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是茶苗繁育大省,当前主要采用短穗扦插为主的无性繁殖方式。本文总结了四川地区茶苗高效扦插繁育技术,包括母本园建设与管理、苗圃建设与管理、出苗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规范茶苗扦插繁育技术、提高茶苗繁育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茶苗短穗扦插栽培技术,包括茶苗品种选购、茶苗栽植时间选择、栽植方法、栽后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茶苗移栽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无性系良种茶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苏省丹阳市现有茶树种植面积超过800hm^2,但无性系面积只占总面积的2%左右。为了提高无性系良种茶覆盖率,加大无性系茶树推广力度,解决外地茶苗栽种成活率不高的问题,我们于2002~2003年在江苏省丹阳市杏虎农业科技示范园内,建立无性系良种茶育苗基地,采用短穗扦插和遮阳网覆盖技术,进行茶苗繁育试验,扦插的茶苗成活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4.
在温室条件下,使用相同的无土栽培基质(珍珠岩:蛭石=1:1),进行脱毒试管苗和扦插试管苗生产微型薯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扦插苗生产的微型薯,单粒重达到4.02g,试管苗只有2.95g。而试管苗生产的微型薯,单株结薯数、单位面积(1m^2)结薯数分别高于扦插苗58.29%、68.61%,两者的单位面积(1m^2)产量相近,试管苗略高于扦插苗的微型薯产量,>1g的微型薯比例扦插苗达85.58%,高于试管苗5.6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试验观察了不同规格甘草插穗与扦插基质对甘草扦插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枝条中插穗的扦插苗株高、生根率与根长等指标相对其余部位插穗的扦插苗较为优良,长度为2个腋芽的插穗生根率较高,斜口插穗的生根率明显高于平口。有叶的插穗生根率低于无叶的插穗,但差异并不显著。草炭、蛭石、田园土体积比为1∶7∶2的基质插穗的生根率最高。建议在甘草种苗扦插繁育中选择带2个腋芽、枝条的中间部位不带叶且斜面切口的插穗。  相似文献   

6.
不扦插一根茶苗,却将成佳镇的茶苗卖到了宜宾、乐山,自己也从中获取了应得的报酬.致了富。此人就是同心村二社的王君贤、成佳镇的茶苗数量多、质量好,王君贤有了将茶苗卖出去的念头。他在县茶叶站专家的带动和指导下,将当地群众的茶苗品种、数量作仔细统计,按买方的要求分期分批地卖出去。  相似文献   

7.
利用扦插的无性系茶苗移栽建园,与直播建园相比,具有性状整齐一致,投产快、产量高、品质好等突出优势,是提高茶园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但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率较低,一般在70%~80%,需要多次补苗;低的不足60%,只有毁掉重建。因此,提高移栽茶苗成活率,力争一栽全苗、一建成园,必须把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适宜的扦插基质,分别以草炭+园土、蛭石、珍珠岩、蛭石+珍珠岩为基质,对其扦插成活率、根系和新梢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以草炭+园土为扦插基质,扦插苗的根系总生长量、根系鲜质量和根系干质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基质;新梢总生长量、抽生新梢数和新梢干质量表现为草炭+园土基质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基质。综合分析认为,草炭+园土是千屈菜嫩枝扦插的适宜基质,可获得较高的扦插成活率,并有利于提高扦插苗质量。  相似文献   

9.
应用地膜覆盖法扦插繁育茶苗技术,能有效地提高地表温度,促进茶苗插穗剪口提早愈合与发根,促进茶苗生长。在覆盖期内可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水分蒸发,大大减少管理用工。同时解决了扦插季节性强的矛盾,将夏季扦插延迟到11月份(常规扦插适宜季节为3~10月份),在保证茶苗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将茶苗在圃时间缩短2~3个月,同时避免了高温下的烦琐管理。现将地膜覆盖繁育扦插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炼苗移栽过程中生根粉溶液浸根时间、营养液处理、开始通风时间及遮阴处理对无核葡萄胚挽救苗炼苗及移栽的影响,探索胚挽救试管苗炼苗移栽技术。【方法】以2011年与2012年无核葡萄胚挽救杂交育种后代试管苗为材料,研究生根粉溶液浸根时间、炼苗过程中是否添加营养液、揭开保湿罩时间以及移栽大田过程中遮阴对胚挽救苗炼苗及移栽的影响。【结果】1.0mg/L生根粉溶液浸泡根系3min时植株各项生理指标较好且成活率最高;移栽过程中添加1/8 MS营养液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植株的长势;炼苗初期保湿时间为4d时炼苗成活率最高;移栽至温室或大田中时一定程度的遮阴处理有利于移栽成活率的提高与植株的生长发育。【结论】无核葡萄胚挽救试管苗炼苗前生根粉浸根处理3min、炼苗时添加1/8MS营养液、炼苗后4d开始通风以及移栽时进行遮阴能提高胚挽救试管苗的生物积累量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冬季增温和延长光照对茶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增温与延长光照时间对茶苗生理生态和生长的影响,试验设计2个温度处理(全天最低温度不低于0℃和10℃)、3个光照时间处理(10、13、16 h)对茶苗的光合状况与生长参数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全天最低温度不低于10℃时,延长光照时间能明显促进茶苗的光合和生长,而全天最低温度不低于0℃时则不然.光照时间相等时,温度控制在10℃可以促进茶苗的光合和生长,尤其是在16 h 长光照下,茶苗的总生物量、根生物量比以及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的提高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因此,在亚热带冬季,单独的增加温度或延长光照时间都不能有效地促进茶苗的生长,应当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促进茶苗生长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龙井43茶苗为材料,施入不同浓度的菜饼、氨基酸有机肥、蚕粪有机肥和复合肥,调查对移栽茶苗当年成活率、生长势、叶绿素值(SPAD)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品种和用量能显著影响移栽茶苗成活率;每667 m2蚕粪有机肥500 kg和分4次施用复合肥20 kg均能保证茶苗成活率,并能显著提高茶苗分枝数、着叶数、叶面积、SPAD及茎粗生长,可在生产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以4个苎麻品种为材料,研究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扦插密度与成苗率、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单株叶干重及分枝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扦插密度与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单株叶干重、分枝位长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株平均分枝数、单株分枝干重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与最低分枝位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品种间有差异.综合考虑,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扦插密度以10cm×10cm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南方红豆杉扦插苗木生长量及与气象因子的灰色关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var.mairei)2种类型苗木(5年生灌木型扦插苗、5年生乔木型扦插苗)的生物量配置表现为:茎>叶>根,根冠比小于1,灌木型扦插苗的生物总量大于乔木型扦插苗的生物总量;产叶量灌木型扦插苗显著高于乔木型扦插苗(P<0.05)。气象因子与南方红豆杉茎枝生物量、枝条生长量(年生长长度、年分枝数量)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日照和降雨量是扦插苗木茎枝干重增加、枝条伸长生长及年分枝数量的主要关联因子。  相似文献   

15.
丛枝菌根真菌对桑扦插苗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温室盆栽的方法研究灭菌土中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对桑扦插苗生长的影响.接种量为30个孢子菌剂(T1)、60个孢子菌剂(T2)和灭菌菌荆(CK).培育15 d统计发芽率,各处理均达到80%以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桑扦插苗的发芽率的影响不显著.培育30 d统计成活率,各处理分别为81.43±0.2%、84.67±0.1%、68.33±0.3%,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够显著提高扦插苗的成活率.培育90 d取根样制片观察,丛枝菌根真菌能够侵染扦插苗根系,T1,T2,CK的菌根侵染率分别为51.31±2.5%、69.23±2.2%和0,不同的接种处理,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率不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处理后,主根长度、须根长度、须根数量、地下部分鲜质量和干质量都显著高于对照;T2的各项生长指标综合表现要好于T1.  相似文献   

16.
采用温室盆栽的方法研究灭菌土中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对桑扦插苗生长的影响.接种量为30个孢子菌剂(T1)、60个孢子菌剂(T2)和灭菌菌荆(CK).培育15 d统计发芽率,各处理均达到80%以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桑扦插苗的发芽率的影响不显著.培育30 d统计成活率,各处理分别为81.43±0.2%、84.67±0.1%、68.33±0.3%,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够显著提高扦插苗的成活率.培育90 d取根样制片观察,丛枝菌根真菌能够侵染扦插苗根系,T1,T2,CK的菌根侵染率分别为51.31±2.5%、69.23±2.2%和0,不同的接种处理,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率不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处理后,主根长度、须根长度、须根数量、地下部分鲜质量和干质量都显著高于对照;T2的各项生长指标综合表现要好于T1.  相似文献   

17.
茶苗的插扦穗,应提前2个月预留, 每667平方米插扦量需茶穗600公斤,留667平方米插扦穗,大概也只有600公斤。茶苗的插扦时间从农历八月至十二月,最好在八月至十月进行。时间早些, 成活率高,也易管。主要工序如下。留茶穗→选农田→整田→盖黄土→剪穗→插穗→杀菌→遮网一、留茶穗。茶叶采至5-6月,应停止采摘,并进行阶段性的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8.
生姜试管苗温室移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平度大姜试管苗为材料进行温室移栽试验,结果表明,较高的温度、适当的炼苗与保湿等措施可显著提高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以遮阴保湿10d,后期通风透光的处理试管苗成活率最高。适宜的株行距可获得较大的单株产量,以草炭+蛭石(1∶1)为基质栽培平度大姜试管苗,既节约成本又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脱毒微型薯高效节俭、低耗低成本生产模式,以洛马铃薯8号脱毒苗为材料,进行脱毒苗扦插快繁成本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扦插苗单株成活率高于试管苗,扦插苗比试管苗单株生产合格微型薯平均增加0.65个,合格率增加193%,扦插苗生产成本是试管苗的1/1.88,利润为试管苗的1.28倍。  相似文献   

20.
为给迷人杜鹃的抚育管理提供参考,采用盆栽法人工模拟光照条件,探索不同遮阴处理对迷人杜鹃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迷人杜鹃种子萌发率和萌发指数在30%遮阴处理时达到最大,分别为90.00%和2.46;随着光照的减弱而逐渐减小,在80%遮阴处理下最小,为40%和0.27。弱光照对种子萌发进程有一定的延迟作用,萌发活力指数随着光照的减弱而减小。不同遮阴处理的迷人杜鹃芽苗具有较大的形态学可塑性,30%遮阴处理的芽苗胚根长、胚轴长、芽苗活力指数和幼叶宽均最大,分别比全光照提高60.71%、29.91%、52.26%和33.33%;80%遮阴处理最小,分别比全光照降低59.09%、54.88%、74.32%和66.67%。随着遮阴度的增加,幼苗的根系活力降低,而总叶绿素含量先上升后降低,根系活力以30%遮阴处理最大,为3.49mg/(g·h);MDA含量以80%遮阴处理最大,为13.42nmol/g FW;叶绿素含量以50%遮阴处理最大,为75.32μg/g。遮阴度为30%的光照环境有利于迷人杜鹃盆栽育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