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及容易出现的问题 1生长快代谢旺盛。 仔猪初生体重小,不到成年体重的1%,但生后生长发育很快。一般初生体重为1kg左右,10日龄时体重达出生重的2倍以上,30日龄达5~6倍,60日龄达10~13倍。  相似文献   

2.
一、生长发育快 一般仔猪初生重1.2~1.5kg.10日龄体重达初生重的2倍以上,30日龄达5~6倍,60日龄达13~15倍.为使仔猪实现由母乳到饲料的逐步转换,饲喂哺乳仔猪时,除母乳质量和数量的保障外.应选择营养全面合理、配方科学,针对仔猪消化生理特点配制的具有环保安全保障的仔猪料.  相似文献   

3.
李传刚 《现代农业》2008,(10):58-59
一、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1.生长发育快、机能代谢旺盛、吸收养分能力强 仔猪出生时体重不到成年体重的1%。但出生后生长发育很快。一般10日龄体重达到出生重2倍以上,30日龄达5~6倍.60日龄达到10~13倍。特别是蛋白质和钙、磷代谢要比成年猪高得多。出生后20日龄时,每千克体重沉积的蛋白质.相当于成年猪的30~35倍。每千克体重所需代谢净能为成年猪的3倍。因此,必须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充足供应。  相似文献   

4.
1.1哺乳仔猪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仔猪初生体重不足成年体重的l%,但生后发育很快。1月龄时,仔猪的体重可达初生重的5~6倍,2月龄时体重可达初生重的10~13倍。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断奶日龄对临高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遗传背景相近、初生体重一致(0.73±0.029kg)的临高仔猪共120头,随机分到4个处理组中,分别采取21日龄(试验Ⅰ组)、28日龄(试验Ⅱ组)、35日龄(试验Ⅲ组)和42日龄(试验Ⅳ组)断奶.试验期从断奶日龄到60日龄.结果表明:试验Ⅲ组的断奶体重、60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都显著高于试验Ⅰ、Ⅱ组,而料重比则显著低于试验Ⅰ、Ⅱ组,但与试验Ⅳ组间差异不显著.断奶时,试验Ⅲ组的胸围和体高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60日龄时,试验Ⅲ组的胸围和体长都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而体高也显著高于试验Ⅰ、Ⅱ组.综合认为,临高仔猪可以采用35日龄断奶.  相似文献   

6.
<正>1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1.1哺乳仔猪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仔猪初生体重不足成年体重的1%,但生后发育很快。1月龄时,仔猪的体重可达初生重的5~6倍,2月龄  相似文献   

7.
黄白痢是仔猪常见的多发病,也是影响仔猪成活率的主要疾病.黄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多发生于3日龄左右的乳猪,7日龄以上的猪发病较少.是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发病急,死亡率高;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10日龄以上吃奶仔猪逐渐上食,因胃肠不适,饲料配合不当,卫生条件不好,阴雨潮湿等诸多因素引发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很高,病死率较低,该病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猪场,一年四季可发生,严重危害仔猪的健康.  相似文献   

8.
皖系白猪早期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皖系白猪2世代猪从初生到90日龄生长迅速,到90日龄时体重达初生重的26倍。断奶对生后的生长发育的影响比较大,但早期断奶可及早锻炼仔猪的采食,并能提高生长期的采食量,从而提高断奶后生长速度。其早期的生长发育规律可用Gompertz模型进行拟合,拟合精度为0.996 3,据此模型可建立皖系白猪的早期生长曲线,为其进一步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养育哺乳仔猪的目标是获得最高的成活率和最大的断奶窝重和个体重。为此要掌握仔猪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生理特点,采用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1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特点1.1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和其他家畜比较,猪出生时体重相对最小,还占不到成年时体重的1%,但出生后生长发育特别快。一般仔猪出生重在1公斤左右,10日龄时体重增加1倍以上,30日龄达5~6倍,60日龄增长10~13倍或更多,体重达15公斤以上。仔猪出生后的强烈生长,是以旺盛的物质代谢为基础的,一般出生后20日龄的仔猪,每公斤体重要沉积蛋白质…  相似文献   

10.
仔猪是指出生到60日龄左右的小猪。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生长发育迅速,体温调节机能差,消化能力弱。养好仔猪,提高仔猪成活率、增加断奶体重的关键在于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注意保暖初生仔猪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特别怕冷所以,在冬季和早春,应设专门产房供母猪产仔。一般1~3日龄仔猪要求舍内温度达到28~30℃,4~7日龄25~28℃,8~30日龄22~25℃,31~45日龄18~20℃。2.重视防护母猪产后起卧频率增高,躺卧时很容易压死仔猪饲养人员要特别注意做好防护工作。为防止仔猪被压,可将仔猪放养在特制的“护仔栏”内,每隔1~2小时放出仔猪哺乳1次,7天后拆除…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哺乳期仔猪的生长发育规律,为猪的育种和仔猪培育提供科学依据,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实验农场种猪场1998-2002年生产的1871头长白种猪和140头大约克种猪的初生重、20日龄体重、60日龄体重(断奶重)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利用累积生长、绝对生长、相对生长、生长系数等度量生长发育速度和强度的指标对长白猪和大约克猪两个品种的仔猪及同一品种内不同性别的仔猪在哺乳期的生长发育速度和强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用长白仔猪、大约克仔猪的测定结果对其初生重、生长系数、绝对生长采用单因子二水平组内重复数不等资料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长白仔猪的平均初生重比大约克猪低1.6%,经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仔猪在出生后20日龄、60日龄两个阶段长白猪的生长发育速度(绝对生长)、生长强度(相对生长)均高于大约克猪,经方差分析差异均显著(P<0.05);而同一品种内,公猪的平均初生重大于母猪,20日龄时公猪的生长发育速度高于母猪,而至60日龄(即断奶时)时母猪的生长发育速度超过公猪,在20日龄、60日龄时公猪的生长发育强度均小于母猪。  相似文献   

12.
陈小平 《福建农业》2009,(10):28-28
仔猪腹泻主要发生在1—3月龄,特别是1—3日龄的新生仔猪,7—20日龄的乳猪。断奶后10~15天内的仔猪多发。仔猪发生腹泻,会导致饲料报酬率低,成活率下降,生长缓慢,甚至生长发育停滞,形成僵猪以至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试验对2 319头仔猪的初生重与21日龄个体重和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约克仔猪哺乳期死亡率最低,21日龄体重最高;随着初生重的增加,仔猪死亡率降低,21日龄个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14.
哺乳仔猪补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仔猪生长发育极为迅速,一般仔猪出生后体重约1千克,10日龄达出生时的2倍以上,30日龄达5~6倍。60日龄增长10~13倍。但要达到上述生长水平,光靠母乳供给营养显然不够。哺乳仔猪3周龄起从乳中摄取的营养已显不足,6周龄后乳中供给的营养不到需要量的一半,8周龄时只能满足1/3左右。若不及时补饲,会使仔猪生长受阻,断奶体重降低。  相似文献   

15.
对34头同窝或同日龄不同窝初生、10、20、30、90、150、210日龄香猪进行剖杀,测定体重、体长、胃肠重量及肠长度,并测定消化液pH变化。初生、30、150、210日龄时体重分别为:0.5、2.5、8.5和14kg。初生时,体长与肠长的比例为1∶17,30日龄内仔猪胃和小肠增长速率最快,之后随饲喂粗料增加而使大肠长度及重量明显增加。初生—30日龄、胃液pH3.0-6.0,30-210日龄时变动在1.5-5.0之间,胆汁pH6.0-7.0,肠道其它部位pH变动在弱酸和弱碱之间。  相似文献   

16.
猪细小病毒可引起初产母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其特征为危害母猪,特别是引起初产母猪产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流产及产弱子.母猪本身无症状.一般呈地方流行或散发.本病对不同年龄、性别的猪(包括野猪)都可感染,尤其以初产母猪发病率高.近年来乳猪也发此病,以拉稀为特征(有的水泻),乳猪瘦削,对初生3日龄~10日龄乳猪尤为严重,死亡率高,甚至全窝死亡.  相似文献   

17.
乳猪教槽料的配制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槽料是给出生7~10天到断奶后7~10天阶段仔猪饲喂的高营养、高免疫因子的专用饲料。最初使用教槽料,是为克服因母乳不足或母乳质量差,导致乳猪生长发育缓慢,体重下降的问题。随着育种、养殖和饲料配制技术迅速发展,仔猪断奶日龄缩短(21~28日),教槽料的意义不仅是给乳猪补充营养,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断奶体重,更重要的是使乳猪在哺乳期就学会采食饲料,  相似文献   

18.
仔猪黄痢又称大肠杆菌病,是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仔猪黄痢病是哺乳仔猪以拉黄色稀粪为主要症状的一种传染病。多发于3日龄以内的乳猪,病死率极高。7日龄以上的乳猪发病率极少。该病在北票市规模猪场都有发生,是危害仔猪的主要传染病之一。1流行特点该病一般在仔猪出生至3日内发病的最多,传染源为带菌母猪和已感染的仔猪,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初产母猪要比经产母猪产的仔猪发病率要高。该病无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19.
规模猪场必须做好乳猪及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它直接关系到规模猪场的生产效益。1·乳猪的饲养管理(1)过好“初生关”初生乳猪要及时吃足初乳。固定奶头主要是针对弱仔,应将体重较小、体质较弱仔猪放在前侧奶头哺乳,初生重较大、体质较强的个体固定在后侧奶头哺乳。做好  相似文献   

20.
范学凤 《新农村》2000,(10):16-16
1.仔猪超前免疫即仔猪出生后立即注射猪瘟疫苗,剂量为每猪1头份,注射预防针后2小时才可哺食初奶。初奶前免疫注射可避开乳源免疫力的干扰,激发初生仔猪在几天后能产生足够的主动免疫力,保证乳猪不发猪瘟病。2.仔猪加强免疫仔猪40~50日龄补打1次预防针,剂量为每猪2~3头份。注射的关键是要掌握好剂量,加大疫苗剂量,以便有足够的疫苗病毒进入免疫系统而迅速引起记忆性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