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治螨有感     
我养蜂多年,现在是定地结合小转地养蜂。我在《蜜蜂杂志》2004年第3期中读了《〈蜜蜂杂志〉助我解治螨疑惑》一文后,联想到我地蜂友在治螨时蜂箱底不垫纸而吃大亏的情景,他们看治螨效果的方法是看箱底、巢门口落螨的多少。殊不知,别说是小蜂螨,就是大蜂螨,有时因接触的药少,40%的还在爬行,爬行蜂螨一接触到蜜蜂,又爬到其身上重新繁衍。所以,年年在治螨,年年受螨害,老是不能控制在最低危害程度。治螨是养蜂管理中的一项首要任务,它关系着养蜂事业的成败。现将本人治螨工作的具体做法介绍给蜂友,供参考。多年来,本人在治螨过程中主要抓了前治…  相似文献   

2.
郑大红 《蜜蜂杂志》2004,(10):36-36
在养蜂生产中,对蜂螨的防治是关键性的工作,怎样防治?什么时候防治?众说纷纭。在此,就我的治螨方法和大家商讨一下,可概括为一句话:“四不治、四治、四务必”。1 四不治1.1 缺蜜期不治治螨时,常开箱数分钟逐脾或逐蜂路喷洒或施撒蜂药,容易诱发盗蜂,而一般的治螨药剂,特别是水剂治螨,药气味较刺激,常会加剧盗蜂的发生。1.2 流蜜期不治螨因为治螨药物的气味和花蜜气味不同,喷洒(施撒)后,干扰了蜂群内部气味,影响工蜂对花蜜寻访的判断,从而使蜂蜜减产,并且因治螨药物的残留而污染蜂产品。1.3 育王群不治螨对蜂群治螨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大量…  相似文献   

3.
崔文东 《中国蜂业》2005,56(3):16-17
由于家庭的原因,我不具备转地放蜂条件,多年以来一直都是定地养蜂.本地没有什么好蜜源,所以,养蜂的经济效益也不高,加上近几年农田大量使用农药,山林植被被毁,本地养蜂面临困境,前景很不乐观.由于我对养蜂信心不足,在蜂群管理也就不像前几年那么认真了,加上螨药质量的低劣,用后没见落螨,以为没有蜂螨,情况正常呢!但蜂群去年一直发展不起来,不知什么原因,也没有去细想,还以为是外界蜜粉源不好所造成的呢!到了8月份开始着手培育越冬蜂时,用了山西某厂生产的"绝螨王",并全部加大剂量治了两遍,均不见落螨,又以为平安无恙很正常呢!到了8月下旬突然发现幼蜂满地乱爬,情景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4.
苏松坤 《蜜蜂杂志》2001,(12):20-21
蜜蜂疾病防治是养蜂生产中最重要且与蜂农联系最密切的养蜂技术组成部分。可以说 ,养蜂生产的基础是疾病防治 ,没能把蜂群养强养壮 ,其他养蜂生产技术就无从谈起。本文就意大利养蜂生产中常见的蜂病防治技术作一介绍 ,结合我国养蜂生产实际 ,谈谈对蜂病防治的一些看法。1 .蜂螨防治在意大利养蜂生产上用得较多的抗螨药有喷雾剂 (有机酸类 )、螨扑和粉剂 ,抗螨药的价格相当昂贵 ,一般是我国相应蜂药的 10倍以上。喷雾剂型的抗螨药一般应用有机酸类药物治螨 ,这在我国还不多见 ,有机酸类药物易挥发 ,在蜂群内作用的时间 1周左右 ,1个疗程为 3…  相似文献   

5.
项守信 《中国蜂业》2006,57(1):19-19
我养蜂已有50年了。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现小螨,几乎每年都不同程度受到小蜂螨危害,与小螨结下了30年的斗争史。《中国养蜂》杂志和养蜂书籍上说:小蜂螨不能越冬。根据这种说法,我曾在蜂群越冬后换睥,立即连续治螨,但5、6月份仍能发现小螨。这样的方法我是年年用.仍然是年年小螨不绝。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小螨的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域辽阔 ,从南到北养蜂同行在治螨方面各有高招。但是也有因治螨不得法 ,造成螨害成灾 ,轻者经济效益下滑 ,重者全军覆没。本人养蜂 30余年 ,通过不断学习、实践 ,总结出一些治螨方法 ,供参考。养蜂是“一年之际在于秋”。为此治螨也应从秋繁越冬蜂开始。我地繁殖越冬蜂最佳时间为 8月下旬。那么治螨应从 2 1天前开始 ,这时已是荆条流蜜后期 ,蜂群发展到最高峰 ,有部分强群产生分蜂苗头 ,要借移虫育王和扣王断子相结合的机会 ,使蜂螨全部暴露在蜂体上 ,再用任何一种水剂螨药 ,喷杀 2至 3次 ,3天 1次较为妥当 ,挂“螨扑”同样可以收到满…  相似文献   

7.
张茂堂 《蜜蜂杂志》2014,(12):50-50
<正>我今年64岁了,养蜂40余年。在这养蜂的里程里,治螨成了我的头等大事。我曾经使用过挂螨扑、撒升华硫粉剂、中草药粉剂、针剂等药物,效果倒也不错,但太麻烦。尤其是针剂,每喷一次药,就需要3天时间。使用升华硫,稍粗心一点,用量稍大一点,不是伤蜂,就是伤子。2014年7月份,我购到一瓶蜂之歌杀螨气雾剂。  相似文献   

8.
王长春 《中国蜂业》2003,54(4):18-18
我是个业余养蜂爱好者 ,养蜂 2 0余年 ,曾有过一次滥用药物的教训 :记得是 1983年开始养蜂 ,春天出窖群势很好 ,我用抗生素类药和磺胺类药来预防蜂病 ,由于用药过量 ,只见蜂群大片子不封盖 ,最后 10多箱蜂全部垮掉 ,不得不重新买蜂。这次教训后 ,我采取饲养强群 ,综合治理的办法。 2 0多年来 ,除治螨外没有饲喂任何药物。一、饲养强群 ,增强抗病力春季蜂群排泻后 ,立即合并弱群 ,群势在 3框足蜂以上 ;夏季繁殖期不能低于 5框足蜂 ;秋季流蜜期及准备越冬群不能低于 10框足蜂。只有饲养强群才能有强的防病、抗病能力。二、定期更换蜂箱春季排…  相似文献   

9.
封银 《中国蜂业》2005,56(5):15
我养蜂多年,现在是定地结合小转地养蜂.我读了很多养蜂期刊上有关治螨的文章,联想到我地蜂友在治螨时蜂箱底不垫纸,结果吃了大亏.通常蜂友们看治螨效果的方法是观察箱底和巢门口有多少落螨.殊不知,别说是小蜂螨,就是大蜂螨,有时因接触的药剂量不够,落螨的40%还在爬行,一旦爬行螨接触到蜜蜂,又会重新危害蜂群.所以,年年在治螨,年年受螨害,就是不能将蜂螨控制在最低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0.
治螨是养蜂中的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过去在使用杀虫脒时代,我用棉纤醮上纯药放于箱内,治螨效果不错,现在杀虫脒禁用了,改用“螨克”、“杀螨1号”,效果也很好。用法:先将蜂群断子,幼蜂出房完后4~6天(也可采用集中封盖子法),选择3个晴朗午后,蜜蜂停飞阶...  相似文献   

11.
蜂友应学会判断蜂药真假蜂药,养蜂者最担心的是质量问题。因此蜂友必须学会自己判断蜂药的真假,现在的假贷太多,有的厂家不把好质量关,从中谋取暴利。除一个厂家以外,我用过国内5种“螨扑”,由于产地不同,其效果和说明书相差很远,有的“螨扑”挂进去两个星期才见...  相似文献   

12.
贾玉瑞 《中国蜂业》2006,57(1):19-19
我1993年开始养蜂,卖蜂的师傅告诉我,养蜂要学会防治蜂螨并送给我几支治螨药水。之后我将蜂带回故乡的海岛,自己不知道怎样防治蜂螨,也未见到什么蜂螨,蜂群由l箱发展到4箱,自己觉得蜂还养的蛮不错,也没把治蜡当回事,师傅给的治螨药水一支未用。1994年刺槐流蜜期,我在幼虫体上发现了蜂螨,起初不以为然,没有喷药或挂螨扑进行防治。进入夏末秋初,发现幼蜂陆续爬出箱外,大部分缺翅少腿.满地爬行,即使看上去健全的也只能爬而不能飞.这时我才意识到问题严重,只好求助于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的专家,他们让我立即用杀螨药治螨。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8月20日,有位养蜂好友给我打电话说:"我的蜂场出现没翅膀的幼蜂到处乱爬,你有螨扑药吗?"我告诉他刚用完。由此想到,借此告诫养蜂新手们,应注意以下几点。(1)购买蜂药时要多买几种。如水剂药、螨扑、气雾剂、蜂宝等以备不时之需。(2)发现有蜂螨,根据季节气候选择所购买的蜂药,及早治疗,不要等到蜂场出现幼蜂乱爬时才治疗。那为已晚,继续爬下去会导致垮场的。(3)在常规检查蜂群时,要经常不断地查看雄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年养蜂生产实践,我总结出治螨用药"二十字诀",即"确定用量,精确计量,先试后用,抓住时机,药不重样"。  相似文献   

15.
杀螨一号是大家十分熟悉的治螨药物,因它推广已多年,加之效果良好,深得养蜂者喜爱。可以说,只要会养蜂就应知道它。杀螨一号的原料就是双甲脒,可能知道的人不多,而双甲脒又称螨克,知道的蜂友就更少了。为了使蜂友能更好地、全面地利用这一老药,有必要对双甲脒的一些知识作一介绍。我从1998年第3版的《植保员手册》一书中了解到双甲脒又称螨克,是一种有机氯类杀螨剂,兼有杀虫作用。对叶螨科的卵、幼若螨、成螨各虫态都有效,对其它杀螨剂产生抗药性的螨也有效,但对卵效果较差。双甲脒具有触杀、拒食、驱避作用,也有一定的胃…  相似文献   

16.
我在养蜂杂志上看到,有人说,早春蜂群繁殖不用治螨,秋季断子彻底治螨。我养蜂多年,治螨方法与此完全不相同,应抓前不抓后,未见蜂群受到螨危害损失的情况,现提出来供蜂友参考。让我从两种不同放蜂路线来分述:笔者放蜂的线路是:在家乡春繁后,到湖南、湖北、河南等地采油菜、紫云英蜜,或是到江苏、山东等地采洋槐、苕子蜜,然后北上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等地采草木樨、荆条、椴树、苕条、荞麦蜜,在那里半越冬再南回。秋季在东北采苕条或荞麦蜜,在8月中下旬蜜源未结束时,就要重视防治蜂螨,用杀螨水剂喷蜂脾3次。如果发现有小蜂螨,就用升华硫…  相似文献   

17.
正养蜂45年,防治大螨的药物不断推陈出新,而治小螨的药物还在"原地踏步",养蜂人企盼新药的出现。目前还得面对现实,怎样用好老药,介绍两招供参考。一、春繁放王后4~5个月必须用升华硫治小螨不管是在北方还是南方,转地还是定地蜂场,春繁放王后4~5个月时都必须用升华硫治小螨,否则很难确保日后不受小螨危害。从我养蜂经历看:现在南方定地、小转地蜂场,几乎没有蜂场可以5~6个月不治小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个养蜂爱好者,于2012年牵头在闻喜县成立了展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有50多箱蜂,平时很喜欢钻研蜜蜂饲养管理的一些方法.今年5月枣花蜜期发现我的蜂群每天都有好多蜜蜂在地上爬,起初以为是枣花中毒,但经仔细观察后发现,大多为幼蜂,翅膀残疾,我判断是螨害所为,因我开春至今就没治过螨.就立即到购买了2包螨扑片,连同去年用剩的从外省邮购的螨扑片一起给所有蜂群都挂了药,方法是按对角在边第1、2脾间的两条蜂路中挂片,继箱群每群2片.并在两种用药群中各选两箱,在箱底垫上了画报纸来检查落螨情况.可是,3天下来都没下几个螨.我很纳闷,根据我多年的养蜂经验,有翅膀残疾的幼蜂爬出的蜂群中应该螨情比较严重,何况我这满地乱爬?  相似文献   

19.
马仁公 《中国蜂业》2006,57(8):22-22
养蜂人都知道:“养蜂不治螨,蜂群难发展”。从春繁开始,到秋繁结束,养蜂人花费很多时间防治蜂螨,挂螨扑、喷螨药、撒升华硫,各种杀螨药物轮番上阵。这样大量使用杀螨药,污染了蜂产品,严重影响我国蜂产品的出口。如果用药不慎,蜂药浓度把握不准,或使用劣质蜂药,还会伤蜂。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大、小蜂螨对“螨扑”等治螨药的抗药性日渐增强 ,许多养蜂者不了解此情 ,以为在蜂群中放了药就万事大吉 ,到了秋季检查才发现自己的蜂群螨害成灾 ,此时感到有些措手不及。此时应急的措施应立即用硫磺烟熏封盖子脾 ,同时对蜜蜂喷施水剂杀螨药 ,只有双管齐下 ,才能“立竿见影”止住螨害 ,抢救蜂群。简便的硫磺烟熏子脾做法 :找一个废旧的大口蜜桶 (全开口那种 ) ,桶底放一个小瓦罐 (小饭碗也行 )放入几块点燃的木炭。封盖的子脾抽好后搁在蜜桶旁边。随即在燃烧的木炭上加两小匙硫磺粉 ,接着迅速将封盖子脾排在桶内 ,排好后将桶口蒙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