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巨峰葡萄果实缓慢生长期对果实外施激素和对枝条环剥处理,结果表明,外源ABA单独处理、果穗下方环剥与外源IAA或ABA联合处理均使始熟期提前到来;外源IAA(300mg/L)处理并没有推迟果实的始熟期,而外源GA3处理则使始熟延迟。分析各种处理果实的内源激素变化后认为,虽然果肉ABA浓度的升高并不总与始熟期相一致,但ABA做为始熟启动信息几乎是可以肯定的。IAA浓度在始熟期毫无例外地下降到低谷,说明IAA数量的减少也是始熟的必要条件之一。GA3处理在延迟始熟的同时减缓了IAA的下降而并未影响ABA的变化。果穗上下方环剥试验表明果实中启动成熟的ABA可以不来源于叶片。讨论了果实中内外源激素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始熟启动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2.
ABA和IAA对猕猴桃果实成熟进程的调控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以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果实为试材,研究果实成熟过程中内源ABA,IAA和乙烯的变化以及外源ABA和IAA处理对果实后熟软化进程的调控及其在生理基础。结果表明,果实采后初期,ABA含量迅速升高,在2-4d达到最大值,之后快速下降;在ABA下降过程中,乙烯进入跃变期,果实后熟进程加快,外源ABA处理增加内源ABA含量,加快内源IAA的降解,促使脂氧合酶活性峰值提前出现,加速果实软化,果实后熟进程中,  相似文献   

3.
植物激素与柿子后熟的关系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田建文  贺普超 《园艺学报》1994,21(3):217-221
研究了柿子后熟期内源激素的变化和外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柿子的后熟取决于乙烯和脱落酸(ABA)的协同作用,尤其在ABA的作用更重要;而各种内源激素的平衡又影响果实对ABA和乙烯的敏感性。越不耐藏的柿子品种,对ABA和乙烯的忍耐性越差,二者在低浓度下限诱发后熟变化,其后期乙烯峰越高,ABA累积越多。外源ABA和乙烯可提高果内乙烯浓度和呼吸强度,加速果实后熟软化;GA和苄基基腺嘌呤(BA)处理可减小  相似文献   

4.
IAA,GA和ABA对葡萄果实^14C蔗糖输入与代谢的调控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将^14C蔗糖与激素IAA,GA和ABA同时通过果柄引入离体葡萄果实,研究了蔗糖积累代谢与激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GA在幼果膨大期,IAA在果实始熟期以前,ABA从缓慢生长期到果实成熟,对蔗糖的吸收有明显促进效果。(2)GA与IAA在果实发育前期(第Ⅰ,Ⅱ期)可促进^14C蔗糖转化为非醇溶性结构物;ABA则在成熟期表现出类似的作用。(3)IAA,GA与ABA在幼果膨大期可促进糖分转化为有机酸,  相似文献   

5.
环剥对葡萄成熟、着色及果实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西班牙 (穆尔西亚省 )在鲜食有籽葡萄“意大利”品种上进行了环剥试验 ,明显地提高了葡萄果实的综合品质。试验在 8年生的“意大利”葡萄品种上进行 ,砧木为 161- 4 9C,棚架 ,枝展 3m× 4 m,南北行。环剥在主干上进行 ,环剥宽度 4 mm,并进行了以下 3种环剥处理 :1花后环剥 (6月 13日 ) ;2始熟期环剥 (8月 5日 ) ;3花后及成熟期双重环剥。试验表明 :花后环剥明显提高了果粒大小和果穗重量 ;始熟期环剥提高了浆果 SS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 ,降低了果肉酸度 ,同时成熟期提早 5天 ;双重环剥不仅增加了果粒大小和果穗重量 ,同时在改善果…  相似文献   

6.
聂磊  刘鸿先 《果树学报》2002,19(1):27-31
沙田柚自花授粉果实的重量和体积均低于异花授粉处理。与未授粉子房相比,授粉子房迅速膨大。授粉处理可使子房内源激素(IAA)、赤霉素(GA1+3)、细胞分裂素(CTKs)和脱落酸(ABA)水平急剧上升,异花授粉处理更明显。未授粉的子房内源生长促进类激素含量保持低水平,生长抑制类激素(ABA)水平上升,这种激素水平的失衡最终造成未授粉子房的迅速凋落。果实生长发育初期,自花授粉幼果内源激素促进类激素含量低于异花授粉处理,ABA水平明显高出后者,果实迅速增长期间,内源IAA和GA1+3有两个明显的高峰期,显示IAA和GA1+3含量与果实迅速膨大有密切关系。果实发育后期直至成熟,内源ABA水平逐渐升高。测定果实发育整个过程的ABA/(IAA+GA1+3+CTKs),未发现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猕猴桃果实发育中内源激素水平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了美味猕猴桃'Hayward'受精和果实发育中内源生长素(IAA)、玉米素(ZRs)和脱落酸(ABA)水平的变化,以及未受精果实对这些激素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前子房中三类激素已有一定的水平。花后2天完成受精作用,初生胚乳核开始分裂。花后5-7天,合子分裂,果实中AII、ABA含量达到高峰。花后10-40天和80-100天,果实各有一次快速膨大期,前期与果肉中Z  相似文献   

8.
葡萄环剥促进着果和果实成熟试验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在笔者葡萄试验园进行花期环剥促着果,果实第二膨大始期环剥促早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均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葡萄树结果枝的环剥据试验,对葡萄树结果枝恰当环剥,果实成熟期可提早15-20天,果粒增大l/3左右。1环剥的时间。环剥时间,常因目的不同而异。为了减少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宜在开花始期进行环剥;为增大浆果体积,最好在浆果生长期环剥;为提早浆果成熟和增...  相似文献   

10.
枣花内源激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与坐果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毕平  牛自勉 《园艺学报》1996,23(1):8-12
选择自然坐果率不同的两类典型品种板枣和壶瓶枣,对其花器中内源激素GA3、IAA、CTK和ABA以及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花开放的最后阶段柱萎期为坐果的临界期,此期的IAA与ABA含量是影响坐果的主导因子,花期子房中可溶性糖含量高可以减轻生理落果,但与坐果关系不明显。花期喷施外源GA3不但可以提高坐果率,而且能够加强花朵子房作为生理库的作用,使子房吸收更多的碳水化合物,以减轻生理落果。  相似文献   

11.
以1a生北丰(Vitis thunbergii×V.vinifera)葡萄盆栽结果树为试材,在果实始熟期采用紫外线C(Ultraviolet C,UV-C)辐射结合韧皮部环剥的方法,研究了UV-C辐射对葡萄叶片和邻近果穗果实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及其糖苷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UV-C辐射诱导葡萄果实Res合成积累的敏感性低于叶片,辐射葡萄叶片对邻近果穗上果皮Res的影响远远小于UV-C直接辐射葡萄果穗,且辐射诱导葡萄果皮中Res质量分数与叶片中Res质量分数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当叶片位于果穗下方时,叶片中反式白藜芦醇(trans-Resveratrol,trans-Res)、反式白藜芦醇苷(trans-Piceid,trans-PD)和顺式白藜芦醇苷(cis-Piceid,cis-PD)质量分数表现出环剥处理显著高于不环剥处理,然而果皮中的结果正好相反。当叶片位于果穗上方时,果皮中trans-Res、trans-PD和cis-PD质量分数表现出不环剥处理显著高于环剥处理,暗示葡萄Res可能存在韧皮部运输途径,且运输方向是双向的。此外,UV-C直接辐射葡萄果穗处理果皮trans-Res和cis-PD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对照和UV-C辐射葡萄叶片处理。种子中仅检测到trans-Res,且仅环剥处理和辐射下方叶片不环剥处理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2.
果树环剥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其短时期的阻断光合产物向根部输送,养分在环剥口以上的枝叶中积累,从而促进开花坐果以及果实的生长,达到果树早产、丰产的目的。在葡萄生产中,利用环剥技术应注意以下几点:1.环剥的时期及作用环剥的时期不同,在葡萄上产生的作用亦不同。易落粒的葡萄品种,为提高坐果率可在开花前及花期进行环剥;若为增加单粒果重,应于花后20天幼果迅速膨大期进行环剥;若为促进果实早着色早成熟,增加糖分含量,可于早熟葡萄浆果膨大停止即浆果成熟始期进行环剥;可提早成熟5天左右。但环剥应于7月上中旬结束…  相似文献   

13.
用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6-苄基腺嘌呤(6-BA)、萘乙酸(NAA)、赤霉素(GA3)处理采收4年、6年和8年的厚皮甜瓜种子。试验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6-BA对提高甜瓜种子发芽率效果较好,GA3也有一定作用,NAA效果不明显。不同年份的甜瓜种子在常温下贮藏4年,发芽率在50%以下;6年的已降到20%以下;8年后发芽率基本为零。不同浓度处理,在所试验的浓度范围内,3种激素均无明显差异。不同浸种时间处理,4小时和6小时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授粉和CPPU对猕猴桃内源激素水平及果实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美猕猴桃花期不授粉,果实于花后5-20 d全部脱落。不授粉,但花前 CPPU处理,果实可延迟5 d脱落,维持16.7%的果不落,但果实于花后5 d起停止发育。花后 5- 10 d未授粉果 ZRs。GAl+3含量低于对照,但ABA水平高于对照。花后20 d CPPU处理果实显著增大,对内源激素水平影响不大。处理后20 d内 ZRs、DHZR升高,处理后5 d IAA、 GAI+ 3下降, 10 d后上升。 ABA水平在花后60- 100 d降低,采前升高。对种子、内源激素在果实发育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荔枝果实发育期间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周碧燕  叶永昌 《园艺学报》1998,25(3):236-240
对‘无核荔枝’果实生长及无核荔枝与有核荔枝(淮枝)内源激素动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核荔枝果实生长模式与有核荔枝不同,果实鲜重的增加主要在果实发育后期。果皮细胞分裂素(CTK)及赤霉素(GA1+3)的含量动态与淮枝果皮相似。在果实发育前期,无核荔枝果实脱落酸(ABA)含量高、GA1+3含量低;生长素(IAA)含量在果实发育中期以后比有核荔枝高,而ABA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无核荔枝中后期落果率低与ABA含量低及IAA含量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荔枝三种结实类型内源激素的平衡与坐果机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邱燕萍  向旭 《果树科学》1998,15(1):39-43
首次引入内源激光平衡[IAA+GAs+CTK)/ABA]概念,比较分析了荔枝三种类型果实(大核、小核、无核)内源激素平衡的动态变化;揭示了无核果在花后3d相对高水平的生长促进类激素(IAA+GAs+CTK)及花后ABA水平的持续下降是其具有单性结实能力的主要原因;同时,揭示了坐果期低水平的IAA、GAs及相对较低的(IAA+GAs+CTK)/ABA值是小核品种严重生理落果的主要原因;并比较了荔枝果  相似文献   

17.
红富士苹果试管培养中器官分化及其部分生理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裴东  郑均宝 《园艺学报》1997,24(3):229-234
在红富士苹果(Maluspumila)茎尖试管培养过程中,改变培养基中激素种类和浓度,进行光或暗处理,可诱导茎尖形成具有不同发育状态的组织和器官。对组织和器官进一步诱导,并进行内源IAA和ABA含量及比值、过氧化物酶同功酶、酯酶同功酶、可溶性蛋白带谱分析,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激素类型、浓度和组合决定了组织、器官的发育和分化方向;获得的各种发育状态的无根试管苗,其内源IAA含量均极低,ABA水平较为稳定,IAA/ABA约为1.04~3.63;有根试管苗中内源ABA水平较高;分化根器官的愈伤组织IAA水平高,ABA水平较低,其比值为5.6~21.9,而分化芽的愈伤组织中IAA/ABA比值小于1;IAA和ABA水平过低的愈伤组织继代时会逐渐褐化、死亡;暗处理可提高内源生长素水平;内源IAA和ABA、可溶性蛋白和酯酶同功酶之间在组织和器官分化诱导中呈现出一定规律性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激素、不同压条时期、不同造伤方式对四季无忧花进行高空压条繁殖试验,结果表明:2月份是其最佳高压繁殖时期,外源激素对压条生根有明显促进作用,枝条环剥处理的生根率高于枝条半环剥处理的生根率;在2月份,用3000倍802和生根粉溶液处理的环剥枝条,其生根率分别达到93.3%和90.6%。  相似文献   

19.
环剥是葡萄生产中的一项特殊技术措施,在人们追求绿色、崇尚自然的今天,环剥作为果实的膨大技术措施,较激素处理更能引起葡萄栽培者的重视.本试验观察研究了环剥对果实膨大及生长动态的影响,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关于橄榄花芽形态分化 ,已有学者做过研究[1] ,但橄榄花芽生理分化期研究未见报道。为探索橄榄花芽生理分化期 ,1 998-1 999年进行了本试验 ,现将观察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橄榄花芽生理分化期观察采取大枝环剥秋梢摘叶法。试验设计为三因素全水平处理。A因素为品种 ,A1为长营 ,A2 为自来圆 ;B因素为采果期 ,B1为 9月 30日早采 ,B2 元月 30日晚采 ;C因素为环剥摘叶期 ,C1为不摘叶 (即对照处理 ) ,C2 为摘叶期。于 1 998年 1 0月 1日每株环剥三个观察枝组 ,宽度 0 5cm ,以后每隔 1 0d将每个环剥枝组上的一条秋梢 (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