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本文在等氮条件下研究4种不同有机肥配施化肥对青萝卜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氮素投加量的猪粪商品有机肥、 易腐垃圾有机肥和菌渣有机肥配施处理产量都超过了单施化肥处理,猪粪商品有机肥处理下每667 m2青萝卜产量为2959.83 kg,比单施化肥处理增产718.50 kg,比空白对照增产1882.26 kg,萝卜种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针对城市易腐餐前垃圾和餐后垃圾加工成的有机肥进行萝卜种植试验,研究等氮条件下不同易腐垃圾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萝卜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氮素投加量的餐前垃圾有机肥处理比纯化肥处理萝卜产量增加22.96%,亩增产445.47 kg;比空白处理增加138.72%,比餐后垃圾有机肥处理每亩增产581.10 kg,增产率为27.74%。餐前垃圾有机肥比餐后垃圾有机肥更能提高萝卜的产量,而餐后垃圾有机肥与纯化肥处理的萝卜产量并无显著差异,表明易腐垃圾有机肥是化肥减施和有机替代的优质肥料,可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土壤养分含量和水稻目标产量确定施肥量的方法,结合施用有机肥和生石灰的措施,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农田水稻产量和化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有机肥配施以及化肥+有机肥+生石灰配施水稻平均产量均为7 106.7 kg/hm~2,比单施化肥增产20.3%,水稻化肥偏生产力为25.5 kg/kg,比单施化肥提高20.3%;化肥+生石灰配施比单施化肥增产10.3%,比单施化肥提高水稻化肥偏生产力10.2%,证明化肥和有机肥配施能提高水稻产量和化肥偏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有机肥、化肥及其配施对生菜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有机肥、化肥及其配施对生菜产量及品质、效益的影响,在相同肥料成本的基础上,设无肥、NPK化肥、商品有机肥、有机—无机肥配施4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生菜施用化肥、有机肥及有机-无机配施均能获得显著的增产效应;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比单施化肥增产16.85%,比单施有机肥增产82.87%;单施化肥处理的生菜硝酸盐含量比单施有机肥处理的高9.59倍,比有机—无机配施处理高4.3倍;有机—无机配施处理还能促进生菜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养分利用率提高23%(绝对值)。  相似文献   

5.
连续施用有机肥对水稻生育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进一步探讨施有机肥和化肥对水稻生育和品质的影响,提高水稻品质保持水稻生产良性循环提供科学依据,设置了四种不同培肥处理:不施肥;施化肥;施有机肥;施有机肥加化肥。六年的试经结果表明,施化肥的处理,稻谷产量高于施有机肥和有机肥加化肥的处理,但增产幅度逐年趋于减少,品质明显下降,连年施有机肥处理的每公顷净增收高于施化肥和有机肥加化肥处理。本文对稻谷产量、品质、经济效益和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等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连续施有机肥加化肥处理的产量和品质优于单施化肥或单施有机肥的处理,既增产又增收。  相似文献   

6.
周航  黎青  杨文叶  李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108-2109,2146
[目的]研究有机肥配施化肥对毛竹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通过连续4年有机肥和化肥配施试验,3个等量化肥处理和3个不施化肥处理,研究各处理对毛竹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菜饼配施化肥处理毛竹产量最高,累计产竹量达50.05t/hm2,比对照增产75.2%。菜饼配施化肥和栏肥配施化肥分别比单施化肥毛竹产量增长率为28.1%~22.7%;单施菜饼和施栏肥比对照增产16.2%~9.8%。有机肥配施化肥年竹产量呈逐年提高趋势,而单施化肥年产量不稳定。土壤有机质含量施栏肥增幅大,菜饼次之,无机区增幅较小。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有效钾增幅最大的是菜饼配施化肥,其次为配施栏肥。[结论]菜饼配施化肥对毛竹产量提高和土壤改良效果最明显,栏肥配施化肥也是一条有效措施。但最佳施肥量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气候条件来确定。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生物有机肥对蔬菜农田(生菜)土壤质量的影响效果,采用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生菜土壤根际脲酶、酸性磷酸酶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配施菌渣发酵肥不同配比处理(T5-75%化肥+25%菌渣发酵有机肥)、(T6-50%化肥+50%菌渣发酵有机肥)、(T7-25%化肥+75%菌渣发酵有机肥)在出苗期比单施化肥处理(T1)的生菜根际的脲酶活性分别提高了56.1%、57.1%、47.9%。不同配比配施处理T5、T6、和T7处理较CK组出苗期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不显著,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增加的较为明显。结果表明减少化肥施用、增施菌渣发酵肥可以明显提高秦岭南麓地区黄褐土类型的土壤质量。研究结果可为秦岭地区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大梧桐’大葱及‘济麦22’小麦为试验材料,在多年大葱/小麦轮作种植地进行田间试验,设置7个处理,即农民习惯施肥(FP)、优化施肥(OPT)、菌渣有机肥+不施氮肥(MN_0)、菌渣有机肥+氮肥减施50%(MN_(140))、菌渣有机肥+OPT(MN_(280))、菌渣有机肥+氮肥增施50%(MN_(420))、菌渣有机肥+控释氮肥(MN_c),研究了菌渣有机肥与化肥氮配施对大葱、小麦产量和品质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菌渣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大葱株高4.45%~7.74%,提高大葱维生素C含量14.19%~22.06%;除高氮处理MN_(420)外,各处理可降低大葱硝酸盐含量17.48%~22.85%,显著增加大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76%~29.25%;在化肥施用量一致的基础上,增施菌渣有机肥可提高大葱平均产量1455.55 kg/hm~2,提高小麦平均产量164 kg/hm~2;大葱和小麦的氮肥偏生产力均以处理MN_(140)最大;有机无机肥配施使大葱的氮肥农学效率平均提高了91.19%。综上,菌渣有机肥与280 kg/hm~2化肥氮配施对大葱产量、品质的提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施用有机肥对萝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选用港华有机肥在萝卜上做试验,结果表明:在等养分条件下,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能明显地影响萝卜的经济性状、产量和品质。有机肥加化肥的产量5622.8kg/667m^2,比无施肥的对照区增产256.4%,比单施有机肥区增产27.2%,比单施化肥区的增产5.0%。  相似文献   

10.
以‘大梧桐’大葱及‘济麦22’小麦为试验材料,在多年大葱/小麦轮作种植地进行田间试验,设置7个处理,即农民习惯施肥(FP)、优化施肥(OPT)、菌渣有机肥+不施氮肥(MN_0)、菌渣有机肥+氮肥减施50%(MN_(140))、菌渣有机肥+OPT(MN_(280))、菌渣有机肥+氮肥增施50%(MN_(420))、菌渣有机肥+控释氮肥(MN_c),研究了菌渣有机肥与化肥氮配施对大葱、小麦产量和品质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菌渣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大葱株高4.45%~7.74%,提高大葱维生素C含量14.19%~22.06%;除高氮处理MN_(420)外,各处理可降低大葱硝酸盐含量17.48%~22.85%,显著增加大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76%~29.25%;在化肥施用量一致的基础上,增施菌渣有机肥可提高大葱平均产量1455.55 kg/hm2,提高小麦平均产量164 kg/hm2,提高小麦平均产量164 kg/hm2;大葱和小麦的氮肥偏生产力均以处理MN_(140)最大;有机无机肥配施使大葱的氮肥农学效率平均提高了91.19%。综上,菌渣有机肥与280 kg/hm2;大葱和小麦的氮肥偏生产力均以处理MN_(140)最大;有机无机肥配施使大葱的氮肥农学效率平均提高了91.19%。综上,菌渣有机肥与280 kg/hm2化肥氮配施对大葱产量、品质的提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生态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方法,探讨有机-无机肥配施与有机、无机肥单施及不施肥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效果,为生态有机肥在甘蔗生产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生态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显著增加蔗茎产量,比对照增产达1%显著水平,比化肥和生态肥单施增产均达5%显著水平;化肥单施产量略超生态肥单施,但差异不显著.生态肥与化肥配施得到的甘蔗蔗糖分和蔗汁品质不如生态肥单施,好过化肥单施,即处于生态肥和化肥两者之间.生态有机肥与化肥配合使用的地力得到培育,肥料利用率得到提高,甘蔗获得增产,蔗汁品质得到改善,是优良的施肥制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深入了解生物有机肥在甘蔗生产上的增产效果及对土壤肥力的培肥作用,为进一步推进广西甘蔗生产提供参考。【方法】设(1)施生物有机肥;(2)施生物有机肥+化肥;(3)施等量灭菌有机肥为对照(CK1);(4)常规施肥(仅施用化肥)为对照(CK2);(5)空白对照(不施肥,CK3)等5个施肥处理,连续种植3年,在收获期测定甘蔗产量、株高、茎粗、单茎重、蔗汁锤度、蔗糖分和还原糖以及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含量等项目。【结果】所调查蔗区约70%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甘蔗平均产量为105694.5 kg/ha,比施等量灭菌有机肥对照处理增产26944.5 kg/ha,比常规施肥(仅施用化肥)处理增产4099.5 kg/ha;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的甘蔗蔗汁锤度和蔗糖分分别为23.1%和16.2%,较施等量灭菌有机肥分别提高0.2%和0.5%,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提高0.8%和1.1%。连续3年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比常规施肥(仅施用化肥)处理高;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甘蔗对氮、磷和钾利用率分别为39.3%、12.8%和52.8%,较施等量灭菌有机肥处理提高18.3%、2.2%和21.6%,较常规施肥处理提高15.0%、4.5%和30.8%。【结论】甘蔗种植区连续3年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显著提高甘蔗产量和质量以及氮、磷和钾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深入了解生物有机肥在甘蔗生产上的增产效果及对土壤肥力的培肥作用,为进一步推进广西甘蔗生产提供参考。【方法】设(1)施生物有机肥;(2)施生物有机肥+化肥;(3)施等量灭菌有机肥为对照(CK1);(4)常规施肥(仅施用化肥)为对照(CK2);(5)空白对照(不施肥,CK3)等5个施肥处理,连续种植3年,在收获期测定甘蔗产量、株高、茎粗、单茎重、蔗汁锤度、蔗糖分和还原糖以及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含量等项目。【结果】所调查蔗区约70%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甘蔗平均产量为105694.5kg/ha,比施等量灭菌有机肥对照处理增产26944.5kg/ha,比常规施肥(仅施用化肥)处理增产4099.5kg/ha;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的甘蔗蔗汁锤度和蔗糖分分别为23.1%和16.2%,较施等量灭菌有机肥分别提高0.2%和0.5%,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提高0.8%和1.1%。连续3年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比常规施肥(仅施用化肥)处理高;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甘蔗对氮、磷和钾利用率分别为39.3%、12.8%和52.8%,较施等量灭菌有机肥处理提高18.3%、2.2%和21.6%,较常规施肥处理提高15.0%、4.5%和30.8%。【结论】甘蔗种植区连续3年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显著提高甘蔗产量和质量以及氮、磷和钾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探讨水稻土肥力演变过程和生态平衡状况,研究稻田土壤中物质循环的容量、强度及模式,为合理用地养地和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持良性循环提供科学依据,设置了4种培肥处理:1)不施肥;2)施化肥;3)施有机肥;4)施有机肥加化肥。定期调查分析了不同培肥措施对稻谷产量、吸肥规律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4年来的试验结果表明,施化肥处理,稻谷产量至今高于施有机肥和有机肥加化肥处理,但增产幅度逐年趋于减少;稻谷草吸肥量与产量呈正相关;每元肥料增产增收,却施有机肥处理高于施化肥和有机肥加化肥处理;从稻谷产量、经济效益和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等综合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施有机肥加化肥处理优于单施化肥或单施有机肥处理.  相似文献   

15.
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红壤稻田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5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南方双季稻地区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下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效应。【方法】在江西双季稻区进行连续25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比较不施肥(CK)、施用化肥(NPK)、等养分条件下70%化肥配合施用30%有机肥(70F+30M)、50%化肥配合施用50%有机肥(50F+50M)、30%化肥配合施用70%有机肥(30F+70M)的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变化。【结果】有机无机肥配施,早晚稻平均产量比不施肥(CK)增产幅度为65.4%-71.5%(P<0.05),比施化肥(NPK)增产幅度为3.9%-7.8%(P<0.05),其中,以30F+70M处理产量最高,年产量达 12 346.90 kg?hm-2。高量有机肥配施处理与化肥处理、低量有机肥配施处理的产量差均呈逐步增加趋势。对土壤肥力的研究表明,长期不施肥会降低土壤肥力,长期平衡单施化肥(NPK)具有明显培肥地力的作用,有机无机肥配施培肥地力作用更明显。【结论】红壤稻田系统的增产和稳产性能均以有机无机肥配施最好,高量有机肥更有利于稻田持续增产,有利于红壤稻田土壤培肥。  相似文献   

16.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施用氮磷钾总养分含量相等的情况下,有机肥-化肥配施处理的蕹菜株高、茎粗和单株生物量显著高于有机肥处理和化肥处理;有机肥-化肥配施蕹菜产量最高,分别比单施化肥或有机肥处理增产9.6%、75.7%;3个施肥处理均能提高蕹菜的Vc含量;有机肥-化肥配施可降低蕹菜硝态氮含量,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产投比为11.42。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小麦生长和土壤质量的影响,筛选适宜小麦品种新冬42号生长的有机肥和化肥配比,设置常规化肥减量25%配施有机肥(CF+M25)、常规化肥减量50%配施有机肥(CF+M50)、常规化肥减量75%配施有机肥(CF+M75)、常规化肥(CF)、空白对照(CK)等5个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分析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小麦产量和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氮配施比例为50%时,能促进小麦增产且有效降低化肥施用量,冬小麦达到最大产量的最佳无机氮配比理论值为21.3%;M处理与CF、CK处理呈显著性差异,比对照增加17.02%,比纯化肥增加10.68%;碱解氮含量排序为CF+M50>CF+M25>CF>M>CF+M75;CF处理有效磷积累量高于有机肥配施处理,比对照高出29.37%.与对照相比,施肥处理增加了小麦产量,改善了土壤质量,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稳定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施肥种类及施用量对菘蓝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肥、有机肥、沼气渣均能促进板蓝根及大青叶生长和产量形成.沼气渣(3万kg/hm2)、尿素(112.5 kg/hm2)配施的板蓝根和大青叶产量分别比对照(不施肥)增加45.4%和23.7%.沼气渣和尿素配施增产效果优于单施化肥、有机肥和沼气渣.在实际生产中,建议板蓝根药材生产大田施肥为沼气渣3万kg/hm2和尿素112.5 kg/hm2.  相似文献   

19.
长期定位施肥对水稻、小麦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经连续12年有机肥和化肥配施的定位试验,至第12年对水稻、小麦进行数据监测,结果表明,3个施化肥处理中,施栏肥配施化肥处理的有效穗比秸秆还田配施化肥作物(小麦、单季稻)2季增加86.9万/hm2,秸秆还田配施化肥的有效穗比单施化肥作物(小麦、单季稻)2季增加11.65万/hm2;作物(小麦、单季稻)产量2季以施栏肥配施化肥比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年平均增产367.5 kg/hm2,增长率为3.4%,秸秆还田配施化肥比单施化肥年增长率提高了5.8%。3个不施化肥处理中,施栏肥的有效穗比秸秆还田作物(小麦、单季稻)2季增加33.3万/hm2,秸秆还田的有效穗比不施肥(对照)作物(小麦、单季稻)2季增加19.95万/hm2。施栏肥比秸秆还田年平均增产277.5 kg/hm2,增长率7.4%,秸秆还田比不施肥(对照)增产15.8%。土壤养分施栏肥和秸秆还田耕层(0~2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均有提高,施栏肥增幅最大,无机区增幅较小。而全钾、速效钾含量变化程度不同。通过监测结果得出,以栏肥配施化肥的施肥方式对作物增产和改良土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作物施用沼肥增产节本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粮食和蔬菜作物施用沼液、沼渣田间试验和大田示范结果表明:水稻基施沼液、沼渣混合肥45~90t/hm2,配合施用40%~70%的常规化肥用量,与空白对照相比,平均增产44.03%,经方差分析达极显著水平;与全量施用化肥的处理相比,产量差异不显著,表明节省化肥有效。玉米、蔬菜等作物基施沼液、沼渣混合肥75t/hm2,配合施用50%~70%的常规化肥用量,比全量施用化肥的处理增产1.74%~7.59%,减少化肥用量50%~30%,平均节本增效1 661.94元/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具有较好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