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果树水分亏缺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阳  罗新书 《果树科学》1995,12(4):211-214
探讨了以叶片水势、气孔阻力、蒸滕速率和为果树水分亏缺指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黎明前ψL与上午10左右的净光俣速率Tr以及果实直径、土壤水分含量明显相关;晴良天气下,上午10时左右的Rs、Tr对水分亏缺反应明显,与ψL、Pn果实直径增长、土壤含水量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
几种果树水分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盆栽2年生苹果、杏、桃和葡萄为试材,研究了水分逆境对果树水分关系的形响及差异。从正常灌水(田间持水量80%)所测定的萎蔫点相对合水量(RWCp)、萎蔫点水势(ψwp)和总体原初渗透压(ψz0)判断, 4种果树抗旱性的顺序是:杏、桃>苹果>葡萄。干旱下测定的 3种参量所反映的结果与上述一致。4种果树正常灌水处理弹性大小的顺序是:苹果>杏>葡萄>桃,最大体积弹性模量(Ev0)分别是:38.7、44.9、51.7、55.6MPa。干旱条件下使苹果、杏弹性变差,葡萄、桃弹性增大。Ev0分别是:71.76、90.67、54.08和40.48MPa,说明CK弹性好坏不能反映对长期干旱的适应性。弹性系数与膨压(ψp)成显著直线正相关,说明弹性越好(Ev0越小),维持ψp能力越强,有利于气孔开张、维持光合。Ev0小者(苹果、杏), Ev0随RWC降低而缓慢降低,细胞伸缩范围大。 水分协迫下,苹果、各具有明显的渗透调节作用,苹果ψwp和ψz0分别比CK下降0.5和0.4MPa,杏分别下降 0. 61和 0. 59MPa,葡萄只具有微弱的渗透调节能力,ψwp和ψz0分别下降 0. 16和 0. 13MPa,桃无渗透调节能力。多一位处理使  相似文献   

3.
核桃果实发育初期的水分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核桃枝条,叶片和果实水分含量动态与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供水足时,树体水分亏缺,影响枝条生长和果实发育,降低坐果率。对有关水分生理指标测试表明,不同品种核桃叶水势(ψw)日变化虽有差别,但相似,呈双峰型,叶ψw愈低,晚上回升愈缓慢。叶ψw日变化还受枝条上着生果实的影响,未着生果实枝条叶ψw高于有果枝的。叶ψw降低抑制光合产物的形成和累积。核桃蒸腾作用的日变化也呈双峰  相似文献   

4.
叶面喷施抗蒸剂对苹果树水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阳 《果树科学》1996,13(1):1-4
研究了叶面喷施抗蒸剂对盆栽苹果水分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旱剂一号(主要成分为黄腐酸)可明显降低树体蒸腾(最低时为对照的39.21%)提高气孔阻力(最大时为对照的243.96%)和叶片水势(一般比对照提高0.2-0.4MPa,最大0.7MPa)并对叶温未产生明显的影响(变化一般小于1℃)有效作用期长达15d以上,在果树旱期喷施,可明显改善树体水分状态,腐殖酸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叶面喷施抗蒸剂对盆栽苹果水分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旱剂一号(主要成分为黄腐酸)可明显降低树体蒸腾(最低时为对照的39.21%)、提高气孔阻力(最大时为对照的243.96%)和叶片水势(一般比对照提高0.2-0.4MPa、最大0.7MPa),并对叶温未产生明显的影响(变化一般小于1℃),有效作用期长达15d以上。在果树旱期喷施,可明显改善树体水分状态。腐殖酸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在盆栽条件下取得初级数据以后进行数学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根际土壤湿度对葡萄叶片水分代谢过程影响显著。根际土壤湿度与叶片水势(ψ_(WL))、气孔扩散阻力(R_s)、蒸腾速率(T_r)的关系可用相应的Logistic方程表示。方程的拐点被定义为根际土壤湿度阀值。根际土壤湿度对叶片水分代谢的进程也有影响。供水充足的植株,叶片蒸腾速率(T_r)在一日内都维持较高水平,呈单峰曲线型。而水分亏缺植株,则表现出明显的“午休”现象,且一日内蒸腾作用很弱。叶幕微气候诸因子对葡萄叶片水分代谢的影响作用较为复杂,基本遵循多元线性相关关系。建立了R_s、T_r与叶幕微气候诸因子的关系模型。进一步分析了葡萄根际土壤湿度阀值漂移与叶幕微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光照增强、温度升高、湿度下降,阀值增大。  相似文献   

7.
葡萄浆果不同生长期对干旱胁迫敏感性变化的水分生理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邓文生 《园艺学报》1998,25(2):123-128
用盆栽‘蛇龙珠’葡萄进行的试验表明,不同时期中等程度的分期干旱胁迫均诱导了果实的渗透调节。黎明时果实最高水势状况下,溶质势下降值在0.6MPa左右,压力势上升值为0.1~0.2MPa;在同样的含水量下,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后具渗透调节能力的果实具有更低的水势、更低的溶质势和更高的压力势。果实发育第Ⅰ期干旱胁迫在诱导了果实渗透调节的同时也诱导了细胞壁刚性的大幅度升高;复水后渗透调节能力和细胞壁刚性下降,生长速率仍然较低。第Ⅱ期胁迫没有显著改变此期果实压力势不高、细胞壁刚性较大的生理状况;而在第Ⅲ期复水后,细胞壁刚性下降,细胞扩张能力增大。第Ⅲ期干旱胁迫在更高的程度上维持了细胞的压力势。第Ⅰ、Ⅱ期和Ⅱ、Ⅲ期持续干旱胁迫使果实渗透调节能力下降乃至丧失,压力势下降,细胞壁刚性则大幅度升高。据以上结果讨论了葡萄果实不同生长期对干旱的敏感性变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模拟台风雨对柑桔果实膨大及其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旭明  黄辉白 《园艺学报》1998,25(4):319-323
以人工气候室模拟台风中大气水蒸气压亏(VPD)骤降,发现朱砂桔叶水势上升幅度大于果水势,叶果间水势差增大,致使水分向果分配,但效应短暂,而复水增加土壤水分对果膨大生长的影响更为明显和持久。控水期间果内渗透调节启动,同时叶从果中抽取更多水分也使果水势下降,复水后胁迫果的水势明显低于叶水势,使膨大生长更明显。“台风”引发的膨大生长包含被动和主动两种吸水机理,而以前者为主。模拟台风与自然台风不同,未能引起乙烯发生量加大,但引起酸性转化酶和三磷酸腺苷酶(ATPase)活性上升,有助于同化产物积累和渗透吸水及需能代谢增强。  相似文献   

9.
水分胁迫条件下几种果树茎干直径微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盆栽葡葡(Vitis vinifera L.)、苹果(Malus pumila Mill)、山植(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和枣(Ziziphusjujuba Mill.)等4种果树水分胁迫条件下茎千直径微变化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的降低,葡萄和苹果的茎于日最大收缩量减小,体内的贮藏水分利用量减少,属于贮藏水分经济利用型果树,而山楂和枣树的茎干日最大收缩量增大,体内贮藏水分利用量增加,属于贮藏水分高消费型果树。在于旱周期中,两种类型果树树体日蒸腾量的变化动态存在差异:贮藏水分经济利用型果树日蒸腾量随土壤相对含水量的降低呈持续下降的趋势,而贮藏水分高消费型果树仅在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到某一临界值以下时,日蒸腾量才开始急剧减小。叶片气孔调节对土壤和植物体水分状况反应的差别是植物体贮藏水分利用方式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轻度水分胁迫下草莓叶片渗透性、弹性及冠层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9月~1990年7月对轻度水分胁迫下露地栽植的两种灌溉方法处理的草莓生理和形态上的变化进行了评估。处理分干处理和湿处理两个。干处理当土壤基质势降到-70KPa时浇水,湿处理当土壤基质势降到-10KPa时浇水。春季,两种处理的植株的蒸腾速率、植株形态、冠层结构无明显差别。但夏季,经过几个胁迫周期后,两处理间的差别显著。干处理的压力-体积曲线表明:当膨压为100和0时的叶片渗透势降低了0.2到04MPa,弹性模量随之上升了50%。干处理的植株通过改变冠层结构和整株形态来避免水分胁迫,如叶片由单层分布变为多层,叶片朝向从朝南变为朝北。然而无论抗旱机制多么有效,最终干处理的果实产量仍明显降低。*),该公式是通过试验确立的。我们把叶片分成朝南、朝北和朝天三类。我们也计数了从冠顶到地面(冠底)每隔5cm高的叶片数量。同时,测根生物量。每处理挖10个直径30cm,深25cm的锥形土坨,每坨一株,洗净后称根重。定植后110到248天内每隔3天采一次果。二、结果与分析由于不同的灌溉方法可能会改变植株的营养状况而影响结果,分析叶片和果实中的N含量表明,两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湿处理叶中平均含N量为1.98±0.14SE,  相似文献   

11.
陈玛琳  周中仁  陈慈 《北方园艺》2019,(15):141-147
北京农业作为特大城市战略性基础产业,其每一阶段的发展调整,都服从和服务于不同时期城市功能定位和城乡建设需要,该研究针对2014年北京开启的以农业节水、减排调粮及做精畜牧水产为主题的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以北京粮经产业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政策以来北京粮经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做法及成效,结合新形势及北京农业发展实际,提出下一步粮经产业调整的主要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亚精胺预处理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叶一心的黄瓜幼苗为试材,喷施不同浓度的亚精胺(Spd)后再进行5℃低温胁迫4 d,研究了Spd对黄瓜幼苗生长、生理和生化特性的影响,以弄清Spd增强黄瓜抗冷性的效果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0.50 mmol·L-1的Spd预处理增强黄瓜幼苗抗冷性的效果最好,具体表现为显著增加干物质和含水量,显著降低叶片冷害指数、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提高抗坏血酸、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还能维持较高的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13.
几种彩叶植物抗性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索红叶碧桃、紫叶李、红枫、紫叶小檗等几种彩叶植物的抗性生理的差异,分别在2009年10月及2010年4月和5月取样,系统测定了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以及POD、CAT、抗坏血酸氧化酶、多酚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研究4种彩叶植物的渗透调节能力强弱、保护酶活性强弱以及呼吸酶活性强弱差异。结果表明:紫叶李和红叶碧桃的抗性指标较为突出,在生长过渡阶段更能抵御低温伤害,更有利于管理养护。  相似文献   

14.
以滨梅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盐(NaCl)胁迫下植株生长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响应。结果表明:0.5%NaCl能显著促进滨梅幼苗的生长及水分代谢,但相对膜透性与对照比无显著差异;1.0%NaCl与对照无显著差异,2.0%NaCl显著抑制滨梅幼苗生长及水分代谢,相对膜透性显著增加;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滨梅叶内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及有机渗透调节物质总量显著增加,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蔬菜的市场需求量大,生产过程中的用水量直接影响蔬菜生产的产量与效益,只有做到合理灌溉,才能节约用水、提高蔬菜的经济效益。目前,在蔬菜生产中用水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采用节水灌溉技术,适度调整蔬菜种植结构,能促进蔬菜的增产增收。文章介绍了目前节水灌溉在设施蔬菜生产上的应用现状、主要节水灌溉形式,提出了设施蔬菜生产上节水灌溉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丛枝菌根真菌对番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 (0.5%和1% ) 胁迫下,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 对番茄生长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盐胁迫下, 与未接菌番茄相比, 接种AMF番茄能显著增加植株的生长, 促进叶片和根系可溶性糖的积累, 增加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脯氨酸含量, 使植株耐盐能力增强。接菌株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的增加以及根系脯氨酸的大量积累在AMF提高番茄耐盐的渗透调节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郭绍霞 《北方园艺》2010,(14):179-181
以芍药‘春晓’(Paeonialactiflora‘Chunxiao’)的切花为试材,采用室内瓶插的方法,在基本瓶插液(3%蔗糖+200 mg/L 8-羟基喹啉+150 mg/L柠檬酸)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PP333、B9、CCC,通过对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测定,探讨了PP333、B9、CCC对芍药切花采后瓶插水分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PP333、B9、CCC可有效提高切花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改善切花的水分平衡值,降低脯氨酸含量,减少水分胁迫对切花造成的伤害;从而延缓衰老,延长瓶插寿命。200 mg/L PP333处理的效果最佳,瓶插寿命比对照延长3 d。  相似文献   

18.
低温胁迫是蔬菜生产过程中的主要逆境因子,对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商品产量形成影响极大。本文综述了蔬菜作物耐低温性的遗传模型、生理调节和分子机制,展望了蔬菜作物耐低温性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9.
黄莹  王敬元  段新宇  谷英楠  张毓 《蔬菜》2023,(10):48-52
摘要:为实现蔬菜产业更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以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镇为例,总结了蔬菜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典型经验,分析元宝镇蔬菜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如监测预警机制不完善、种植成本明显上升、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科技型农业人才缺乏等,并提出科学谋划产业发展、健全蔬菜市场机制、提升蔬菜品牌效益、完善质量监督体系等一系列提升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路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