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具有单性结实基因型的Severianin(pat-2/pat-2)和Monalbo(pat-2/pat-2)及其非单性结实的姊妹系Monalbo(+/+)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4种不同授粉处理下的坐果率、单果重、产籽量及单株产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具有pat-2/pat-2基因型的番茄材料在不授粉条件下仍能坐果且果实正常膨大,而普通基因型番茄材料则不能坐果;但在正常授粉条件下,pat-2/pat-2型番茄产籽量低于其普通型姊妹系;就同一pat-2/pat-2型番茄而言,未经授粉的坐果率、单果重、单株产量等方面的一项或两项仍在不同程度上低于其正常授粉处理,其差异幅度及表现形式因材料不同而异;蕾期授粉可对pat-2/pat-2型番茄材料的坐果和产量产生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具有单性结实基因型的Severianin(pat-2/pat-2)和Monalbo(pat-2/pat-2)及其非单性结实的姊妹系Monalbo(+/+)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4种不同授粉处理下的坐果率、单果重、产籽量及单株产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具有pat-2/pat-2基因型的番茄材料在不授粉条件下仍能坐果且果实正常膨大,而普通基因型番茄材料则不能坐果;但在正常授粉条件下,pat-2/pat-2型番茄产籽量低于其普通型姊妹系;就同一pat-2/pat-2型番茄而言,未经授粉的坐果率、单果重、单株产量等方面的一项或两项仍在不同程度上低于其正常授粉处理,其差异幅度及表现形式因材料不同而异;蕾期授粉可对pat-2/pat-2型番茄材料的坐果和产量产生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番茄根结线虫病病原鉴定及抗病种质资源筛选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对黑龙江省大庆市温室内的番茄根结线虫进行形态鉴定和苗期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采用接种苗龄30d(天),接种深度10cm,接种量5000条·株-1,接种天数50d(天)为最佳组合。用该鉴定方法对18份番茄材料进行苗期抗根结线虫病鉴定,筛选出免疫材料2份,高抗材料4份,强抗材料4份,中抗材料2份,微抗材料1份,其余5份为易感材料。  相似文献   

4.
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S等位基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992年对8份、1993年对11份材料进行系内株间和系间的完全双列杂交的亲和性表现,得出2039-5(深)、2039-5(浅)、胶1、胶2等11份材料为S等位基因纯合、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这11份材料中存在7种S基因型。72103-1(浅)、8161和潭(深)3份材料自交不亲和性尚不稳定。  相似文献   

5.
国际马铃薯和番茄基因组测序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俊  张忠华  李颖  杜永臣  屈冬玉  黄三文 《园艺学报》2008,35(10):1545-1549
 国际番茄基因组项目计划精细测定220 Mb的常染色质区域,马铃薯基因组项目计划测定全基因组840 Mb的DNA序列。中国是两个项目的参与国,负责番茄染色体III,XI和马铃薯染色体X,XI的测序工作。基于番茄和马铃薯基因组间存在着高度的相似性,在二者染色体XI的测序的同时运用了比较测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甜瓜野生近缘植物的染色体计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萌发种子根尖为材料,对9份甜瓜近缘植物和1份野甜瓜进行了染色体计数。结果表明:绝大部分试验材料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4,与栽培甜瓜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但在西印度瓜材料中发现体细胞染色体数2n=48、迪普沙瓜材料中出现体细胞染色体2n=44的现象。从甜瓜属植物染色体基数为7或12的分类出发,迪普沙瓜体细胞染色体2n=44不符合甜瓜属植物的染色体基数特征,可能与该材料栽培过程中染色体产生自然加倍和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7.
芸薹类蔬菜(n=10)染色体G─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良的ASG法首次在n=10的芸薹类蔬菜(即不结球白菜、结球白菜、日本水菜和芜菁等)各品种的有丝分裂染色体上显示了G-带,并对其进行了G-带带型分析。所试材料的G-带,除随体染色体管外,都沿整个染色体的长轴分布,是一些密切邻近的多重带纹。在有丝分裂的晚前期、早中期和中期的染色体都有这样的带纹,同一品种的带纹数目从有丝分裂晚前期到中期逐渐减少。每一对同源染色体的G-带带型基本相似,非同源染色体间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亚种或品种间染色体G-带的总带纹数目在一定范围内有差异。本文讨论了染色体G-带带型分析在探讨靶薹类蔬菜演化和分类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四川8个枇杷品种染色体变异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对四川8个枇翁品种,早红1号,早红3号,金丰,龙泉80-1,龙泉1号,大五星,黄肉及早白沙的核型进行了分析。其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34。核型可分为两大类;第1类为前7个品种,核型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的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梁色体比值均小于2,属2A核型,其核型公式可表示为2n=2x=34=(14-20)m+(14-20)sm,表明具有极其近缘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芸薹类蔬菜(n=10)染色体G—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曹家树  曹寿椿 《园艺学报》1994,21(3):257-263
采用改良的ASG法首次在n=10的芸薹类蔬菜(即不结球白菜、结球白菜、日本水菜和芜菁等)各品种的有丝分裂染色体上显示了G-带,并对其进行了G-带带型分析。所试材料的G-带,除随体染色体臂外,都沿整个染色体的长轴分布,是一些密切邻近的多重带纹。裂晚前期到中期逐渐减少。每一对同源染色体的G-带带型基本相似,非同源染色体间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亚种或品种间染色体G-带的总带纹数目在一定范围内有差异。本文讨  相似文献   

10.
宋晓燕  张春芝  李颖  冯爽爽  杨清  黄三文 《园艺学报》2016,43(11):2266-2276
二倍体马铃薯基因组相对简单,借助二倍体进行育种可以加速马铃薯的育种进程,因此评价二倍体马铃薯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挖掘和有效利用优良性状显得非常必要。为了筛选多态性的SSR标记,用55对SSR引物扩增39个遗传关系相对较远的二倍体马铃薯材料。选取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的12个具有高多态性的SSR标记评价192份二倍体马铃薯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98个等位位点,其中97个为多态性位点;每对SSR引物扩增出的等位位点为6~18个,平均8.2个。用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显示出所有供试材料的遗传关系:12对SSR引物可以将192份材料中的186份区分开;这192份材料被划分为11个组群,其中第一个组群包含了83.3%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
为创建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以大白菜—结球甘蓝2号单体异附加系(AC_2)为试材,对其花蕾辐射后获得的M_2植株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利用与结球甘蓝2号染色体对应的26个InDel标记对小孢子植株进行鉴定,结合细胞学观察,确认获得了6株添加甘蓝2号染色体片段的大白菜易位系植株。通过对InDel标记的加密设计,明确了6个大白菜易位系植株中均含有甘蓝特异标记C09-4和C09-4-52,片段大小为788.3 kb。选择两个来自不同M2单株的大白菜易位系‘AT2-1’和‘AT2-2’进行自交、回交及与大白菜高代自交系杂交,利用结球甘蓝特异的InDel标记对其后代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两个大白菜易位系的85份自交后代、82份回交后代及188份杂交后代中均含有甘蓝特异标记C09-4和C09-4-52,说明这些易位系中的甘蓝染色体片段能够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12.
利用高代回交群体定位醋栗番茄发芽期与幼苗期耐冷QT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醋栗番茄LA722和普通番茄9706为材料,利用发芽期大规模低温胁迫筛选方法和AB-QTL方法对野生醋栗番茄发芽期和幼苗期的耐冷性QTL进行了定位研究,构建了包括273个BC3S1株系的高代回交作图群体,以种子相对发芽指数和苗期耐冷指数作为耐冷指标,检测到5个与发芽期耐冷性相关的QTLs,分别位于第1、2、5、11染色体上,2个与幼苗期耐冷性相关的QTLs,分别位于第2和第8染色体上。其中,控制发芽期耐冷性的qRGI-2-1和qRGI-5-1贡献率分别为12.8%和32.9%。有12个单株的自交后代(BC3S2)在发芽期和幼苗期的耐冷性都达到或优于LA722的水平,且果实质量等农艺性状均接近或优于普通番茄9706,可作为番茄耐冷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3.
在进行异附加系鉴定和相应连锁群In Del标记筛选的基础上,利用In Del标记和细胞学方法对大白菜—结球甘蓝1号染色体二体异附加系自交后代46个单株进行了鉴定分析。结果表明:结球甘蓝C03连锁群相对于大白菜特异的67个In Del标记,均至少在1份后代单株中扩增出了甘蓝的特异条带;在46个后代单株中,3个单株为染色体数22条的二体异附加系,6个单株为染色体数21条的单体异附加系,1个单株为染色体数20条的大白菜二体代换系,28个单株为染色体数20条的附加了结球甘蓝染色体片段的大白菜易位系,还有3个单株染色体数为22条,2个单株染色体数为21条,推断其分别为易位了结球甘蓝染色体片段的大白菜非整倍体易位系,还有3个单株没有检测到甘蓝特异条带。本研究结果为这些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异源三倍体百合为母本的杂交后代GISH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合异源三倍体是渐渗育种的常用亲本。为了评价异源三倍体‘Royal Lace’的育种价值,采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分析了‘Royal Lace’及其与亚洲百合‘Pollyanna’的6个杂种后代的基因组组成。研究结果显示:‘Royal Lace’含有24条亚洲百合染色体和12条麝香百合染色体,为异源三倍体,包括1条亚洲百合重组染色体和1条麝香百合重组染色体。6个杂种后代均为非整倍体,染色体数27 ~ 32,不同杂种后代的重组染色体及重组位点存在差异,杂种后代基因组组成的不同是后代表型变异的遗传基础,因此,‘Royal Lace’是百合渐渗育种及非整倍性育种的良好亲本。  相似文献   

15.
为创建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以大白菜—结球甘蓝9号单体异附加系(AC9)为试材,对其与大白菜亲本‘85-1’回交后代植株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利用结球甘蓝9号染色体相对应的C06连锁群特异的20个InDel标记对小孢子植株进行筛选,结合细胞学鉴定从中获得两个添加甘蓝9号染色体不同片段的易位系植株‘AT9-1’和‘AT9-2’。通过对InDel标记的加密设计,明确了易位系‘AT9-2’中甘蓝片段大小为1.03 Mb;利用大白菜A基因组10个连锁群上均匀分布的177个InDel标记对其进行分子鉴定,初步确定了易位系‘AT9-2’中甘蓝染色体片段位于大白菜1号染色体上。对易位系植株‘AT9-1’和‘AT9-2’分别进行自交、与大白菜亲本‘85-1’回交、与大白菜高代自交系‘14-28’和‘14-36’杂交,利用结球甘蓝C06连锁群特异的InDel标记对自交、回交、杂交后代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两个易位系中甘蓝9号染色体片段的遗传稳定性非常低,易位系‘AT9-1’的自交、回交和杂交后代中含有甘蓝染色体片段的植株比例仅为8.9%、3.1%和2.8%;而‘AT9-2’仅为6.7%、1.6%和2.6%。  相似文献   

16.
以大白菜‘A03’(2n=2x=20,AA)和芥菜型油菜‘AABB’(2n=4x=36,AABB)为试材,通过杂交获得了大白菜-芥菜型油菜异源三倍体(2n=3x=AAB=28)。结果表明:该三倍体生长势较强;叶色均较亲本深,株型偏向于芥菜型油菜,叶片、花、花蕾同时兼具了两亲本性状。减数分裂行为观察表明,在终变期,一般形成二价体、单价体和多价体,A基因组和B基因组染色体表现出部分同源性;中期I存在1~8条游离染色体;后期I存在落后染色体、染色体丢失及姊妹染色单体提前分离等异常现象,分到两极的染色体数目之和多大于28条;后期II分到每极的染色体数变异为10~15条,大多数为12~13条,同时有染色体片段存在。大白菜-芥菜型油菜异源三倍体(AAB)的获得为创建AA+B染色体的异附加系和研究A、B基因组间的亲缘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红江橙’天然多倍体的45S rDNA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实生筛选获得的红江橙三倍体和四倍体植株及其二倍体对照为试验材料,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分析了不同倍性红江橙体细胞染色体上45S rDNA的分布。结果表明,红江橙二倍体体细胞中期染色体中存在3个45S rDNA杂交位点,分别位于第1对染色体的核仁组成区和第8号染色体的整个随体上;三倍体体细胞中期染色体中存在4个杂交位点,其中有三个与二倍体基本相同,另外的一个位于第3号染色体的核仁组成区;四倍体体细胞中期染色体中存在6个杂交位点,分布的位置及区域和信号的强弱均与二倍体基本相同。供试材料体细胞间期核与中期染色体中的杂交信号数及强弱程度基本相似。通过分析,提出红江橙三倍体的形成与2n雌配子的形成有关,伴随有外源基因组的重组;四倍体可能产生于珠心系细胞的直接加倍,并且伴随有染色体的断裂和易位。  相似文献   

18.
吕晶  刘凡  宗梅  韩硕  王幼平  王桂香 《园艺学报》2014,41(3):456-468
 以花椰菜—黑芥体细胞杂种自交及回交后代为材料,结合形态学特征,分子标记和荧光原 位杂交(FISH)等群体分析技术,在16 份高代回交及自交材料中筛选获得了花椰菜类型渐渗系材料12 份,偏花椰菜类型异附加系材料4 份。形态学调查及FISH 分析表明:12 份渐渗系材料除茎、叶等营养器 官特征与花椰菜近似外,已具有较正常的花球形成,染色体数为18 条,均来源于花椰菜;植株花粉母细 胞减数分裂行为基本正常。SSR 和AFLP 分子标记检测表明,渐渗系材料除扩增到数量不等的黑芥多态 性位点外,还扩增到埃塞俄比亚芥特异的多态性位点和少量新位点,另外发现渐渗系材料有丢失亲本花 椰菜多态性位点的现象。FISH 分析4 份异附加系材料的染色体组成,结果显示:PFCN29BC2S1-4 为9 条 花椰菜染色体附加8 条黑芥染色体;PFCN15-2S1BC5-6-2 和PFCN29BC4-37-7 为16 条花椰菜染色体分别 附加7 条和14 条黑芥染色体;PFCN29BC4-38-5 为花椰菜染色体附加了5 ~ 7 条黑芥染色体。  相似文献   

19.
梁森林  党江波  梁国鲁  郭启高 《园艺学报》2018,45(10):1895-1899
通过流式细胞术和染色体制片确定枇杷天然实生筛选株系‘B431’为四倍体。采用改良涂片法观察了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离体萌发法和人工杂交分析其育性,染色体计数法检测了其后代的染色体数。结果表明:天然四倍体枇杷‘B43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存在异常行为;染色体配对以二价体为主,也可见少量单价体和部分多价体;减数分裂进程中出现板外染色体、早熟染色体、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微核和极少的三极体等异常现象;四分体时期有二分体、三分体、多分体和微核等异常现象。四倍体枇杷‘B431’育性低于二倍体,但其花粉活力达到66.29%±2.22%,杂交结实率与二倍体差异不显著,仍有较高的育性,其与二倍体的杂交后代三倍体率达到66.67%,可以作为三倍体创制的核心亲本。  相似文献   

20.
在已掌握甘蓝型油菜-萝卜附加系染色体构成,并构建萝卜分子连锁图谱的基础上,以甘蓝型油菜?萝卜附加系为材料,利用(dp)RAPD分子标记技术,筛选附加系中外源萝卜9条染色体(A~I)的分子标记,为进一步研究萝卜染色体与连锁群对应关系奠定基础。试验筛选了576个随机引物(组合),有413个能从附加系中扩增出萝卜染色体的(dp)RAPD标记,平均有效引物(组合)占71·7%,其中RAPD反应有效引物率67·7%,dpRAPD反应有效引物率73·2%。试验共得到899个萝卜染色体(dp)RAPD标记,包括354个RAPD标记和545个dpRAPD标记,覆盖萝卜整个基因组的全部9条染色体,不同染色体的标记数目变化范围在41~160,其中最多的是染色体C,最少的是染色体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