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深入研究百合鳞茎蔗糖代谢生理机制,以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 unicolor)鳞茎外层鳞片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种类和pH值的缓冲液、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可溶性酸性转化酶(Soluble acid invertase,SAI,EC 3.2.1.26)活性的影响,建立了SAI活性的最佳检测体系。结果表明,最适提取缓冲液为pH 8.0的Hepes-NaOH;最佳反应缓冲液为pH 4.8的HAc-K3PO4,最适反应温度为40 ℃,最适反应时间为30 min。  相似文献   

2.
 以切花菊‘神马’为试材,探索了远距离运输导致其花朵开放过速的原因,并通过改良切 花菊预处理液配方,延长其远距离运输后的瓶插寿命。对经模拟远距离运输又复水后的切花菊花朵和叶 片水势测定的结果表明,长时间2 ℃冷链运输后,切花菊花朵和叶片水势下降可达10 × 105 Pa。花朵的 过速开放是由瓶插复水时水势骤变导致,单位时间内水势差越大花朵开放速度越快。花枝在长途运输时 逐渐失水,增加了复水时花枝内外的水势差,致使复水时水分供应快速,促进花头花瓣快速扩展。在传 统配方基础上添加适量的N–苯基–N’–1,2,3–噻二唑–5–脲(TDZ)可减缓花朵花冠直径增长速度、 延缓叶片衰老,改良后的最佳预处液配方为:200 mg · L-1 8–羟基喹啉(8-HQ)+ 200 mg · L-1 柠檬酸(CA)+ 2 mL · L-1 聚氧乙烯–8–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 100 mg · L-1 维生素C + 0.05 mg · L-1 TDZ + 1% 蔗糖,在实践操作中该配方使切花菊瓶插寿命比对照延长了3 d。  相似文献   

3.
百合鳞茎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红梅  赵爽  王春夏  王锦霞  赵波  陈丽静 《园艺学报》2008,35(11):1653-1660
经40 %~75 %硫酸铵分级沉淀和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从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 unicolor)鳞茎中分离纯化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纯化倍数为13.19,酶回收率4.68%。纯化的PAL经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为单一蛋白带,其亚基分子量约58.7 kD。酶学性质研究表明:百合鳞茎的PAL不耐碱,更不耐酸;随着水浴时间延长和水浴温度提高,PAL活性逐渐降低,但40 ℃水浴30 min后酶活性仍保留47%;以L-苯丙氨酸为底物,40 ℃下的Km值为4.1×10-3 mol·L-1;金属离子Mn2+、Fe2+、Cu2+、Fe3+促进PAL活性,1.0、1.0、2.0和1.0 mmol·L-1分别为在供试范围内的最佳处理浓度,Ag+、Co2+、Ca2+抑制其活性,其中Ag+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4.
依次采用离子交换层析(DEAE-Cellulose、CM-Cellulose和SP-Sepharose)和凝胶过滤层析(Superdex 75 HR10/300 GL)从三色雷蘑(Leucopaxillus tricolor)子实体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核糖核酸酶(Ribonuclease,RNase)。该酶比活为1406 U/mg,纯化倍数为154,通过HPLC-LTQ-Orbitrap测序得到4条肽段序列,分别为DMAVSYLSR、IGLSSIPR、ILGRFVVDTYK和SGKANAATPK。该核糖核酸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0,最适反应pH为 9.0,最适反应温度为40 ℃,热稳定性高,80 ℃孵育1 h后能保持90%以上的活性:Cu^2+、Ca^2+、Mn^2+、Cd^2+和Al^3+在1.25~10 mmol/L浓度下对该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金属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变强;Fe^2+在1.25~5 mmol/L的浓度下,Pb^2+、Zn^2+、Mg^2+、Hg^2+、Fe^3+在1.25~2.5 mmol/L 的浓度下对该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朱顶红(Hippeastrum vittatum)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具有取材方便、试材充足、成本低等优势,但叶片诱导再生率极低,是朱顶红离体培养的一大难题。本试验中分别以‘花孔雀’和‘黑天鹅’朱顶红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探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不同取材部位对不定芽诱导和继代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外植体为 MS 培养基中培养 10 d 形成的幼嫩叶片基部(0.5 cm),在光照 16 h · d-1(光照强度 36 μmol · m-2 · s-1)下,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 MS + 2 mg · L-1 6-BA + 1 mg · L-1 NAA + 2 mg · L-1 TDZ,两个品种的不定芽均以间接途径发生,其中‘花孔雀’在培养 40 d 后形成愈伤组织,55 d形成不定芽,诱导率可达 69.44%;‘黑天鹅’在培养 45 d 后形成愈伤组织,65 d 形成不定芽,诱导率达到 66.67%;最适体细胞胚诱导培养基为 MS + 2 mg · L-1 6-BA + 1 mg · L-1 PIC,‘花孔雀’和‘黑天鹅’的诱导率分别达到 66.67%和 63.89%;最佳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 MS + 2 mg · L-1 6-BA + 1 mg · L-1 NAA + 1 mg · L-1 TDZ,‘花孔雀’和‘黑天鹅’的增殖系数分别达到 4.67 和 3.46;在不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 MS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30 d 后两个品种的生根率均达到 100%;将生根培养 30 d 的小植株转移至室温条件下放置 3 d,摘去封口膜再驯化 3 d 后,移栽至经高温消毒的草炭︰蛭石(体积比)为 1︰1 的基质中,成活率达到 100%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钙和水杨酸对亚适温弱光下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调控机理,以‘津优3号’黄瓜为试材,用10 mmol ? L-1氯化钙(CaCl2)和1 mmol ? L-1水杨酸(SA)喷施预处理幼苗,每天喷1次,连续3 d,之后置于光照培养箱内进行亚适温弱光处理(18 ℃/12 ℃,PFD 100 μmol ? m-2 ? s-1)。结果表明:亚适温弱光可使黄瓜幼苗生长量大幅度下降,光合速率(Pn)以及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果糖–1,6–二磷酸酯酶(FBPase)、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BA)、转酮醇酶(TK)的活性与其mRNA表达明显降低,但CaCl2和SA预处理的黄瓜幼苗的降低幅度明显较小,可见钙和水杨酸可以通过提高光合酶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缓解亚适温弱光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增强其对亚适温弱光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单体敏  金鹏  许佳  李晓安  王雷  郑永华 《园艺学报》2015,42(11):2244-2252
 研究了外源甜菜碱(GB)处理对‘雨花2 号’水蜜桃冷害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 浓度(5、10、20 mmol · L-1)外源GB 处理可有效抑制桃果肉褐变,减轻冷害症状,其中10 mmol · L-1 GB 处理效果最明显。外源GB 处理可减少桃果实冷藏期间细胞膜渗透性增加和丙二醛的积累,抑制多酚氧化 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10 mmol · L-1 GB 处理还能够保持桃果实较高的果肉出汁率、可溶 性固形物、总酚和维生素C 含量,并且提高DPPH 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这说明外源GB 处理能减 轻桃果实冷藏期间冷害发生,保持果实营养品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云芝(Trametes versicolor)发酵液中α-半乳糖苷酶的生理生化性质,并筛选提高该酶稳定性的共溶剂,将α-半乳糖苷酶在不同p H缓冲液、不同反应温度、不同金属离子溶液以及不同保护剂中孵育一定的时间,并测定酶活。结果表明,α-半乳糖苷酶的最适反应p H为3.0,最适反应温度为60℃;金属离子Pb2+和Fe3+对酶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有所增强,Cd~(2+)、Cu2+和Hg2+致使α-半乳糖苷酶的活性降低20%~50%,Ca2+、Mg2+、Zn2+和Fe2+等离子对该酶的活性影响不明显;保护剂筛选结果显示,2 mmol·L-1甘露醇对该酶热稳定性的保护效果最好,其次是海藻糖、蜜二糖、棉籽糖、L-半胱氨酸、甘油和黄原胶等。  相似文献   

9.
以花椰菜9901A×9908杂交种为材料,用高盐低pH值法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对ISSR-PCR反应体系中的镁离子浓度、dNTP浓度、Taq DNA聚合酶量、引物用量以及最适退火温度等影响因子进行了优化和筛选,建立了适合花椰菜的ISSR反应体系:20 μL PCR反应体系,含10×PCR反应缓冲液2 μL,2.0 mmol/L MgCl2,4×dNTP混合物0.2 mmol/L,引物0.5 μmol/L,Taq酶1.5 U,基因组DNA约30 ng,最适退火温度为52.8℃.  相似文献   

10.
岷江百合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 Wils.)颗粒细小、结构松散的乳白色愈伤组织为起始材料,接种在MS(NH4NO3含量减半)+ 2.0 mg · L-1 picloram + 30 g · L-1蔗糖液体培养基上,在25 ℃黑暗条件下振荡(100 r · min-1)培养10 ~ 20 d,建立分散性好、均匀、生长迅速的悬浮细胞系。在悬浮细胞系培养过程中研究了不同参数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 mL培养液中接种量为0.5 g(鲜样质量),18 d继代1次,继代时保留1/3体积的旧培养液有利于其细胞增殖。将悬浮细胞转移到1/2MS + 30 g · L-1蔗糖的再生培养基上成功获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1.
 2011 年秋,选取长势一致的4 年生灰毛黄栌(Cotinus coggygria var. cinerea Engl.)组培苗, 喷施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水杨酸、柠檬酸和蔗糖水溶液,研究其对叶色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 浓度为0.01 mmol · L-1 的赤霉素处理可以推迟灰毛黄栌的落叶期,从而使叶片观赏期平均延后5 d;用浓 度为0.5 mmol · L-1 的水杨酸处理,会使叶片观赏期平均推迟7 d,而浓度为1.0 mmol · L-1 的水杨酸处理, 叶片的观赏期平均提前了3 d;喷施4.8 mmol · L-1 的柠檬酸和200.0 mmol · L-1 的蔗糖溶液,都能显著提高 灰毛黄栌叶片中花青素的相对含量,使叶片更红,并且使叶片的观赏期分别提前了6 d 和9 d。  相似文献   

12.
番茄叶面喷施硅和钙对果实硬度及相关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品种‘红双喜’为试材,研究了生长期叶面喷施硅、钙对果实硬度、细胞壁组成物质以及细胞壁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7 mmol ? L-1 H4SiO4、7 mmol ? L-1 K2SiO3、7 mmol ? L-1 H4SiO4 + 45 mmol ? L-1 CaCl2和7 mmol ? L-1 K2SiO3 + 45 mmol ? L-1 CaCl2均显著提高了番茄采收当天和采后7 d的果实硬度,4个处理的果实在采收当天和采后7 d原果胶和纤维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可溶性果胶含量以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活性、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活性、纤维素酶(cellulose enzyme,Cx)活性显著低于对照。在各处理中,以7 mmol ? L-1 H4SiO4和7 mmol ? L-1 K2SiO3处理的效果最好,采后7 d,果实硬度分别比对照高14.31%和13.84%,原果胶含量分别比对照高75.00%和68.10%,纤维素含量分别比对照高68.66%和80.60%,可溶性果胶含量分别比对照低28.41%和29.55%,PG酶活性分别比对照低18.70%和20.87%,PME酶活性分别比对照低13.61%和17.66%,Cx酶活性分别比对照低31.42%和31.38%。  相似文献   

13.
豆梨植物络合素合酶PcPCS1基因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梨砧木豆梨(Pyrus calleryana Dcne.)为试材,克隆其植物络合素合酶基因(PcPCS1)的cDNA全长序列,并研究该基因的表达特点。结果表明PcPCS1 cDNA 序列长度为1 970 bp,编码497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由两个典型的植物络合素亚家族结构域组成,具有3个相邻的Cys-Cys元件(331-332、351-352和369-370位氨基酸)和植物络合素合酶蛋白的特征位点(Cys-56、Cys-90/91和Cys-109)。它与豆科植物的PCS1蛋白处于系统发生树的同一分支,且与百脉根LjPCS1蛋白的同源性最高(84%)。荧光定量RT-PCR分析结果显示:PcPCS1基因为组成型表达,各器官表达量存在差异,在20 mmol · L-1 CdSO4胁迫条件下,其表达量迅速上升,并且在豆梨叶中的表达量高于根;不同重金属离子对其上调表达的诱导能力为Cd2+ > Zn2+ > Cu2+。200 mmol · L-1 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抑制剂丁胱亚磺酰亚胺能够显著抑制该基因的表达,补充200 mmol · L-1谷胱甘肽后,其相对表达量恢复或超过单一重金属离子处理的表达水平,即豆梨植物络合素以谷胱甘肽为底物,通过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途经合成。  相似文献   

14.
吕蔷  朱继英  王相友 《园艺学报》2016,43(3):595-602
为了研究POD在双孢蘑菇褐变过程中的作用,对POD酶学特性进行了测定,并对不同贮藏条件下双孢蘑菇中POD活性变化与褐变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愈创木酚为底物时,双孢蘑菇中POD的米氏常数(Km)为5.704 mmol ? L-1,最适反应pH为5.0,最适反应温度为45 ℃;低温可以显著抑制POD的活性,20 ℃和10 ℃时其相对酶活性分别为68%和55%,2 ~10 ℃范围内的酶活性差异不显著;20 ℃贮藏1 d和2 d时POD酶活分别是10 ℃贮藏的4.8倍和10.9倍。7种化合物对POD活性的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DTT > AsA > L-Cys > SDS > 无水亚硫酸钠 > 柠檬酸 > NaCl。贮藏过程中,虽然POD抑制剂处理双孢蘑菇的褐变程度和气调处理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其POD活性显著高于气调处理,说明POD活性高不是引起双孢蘑菇组织褐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李敬蕊  田真  吴晓蕾  宫彬彬  高洪波 《园艺学报》2016,43(11):2182-2192
在营养液中添加硝态氮模拟设施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Makino)生产中氮肥施用量,采用5、10 mmol·L~(-1)γ–氨基丁酸(GABA)浸泡种子,研究GABA对白菜生长以及硝酸盐代谢过程中物质含量和关键酶活性、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和未经GABA浸种的高氮处理相比,GABA浸种显著促进了高氮条件下白菜的生长,并通过显著提高叶片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R)、谷氨酸脱羧酶(GAD)等关键酶活性以及NR、GAD基因和蛋白表达量,诱导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但铵态氮(NH_4~+-N)、谷氨酸(Glu)和内源GABA含量仍维持较高水平。进一步分析表明,GABA浸种降低硝酸盐的效果存在时效性和浓度差异,在高氮处理0~12 d时效果较明显,5 mmol·L~(-1) GABA处理效果较好;并且GABA对NR、GAD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早于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证明GABA浸种在促进植株生长的同时,通过提高叶片NR、GAD等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加速了无机氮的还原和同化,从而降低叶片硝酸盐含量,提高白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硫化氢(H2S)与脱落酸(ABA)在提高植物耐冷性中的互作关系,以黄瓜幼苗为试材,叶面分别喷施1.0 mmol · L-1硫氢化钠(NaHS,H2S供体)、0.15 mmol · L-1次牛磺酸(HT,H2S清除剂)、50 μmol · L-1ABA、3 mmol · L-1 Na2WO4(钨酸钠,ABA合成抑制剂)、3 mmol · L-1 Na2WO4 + 1.0 mmol · L-1 NaHS、0.15 mmol · L-1 HT + 50 μmol · L-1 ABA及去离子水(H2O),研究低温(8 ℃昼/5 ℃夜)胁迫下H2S和ABA对黄瓜幼苗活性氧积累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48 h,NaHS和ABA预处理的幼苗冷害指数显著降低。ABA可以提高L–/D–半胱氨酸脱巯基酶(LCD/DCD)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促进内源H2S产生;NaHS处理的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NCED)活性及其基因相对表达也明显增加,内源ABA含量快速升高。低温下NaHS和ABA处理均可减少活性氧积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与基因相对表达量,增加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还原型/氧化型抗坏血酸(AsA/DHA)和还原型/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比例,从而减轻低温胁迫对黄瓜幼苗的过氧化伤害。ABA合成抑制剂Na2WO4处理后,H2S对黄瓜幼苗抗氧化能力的促进效应明显减弱;同样,ABA对黄瓜幼苗活性氧的调控作用也被H2S清除剂HT所逆转。可见,H2S和ABA可诱导黄瓜幼苗耐冷性,二者在信号转导过程中存在交互效应和“对话”机制。  相似文献   

17.
可降解螯合剂对草坪植物高羊茅发育及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思予  多立安  赵树兰 《园艺学报》2017,44(11):2186-2194
以盆栽高羊茅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土壤中添加不同浓度(3、6、9、12和15 mmol·kg~(-1))生物可降解螯合剂谷氨酸二乙酸四钠(Glutamic acid N,N-diacetic acid tetra sodium salt,GLDA)和亚氨基二琥珀酸四钠盐(Iminodisuccinic acid sodium salt,IDS)处理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发育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GLDA和IDS处理对高羊茅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高浓度的抑制作用更强。对高羊茅地上生物量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6 mmol·kg~(-1)处理生物量达到最大;而所有螯合剂处理均显著抑制了根系的生长。与对照相比,低浓度的螯合剂(3、6和9 mmol·kg~(-1))对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高浓度处理显著降低了其含量。螯合剂对SOD和CAT活性的影响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POD活性和MDA含量则随螯合剂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表明添加螯合剂对高羊茅构成了逆境胁迫。鉴于此,在两种螯合剂应用于土壤重金属修复时,以低浓度(6 mmol·kg~(-1))施加为宜,并且可以考虑在植物收获前几天施加或分次加入。  相似文献   

18.
白鹤芋胚性细胞悬浮培养和高效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鹤芋(Spathiphyllum cannifolium)试管苗叶柄为外植体诱导获得胚性愈伤组织,建立了胚性细胞悬浮培养系并高频率再生出植株。结果表明,最优的悬浮培养条件为:装有20 mL液体培养基的100 mL三角瓶中接种0.3 g胚性细胞团,悬浮培养基为MS + 0.5 mg ? L-1 TDZ + 1.0 mg ? L-1 2,4-D + 30 g ? L-1蔗糖或麦芽糖,pH 5.8;继代间隔14 d;每个继代周期,胚性细胞团可增殖至接种量的5倍以上;植株再生最优的分化培养基为1/2MS + 0.3 mg ? L-1 6-BA + 30 g ? L-1蔗糖 + 8.0 g ? L-1琼脂粉,pH 5.8,平均每个胚性细胞团可分化再生出25.1株小植株;胚性细胞的快速增殖和高频率植株再生的状态可保持24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