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 4 0个 2年生银杏半同胞家系 10个物候相的观测分析结果表明 :( 1)不同家系间物候相出现早晚有较大差异 ,家系间以封顶期变异幅度最大 ;( 2 )家系物候型可被划分为 3类 :Ⅰ .早展叶晚停长型 ;Ⅱ .中间型 ;Ⅲ .晚展叶早停长型 ;( 3)各家系年平均生长速度与生长初期物候相呈负相关 ,与生长后期物候相呈正相关 ,生长后期的物候相对生长量影响更大 ;( 4 )通过物候相可以对银杏半同胞家系进行早期选择 ,其中芽鳞绽开期、封顶期、叶始变色期和落叶盛期可以作为家系早期选择的重要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2.
银杏半同胞家系种苗性状变异及苗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银杏家系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苗期选择提供依据,对40个银杏半同胞家系的种苗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杏半同胞家系种苗性状遗传力较高,不同家系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异,家系内变异较小,种苗性状作为苗期选择的指标是可行的。随苗龄的增长,家系间在生长性状上的变异和分化有加大的趋势,银杏分枝类型的数量比例也会发生变化,由幼龄时长枝占优势会逐渐转变为成龄短枝占优势。银杏家系种子大小能反映该家系在苗期的生长表现,种子愈大,苗期生长量愈大。  相似文献   

3.
美洲黑杨×甜杨亲子无性系遗传参数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甜杨种源内7个雄性个体分别同一雌性美洲黑杨杂交,对其杂种苗进行生长、分枝和物候特性等多个性状的遗传行为研究,同时,估测了亲本、家系和无性系各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各种性状在亲本、家系(除分枝角外)和全同胞无性系间差异明显;亲本间的差异比家系间的大。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高而显著。生长性状间、物候性状间、物候期和生长性状间都存在着高度的遗传相关。在家系间,分枝角这一性状与其它性状是相互独立的,遗传相关程度很弱。在预见性育种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根据亲本性状控制的遗传行为作为选择亲本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杉木家系物候型与早期选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至4年生的杉木子林7个物候相进行通过稳健主分量分析,参试的112个家系可分为4类物候型,即(1)芽早展开晚封顶型;(Ⅱ)芽晚展开晚封顶型;(Ⅲ)芽早展开早封顶型;(Ⅳ)芽晚展开早封型。  相似文献   

5.
对造林后1~3年生7种(变种)落叶松和7个种内和种间杂种家系的9个物候期进行连续定株观察及生长量调查,利用方差分析方法研究落叶松种间、家系间物候期的变异,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划分落叶松种(家系)的物候群,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确定物候期与幼林生长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除侧枝芽膨大外,落叶松种间、家系间各物候期的变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同样,种内个体间、家系内个体间也存在一定的物候期变异,但同种家系内个体间的变异明显小于杂种家系内个体间的变异.兴安落叶松顶芽展叶、抽新梢时间明显早于其他种,封顶也最早;其次是长白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朝鲜落叶松和欧洲落叶松的封顶时间比长白和华北落叶松还要迟半个月;日本落叶松顶芽膨大和展叶时间最晚,封顶时间也明显迟于其他种.以日本落叶松为母本的各种间杂种,在物候上多数表现出中间偏母本的特性,而在抗病能力方面较父本有所改善,在抗寒性方面却明显优于母本.日本落叶松生长最快,其次是长白和朝鲜落叶松,而日×长、日×兴杂种生长量超过母本,表现出超亲杂种优势,表明在东北地区落叶松杂种利用潜力巨大.根据主成分聚类结果,可将14份遗传材料分为4个物候型.除侧枝芽开始展叶、完全展叶和抽新梢以外的其他物候因子与生长量之间相关紧密.物候因子对生长量有相当好的预测能力,即顶芽萌动、展叶越早,封顶越迟,生长期越长,对树木的生长越有利.  相似文献   

6.
试验以火炬松(Pinus taeda)第三代半同胞家系及火加松(火炬松 × 加勒比松 P. taeda × P.caribaea)全同胞家系作为研究对象,参试家系共 20 个,其中 9 个为火炬松第三代半同胞家系 , 11 个 为火加松全同胞家系,另以来自台山市红岭种子园改良代湿地松(P. elliottii)种子园混合种子为对照 (CK1),分析了 2 a 和 5 a 生长性状差异。结果表明:(1)火炬松第三代半同胞家系及火加松全同胞家系 的各生长性状与作为对照的湿地松相比均具有明显优势;(2)火炬松第三代半同胞家系及火加松全同胞 家系各项生长性状之间差异不显著;(3)以 5 a 平均材积为指标,对 20 个家系进行了优良家系选择,入 选家系分别为 09-15、 09-9、 44-12-5 和 26- Ⅲ -4。  相似文献   

7.
观测了7年生欧洲云杉44个半同胞家系及1个对照2代幼林的苗高、地径、冠幅3个生长性状的年生长量。结果表明,家系间苗高、地径、冠幅差异显著,说明欧洲云杉半同胞家系间存在较大的变异,进行家系选择具有可行性。采用综合性状育种值评分法初选出9个优良家系,旨在利用早期选择开展优良2代家系的应用研究,为欧洲云杉半同胞家系遗传改良,建立2代种子园提供优良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8.
以建始县长岭岗林场17 a生日本落叶松种子园半同胞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家系间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和相关性,选择出优良家系并对早期选择的结果进行验证,为日本落叶松遗传改良提供材料。结果表明: 各家系之间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6 a生与17 a生胸径、树高、材积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541~0.947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日本落叶松家系6a生早期选择结果与17 a生选择结果基本一致;以17 a生材积为选择指标,选出排名前10位的优良家系,胸径、树高和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达到3.03%、1.77%和7.11%。  相似文献   

9.
对银杏2年生苗苗高、地径生长过程运用Logistic方程进行模拟,相关系数均在0.97以上,银杏高生长在萌芽展叶后直接进入速生期,地径生长速生期开始与结束均要晚于苗高生长速生期,不同家系苗高、地径生长速生期的停止期差异较大。银杏苗期叶片的叶长、叶宽、单叶干重、单叶鲜重、平均单叶面积等形态指标的年生长节律呈S型曲线、内含物的年变化规律呈双峰型曲线。研究表明:苗高与地径生长的速生期终点、成熟健康叶片的叶面积、9月初的叶片总内酯含量、9月底的叶片总黄酮含量等性状可作为叶用银杏家系苗期选择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根据物候观察,生长速度测定和某些生理指标的材料,在我们的试验中把毛白杨的年生育过程分为六个时期;1.萌动期;2.展叶拔节期,即生根初期;3.新梢生长停滞期,即生根临界期;4.二次生长期;5.封顶充实期;6.越冬休眠期。在插条苗的发育过程中观测了下列主要生理特点:1.插穗中贮藏的营养物质在扦插后不断消耗,直到二次生长开始前(6月中旬)插穗中没有积累新的营养物质。2.从四月中旬到王月初,尚未生根的插条苗中发生水分亏缺,到五月末水分亏缺变得十分严重,其水分饱和差达25-29%。3.处在生根临界的插条苗其光合作用由于水分亏缺而中断或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1.
对五个种源(含对照)的81个家系进行云南松母树林单株半同胞后代多点测定。滇西试地的早期测定结果表明,其树高大小依次为:滇西、滇中、对照、川西南、滇东南种源,地径大小次序则与树高相反;滇西种源早期高生长快而径生长慢,其它种源早期高生长慢而径生长快;3年生时树高和地径大于对照的分别有30个家系和63个家系;苗木根系的发育程度影响着针叶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林木的生长量;种子发芽率与树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对3年生控制授粉的银杏半同胞家系苗期选择研究表明,家系间的单株叶面积、单株叶产量、总黄酮含量、总内脂含量、有效经济产量都存在明显差异,依据有效经济产量进行聚类分析,选出2个优良的叶用家系NZ8、NZ2。  相似文献   

13.
以选育出的23个黎蒴优良家系最优单株的半同胞子代为材料,在韶关市曲江林场营建试验林并进行生长测定。2、3、4 a生时调查分析树高、胸径/地径和材积3个主要生长性状,结果表明:黎蒴二代优良家系间的高生长、径生长和单株材积存在差异显著(P<005),蕴含丰富的遗传变异。家系间变异系数最高的是单株材积,其次是径生长,最小的是高生长。运用26%入选率,从中筛选出6个黎蒴二代优良家系。较对照而言,4 a生入选家系的树高提高1000%~2043%,胸径提高1061%~2732%,单株材积提高4124%~6804%,表明黎蒴二代优良家系在粤北具有较好的早期生长表现。相关性分析发现,黎蒴3个生长量性状在同年度或不同年度间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这为黎蒴性状的间接选择和早期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对定植3年生(60个家系)和11年生(46个家系)的红皮云杉半同胞子代测定林高生长和径生长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红皮云杉家系间高生长和径生长均有较大差异,并初步选出3年生优良家系48个,其中15个家系为两地均表现优良的家系;选出11年生优良家系20个,其中最优家系9个。  相似文献   

15.
对云南松母树林后代(5个种源81个家系)苗期生长的分期观测及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松苗期生长可分为4个时期,即火柴柱形期(Ⅰ期)、灯笼形期(Ⅱ期)、伞形前期(Ⅲ期)和伞形后期(Ⅳ期);苗木营养器官的生长发育只有一定的阶段性;种子的大小及发芽率与苗木的生长关系不明显;苗木大多数性状在家系内差异不明显,在家系间和种源间则存在显著的差异;苗期以滇东南和川西南种源的生长量和生物量较大,滇中和滇西种源次之,对照的最小。  相似文献   

16.
摘要:本文以日本落叶松半同胞家系试验林为对象,通过对造林1年后的保存率和生长量调查分析,比较不同家系的早期表现。试验林平均保存率为98.4%,平均地径、平均树高生长量分别为8.06mm、59.1cm。结果表明:试验林保存率、生长量均差异显著,来自种子园的半同胞家系生长量优于来自母树林和人工林选择优树的半同胞家系,其中11,16,18,25号家系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7.
36个落叶松家系苗生长变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林业科学研究所36个家系落叶松苗期(2年生)进行变异分析各家系间存在变异,变异系数在3.0%~29.0%,平均为13.6%。各家系间苗高生长量差异极显著,191号家系苗高生长量最快,为51.5cm,64号家系苗高生长量最慢,为35.2cm,生长最快的191号苗高比生长最慢的苗高快64.3%;通过家系间的选择方法,能够实现落叶松生长的遗传优良选育。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泰山竹林寺景区引种27年生的日本黑松和赤松精英树半同胞家系生长特性和遗传参数的研究发现:(1)黑松生长量略优于赤松,它们的平均胸径分别为21.83cm和20.84cm,平均材积分别为0.264m^3和0.262m^3。从遗传特性上来看,黑松和赤松的胸径的家系h^2分别为0.7668和0.4404。(2)从家系间比较可知:黑松大岛6^#、黑松柳井3^#、当地黑松、黑松柳井2^#生长指标居于前4位,材积分别为0.4725m^3、0.3526m^3、0.3179m^3和0.3144m^3。赤松都浓3^#、赤松都浓2^#、赤松大岛1^#居于前列,材积分别为0.429m^3、0.343m^3和0.365m^3。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沿海地区木麻黄枯死抗性育种可能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5年生34个木麻黄优树半同胞子代测定林死亡率研究结果表明:地区间、家系间差异显著。厦26家系死亡率最低,仅为7.4%;惠安群体的重复力最高,达43.58%。因此,在考虑地区的基础上进行抗性选育,可以达到预期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20.
大量与微量元素配施对银杏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与微量元素配施对银杏幼苗生长的影响董新纯赵世杰李健彭涛高辉远郭善基(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科学系,泰安271018)银杏具有特殊的生长发育规律,而生产上的肥水管理措施相对粗放。采用普通的施肥措施,银杏生长比较缓慢,在6月下旬即有封顶停长现象,造成了银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