的燃气,主要是用于燃气管道系统的维检修工作。  相似文献   

12.
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的人数越来越多,因此,对于高校进行火灾预防和安全管理成为当务之急。近年来高校的火灾隐患逐渐增多,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学校领导的重视度不够、寝室的监管不完善、实验室设备和建筑达不到要求,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火灾的预防和安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东北省份,是全国最大的林业省份之一,全省林业经营总面积317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3,森林覆盖率达43.6%,林业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因此森林保护工作更是重中之重。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森林火灾扑救,即对森林火灾采取的控制和扑灭之措施,目的是使火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扑救森林火灾,就是要了解森林火灾燃烧的规律,建立严密的应急机制和强有力的指挥系统,组织训练有素的扑火队伍,快速反应,运用有效、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扑火设备,及时进行扑救,达到“打早、打小、打了”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  相似文献   

14.
川气东送管道站场、阀室大量采用一体式焊接截止阀作为压力或气体取样的根部接口阀,自投产以来,多次发生阀杆微漏,若处理不及时,持续泄漏会造成爆炸、火灾等安全事故。根据川气东送管道站场的泄漏状况,在投产初期采用更换阀门方法不可取的情况下,采取不停输带压堵漏技术。通过对现场泄漏状况的勘查,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制造,并在实验室内模拟现场压力表根阀泄漏后的带压堵漏治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经现场实际应用,成功解决了困扰输气生产过程中一体式焊接截止阀阀杆泄漏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液化石油气火灾爆炸事故类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液化石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各种爆炸类型及成因进行了探讨,运用事故树方法分析了引起火灾爆炸的概率和原因。指出在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类型中,泄漏型火灾爆炸发生的概率最大,也最危险。提出了液化石油气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DOW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在油库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客观地评价油库的安全性,采用DOW(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来确定物质、设备及工艺装置等存在的潜在危险性,定量计算火灾爆炸可能导致的危害程度和停产损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介绍了DOW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的原理、评价程序及计算步骤。该评价法是一种识别和筛选油库重大危险源的有效工具,可为更深层次的油库安全评价定量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立彬 《吉林农业》2011,(8):246-246,248
文章就饭店存在的可燃物多、燃烧产生毒气量大、建筑结构复杂、火灾蔓延快、扑救难度大、疏散困难,并易造成重大伤亡及火灾发生率高,损失惨重等火灾隐患特点进行了分析。从把好手续关,从源头上消除先天性火灾隐患:把好制度关,规范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把好培训关,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火灾自防自救能力;把好应急关,防患于未然四个方面提出了饭店火灾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森林火灾释放碳量的时间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吉林省1969-2004年的森林火灾统计数据,计算出吉林省森林火灾年均释放碳22004.38~29339.17t,约占全国年均森林火灾排放碳的1.05%.用排放比法得出吉林省年平均森林火灾释放的CO2、CO、CH4量分别为72614.45~96819.27、5283.01~7044.02和1784.40~2379.20t.吉林省森林火灾碳和含碳气体释放最多的月份是9月,占总释放量的60.6%,其次为10、5和4月,分别占总释放量的16.1%、11.4%和9.8%.吉林省森林火灾碳和含碳气体释放最多的时间段是13:00-13:59,占总释放量的31.4%,其次是14:00-14:59、15:00-15:59和11:00-11:59,分别占总释放量的18.7%、16.4%和16.0%.  相似文献   

19.
遵化市在森林火灾扑救过程中,将现有的一些通信设备和地图软件结合起来,进行火场信息处理,从而实现一场半信息化的森林火灾扑救,大大提高了森林防火扑火成效。该文详细介绍了火场信息处理技术在森林火灾扑救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火灾是一种失去控制的燃烧,具有双重性规律。火灾产生的有害烟气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本文选定火灾中主要的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HCl)和氰化氢(HCN)作为目标气体,考虑了影响实验数据的各种因素,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证明了“等生成率假设”在考虑火灾中其它影响因素如温度时是不正确的;分析实验浓度变化曲线达到致死浓度的关键时间,提出了一种新的火灾烟气对人员伤亡影响的危险性评价体系,为火灾燃烧有害产物释放机理研究在工程技术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