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是药用成分的重要自然资源,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寄生在健康的植物组织内部,同时不引起寄主植物的临床症状.在此从内生真菌多样性、内生真菌代谢产物多样性及代谢产物的抗肿瘤、抑菌、抗氧化的效果几个方面来阐述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植物内生真菌广泛存在于药用植物体内,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寄主植物有着积极的作用,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有着抗肿瘤、抗氧化、抗菌等活性,在医药、农业、食品等行业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在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筛选技术、检测方法、鉴定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在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种属多样性、代谢产物生物多样性方面进行分析;对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在医药行业和农业中的应用等进行总结,并对现今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内生真菌的未来应用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动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的季节分别对药用植物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根、茎和叶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共得到内生真菌98株,根据形态学进行鉴定为12个属,其中Alternaria和Aspergillus在组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为其优势种群。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内生真菌在蛇足石杉的组织中分布存在较大差别,具有一定的组织选择性。该研究丰富了内生真菌资源,为该植物内生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喜树内生真菌的生物活性代谢产物,对其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与寄主植物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并对喜树内生真菌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收集马尾松、罗汉松、竹柏、山茶、茶和茶梅等植物的内生和病原拟盘多毛孢菌株,进行形态鉴定,根据rDNA ITS序列分析建立的系统发育树探讨病原与内生拟盘多毛孢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同一个种拟盘多毛孢不论是内生还是病原均聚在系统发育树的同一个分支,如罗氏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lawsoniae)既是马尾松枝条的内生真菌,又是马尾松针叶的病原真菌;卡斯特尼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karstenii)是山茶枝条的内生真菌,在山茶叶片上也是病原真菌;石楠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photiniae)是山茶和茶梅枝务的内生真菌,在马尾松针叶上也是病原真菌;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theae)是茶的病原真菌,在金花茶枝叶和罗汉松枝上是内生真菌.说明某些拟盘多毛孢在不同(或相同)的植物或器官中可以表现为内生状态或病原状态,内生拟盘多毛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为病原拟盘多毛孢.本研究结果还支持拟盘多毛孢种一般对寄主植物没有专化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战妍  王鹤鸣  周欣  孙建广  尹静  詹亚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066-10069,10077
对林木组织内生真菌的普遍性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归纳和概括,并且对内生真菌生物学作用以及与林木组织的互作机制进行综述,总结了林木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应用进展,为植物内生真菌更加深入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植物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植物内生真菌在制药、农业和其他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植物内生真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对植物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植物内生真菌在制药、农业和其他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植物内生真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植物内生真菌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植物内生真菌中得到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结构新颖,活性显著。对植物内生真菌所产生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综述,为寻找和发现天然产物抗氧化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药用植物内生菌抑菌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内生菌是指在其全部或部分生活史中存活于健康植物组织内部,而不引发宿主植物表现出明显感染症状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及放线菌。药用植物内生菌不仅可以产生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类似的产物,还能产生大量结构新颖的活性代谢产物。目前,从药用植物中分离筛选具有生防作用的内生菌并研发生物农药,成为植物抗病虫研究的新热点。本文综述了药用植物内生细菌、内生真菌以及内生放线菌的分离及其抑菌作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药用植物内生菌在农业和医药业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西藏3种疯草中合成苦马豆素内生真菌的鉴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从西藏毛瓣棘豆、冰川棘豆、茎直黄芪中分离内生真菌。【方法】应用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内生真菌中的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筛选可生成SW的内生真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真菌的ITS序列和IGS序列进行扩增,并根据ITS序列信息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其种属分类;对IGS序列进行限制性酶切,并分析酶切产物。【结果】从3种疯草中分离到可以产生SW的4株内生真菌,各菌的形态、ITS序列的同源性与埃里格孢属真菌较为接近,系统发育分析表明4株真菌均为棘豆埃里格孢菌。ITS序列和IGS序列的限制性片段的分析表明,4株真菌遗传距离较近,但仍存在种间变异,可能为棘豆埃里格孢菌的不同亚种。【结论】本研究结果为探讨内生真菌合成SW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为动物疯草中毒病的防除和疯草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云药产业发展与内生菌研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本寿  姜国银  刘俊  杨瑾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228-17229,17231
系统分析和探讨了云南药用植物资源发展存在的优势和问题,阐述了植物内生菌的研究进展。认为药用植物内普遍存在的个别内生菌可以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生物活性物质的理论为云药产业发展指明了道路,开展云南药用植物内生菌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参内生菌的分离及拮抗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研磨法和组织块法对我国吉林省5个不同地区来源的健康人参植株分别进行了内生细菌和内生真菌的分离,并采用菌体初筛和发酵液复筛相结合的方法,筛选了对6种人参主要病害病原菌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菌株.结果显示:在人参根、茎、叶不同器官中共分离获得152株内生细菌和46株内生真菌,初筛后得到对2种以上病原菌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细菌16株,内生真菌3株,复筛后对4种以上病原菌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细菌2株,内生真菌1株,还发现了对灰霉病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株3株.  相似文献   

14.
徐玲玲  单庆红  郭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641-5643,5709
植物内生菌是存在于植物内部与植物密不可分的一类微生物。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在内生菌活性物质的研究、内生菌与宿主的关系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并已实现了内生菌在农业生产等领域的应用。该研究综述了近年来植物内生菌活性成分以及内生菌与宿主植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对内生菌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内生菌-植物联合修复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发现内生菌联合植物修复体系对修复自然环境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具有巨大的潜力。本文主要从内生菌联合植物进行污染修复的机理和应用两方面入手,介绍了内生菌接种宿主植物根、茎、叶部的几种方法及定殖的检测方法,总结了污染土壤中内生菌在植物组织内的定殖动态,以及内生菌-植物联合体系强化有机物污染和重金属污染修复效果的应用,并从内生菌调节生长因子、生物固氮和溶磷、在宿主植物体内的共代谢有机物、产生特异性酶降解有机物、提升植物对重金属抗性和降低重金属毒性几个方面解释了内生菌和植物的联合修复机理。最后指出,虽然已经有许多对于内生菌联合植物修复体系的研究,但是目前两者相互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对于多种内生菌组合体系以及处理水体和大气污染的研究并不完善,这些都将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6.
宁夏苦豆子中产苦参碱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宁夏野生苦豆子中分离内生真菌,筛选能够产生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或槐定碱4种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的内生真菌。【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分离菌株显微形态进行观察,根据形态对各菌株进行初步分类;应用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酸性染料比色法检测各分离菌株的生物碱成分。对能够产生生物碱的真菌ITS和SSU rDNA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根据序列信息进行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结合形态特征,对其进行种属分类。【结果】从苦豆子中共分离到27株真菌,其中23株分属于青霉属、曲霉属、链格孢属、镰刀菌属、Simplicillium属真菌,4株为不产孢菌;筛选出E1、E3和E5这3株能够产生苦参碱的内生真菌,均属于Simplicillium属真菌,其菌丝中苦参碱的含量分别为20.4、17.4和37.6 μg•g-1。【结论】根据真菌形态特征、同源性比较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确定该3株产苦参碱内生真菌均为Simplicillium lanosoniveum。  相似文献   

17.
以核桃(Juglans regia)的不同部位(根、1年生茎、2年生茎和干茎)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对来自陕西山阳县、蓝田县与宜君县3个不同生境的材料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种群组成、定殖率、多样性指数等研究。结果显示,从576块组织块中共分离得到392株内生真菌,其中在2年生茎124株,1年生茎120株,干茎87株,根61株。392株内生真菌隶属于24个属,其中,3大优势类群为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花核菌属(Anthina)和茎叶核菌属(Ectostroma),分别占菌株总数的19.90%、9.69%和8.93%。交链孢霉属主要存在于2年生茎和干茎中,花核菌属和茎叶核菌属则主要存在于2年生茎中。核桃不同部位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数1年生茎的最高,为1.07;不同生境中,山阳核桃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30,说明春季核桃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是潜在的真菌资源库。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皖南烟区2株烟草内生菌细菌与烟草青枯病的相互关系。[方法]从烟草植株中分离获得2株内生菌,对这2株细菌进行形态观察、生化试验和23 s rDNA基因部分序列测定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这2株细菌属与肠杆菌属,与杨树内生菌(Enterobacter sp.638)、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和阿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asburiae)的亲源关系紧密。[结论]分离的这2株肠杆菌属的内生细菌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烟草发病,也是烟草的病原菌,这需更深入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02年春夏两季,在南京东郊紫金山采集健康的络石植株用于植物内生真菌的生态分布调查,春季分离得到977株,夏季分离得到624株,共计l601株内生真菌,经鉴定分属于40个类群。统计表明络石内生真菌的分布存在季节差异、空间差异、组织部位与年龄差异:春夏两季分离的内生真菌在种类上大体一致,但分离频率不同;优势菌群的组成与数量随采样地点、分离组织部位的不同而变化;作为一种藤本植物,络石的茎与根分离到的内生真菌在种类与数量上较为丰富;春夏两季的实验结果均表明幼嫩组织内生真菌感染率显著低于老的组织。  相似文献   

20.
2006年5月在南京市南郊发现了着生内生真菌子座的禾本科植物。子座长47.5~165.0mm,白色,包裹其宿主植物的旗叶叶鞘;于4月下旬形成,7月中旬完全崩溃;在自然条件下、人工交配试验中,子座上均未形成有性生殖结构。宿主植物直立,高90~120cm,有丰富的根状茎;连续2个花期均无抽穗。根据植物外部特征、叶表皮微形态特征以及rDNA-ITS序列的分析结果,将这种不抽穗的禾本科植物鉴定为拂子茅属植物(Calamagrostis sp.)。从29株着生子座的植株和87株不着生子座的植株中全部检出了内生真菌,从中分离得到了20个菌株。根据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的形态特征,分离菌株被鉴定为Neotyphodium属内生真菌。宿主植物的特殊性和菌株的子座形成能力显示了这是一个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的新组合。这个组合是产生子座而不形成有性世代的第3例,并且这3例组合的宿主都是翦股颖族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