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虾是高蛋白高级水产品,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养虾热”正在掀起。据统计,目前世界虾产量为170万吨左右,养殖为10—15万吨。到1990年,世界虾类养殖产量将达到26万吨,约占那时世界虾类总产量190万吨的13.5%。其中主要产在亚洲、北美和拉丁美洲。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虾病毒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以来,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的养殖在全国沿海迅速发展起来。十几年中,其年产量达到15万t以上,成为世界第三大养殖虾类,也使我国成为世界养虾大国。1992年,其产量占我国养殖虾类总产量的78%,约占世界产量的20%。目前...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海虾产量迅速增长,1969年以前世界的年产量在100万吨以下,1970—1975年期间达到100—130万吨,1976年到1981年增长到150—160万吨。 世界有90多个产虾国家和地区,其中主要产虾国为印度、印尼、美国、中国、墨西哥、泰国、马来西亚、巴西、越南、日本等10个国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9%。同时,日本和美国也是世界虾类消费较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1993年伊始,除欧洲市场外,世界虾类行情格外坚挺。在美国和日本,虾类需求稳定,价格略上涨。鉴于斑节对虾生产期刚过,市场可望供不应求,价格可能上扬。另一方面,1993年1—2月欧洲因有些主要消费国的货币波动引起虾类市场不景气。另外,北大西洋和阿根廷冷水性虾大量应市,导致价格下跌。  相似文献   

5.
<正> 罗氏沼虾又名马来西亚大虾、淡水长臂大虾,在海水中繁殖,淡水或咸淡水中生长,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虾类之一。它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达20.5%,与对虾(20.6%)相当,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国外已广泛开展人工养殖。日本从育苗到养成,实行流水作业,667平方米产量达833公斤。我国早在1976年引进,1977年人工繁殖成功,目前已在全国各地进行人工养  相似文献   

6.
为了系统了解湖南省虾类生物多样性,促进虾类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从1987年起采集了湖南省各类水域匙指虾类标本近万种,对其进行了系统分类研究,研究发现湖南省共有匙指虾科虾类31种(亚种),隶属于米虾属、新米虾属、拟米虾属和缺鞭米虾属,其中有20种为湖南所行有种,缺鞭米虾属为湖南特有属,报道了米虾属21种(亚种)的主要鉴别特征,地理分布与生活习性,并提供了匙指虾科4个属的检索表及米虾属在湖南所有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7.
螯虾是河虾中一些种类的统称,目前世界上有螯虾300多种,除非洲以外,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是一种广布性虾类。  相似文献   

8.
东海北部拖虾渔业的现状与设立拖虾休渔期的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根据近10年拖虾虾类资源动态监测资料,分析了拖虾渔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虾类资源种类多,分布区域性明显,主要种类的渔场渔期不同,繁殖期、幼虾的时空分布不同等特点,提出设立虾休渔期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系统了解湖南省虾类的生物多样性,从1987年起,采集了湖南省各类水域题指虾类标本近10000号,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湖南省共有匙指虾科虾类31种(亚种),隶属于米虾属、新米虾属、拟米虾属和缺鞭米虾属,其中有20种为湖南特有种,缺鞭米虾属为湖南特有属,报道了新米虾属、拟米虾属和缺鞭米虾属三属共10种的主要鉴别特征,地理分布与生活习性,并提供了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10.
采用2010年5月(眷)、11月(秋)对舟山黄大洋海域开展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所获得的虾类资料,用渔获率作为虾类资源数量分布的指标,对舟山黄大洋海域的虾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大洋春秋季共鉴定出虾类17种,隶属于9科、13属,优势种为葛氏长臂虾、脊额鞭腕虾、细螯虾和安氏白虾,其中葛氏长臂虾是春秋季的绝对优势种,脊额鞭腕虾、细螯虾是春季的优势种,安氏白虾则是秋季的优势种,根据虾类的生态习性分析得知,分布在本次调查海域的虾类可以分成3种生态类群,但以广温广盐性种类为主.不同季节的虾类渔获量及重量平均渔获率是秋季明显多于春季(秋季虾类平均渔获率为春季的6.4倍).春季以黄大洋西北部与东南部虾类渔获量相对较高,秋季则是以北部与南部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1.
就世界养殖虾生产而言,亚洲占有绝对统治地位。在1988年世界养殖虾总产量56万吨中,亚洲国家占到85.2%。1987年世界海捕虾总产量为204万吨,而1987年和1988年世界养殖虾的增长率分别达到25%和27%,亚洲养虾国对此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东海中南部外海虾类组成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2006年5月(春)、8月(夏)、11月(秋)和2007年2月(冬)在东海中南部外海(26°00′-28°30′N,126°00′E以西)海域虾类资源调查资料,对该海域虾类的种类组成季节变化和空间格局特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东海中南部外海虾类季节间相似性指数较低,各季节贡献率较大的有长角赤虾、戴氏赤虾、东海红虾和假长缝拟对虾等种类。东海中南部外海虾类种类组成可分为A、B两个组群,A组群主要分布在126°00′E以西100 m等深线附近海域,主要以戴氏赤虾、长角赤虾、假长缝拟对虾、高脊管鞭虾和东海红虾为主;B组群主要分布在126°00′E以东100 m等深线附近海域,主要以脊单肢虾、日本异指虾和九齿扇虾为主。两个群聚类型的空间分布没有明显的群聚边界,但密集区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螯虾是河虾中一些种类的统称,目前世界上有螯虾300多种,除非洲以外,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是一种广布性虾类。现在我国各地生产的螯虾为克拉氏螯虾,也称红螯虾或红色沼泽螯虾。有些地方消费者把它称为龙虾,其实螯虾和龙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虾,所以是误称。克拉氏螯虾原产于美国,1918  相似文献   

14.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世界虾类产量已达170万吨(1981)。但由于其需求量一直在稳步增长,估计在1990年前,虾产量必须再增加17万吨才能满足世界主要虾市场的需要。 当前,世界主要虾渔场的开发已达到或者已超过极限,因此需要增加供应量中的绝大部分产量势必而且只能转向主要依靠于养殖。在对虾养殖中,苗种是基础,饵料是关  相似文献   

15.
世界虾获量在1972—1982年期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1972年121.8万吨,1978年169.8万吨,1980年168万吨,1981年近169.8万吨。在这十年里,许多国家的捕虾业和养虾业发展很快。1972年,中国虾获量仅占世界的8.4%,1981年一跃上升到11.3%;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也分别从5.3%和5.5%增长到9.4%和7.1%。在数量上,1981年中国虾获量超过了19万吨,首次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16.
以凡纳滨对虾、罗氏沼虾、斑节对虾的加工下脚料——虾头为原料,通过酶的提取、酶活测定及酶含量的分析,对这3种虾类虾头中的蛋白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乙酰胆碱酯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多酚氧化酶等酶类进行筛选和评价.结果表明:3种虾类的虾头中凡纳滨对虾虾头的蛋白酶酶活力为39 615.8(±3 108.4)U/gprot,约为其他2种虾的2倍;而罗氏沼虾虾头的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具有较高活性,斑节对虾虾头的乙酰胆碱酯酶含量较高,在3种虾类的虾头中均未检测到溶菌酶.  相似文献   

17.
罗氏沼虾工厂化育苗高产技术中国水科院长江水产所杨华清罗氏沼虾是适应于咸淡水中繁殖、淡水中生长的经济虾类,具有食性杂、生长快、养殖周期短等优点,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将它列为养殖对象。我国自1976年引进后,由南方扩展到北方,在淡水及半咸水中进行养殖,都取得...  相似文献   

18.
世界养虾业近况江苏扬州农校朱徐富世界养虾业发展很快,在国际贸易中虾的进出口常引起激烈的竞争。虽然养虾已有几百年历史了,但在本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产量却一直不高。1980年养殖虾产量只占虾总产量的6%;由于技术进步,1990年增至26%。大约有80%的...  相似文献   

19.
<正>南美白对虾是世界三大优良虾种之一。自1993年中国对虾发病后,中国从世界第一养虾大国地位跌入低谷,中国对虾养殖陷入大萧条。科技工作者为振兴对虾养殖业在不断探索,1996年自国外引进南美白对虾并育苗成功,因其优良性能成为主要虾类养殖品种。在国内养殖面较广,虾苗经淡化后可在淡水池塘中喂养,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草鱼是中上层草食性鱼类,生长速度快,二冬龄即可达2.5~3kg,大草鱼有重几十kg的,是家鱼中生长最快的一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总结了分析越南出口虾市场的问题,之后虾类出口市场面临的不利条件与主要困难越南虾类产品出口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原因分析,最后就加快越南虾类出口额可持续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