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机肥施用量对甜高粱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晓燕  沈益新 《草地学报》2011,19(2):269-27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有机肥施用量对甜高粱(Sorghum saccharatum Moench)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肥基肥(发酵牛粪)和追肥(尿素)施氮量相等的条件下,随着有机肥基肥施用量的增加,甜高粱的株高、单株鲜重和单株干重、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不断增加,粗蛋白含量和体外消化率不断下降;地上干物质产量和可消化干物质产量随有机肥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单位面积粗蛋白产量在处理间无明显差异;追肥后,株高的生长速度和粗蛋白含量在短时间内随着追肥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干物质生产能力以不施有机肥基肥而施较多追肥的处理最差。因此,在甜高粱饲草生产中,施足有机基肥可显著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小麦生长后期,是指开花、灌浆和成熟期。这是争取小麦粒大籽饱的关键时刻,根外追肥可使叶片直接吸收养分,达到养根保叶,特别是延长旗叶的功能期的作用,据研究,旗叶所提供的有机物,占小麦总积累量的一半。所以小麦后期的叶部追肥,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小麦日粮中添加3种不同来源的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对肉鸭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14日龄湖南本地肉鸭1080只,随机分成9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9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为0%小麦组,处理2为30%小麦组,处理3、4、5为30%小麦加酶1、酶2、酶3组,处理6为60%小麦组,处理7、8、9为60%小麦加酶1、酶2、酶3组,饲养时间为32d。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小麦添加量的增加,30%小麦组肉鸭生长性能并未受到显著影响,加酶并未改善其生长性能;当小麦添加达到60%时肉鸭采食量与料肉比显著升高,添加酶制剂对高含量小麦日粮有明显改善作用,但不同来源产品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小麦次粉添加比例对肉兔颗粒饲料加工特性、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在等能量等蛋白质条件下配制5种试验饲粮,饲粮中小麦次粉添加比例分别为0(对照组)、3%、6%、9%和12%。选择100只平均体重为(960.42±1.69) g、健康状况良好的伊拉肉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兔,进行饲养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35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9%和12%的小麦次粉后颗粒饲料硬度分别提高了42.62%和59.93%(P0.05),含粉率分别降低了71.66%和76.47%(P0.05),粉化率分别降低了13.77%和18.87%(P0.05)。饲粮中小麦次粉添加比例对肉兔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小麦次粉添加比例对肉兔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素氮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9%和12%的小麦次粉显著降低了肉兔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饲粮中添加12%的小麦次粉显著提高了肉兔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P0.05)。随着小麦次粉添加比例的增加,血清葡萄糖含量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9%的小麦次粉显著降低了肉兔血清总蛋白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3%的小麦次粉显著降低了血清白蛋白含量(P0.05)。综上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肉兔饲粮中小麦次粉的适宜添加比例为9%~12%。  相似文献   

5.
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应用植物生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小麦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适当喷施硼、锌、稀效唑、硼+膨大素的组合、硼+锌的组合以及化控2号+喷淋肥的组合均有效地增加了产量.但各种化控处理对子粒蛋白质含量均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砂培盆栽冬小麦,研究了不同供硫水平对小麦苗期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硫对苗期小麦的生长有一定影响, 施硫处理的增产幅度为5.5%~34.0%.硫肥的施用明显提高苗期小麦生物产量和植株体内硫的含量及累积量.在该试验条件下,施硫量为24mg/盆时,苗期小麦植株体内硫的含量及累积量均获得最大值.硫肥施用对小麦苗期植株体内氮的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以匍匐茎型克隆植物结缕草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不同土壤养分水平条件下,克隆分株生根比例变化对克隆生长的影响。实验设置高、低两种养分水平,以及0%,25%,50%,75%和100%五种克隆分株生根比例。结果表明:在不同养分水平条件下,结缕草分株生根比例变化对克隆植株整体生长影响程度不同。在养分水平较高时,分株生根比例变化对克隆植株总生物量影响显著,而在养分水平较低时,影响则不显著;无论在何种养分水平条件下,分株生根比例变化对克隆植株根生物量都有显著影响。克隆植株上75%分株生根时,具有最大的根生物量。分株生根比例变化影响了克隆植株的生长策略,并显著改变克隆植株的生物量分配格局。分株生根比例较低(0%和25%)的克隆植株根冠比较小,且匍匐茎生物量显著增加。整体来看,结缕草克隆植株的生长状况在高养分水平条件下明显好于在低养分水平条件下。  相似文献   

8.
小麦替代玉米对肥育猪生长表现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50日龄,平均体重17.0kg的青海白猪(♀)与杜洛克(♂)杂交的仔猪5窝计20头。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其中,第1组饲粮含玉米60%,不含小麦,作为对照组;第2、3、4、5组分别以饲粮含15%、30%、45%、60%的小麦等量替代玉米,作为试验组。在添加猪专用复合酶的情况下,通过肥育试验观测玉米被不同比例的小麦替代后对猪生长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替代玉米作猪饲粮可提高肥育猪的日增重(P>0.05);并表现出增加采食量,降低料重比的趋势(P>0.05)。并且小麦替代玉米作猪饲料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饲料成本和单位增重成本几乎都随饲粮小麦含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综合各项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以饲粮含小麦45%饲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狗牙根草茎建植成坪质量的施肥和播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试图探明狗牙根草茎在不同播种深度和施肥方法下对高尔夫草坪备草区建植生长的影响。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高尔夫草坪备草区大田中对不同播种深度(1,2和3 cm)和施肥措施(底肥和追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生长成坪期间草坪草的盖度、种群密度和株高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在成坪后期播深2和3 cm对草坪质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追肥比底肥效果好。在狗牙根草茎高尔夫草坪备草区建植生长中,播种深度是首要因素,其次是施肥方法;两因素交互作用显著。结合建植成本和工期,在生产实践中推荐采用播种深度应为2 cm,播后1周内追肥,并建议施用速效肥。  相似文献   

10.
在肉鸡饲料中掺入一定比例的全粒小麦,对肉鸡的生长行为与屠宰后的胴体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北欧某些国家在生长肉鸡饲料中加入了高达40%的全粒小麦。但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肉鸡生长期的最后40天,小麦的最大饲喂量应为30~35%,饲料中加入全粒小麦的典型配比为,肉鸡在14日令时,开始饲喂2%的小麦;20日令时,饲喂量增加至20%;23~28日令期间,饲喂小麦32%;从29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12~17周龄海兰褐青年蛋鸡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小麦使用比例对青年蛋鸡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及日粮粗蛋白表观代谢率的影响.试验分为4个处理,其中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其余组分别饲喂小麦使用比例为20%、45%和70%的日粮,试验期6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小麦使用比例未对青年蛋鸡试验末重、日增重、日耗料量及料重比等生产性能,新城疫、禽流感抗体水平及外周血液T淋巴细胞转化率,日粮粗蛋白表现代谢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上述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青年蛋鸡日粮小麦最高使用比例可达到70%.  相似文献   

12.
水肥耦合对小麦/玉米系统根系分布及吸收活力的调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设计内径为30 cm的PVC管作为试验装置,模拟大田生长状况,在不同的水肥条件下,研究了间作条件下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及其根系的生理生态特征.结果表明,适当的干旱(W2:60%~65%)有利于根系的下扎和产量的提高,严重干旱(W1:30%~35%)大大地降低了带田小麦和玉米的根量和产量,并增加了作物根系和叶片的质膜透性,同时根系活力也降低;供磷提高作物产量,增加下层根量,提高根系活力,供磷与不供磷相比,0~30 cm土层,小麦根系活力提高65.9%,玉米提高65.0%;小麦根系总量平均增加94.66%,玉米增加67.67%;小麦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平均下降8.33%,根系下降7.96%,玉米叶片平均下降1.62%,根系下降2.50%.不同处理之间比较,产量均以W2P1水平较高,说明其水肥耦合性最好.究其原因,其细胞质膜透性最低,根系活力、根量、根长均为最高.  相似文献   

13.
小麦胚芽因其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多种生理活性成分而被营养学家誉为“人类天然的营养宝库”.本试验旨在考察小麦胚芽对乳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和抗腹泻功能以及小麦胚芽在乳猪料中最适添加比例.结果表明:①在添加20%小麦胚芽的仔猪日粮中,日增重与对照组无差异,成本降低89.85元/t.②腹泻率以添加10%小麦胚芽组最低,其次是20%添加组,各试验组腹泻率均有降低且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③小麦胚芽膨化对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性效果.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冷季漫长,暖季短暂,青干草的供应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如果能通过青干草调制这一途径把生长旺季盈余的饲草贮存起来,冷季饲喂家畜,可以起到缓解草畜矛盾的作用.青海海东地区水热条件较好,适合于苜蓿的生长,但是收获期与雨季同期,苜蓿干燥遇雨淋湿机率大,制约着苜蓿干草生产的发展.试验研究了4种干燥方法下苜蓿水分散失规律,同时做了苜蓿在较高含水量下,通过分别添加不同比例小麦秸秆加工苜蓿草拥的试验.  相似文献   

15.
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对人工混播草地产草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莫本田  罗天琼  韩永芬 《草业科学》2000,17(4):13-16,20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探讨了施肥量和施肥方式两个因素对以苇状羊茅、多年生黑麦草为主的人工混播草地产草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施肥量增加 ,鲜草产量明显提高 ,不同施肥量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P<0 .0 1) ;随着基肥比例的增大 ,追肥比例的减少 ,鲜草产量反而降低 ,不同基肥比例处理间产量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 (P<0 .0 1)。另外 ,相同氮肥量条件下 3种施用方式处理与相应的鲜草产量间都成直线关系 (r5∶ 5=0 . 9771* * ,r6∶ 4 =0 .96 30 * * ,r7∶ 3 =0 .96 4 3* * )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小麦/玉米/大豆套作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玉米生长、产量及氮吸收利用规律的影响,进行了2个种植模式(玉米单作和小麦/玉米/大豆套作)和2013年3个施氮水平(0,180,360 kg/hm2)及2014年4个施氮水平(0,90,180,270 kg/hm2)的双因素随机区组实验,以期揭示施氮及套作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规律,为进一步提高小麦/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产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在N0及N90处理下套作玉米的产量分别比单作低20.5%、7.5%,表现为套作劣势,而在N180、N270、N360处理下,套作玉米与单作玉米产量无显著差异。2)单/套作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在各生育时期均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略有降低,干物质积累速率均在吐丝期到收获期达到最大。相对单作,各施氮处理下小麦对套作玉米的茎秆生长均产生显著不利影响,在拔节期套作玉米茎秆生长率比单作低12.5%,这种影响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在施氮量到达180 kg/hm2后影响不显著。3)在N0、N90处理下,单作玉米花期氮积累量在生殖生长期更多转运到籽粒,而在N180、N270、N360处理下,套作花期前氮积累量转移到籽粒的比例更高。而两种模式下均以施氮180~270 kg/hm2下氮转运指标最优,这说明在该施氮条件下最有利于提高植株氮素转运机能。综上所述,适量施氮有利于稳定小麦/玉米/大豆套作种植模式中的玉米产量,提高氮的吸收转运效率,减轻小麦对玉米生长和氮吸收利用的影响,本研究条件下,套作玉米施氮量以18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小麦替代玉米饲粮添加木聚糖酶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结肠菌群和氮排放的影响.试验选用126头体重约为45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具体分组是:对照组(CON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W20组饲喂20%小麦基础饲粮,W20X组饲喂20%小麦基础饲粮+200 U/kg木聚糖酶,W40组饲喂40%小麦基础饲粮,W40X组饲喂40%小麦基础饲粮+200 U/kg木聚糖酶,W60组饲喂60%小麦基础饲粮,W60X组饲喂60%小麦基础饲粮+200 U/kg木聚糖酶.试验期5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W60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显著提高(P<0.05),结肠梭菌、大肠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粪氮排放量显著增加(P<0.05);W20X和W40X组间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W40X组结肠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大肠杆菌、梭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粪样pH、脲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木聚糖酶有明显的益生作用,能刺激肠道有益菌增殖并抑制有害菌增殖,减少氮排放.本试验条件下,添加200 U/kg木聚糖酶的小麦饲粮中,小麦最适替代量为40%.  相似文献   

18.
文章旨在研究饲粮中以不同比例的小麦替代玉米对育肥羔羊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选择50只体重、年龄相近的萨寒一代杂交断奶去势公羔,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羊,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以玉米为能量饲料的基础饲粮,其余4组分别饲喂以25%、50%、75%和100%的小麦替代玉米的饲粮,预饲期为7 d,正式期为90 d,正式期的最后10 d进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以不同比例的小麦替代玉米对育肥羔羊的日均干物质采食量没有显著影响,随着替代比例的不断增加,显著提高了育肥羔羊的体增重和平均日增重。但饲粮中以小麦完全替代玉米时,与单独饲喂玉米对羔羊的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差异。75%的小麦替代玉米时显著提高饲粮中干物质、有机物和粗蛋白质的消化率,但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单独饲喂玉米或者单独饲喂小麦对育肥羔羊营养物质消化率无显著影响。因此,在育肥羔羊饲养过程中,完全用小麦替代玉米不会对羔羊的生长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其中以75%的小麦替代玉米可以提高育肥羔羊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施肥量对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以责草1号多花黑麦草为材料,研究刈割后不同追肥量对再生速度、茎叶比、分蘖和鲜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贵草1号主要生长季节在4、5、6三个月,这期间可刈割利用4次,随着追肥量的增加,贵草1号鲜草产量显著增加,茎叶比也增加,但牧草品质变差.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最佳追尿素量是120 kg/hm2(8 kg/亩).鲜草产量达40.08 t/hm2(2672 kg/亩)以上,同时有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水分胁迫对霸王苗期叶水势和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用盆栽试验测定了不同水分胁迫下强旱生植物霸王苗期的叶水势和生物量。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霸王的叶水势逐渐下降。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下,霸王的生物量没有受到抑制,而重度水分胁迫下生物量明显减少(P<0.05)。生物量在个体中的分配比例随着土壤水分亏缺程度的增加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表现为根冠比增大;地上部分为茎的比例增加而叶片的比例减少,黄叶的比例增加而绿叶的比例减少;地下部分为根系直径<2mm/直径>2 mm增加。苗期霸王可通过自身调节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生长,反映出很强的生态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