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3 毫秒
1.
壳聚糖和明胶来源于天然且具有良好的成膜性,但是两者的抑菌性能较差,因而限制了它们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为提高壳聚糖/明胶复合膜的抑菌性,本研究以壳聚糖和明胶为成膜材料并添加纳米氧化锌为抗菌材料,以共混法制备了壳聚糖/明胶/纳米氧化锌复合膜,探讨了纳米氧化锌含量对壳聚糖/明胶/纳米氧化锌复合膜结构、力学性能以及抑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复合膜中纳米氧化锌含量为0.5%时复合膜抑菌性能最佳,此时其水溶性为17.3%、吸水率为100.0%、拉伸强度为5.5 MPa、断裂伸长率为8.0%、水蒸气透过率为94.72 g·m-2·h-1、透湿系数为2.44×10-12 g·cm-1·s-1·Pa-1、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7.8±0.1) mm和(25.7±0.1) mm,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在食品保鲜膜,特别是水果保鲜液膜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利用竹叶优化合成纳米氧化锌,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确定纳米氧化锌的最佳合成条件、比色法测定纳米氧化锌对玉米幼苗酶活性影响,并通过电镜扫描纳米氧化锌的形状.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最适合成条件为10mL滤液、1mmol/L Zn(CH3COO)2、pH 6、反应温度60℃,合成的纳米氧化锌为近球形或短杆状,分散性良好.纳米氧化锌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纳米氧化锌能够为玉米幼苗膜系统提供保护作用;适量添加生物合成的纳米氧化锌能够促进玉米幼苗生长,提高其抗性.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微米氧化锌与纳米氧化锌对底栖生物生态毒性效应的影响,以中华圆田螺为受试生物,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技术等多种检测方法,比较研究了肝脏自由基、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在14 d暴露时间内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微、纳米氧化锌均可诱导中华圆田螺产生羟基(·OH)自由基;微米氧化锌暴露抑制SOD活性,纳米氧化锌则显著诱导SOD活性;纳米氧化锌对田螺肝脏羟基(·OH)自由基、CAT、MDA和Zn富集量的诱导程度高于微米氧化锌;微、纳米氧化锌均显著抑制GST活性,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对中华圆田螺肝脏产生更强的毒性效应,但当微米氧化锌达到一定浓度后能够产生和纳米氧化锌相似水平的毒性。  相似文献   

4.
在温室条件下,对玉米幼苗进行砂培培养,用不同浓度纳米氧化锌溶液处理玉米幼苗,测定叶绿素a、b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处理的幼苗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大,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增加,均明显高于对照,且当纳米氧化锌浓度为0.1%时,各指标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葛钼  肖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3919-3922
以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纳米氧化锌暴露下大肠杆菌的生长、胞内活性氧簇(ROS)水平以及酶活性的变化,研究了纳米氧化锌对大肠杆菌的毒性效应以及可能的毒性机制。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能够抑制大肠杆菌的细胞生长;纳米氧化锌浓度越高,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越大,其半效应浓度(EC50)为251 mg/L。在纳米氧化锌暴露下的大肠杆菌的细胞中ROS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升高,而细胞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升高。这说明氧化损伤是纳米氧化锌的重要毒性机制,同时大肠杆菌能够通过提高酶活性对纳米ZnO暴露做出应激的反应以减轻其对细胞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恩诺沙星纳米乳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备恩诺沙星纳米乳,首先通过滴定法绘制伪三元相图,研究不同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质量比(Km)形成纳米乳的区域,筛选出最佳制备处方,并对制备的恩诺沙星纳米乳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最佳的纳米乳处方为肉豆蔻酸异丙酯(IPM)、聚氧乙烯蓖麻油-40 (EL-40)、乙酸(HAc)和水,其中Km为3∶2,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为恩诺沙星15%,IPM3%,EL-40和HAc 48%,蒸馏水34%;所制备的恩诺沙星纳米乳为O/W型,澄明均一,平均粒径为(22.45±2.92) nm,粒径呈正态分布,pH 4.36;该纳米乳对大肠杆菌ATCC2592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其原料药MIC的1/2;在离心试验和温度试验条件下,未见乳液分层、破乳和药物析出现象.结果显示,恩诺沙星纳米乳制备工艺简单、溶解度高、抗菌活性强、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氧化锌(ZnO)纳米颗粒,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仪(BET)和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等对ZnO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以水溶液中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为探针,研究了制备过程中原料配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催化剂的用量、甲基橙的初始浓度、溶液pH值和重复使用等对ZnO光催化降解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ZnO为六方纤锌矿结构的纳米颗粒,具有高效的光催化性能;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甲基橙的降解率可达80%,重复使用3次降解效果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有效降解水中酚类污染物,采用溶胶-凝胶法和热分解法制备了不同原子比的负载金纳米氧化锌(Au@ZnO)。通过比表面积(BET)、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所制备的Au@ZnO进行结构表征。以苯酚为废水模型,研究了不同金负载量、催化剂的用量、苯酚的初始浓度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均匀地负载于六方纤锌矿结构的纳米氧化锌上,Au@ZnO催化剂展示了较好的光催化性能,苯酚在3h内的降解率可达85.9%。  相似文献   

9.
为使纳米氧化锌在组织培养中达到最佳消毒效果,以小蓟叶片外植体为材料,建立纳米氧化锌消毒的组织培养无菌体系。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浓度为1~7g·L~(-1)时,对小蓟外植体消毒效果逐渐提升,褐化率也逐渐升高,不同浓度纳米氧化锌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纳米氧化锌最佳消毒处理浓度为5g·L~(-1),处理外植体20min。2g·L~(-1)纳米氧化锌+0.1%升汞消毒,外植体大约20%有污染,愈伤组织生长良好。3g·L~(-1)纳米氧化锌+0.1%升汞达到最佳的消毒效果,但愈伤组织诱导被抑制,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10.
用鲳鱼腐败液模拟水产品加工废水,研究纳米氧化锌-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对水产品加工废水的抑菌作用,并分析不同pH值和温度下该复合材料的抑菌稳定性。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对水产品加工废水中微生物有明显的抑菌效果,该复合材料与加工废水作用3 h后的抑菌率接近100%,在pH值2~12和25~60℃下加热6 h后的抑菌率依然保持在90%以上。因此,纳米氧化锌-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有进一步开发用于水产品加工废水减菌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找到粒度均匀的氢氧化锌纳米材料,运用以硫酸锌和氢氧化纳为主要原料直接沉淀法和以尿素和氨水为主要材料均匀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氢氧化锌。通过TG/DTA分析这些纳米材料的热力学性质,发现在200℃左右发生热效应较大的相变过程。通过XRD分析,发现晶体的颗粒大小为2~5 nm,并通过改变条件:如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进行对产物的粒径和产率影响的实验,发现在85℃条件下,经过210 min的均匀沉淀,可以得到产率为39%,且粒度均匀的纳米氢氧化锌。  相似文献   

12.
芒果皮提取物合成纳米银及抑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芒果皮提取物作为还原剂,采用生物法合成纳米银粒子。研究了合成过程中pH值、芒果皮提取物添加量和硝酸银浓度对合成粒径和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进行了表征。通过表征,分析得到合成的纳米银的粒径介于7~27nm之间,其结晶为立体对称晶体,pH值为11,芒果皮提取物的添加量为0.1mL,硝酸银溶液浓度为0.5mM,反应条件为80℃,水浴15min时,合成的纳米银粒径最小。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合成的纳米银粒子的抗菌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以M-F预聚体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对芯材氢氧化铝进行微胶囊包覆.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进行预聚体制备条件的优化;并分别对最优条件下制备的树脂壁包覆的氢氧化铝微胶囊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与电子扫描电镜(ESEM)表征.结果表明,预聚体的最优制备条件是:反应温度70℃,p H值8.0,反应时间30min.对该预聚体制备的微胶囊的FTIR分析结果表明氢氧化铝已被M-F树脂所包覆,且ESEM照片显示包覆较完全,形貌较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液法原位制备了氧化亚铜内嵌碳纳米管(Cu2O/MWNTs)复合球.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紫外光度分析仪对复合球进行了形貌分析和性能检测.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均匀嵌镶在Cu2O球内部; 比较了Cu2O和氧化亚铜内嵌碳纳米管(Cu2O/MWNTs)复合球对对硝基苯酚的光催化效果, Cu2O复合球对对硝基苯酚溶液的光催化降解率高出氧化亚铜10%左右.  相似文献   

15.
以农林废弃物葡萄藤为原料,选用NaOH为改性剂,在最适的改性条件下制备葡萄藤吸附剂,研究了改性后的葡萄藤对次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室温下用0.5 g改性葡萄藤,处理浓度为100 mg/L,pH值为6.8的次甲基蓝溶液50 mL,振荡吸附60 min,吸附率可达97.7%;改性葡萄藤对次甲基蓝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所描述的规律,吸附过程的△G<0,△H为16.43 kJ/mol,△S为60.86 J/mol·K,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Ea为27.85 kJ/mol,吸附是自发的、吸热的熵驱动过程。  相似文献   

16.
以聚乙烯亚胺(PEI)为功能基团,以微晶纤维素(MCC)为载体,通过环氧氯丙烷将聚乙烯亚胺接枝到纤维素上,制得高分子材料聚乙烯亚胺/纤维素(PEI/MCC).考查了各影响因素对PEI/MCC制备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元素分析和SEM对 PEI/MCC的结构进行表征,探讨了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PEI/MCC的合成条件为:在N2保护下,m(环氧化纤维素(EC))∶m(PEI)=1∶6,反应介质为pH=11的氢氧化钠水溶液40mL,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12h.过滤产物,用水洗涤至中性,40℃真空干燥24h,得微黄色固体,即为PEI/MCC.其氮的质量分数为5.27%,结晶度为78.36%,产物的结晶结构和表面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7.
十二烷基硫酸钠对大豆基木材胶黏剂的改性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10.0g·kg^-1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改性质量分数为250.0g·kg^-1的大豆粉浆液,制成SDS改性大豆基木材胶黏剂(SF),运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考察了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改性SF胶耐水胶合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DS改性大豆基木材胶黏剂的最佳工艺:pH8,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4h。改性后的SF胶Ⅱ类耐水胶合强度为0.70MPa。由红外光谱分析可知,SDS改性使大豆蛋白质分子大量的非极性基团外露,增加了蛋白质分子的疏水性,提高了改性SF胶的耐水胶合强度。图4表3参10  相似文献   

18.
落叶松改性树皮对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笔者以廉价易得的落叶松树皮为原料 ,经环氧氯丙烷交联 ,研发了一种新的生物吸附剂 ,并探讨了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该改性树皮最适宜的处理条件为 :氢氧化钠浓度 0 8mol L ,环氧氯丙烷 2 0mL ,改性温度 5 0℃ ,树皮粒径 1~ 2mm .改性树皮对各种金属离子的最佳吸附条件为 :室温下pH值为 5时对Fe2 + 吸附 3h ;4 5℃ ,pH值为 5 5时对Cu2 + 吸附 3h ;室温下pH值为 6时对Zn2 + 吸附 2h .该改性树皮的吸附符合Langmuir型吸附等温线 ,能有效处理 1~ 10 0mg L的低浓度重金属废水  相似文献   

19.
阿维菌素微胶囊剂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摸索界面聚合法,制备阿维菌素微胶囊的最佳反应条件,本试验探索了以水为反应介质的界面聚合法制备壁材为聚脲的阿维菌素微胶囊剂的缩聚反应工艺过程,研究了界面聚合反应时间,搅拌速度、乳化剂种类、农药与壁材投入比、分散剂种类等因素对微胶囊粒径和包覆率及释放速率的影响,并对微胶囊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选用甲苯-2,4-二异氰酸酯和乙二胺作为囊壁材料,界面聚合时间为12 h,搅拌速度为1 000 r/min,选用乳化剂A∶农乳500#=3∶1,聚乙烯醇为分散剂,可制得平均粒径在1~3μm,包覆率在90%以上,包覆率和流动性良好的微胶囊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利用产黄青霉培养液的上清液生物合成纳米银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投射电镜研究硝酸银起始浓度、pH值、光照和微波辐照等条件对合成反应速率及合成纳米银粒径的影响。[结果]硝酸银的最佳起始浓度为2 mmol/L;随着反应体系pH值的升高,反应速率随之加快,合成纳米银粒子的粒径变小;光照和微波辐照均能有效促进纳米银的合成。[结论]该研究为实现纳米银的可控合成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