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条杉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是杉木成林的主要蛀于害虫。在我区各杉木重点林区,杉木重点县等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观条杉天牛多危害衰弱木,也危害健康木。其幼虫在树木2米以下的树皮内姓食,最后钻入木质部。由于树干被幼虫蛀有螺旋式、宽而不整齐的孔道,树液上下流通受阻,因而被害后树木很快枯死,容易被风吹断。一两条杉天牛幼虫可害死一株杉树,严重时造成大片的中幼林连片枯死,使木材产量降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双条杉天牛一年发生一代,成虫喜在树干边材里过冬,次年2-6月成虫咬烂树皮飞出,产卵于衰弱木、伐倒木或健康木…  相似文献   

2.
蛀干害虫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危害林木钻蛀枝干的害虫主要包括天牛科的光肩星天牛、双条杉天牛,小蠹科小蠹虫类,象甲科杨干象甲,螟蛾科松梢螟,透翅蛾科白杨透翅蛾和木蠹蛾科芳香木蠹蛾等。其主要危害杨、柳、榆、槐、油松、樟子松、苹果树和梨树。这类害虫的幼虫钻蛀树干,被害处组织增生形成瘤状虫瘿,易造成树干枯萎,秋冬季节常引起风折,同时影响林木正常生长,树木畸形,影响成材、降低木材的商品价值。蛀食顶芽和枝梢,顶芽停长、徒生侧枝。此类害虫常以幼虫在枝、干里的隧道内越冬,幼虫在韧皮部、木质部内蛀成坑道,成虫羽化期分散,  相似文献   

3.
16%虫线清乳油不同浓度防治松墨天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墨天牛是松树上的重要蛀干性害虫,又是松材线虫病主要传播媒介。于4~5月间通过使用16%虫线清乳油,以不同浓度的荮液防治松树枯死木中的松墨天牛效果显著。经林间对122株马尾松枯死木喷药试验结果表明,对松墨天牛幼虫、蛹及成虫的杀伤力极强,施药后第15天检查,杀虫率达100%。用此种农药防治松墨天牛,可以降低虫口密度,以便控制松墨天牛危害,达到防治目的。  相似文献   

4.
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是我国西北地区防护林的主要害虫,其幼虫蛀干,成虫可造成林木毁灭性危害。经过反复试验,采用打孔注射浓度为500ppm~800ppm的杀螟硫磷药剂的防治方法,能有效防治天牛幼虫。这种方法对防治天牛成虫也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沙棘木蠹蛾和红缘天牛是沙棘的两种主要蛀干害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沙棘的根部和干部。沙棘木蠹蛾近年在沙棘种植区大面积暴发,红缘天牛也多伴随发生。目前,从生物生态学特性、成灾原因、监测和防治措施等方面,对这两种害虫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对沙棘木蠹蛾和红缘天牛不同发生地的生活史、危害特性、暴发成灾的主要原因及所采取的主要防治方法进行概述,以期能进一步更有效地促进其危害控制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双条杉天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双条杉天牛是一种危害侧伯的毁灭性蛀干害虫,在滕州市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被害木主干边材内越冬,2月底-4月中旬为成虫出孔期,3月下旬-8月下旬为幼虫危害期,该虫发生与寄生、坡向,海拔高度和人为活动有密切关系,科学的营林技术,饵木诱杀并结合新型药剂毒杀是防治该虫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伐除更新天牛等蛀杆害虫的危害木,是综合防治的重要一环。大量的虫害木伐除后,若不及时进行灭虫处理,害虫仍在木材内生存危害。利用或销售到异地,会造成新的危害,降低木材利用价值,扩散后会给综合  相似文献   

8.
红缘天牛是沙棘主要的蛀干害虫,对沙棘的危害严重。为筛选防治红缘天牛效果较好的杀虫剂,本试验选用西维因、杀螟松和溴氰菊酯3种杀虫剂对红缘天牛的幼虫及其成虫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选用的3种杀虫剂对红缘天牛成虫均有一定防效,成虫的死亡率分别为83.3%、88.7%和84.8%,杀螟松和溴氰菊酯处理对红缘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较好,相比之下西维因处理对红缘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较差,三种药剂幼虫的死亡率分别为74.2%、83.3%和80.2%。  相似文献   

9.
天牛科害虫主要以幼虫为害,在从事天牛害虫的调查、防治、口岸检疫等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也大多是幼虫态。我国目前对天牛科幼虫的分类工作,尚未有系统的开展,对大多数天牛种类的幼虫不能识别,尤其对近似种的鉴别,更多困难,直接影响到天牛害虫研究工作的开展和质量。所以开展天牛科幼虫的分类工作,普及天牛幼虫的识别知识,很有必要。应用天牛幼虫特征鉴别种类,不但在实际工作中比较切合实用,而且可以补充、订正成虫分类的不足。在天牛科成虫的种级分类中,常用体表绒毛色采为分种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0.
松墨天牛在云南松树干的垂直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 (又名松褐天牛、松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墨天牛属,是松属树种如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黑松(P.thunbergii Parl.)、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和思茅松(P.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A.chev.)Gaussen)等的重要蛀干害虫,主要危害生长衰弱的树木或新伐倒木,造成松树枯死,同时还传播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ilus (Steiner & Buhrer) Nickle)萎蔫病[1-2].松墨天牛在云南主要危害云南松,目前分布范围已经扩展到43县(市),并在部分地方成灾,加大了松材线虫病传入的可能性[3].松墨天牛在滇中地区1年1代,雌成虫在树干上咬出长椭圆刻槽,将卵产在刻槽中部的表皮层下,幼虫生长发育至一定阶段蛀入木质部, 在边材表面留下椭圆形的蛀入孔;蛀入木质部的幼虫在蛀道内取食,老熟幼虫在蛀道末端构筑蛹室化蛹,成虫从蛹室向外咬出近圆形的羽化孔爬出[4-5].松墨天牛是典型的钻蛀性害虫,调查和防治非常困难.前人曾经对松墨天牛在马尾松和思茅松上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6-8],但这些研究是某一时间段天牛的危害痕迹或幼虫在树干上的分布,对于天牛产卵刻槽、蛀入孔和羽化孔的数量关系,目前还没有相关报道.本文对松墨天牛的产卵刻槽、蛀入孔和羽化孔在云南松树干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其数量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为松墨天牛的林间调查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杨树云斑天牛种群动态及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树云斑天牛两年发生1 代,以幼虫和成虫在杨树蛀道中越冬;成虫寿命近9 个月。卵分批成熟分批产;成虫以桦木科的木岂木、木槿科的柘木、蔷薇科的梨树取食补充营养。对该害虫的防治以断绝成虫食物源和捕杀成虫为主的综合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双条杉天牛是杉木的主要害虫之一,对杉木林危害比较严重。双条杉天牛的卵孵化为幼虫后,一钻入树皮后就很难觉察,一但发现树干上出现羽化孔或树屑虫粪时,已经危害两年以上了,即使立即采取防治措施,也难于恢复树势。因此,尽早地识别被双条杉天牛危害的杉树,是挽救虫害木的关键,也是防治双条杉天牛的前提。一、双条杉天牛危害杉木早期症状通过我们一年多的观察,双条杉天牛的幼虫在6月中旬以前,大部分在杉木树皮内韧皮部蛀食,虫道小,对杉木生长影响  相似文献   

13.
台湾柄天牛是黄山风景区近年来危害壳斗科植物最为严重的蛀干害虫之一.该天牛在黄山风景区2 a发生1代,以幼虫在寄主枝干木质部内越冬,成虫5月下旬开始羽化,6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7月上旬开始产卵,7月中旬孵化为幼虫.台湾柄天牛在黄山风景区的寄主分布广、自然条件适宜、种群密度大、生活隐蔽,致使其在黄山风景区分布范围迅速扩大,给景区的森林植被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建议采用清理枯死木和生物防治等多种方法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4.
家扁天牛是古建筑房屋木材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浙江龙游该虫1 a发生1代,成虫、幼虫均在木材中取食,幼虫6龄,以2~4龄幼虫在蛀道内越冬,4龄幼虫占78%,6月中旬始羽化,6月底至7月初为羽化高峰期,7月中旬终见;成虫羽化后,夜间出孔活动,爬行,啃食原被害木作补充营养,未见有迁飞行为.雌成虫平均孕卵数80.17(27~148)粒,卵单产或条产或片状无规则成块产于木材的缝隙、虫孔内,偶产木材表面.该虫适生在干燥、通风的古旧建筑房屋木材内.综合运用检疫管理、8%绿色威雷200倍液喷雾能有效地防治该虫.  相似文献   

15.
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是阔叶树的两个重要蛀干害虫。它们的幼虫在树干钻蛀孔道,影响树木生长和木材工艺价值,被害严重的树木常风折、死亡,给林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以往防治这两种害虫常使用滴滴涕、六六六、一○五九等农药。由于这些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正在被逐步限制和停止使用。为了寻找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代替它们,使用辛硫磷、螟铃畏、杀虫脒和杀虫净进行了防治星天牛成虫的试验;用辛硫磷、氧化乐果、害扑威进行了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的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不同植被条件下两种天牛对四合木的危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红缘天牛Asias halodendri(Pallas)和槐绿虎天牛Chlorophorus diadema(Motschulsky)是危害四合木的重要天牛.作者调查了两类不同土质及植被组成的样地,全株解剖受害四合木,统计幼虫的危害位置.结果显示,两种植被条件下,植被种类、长势及天牛幼虫对四合木的危害程度不同.其中,在四合木长势好的环境中,害虫危害轻.两种天牛幼虫倾向于危害直径在0.5~1.6 cm之间的四合木枝条,集中分布在地上7 cm以下的枝条内.  相似文献   

17.
油桐橙斑白条天牛生活习性观察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橙斑白条天牛是危害油桐的主要害虫,通过对该生活习性观察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表明,在陕西山阳3年发生1代,成虫啃食枝条嫩皮或咬断枝条,幼虫钻蛀树干,使树势衰弱甚至枯死。采用林业防治、物理防治、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用氨水防治蛀干害虫氨水易挥发,刺激性很强,能使害虫的幼虫窒息死亡。因此利用氨水防治多种木蠹蛾以及吉丁虫和光肩星天牛有较好的效果。施药方法:将浓度为20%的氨水装入有胶塞的小瓶中,用注射器取药注射,时间在6月中旬或成虫羽化之前或8月幼虫孵化  相似文献   

19.
正生物习性: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属鞘翅目寄甲科昆虫,成虫是其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形态,寿命可达3a;幼虫期极短,为1周左右;蛹期为20-30d。花绒寄甲幼虫可外寄生于如光肩星天牛、松墨天牛、栗山天牛、锈色粒肩天牛、云斑白条天牛、桑天牛等多种林木蛀干害虫的幼虫和蛹,寄生率达70%-98%。应用虫态:防治中可释放花绒寄甲成虫或幼虫(卵卡)。释放时间:在每年4月底至5月初的天牛蛹期(天牛成虫羽化之前)或7-8月的天牛幼虫期。  相似文献   

20.
天牛是危害多种植物枝干的害虫,种类较多。2004年以来,结合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对许昌地区调查发现的天牛进行鉴定,发现共有14种,其中1种为1980年后新发现的,4种危害较为严重。该文提出了从控制幼虫、卵、成虫3个途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