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以云南省安宁市为例,研究和评价不同林分(纯林、混交林)、不同龄组的云南松林地表可燃物载量与林分因子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通过76个样地的林分因子测定分析,建立了云南松林地可燃物载量的四个预测模型.其中林分龄组、郁闭度因子建立的模型FL=1.4874e0.0095N,FL=3.2845M1.084...  相似文献   

2.
利用林分特征因子预测森林地被可燃物载量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胡海清 《林业科学》2005,41(5):96-100
对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和白桦林3个可燃物类型的68块样地的郁闭度、胸径、树高、林龄等林分因子和地表可燃物(1h、10h、100h时滞可燃物和灌木)的载量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与计算,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不同种类可燃物载量与林分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利用林分因子来推算不同种类可燃物的载量,并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对枫桦红松林样地的树高、胸径、郁闭度、林龄等林分因子和坡度、坡向和坡位等立地条件因子的不同时滞地被死可燃物载量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地被死可燃物载量与林分因子、立地条件因子的回归模型。其结果表明,利用郁闭度、坡位和平均胸径能够较好的估算枫桦红松林地被死可燃物载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林分因子和地形因子与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对崇礼冬奥核心区华北落叶松林和白桦林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进行估计,为研究区森林防火和可燃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1年在研究区设置63块华北落叶松林和白桦林实测样地,调查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灌木、草本、枯枝落叶和腐殖质的鲜质量和干质量)、林分因子(胸径、树高、冠幅等)和地形因子(坡度、海拔、土层厚度)。对森林地表可燃物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林分因子和地形因子为自变量、以森林地表可燃物总载量为因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逐步筛选法,选择合适的模型形式。对因子进行逐步回归,筛选相关性强的因子,最终选用年龄、林分密度、植被盖度和海拔估算华北落叶松林森林地表可燃物总载量,选用林分密度、坡度和海拔估算白桦林森林地表可燃物总载量。并对崇礼冬奥核心区林地小班的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进行预测。【结果】华北落叶松林森林地表可燃物总载量高于白桦林且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林分因子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郁闭度与森林地表可燃物总载量显著相关(P<0.05);地形因子的坡度和土层厚度与森林地表可燃物总载量显著相关(P...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人工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动态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设立64块标准地,应用回归分析,建立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Lamb)林分地表可燃物载量与主要林分因子动态关系的数学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林分因子对马尾松林分地表可燃物载量变化有极显著的影响,林分郁闭度主要影响地表1h时滞可燃物载量变化,林分平均年龄主要影响地表10 h时滞可燃物载量的变化。在实际中拟合效果良好,可用于预测马尾松人工林地表可燃物载量的动态规律,为地表可燃物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主要对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地表细小可燃物与林分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红花尔基地区位于中国北方森林草原交错带,主要为樟子松绝对优势的森林及森林草原群落.在对红花尔基樟子松林的过火林分、未过火林分和森林草原交错群落细小可燃物载量大小比较的基础上,通过自由度调整复相关系数值R2以及AIC准则和Cp准则挑选最佳回归模型,建立了该地区森林可燃物载量与林分因子之间的回归模型,并对所建模型都进行了方差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细小可燃物总载量大小顺序过火林分>未过火林分>森林草原交错群落;(2)死可燃物载量大小顺序过火林分>未过火林分>森林草原交错群落;(3)地表活可燃物(草本)载量大小顺序森林草原交错群落>未过火林分>过火林分;(4)通过引入林分平均林龄、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三个林分因子建立死可燃物载量和细小可燃物总载量的多元线性模型,取得了最好的拟合效果,预测精度都分别为98.7%和98.64%,(5)通过用林分平均林龄和细小可燃物总载量建立的对数曲线模型,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预测精度为99.45%.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森林可燃物遥感监测的需要,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设计了一套能够在典型区域主要森林类型中布设可燃物大样地的抽样方案。对每个大样地在林分型图斑区划的基础上,采用角规绕测、样方调查的方法对大样地内各层(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枯落物层、腐殖质层)可燃物载量及其林分、地形等因素进行全面调查。探讨了采用统计学方法依据可燃物载量与林分因子、地形等因素建立可燃物载量遥感估算模型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可燃物载量遥感估算可为区域尺度森林可燃物载量精准调查和动态监测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天山中部天山云杉林地表可燃物载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天山中部天山云杉林地表可燃物载量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地表可燃物载量与地形和林分因子的关系,比较不同郁闭度林分可燃物载量差异,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天山云杉林可燃物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天山中部沿海拔梯度设置48个样地,调查和测定天山云杉林林分的1、10和100 h时滞地表可燃物载量以及地形和林分因子,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地表可燃物载量与林分和地形因子的关系,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可燃物载量估测模型。【结果】天山云杉林1、10和100 h时滞及总地表可燃物载量平均分别为1.49±1.00、2.69±1.05、2.06±0.29和6.24±1.21 t·hm~(-2)。高、中和低郁闭度天山云杉林地表总可燃物载量分别为12.09±3.13、4.29±2.35和2.34±0.83 t·hm~(-2)。1 h时滞地表可燃物载量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坡度和郁闭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10 h时滞地表可燃物载量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树高和郁闭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5);100 h时滞地表可燃物载量与郁闭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树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总地表可燃物载量与郁闭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5),与树高和坡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海拔、坡度、树高和郁闭度对天山中部天山云杉林可燃物载量均有一定影响,其中郁闭度影响最显著。林分郁闭度与地表可燃物载量呈正相关。地表可燃物载量在高郁闭度林分最大,在中郁闭度林分次之。由于林内较干燥,凋落物不易分解,导致地表可燃物大量堆积,林内较高的1 h时滞地表可燃物载量使得林分发生林火的可能性增加;从地表可燃物载量的数量和构成来看,天山中部天山云杉林已具备发生森林大火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地表可燃物载荷量的多少是发生森林火灾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不同林龄(幼龄林、中龄林)、不同密度(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不同坡向(阴坡、阳坡)等因子,在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丁山利用控制变量法设置样地,调查不同样地中马尾松林内各级地表可燃物载荷量,进行可燃物载荷及其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因子对马尾松林内地表可燃物载荷量的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为地表可燃物载荷量有随树种林龄和林分密度增加而增加,阳坡载荷量大于阴坡载荷量;其中1 h时滞地表可燃物载量与林龄呈极显著正相关;10 h时滞地表可燃物载量与坡向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林龄和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100 h时滞地表可燃物与林龄呈极显著正相关;地表可燃物总载量与林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密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马尾松林不同演替阶段负荷量的变化特征,确定影响地表可燃物负荷量的关键因子.[方法]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中不同龄级马尾松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替代时间方法,分析马尾松林演替发展中不同类型地表可燃物的负荷量特征及其与地形、林分、气象等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随着马尾松林的演替,地表活可燃物负荷量呈递减...  相似文献   

11.
北京八达岭人工油松林地表枯死可燃物负荷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地表枯死可燃物负荷量多少是森林火灾发生的基础。调查八达岭林场不同地形条件下油松林地表枯死可燃物和林分因子,取得42块样地资料;用线性相关分析法对各因子与地表枯死可燃物负荷量进行分析,平均树高、坡度和海拔与对应负荷量有显著线性关系;应用多元线性回归中的逐步回归剔除法,建立了估测模型,除平均胸径外,平均树高、密度、郁闭度、海拔、坡度被引入,经检验回归显著,该估测模型可用于其它油松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估测。  相似文献   

12.
萧氏松茎象的发生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萧氏松茎象(Hylobitejus xiaoi)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环境因子中的树龄、林分组成、树高、胸径、郁闭度、坡位、坡度、坡向、海拔高度等9个指标分析结果表明,虫株率与马尾松树龄、林分组成、坡度三个因子有显著的差异,而与树高、胸径、郁闭度、坡位、坡向、海拔高度等因素没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油松落针病发生与地形因子及林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辽宁省清原县油松天然林及人工纯林进行全面踏查,分析了油松落针病发生地的地形因子和林分条件,结果发现:在所研究的地形因子中,不同坡向油松发病率有差异,阴坡发病率较高;坡位对油松落针病的发生程度有影响,下腹发病程度较重;林分树种组成及密度对油松落针病发生的程度有显著影响,油松人工纯林发病重,林分密度、郁闭度大时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14.
南方杉木人工林可燃物负荷量预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森林资源和蔓延规律出发 ,用逐步回归法选取易测的林分因子为建模单元 ,通过多模型选优 ,确定了南方杉木人工林的树叶、小于 0 6cm的树枝、枯枝叶、大于 0 6cm的树枝和树干的可燃物负荷量预测模型 ;编制了 5个组份的二元可燃物负荷量表 ;提出了杉木人工林各种类型可燃物负荷量的预测方法和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
辽东地区森林可被燃物载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森林地被可燃物是引起森林火灾的重要原因,掌握森林地被可燃物的载量分布,对森林火灾的预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辽东地区不同森林类型的调查,搞清楚了一些常见的主要林型地被可燃物平均载量情况,同时对油松人工砘林、落叶松人工纯林和天然阔叶杂木林3个具有代表性的林型,按不同林分密度、林龄、坡向和坡位等因素,进行地被可燃物载量分布状况调查,结果表明,辽东中、北部地区载量大于辽东南部地区;林分密度和林龄愈大,则载量愈高;南坡载量大于北坡,北坡最小;坡位愈高,则载量愈小。  相似文献   

16.
以2005年设于贵州喀斯特地区普定县的12块侧柏人工林样地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利用统计软件SPSS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喀斯特地区侧柏人工林分的8个因子对其林分天然更新幼树株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天然更新的侧柏幼树株数与其林分的郁闭度、林木株数以及林地的坡向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将影响侧柏人工林天然更新效果的8个因素归并为林分结构、土壤条件和地形条件,它们在其更新中作用的大小顺序为林分结构>土壤条件>地形条件。  相似文献   

17.
以被松梢螟危害的1~6年生湿地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龄、坡向、坡位和地被物环境的虫害发生情况及化学防治当年主梢恢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松梢螟的有虫株率随着林龄的增长而增长,在5年生林达到100%。东南坡及南坡、下坡和有五节芒生长的湿地松林松梢螟危害最严重;不同林龄、不同坡位湿地松主梢恢复比例均随危害程度的增加而增大;有五节芒的林地主梢恢复比例高于有丝茅草、杂灌、蕨等地被物的林地。3年生林东南坡和南坡有虫株率分别为96.5%和88.9%,5年生林主梢恢复比例达100%;坡位对于主梢恢复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黄山周边松林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相对虫口数量,探索松墨天牛相对虫口数与林分因子的关系,在黄山周围中低海拔区域选6片马尾松林设立29个收集点,采用APF-1型松墨天牛化学诱剂和ZM-60型诱捕器诱捕天牛,统计1个月内诱捕数量。以各收集点诱捕天牛数量同7个环境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分析表明,松墨天牛相对虫口数与林龄、林分郁闭度关系最为密切,与坡位、混交比关系也较密切,而与海拔高度、树高、坡向3个因子关系不很密切。诱捕结果还显示,黄山周围南大门和浮溪林区天牛密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在1965年引种自缅甸的元江县干热河谷柚木林分中设置4个调查样地,对在不同小地形、不同坡向和不同土壤质地上的样木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位于山坡的林分生长差,位于山凹的林分生长最好;在半阴坡上的样木生长状况明显优于半阳坡,同坡向相比,水土条件好的地方树木生长优于水土条件差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以吉林市二道林场为对象,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建立林分三维模型图,实现了三维显示、交互测量、属性数据显示编辑等三维GIS的基本功能。可以直观地了解二道林场的地势、坡度、坡向、林班的各个小班分界及林相等,代替实物模型或沙盘用于试验研究以及林分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