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栗子,俗称板栗,原产于我国,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栗子营养丰富,栗肉中含糖及淀粉62%-70%,蛋白质5.7%-10.7%,脂肪2%-7.4%,还含有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等多种维生素,其营养价值与大米小麦相近。  相似文献   

2.
金秋时节,板栗飘香。漫步街头,到处可见油光闪亮、香气诱人的糖炒栗子,使人馋涎欲滴。 板栗,俗称票子,又名栗果、毛栗、凤栗,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在我国各类果品中,栗子的栽培历史最为悠久。陕西半坡村发现新石器时期遗址里就出立有栗子。这说明在五六千年以前,栗子就曾经是人们的食品之一。历史上有许多名人曾对栗子写下赞美的诗篇。《诗经》中有“树之榛栗”、“东门之栗”的记载。唐朝杜甫写有“山家菜栗暖”的诗句,把吃蒸栗子的情景写得极有生气。宋代范成大写有“紫烂山梨红皱枣,总输易栗十分甜”的佳句,把栗子奉为群…  相似文献   

3.
补身入药话板栗缨士毅金秋时节,板栗上市了,家常的食谱中又多了一种美味。板栗,又名栗子、栗果、大栗等,系山毛榉科落叶乔木植物,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我国板栗北起吉、辽,南至川、贵、湘、滇,几乎各省均有栽培。天津板栗、无锡桂花栗、浙江上虞栗子...  相似文献   

4.
金秋时节 ,板栗飘香。漫步街头 ,到处可见油光闪亮 ,香气诱人的糖炒栗子 ,使人留连忘返。板栗 ,俗称栗子 ,又名栗果、毛栗、凤栗 ,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在我国各类果品中 ,栗子的栽培历史最为久远。陕西半坡村发现新石器时期遗址里就出土有栗子 ,这说明在五六千年以前 ,栗子就曾经是人们的食品之一。历史上有许多名人曾对栗子写了赞美的诗篇。《诗经》中有“树之棒栗”、“东门之栗”的记载。唐朝杜甫写有 :“山家菜栗暖”的诗句 ,把吃蒸栗子的情景写得极有生气。宋代范大成写有“紫烂山梨红皱枣 ,总输易栗十分甜”的佳句 ,把栗子奉为群…  相似文献   

5.
金秋时节,板栗飘香。漫步街头,到处可见油光闪亮、香气诱人的糖炒栗子,使人馋涎欲滴。板栗,俗称栗子,又8桑果、毛栗、凤栗,素有“干果Z壬”的美称。在我国合类果品中,栗子的栽培历白晏为悠久。陕西半坡村发现新召器时期遗址里就出立有栗子,这说明在五六千年以前,栗子就曾经是人们的食品之一。历日上有许多8人曾对栗子写下赞美的诗篇。《诗经》中有“树之律采”、“东门之栗”的记载。唐朝杜甫写有“山家菜采暖”的诗句,把吃菜栗子的情景写得极有生气。宋代范成大写有“紫烂山梨红皱枣,总输易采十分科”的佳句,把栗子奉为群果…  相似文献   

6.
栗香栗市——信阳县板栗市场发展侧记文/图/刘传伦余光明“七月杨桃八月楂,九月栗子笑哈哈”。金秋时节,在栗香漾满山野之际,我们慕名到河南省信阳县走访了板栗市场。信阳县:建栗市没商量大别山、桐柏山展开铁的臂膀,将信阳县紧紧揽于怀中。信阳,踞于三关之扼,处...  相似文献   

7.
榛子绿枝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榛子,又称山板栗、尖栗、棰子等,属桦木科(corylaceae)榛属(Corylus)植物。是果材兼用的优良树种。它果形似栗子,外壳坚硬,果仁肥白而圆,有香气,含油脂量很大,吃起来特别香美,余味绵绵,因此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坚果类食品,有“坚果之王”的称呼,与扁桃、胡桃、腰果并称为“四大坚果”。  相似文献   

8.
板栗史话     
板栗是壳斗科,落叶乔木,果实为坚果,包在多刺的壳斗内。可分为人工种植的板栗、半野生的锥栗和野生的茅栗三大品类。其中,以板栗颗粒最大,经济价值最高,分布也最广,北自吉林,南至广东,均有种植。我国是板栗的故乡,据对1954年西安出土的栗子化石的考证,已有六千年食栗史了。《周礼·天官·笾人》:“馈食之笾,其实枣、栗、桃、乾葆、榛实。”之句。可见,周朝人就有用竹器盛上枣、栗赠人的习俗了,这或许祝愿人“早”、“立子”谐音的渊源吧。《诗经》也有几处提到栗,如“东门之栗,有践家室”,用对栗的望眼欲穿隐喻对爱情的期盼。古人称板栗为“木本粮食”,据《韩非子》载,范睢说:“枣、栗足以活民”,劝秦昭王用御园的干果赈济灾民。历代皇家富  相似文献   

9.
板栗栗实象属鞘翅目,象甲科,象虫属,又名板栗象鼻虫、栗蛆、栗象。我省秦巴山区各栗子产区普遍发生.经调查板栗果实受害率达10-15%,茅栗受害率达20-30%,是一种蛀实害虫。  相似文献   

10.
“粟香市前火,菊影故园霜”。秋冬时节,城市街头又支起一口口大铁锅,灶火熊熊,经此加工的糖炒栗子,甜香飘逸,惹人口舌生津,一品为快。 板栗,又称栗子、粟果、大栗等,与枣、柿并称“铁杆庄稼”、“木本粮食”,冠有“干果之王”、“山中药”、“树上饭”之美名,原产于我国,已有二千余年栽培史。  相似文献   

11.
金秋时节,板栗飘香。漫步街头,到处可见油光闪亮,香气诱人的糖炒栗子,使人留连忘返。板栗,俗称栗子,又是栗果、毛栗、凤栗,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在我国各类果品中,栗子的栽培历史最为久远。在五六千年以前,栗子就曾经是人们的食品之一。在我国古代,栗子与杏、李、桃、枣齐名,有“老人珍果”之誉。相传,清朝的慈禧太后最爱吃栗子,为了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栗子,她命御膳房用上等栗子精细加工成粉,配以糖等佐料,蒸成小窝头,每餐必备。板栗在当今国际市场上被称之为“东方珍珠”。栗子在我国无论南方、北方、山区、丘陵或是水乡、平原都有出产,…  相似文献   

12.
我国板栗贮藏、加工的研究简况肖慧玲(中南林学院,株洲,412006)板栗是我国著名特产,《吕氏春秋》中即有“果之美者,江浦之橘,箕山之栗”的记载。栗果富含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各种微量元素,是干果中的珍品,不仅深受国人喜爱,还一直是出口创汇的...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是我国板栗经济栽培区的北界,在生产上有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和丹东栗(Castanea dandonensis Lieolishe)两个种。中国板栗比丹东栗品质好,含糖份多,涩皮易剥,但实生繁殖较丹东栗结果晚,产量低。我省现有栗树约1,500万株(丹东栗占86%),其中结果树约300万株,年产栗子600多万斤。当前生产中的主要问题是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收益少。针对这些问题,谈谈我们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1 大力推广地方良种据调查 ,安徽省舒城县有蜜蜂球、叶里藏、粘底板、二水早、大红栗、洋辣蒲等 6个农家优良品种。其中蜜蜂球、叶里藏、粘底板被列为全国优良品种。金寨县有早栗子、柴油栗、深刺早、大腰栗、油板红、大板栗、桂花香、迟栗子等 8个农家优良品种。蜜蜂球、早栗子、深刺早及大腰果为早熟品种 ,8月底 9月上旬成熟 ,果味好产量稳 ,但不耐贮 ,适宜在城镇附近或交通方便的地方发展。迟栗子 10月上旬成熟 ,味好耐贮且丰产稳产。其余 9种为中熟品种 ,9月中、下旬成熟 ,果味均佳。大红栗、叶里藏、浅刺二水早 ,果型大出籽率高。柴油…  相似文献   

15.
对辽宁省板栗生产及利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Castaneamollissima)是我国栽培最早的经济树种之一,其果实含蛋白质6%~8%,含糖10%左右,含淀粉50%左右;粉质细腻,是制做美味食品的原料,又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作用。根据世界干果消费情况来看,进一步开拓板栗的国际贸易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50年代我国即以栗子出口日本、东南亚等地。近年来,年出口量均在2.8~3.5万t。辽宁省于80年代末开始以栗肉对日本出口,年创汇1.2~2.0亿元人民币。据测算,我国特别是辽宁省的栗果产量,将稳步增长。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形势,开发优质的系列栗制品出口创汇,亟需有关部门引起重视。1…  相似文献   

16.
丹东板栗(丹东栗Castanea crenata Sieb et Zuc)是辽宁省的优势经济林树种之一,其品质优良,果实个大,易加工,色泽和口感具佳,并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磷、钾、镁、铁、锌、硼等多种矿物质,综合价值高。丹东市现有板栗总面积150多万亩,年产量达到4万多t,占辽宁省的95%,占全国的7.5%,占世界总产量的3.8%。目前,全市板栗栽培遍及每个乡镇,面积超万亩的乡镇有38个。  相似文献   

17.
湖北板栗产业化生产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湖北板栗产业化的优势1.1板栗生产历史悠久湖北省地处华中腹地,自然环境条件适宜于板栗的生产和繁殖,种植板栗历史悠久,是全国板栗主产区之一。全省各县(市)均有板栗栽培,集中分布在大别山区、大洪山区和秦巴山区,其中罗田、麻城、随州、京山等地板栗在全国都享有盛名。湖北还有很强的品种优势,经过长期选育,已形成数十个板栗无性系品种,其中良种有:浅刺大板栗、深刺大板栗、大果中迟栗、中果中迟栗、羊毛栗、六月暴、红光油栗、乌壳栗、桂花香、九月寨、薄壳大油栗、中果早栗、油栗、红毛早、青毛早、白毛早、闭口红、浅刺早…  相似文献   

18.
坚果是植物的精华,大多数成熟的坚果香味四溢,甘甜清脆,余味无穷,不仅方便人们休闲时享用,而且经加工制作后营养保健作用大大增强。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第113届会议上,专门将这类食品归为最佳健脑食品。"千果之王"——板栗板栗又称栗子、大栗等,  相似文献   

19.
我县板栗实膛修剪经验,是西下营公社塔寺大队的共产党员王占元同志和贫下中农一起,在多年管理栗树的实践中,运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创造出来的。目前,已在全县栗产区广泛推广,对板栗的增产起了很大作用。塔寺大队现有栗树1.1万多株,其中结果树3,600株。建国初期栗子产量1.7万斤,自采用实膛修剪法,栗子产量逐年提高。1966年产栗子3.5万斤,近二年来,产量稳定在6.5—7万斤,比1966年增加1倍。文化大革命以来共向国家交售栗子35.7万斤。大队建立的6亩40年生(60棵)板栗丰产园1973—1974年产量分  相似文献   

20.
云南滇中地区板栗病虫害及天敌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云南滇中地区板栗病虫种类、分布、危害及天敌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查明了板栗害虫共有73种,其中危害较严重的是栗瘿蜂、白生盘蚧、板栗剪枝象、二斑栗实象4种害虫;板栗害虫的天敌昆虫共有32种,其中中华长尾小蜂、盘蚧花翅跳小蜂是控制栗瘿蜂和白生盘蚧的重要天敌.板栗病害共有21种(36种病原),其中板栗溃疡病、板栗疫病、板栗炭疽病、板栗种实霉烂病等病害发生普遍而严重,而板栗疫病属危险性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