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正>为加强河蟹产业体系建设,推进河蟹产业发展,九龙口大闸蟹有限公司承担了省水产三新工程重大项目——"长江1号"河蟹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从2013年5月投放"长江1号"大眼幼体进行扣蟹培育,建立苗种基地530亩,产优质蟹种795万只,现将该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河蟹作为我省淡水渔业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全省养殖面积约400万亩,2014-2015年,"长江1号""长江2号"河蟹新品种在全省推广养殖面积已达50余万亩。蟹种培育的优劣是成蟹养殖的关键之一,本试验主要通过"长江2号"蟹种的全程培育试验,观察并记录"长江2号"蟹种培育过程的生长情况,以期为"长江2号"河蟹新品种的推广提供一定的试验与技术基础。一、试验准备1.蟹苗来源"长江2号"蟹苗购自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河蟹新品种蟹苗定点繁育场—射阳朱平水产苗种有限公  相似文献   

3.
<正>江苏省泰兴市地处长江沿岸,目前市内池塘养蟹面积已达3万多亩,成为该市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适合该地区的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泰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申报了省三新工程项目——"江海21"河蟹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2018年在泰兴市江源公司进行了"江海21"不同密度成蟹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  相似文献   

4.
正池塘生态养殖大规格河蟹是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也是渔业增收增效的目标。"长江1号"河蟹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养成规格大等特点,与普通河蟹相比优势明显。2015年常熟市支塘镇八字桥村养殖户梅洪根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育苗基地购进"长江1号"河蟹大眼幼体培育扣蟹,2016年放养自育蟹种进行成蟹养殖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常熟市辛庄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在苏州地区率先引进河蟹"长江2号"150克/只母本繁育的大眼幼体111千克进行培育,试验面积110亩。在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苏州、常熟各级水产技术推广部门的指导下,通过渔业科技示范户的精心培育,河蟹"长江2号"规格整齐,扣蟹上市规格主要集中在100~120只/千克,扣蟹亩产200千克以上,其中规  相似文献   

6.
<正>为提高河蟹养殖池塘的综合产出率,金坛市水产技术指导站在蟹池"631"生态高效养殖技术的基础上,试验示范了蟹池"115"生态高效养殖技术模式,即以河蟹为主,套养青虾和鳜鱼,667m2产河蟹100kg,青虾、优质鱼类100kg,667m2效益5000元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河蟹养殖业是当涂县水产业主导优势产业,近年来大亲本河蟹养殖成为主流。当涂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自2016年开始,一直在探索大亲本河蟹养殖技术,并与当涂县水产科技示范户合作,在河蟹良种良法创新养殖技术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许多养殖经验和成果。现将2020年的大亲本河蟹高效养殖试验示范模式总结如下。一、试验条件1.试验地点当涂县水产科技示范户龙后军的河蟹养殖基地。2.试验池塘情况主养塘16亩,大规格蟹种培育池塘15亩。主养塘为平底塘,大缓坡,池深1.8米,池中间有一中间埂,中间埂两边与主塘埂边有10米的通道,呈东西向,两头通道各架设1.5千瓦四叶水车式增氧机1台。大规格蟹种培育池塘深1.5米,四周环沟型蟹塘,池底架3.0千瓦微孔增氧机。  相似文献   

8.
<正>光伏技术是利用光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2012年常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了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光伏电站下的河蟹池塘养殖模式试验》,本项目结合已构建的光伏电站,充分利用光伏电板下的池塘空间,进行扣蟹养殖试验,实现池塘利用最大化。试验于2013年开始,现将有关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系的河蟹养殖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属于名贵淡水水产品,是江苏地区的主要水产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优质大规格河蟹在市场上不仅销路好,而且价格也较为坚挺。因此,养殖户也在积极转变传统养殖观念,通过自选亲本、委托培育等方式获得大规格亲本的蟹种来进行养殖。本文中的"长江2号"河蟹是由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历经十年,成功培育出的中华绒螯蟹新品种,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水产新品种证书(品种登记号:GS-01-  相似文献   

10.
<正>丹阳市依托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技术团队,引进了河蟹新品系“长江3号”,在丹阳市健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试示范,取得了很好的养殖效果。现将河蟹新品系“长江3号”蟹种培育中试示范养殖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塘口准备中试示范塘口选择3个河蟹苗种塘,编号为1、2、3号苗塘,面积分别为22、11、10亩,东西走向,长方形池塘,池深1.5米左右,池埂坡比1∶2。池塘进水用80目筛绢网过滤,  相似文献   

11.
正"长江2号"河蟹是以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从荷兰引进的莱茵河水系原种中华绒螯蟹为基础群体,经连续4代选育而成的河蟹新品种(登记号GS-01-004-2013),该品种具有体形好、生长快、成活率高、群体规格大而整齐等特点。为改良江苏省常熟地区河蟹品种,2014年购进"长江2号"大眼幼体(母本平均规格为150 g)82 kg,分别在江苏省常熟市辛庄、支塘、海虞镇和常熟水产技术推广站小  相似文献   

12.
<正>中华绒螯蟹"长江2号"(品种登记号:GS-01-004-2013)是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经过近10年(5个世代)的人工选择育种、生产性试验及中试扩大养殖获得的经济性状优良的长江水系河蟹新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规格大、遗传性能稳定的优点。但河蟹种质退化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其提纯复壮的相关研究应相继展开,该试验是利用已有的"长江2号"河蟹亲本,成功繁育出大眼幼体,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长江2号"河蟹与本地(固城湖)长  相似文献   

13.
董宣  徐忠  陆美超 《齐鲁渔业》2008,25(10):28-28
崇明岛目前拥有扣蟹养殖面积6667hm^2以上(10万多亩),为了充分利用养殖水体,提高养殖效益,崇明县水产技术推广站2007年在站基地进行了扣蟹、青虾、鳜混养试验。通过试验,在合理放养的基础上,每667m^2扣蟹产量128kg,青虾15kg、鳜1.5kg。平均每667m^2效益增加85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4.
正江苏诺亚方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联合攻关,利用长江流域的野生蟹为亲本,采用继代选育技术,培育了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诺亚1号"国家级新品种,解决了外购蟹种质量控制难题。本研究以此为基础,探究"诺亚1号"的生态养殖技术,集成"863"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模式,即亩放800只扣蟹、收获成蟹600只、亩产值达3万元以上,以期为河蟹生态高效养殖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及理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河蟹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产量也随之增长,河蟹价格逐步回落,单一河蟹养殖比较效益下降.为了充分利用水体,提高蟹池综合生产能力,从2010年开始,金坛市水产技术指导站通过开展河蟹养殖池套养"太湖1号"青虾试验,探索蟹虾混养最佳养殖效益,逐步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池塘蟹虾‘155’生态养殖技术".所谓"池塘蟹虾‘155’生态养殖技术",即以河蟹养殖为主,科学套养青虾,实现每667 m2产河蟹100 kg、青虾50 kg,平均效益达到5 000元/667 m2的养殖模式.经过2年的推广应用,取行了较好的成效.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省泗洪县有17000公顷河蟹养殖面积,年产商品蟹约3.4万吨,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面积呈逐年递增态势。2019年全县"长江2号"河蟹新品种推广覆盖率70%以上,引进"长江1号""诺亚1号"等良种大眼幼体0.95万千克,河蟹良种培育面积达到447公顷,为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进一步优化和总结大规格河蟹养殖技术,泗洪现代渔业产业园因地制宜开展养殖试验,对水质调控技术、水草管理及病害防控等进行了技  相似文献   

17.
扣蟹的起捕时间和起捕方法孙建富张玉满,于静(大连水产学院)(盘锦顺达实业集团总公司)关键词:扣蟹,起捕时间河蟹人工育苗技术上的突破,使河蟹人工养殖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由于北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辽河流域地区多以养殖扣蟹为主,扣蟹养殖又是河蟹养殖业的...  相似文献   

18.
<正>"长江1号"是第一个长江水系河蟹新品种,同时也是我国审定通过的第一批淡水蟹类新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成活率高、养殖群体分化小、平均规格大等特点。作为"长江1号"蟹种规模化培育与示范推广的江苏省金坛市,2013年引进"长江1号"大眼幼体进行蟹种培育试验示范,重点对培育过程中的池塘轮换清淤消毒、复合型水草立体栽种、微孔管道增氧使用、科学投饵、生态防病和竹梢搭巢诱捕等相关技术进行了积极探索创新和完善,获得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养殖户对大规格母本河蟹大眼幼体的需求不断上升,常熟市特种水产苗种基地作为全市的试验示范基地,积极探索优质扣蟹高效培育技术,形成了一套亩均效益超万元的高效扣蟹养殖模式,现总结如下。一、养殖池塘条件基地位于常熟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占地面积270亩,西靠张家港河,南邻望虞河,2014年按照标准化池塘改造建设成养殖示范、苗种培育、水质净化和设施养殖四个区域并建设循环水养殖,其  相似文献   

20.
中华绒螯蟹“863”生态养殖及质量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华绒螯蟹"诺亚1号"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诺亚方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常州市武进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选育而成的规格大、抗逆性强河蟹新品种(证书编号:GS-01-005-2016)。目前,研发团队探索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华绒螯蟹"诺亚1号"的"863"高效健康生态养殖模式,创建了"青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