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小球藻是养殖水体中的初级生产者,是鱼类等养殖动物的重要饵料,刘兴国等(2010)研究了小球藻在罗非鱼养殖水体中的作用,发现小球藻对养殖水体中的氮、磷有比较高的吸收能力。本文比较了2种小球藻处理方式在养殖水体中对氮、磷的吸收特点,分析小球藻对养殖的影响,旨在为小球藻对养殖水体的净化调控提供技术参考。一、材料与方法采用40L的整理箱开展试验,设置1个对照组,2个实验组(1组加入固定态小球藻,用纱布装袋并悬挂于水体中,1组加入游离小球藻,每组3个平行,每个实验  相似文献   

2.
在主养鲤鱼池塘中进行鱼鳖混养是提高养殖综合效益、降低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较好的养殖方式。甲鱼属高档的食用营养品,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水产中的珍品。鱼鳖混养一是增加和调节水体溶氧,鳖用肺呼吸,不占用水体中的氧气,其摄食活动及爬行能搅动水体上下层对流,使水体溶氧分布均匀,有利于池塘底质有机物的释放和浮游生物的生长;二是可以提高饵料利用率,鳖的剩余饵料和排泄物,一部分可被杂食性鱼类直接利用,一部分可被水中浮游生物利用,为花、白鲢等滤食性鱼类增加饵料;三是可以减少鱼病发生,鳖游泳速度慢,不伤害健康鱼,而能吃掉行动迟缓的病鱼和池中死鱼,起到“清道夫”的作用,遏止病原体传播,减少鱼病发生;四是可以提高水体利用率,提高单位水面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日本在鱼类种苗生产中,对生物饵料的培养,特别是对小球藻、轮虫等的培养极为重视,几乎所有的鱼类种苗生产中,都使用小球藻、轮虫作为仔稚鱼前期的主要饵料。这一点是值得我们仿效的。日本海水鱼养殖的品种很多,但其中真鲷(Pagrosomus maior)和蛳鱼(Seriola quinqueradiata)是鱼类养殖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中小型水库鱼菜共生立体生态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鱼菜共生立体生态养殖的技术就是利用取得专利的生态浮床技术,在水面表层养殖水生经济植物,在中下层养殖鱼类。残饵及养殖鱼类粪便给水生植物提供营养,水生植物消耗水中氨氮及矿物元素,可以去除污染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抑制水体中的藻类过度生长,同时还可以美化水体景观,既净化了水质,水生蔬菜又为鱼类提供源源不断的溶氧,以提高饵料利用率,提高鱼类抗病能力,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以达到资  相似文献   

5.
<正>匙吻鲟是名贵水产养殖品种,过去各地池塘养殖匙吻鲟主要采取单养方式,再配养少量鲢鱼以改善水质,一般不混养抢食能力强或经济价值较低的鲤鱼等底层鱼类。由于匙吻鲟是中上层鱼类,主要栖息在水体中上层,因此池塘水体的中下层空间以及池塘底部的饵料生物基本没有被利用。我们养殖示范匙吻鲟项目中发现匙吻鲟可以和底层鱼类胭脂鱼(胭脂鱼为国家保护动物,人工养殖只能利用子二代)搭配养殖。胭脂鱼生长速度较快,当年鱼苗年底体重可以达到0.4kg以上。胭脂鱼经济价值不低于匙吻鲟,目前胭脂鱼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大力提倡健康养殖的形势下,人们对水体中的投入品越来越谨慎。其实水体中的许多病害不一定非要用药解决,可以采取一些生物的方法予以防治。在养殖过程中,可以巧妙地利用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性间的互补性,在养殖水面中适当套养一部分有用的鱼类,达到调节水质、防治病害、以鱼养水、以鱼养鱼的目的。现结合生产实际,谈几点生物防治病害的技巧,仅供参考。1套养鲤鱼、鲫鱼鲤鱼、鲫鱼是水底名副其实的“清洁工”,它们生活在水体底层,摄食水底的残饵和腐殖质。在养殖水体中适当套养部分鲤鱼、鲫鱼,可充分利用水体中残余的有机物,大大减少水体底部有机物的腐化分解,减少鱼病发生。2套养青鱼利用青鱼可以抑制水体中的螺蛳等生物。青鱼常常栖息于水体的下层,肉食性,多摄食昆虫幼体、螺蚬、幼蚌类等。在水体中套养青鱼,一方面可以抑制螺蛳等生物对水体各营养物质和氧气的消耗,确保有一个良好的水体环境,另一方面,可以促进青鱼的生长,增加水体的产出和效益。一般5kg饵料生物可以长1kg青鱼。3套养鲢鱼鲢鱼可称为水体的“过滤器”,它是滤食性鱼类,以浮游植物为食,在水体中适当套养鲢鱼可以充分利用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资源,控制水体肥度,从而达到调节水质的作用。同时,鲢...  相似文献   

7.
杨保国 《齐鲁渔业》2006,23(8):35-35
近年来,我们在鱼类养殖工作中,根据水面的具体情况,利用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性,合理套养部分品种,达到调节水质、防治病害和充分利用天然饲料的效果,确保养鱼增产增效。1花白鲢花白鲢是水体中的“过滤器”,在养殖水体中套养花白鲢可以充分利用水体中的饵料资源,控制水体肥度,从  相似文献   

8.
许多肉食性及偏肉食性的养殖鱼类,在野生条件下以其它杂鱼为食,人工养殖时仍然保留着摄食饵料鱼及饵料酋制品的特别偏好,灵活利用饵料鱼是饲养这些肉食性或偏肉食性鱼类的理想方法,也是解决其动物性饵料问题的重要途径。饵料鱼的选择利用多以成本低廉、养殖有利为原则,可选作饵料鱼的对象有:①野杂鱼,野来鱼在养殖水体中与养殖鱼类争夺饵料与溶氧,可通过拉网或诱捕等方法捕获,饲喂肉食性鱼类,这是一种变害为利的利用方法。②养殖鱼类自行繁殖的鱼苗,如罗非鱼等,在养殖时大量繁殖,难以控制,对成鱼养殖不利,可将鱼苗捕获,饲喂…  相似文献   

9.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是海产动物幼体的优质生物饵料,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快、可以进行高密度培养等特点,尤其在海产鱼类苗种生产中是不可缺少的活饵料。如何稳定地大规模培养轮虫,是海产鱼类苗种工厂化生产中首要的问题。在室内水泥池高密度培养轮虫时,仅以一般的海产单胞藻投喂远不能满足轮虫的日摄食需求,在日本、韩国现多采用浓缩小球藻代替面包干酵母进行生产性高密度轮虫培养,效果良好。现国内多以面包干酵母作为室内水泥池高密度培养轮虫的主要饲料,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可行,缺点是易污染水质且容易导致培养失败。目前国内已有关于小球藻浓缩方法及保存效果的相关报道,但尚未见有浓缩小球藻产品出售,也未见浓缩小球藻培养轮虫的相关报道。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在清江基地育苗室玻璃钢水槽  相似文献   

10.
丹江口水库消落区的变动特点及其渔业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克驹  黄学才 《水利渔业》1990,(2):17-20,56
丹江口水库常年可利用的消落区面积约10万亩,陆生植物较多,可为鱼类提供较充足的饵料.另外,可在消落区种植黑麦草、稗草等,作为草食性鱼类的直接饵料,还可在消落区修建一些小型水体,用来培育苗种或养殖成鱼,也可以进行网箱养殖,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培养轮虫的饵料之一,与酵母悬液相比,小球藻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营养成分丰富的特点,其不仅可以被许多海洋生物直接摄食,用其培养的轮虫亦可直接作为鱼类幼苗的开口饵料,而不用经过再次的强化;用小球藻投喂轮虫不易造成水质的恶化,这让小球藻在中小规模的轮虫培育中具有显著的优势。本文以培养小球藻作为轮虫饵料为目的,列举了培养小球藻的基本方法,以及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一、培养方法根据小球藻液的总量及培育轮虫的规模,可  相似文献   

12.
硅藻是海水养殖水体浮游植物和底栖藻类中的最主要类群,也是鱼类、贝类和虾类的重要饵料生物,在养殖水体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生态作用。本文对海水养殖水体硅藻的种类多样性、微型硅藻的分布与作用、硅藻的分类研究、硅藻的营养价值与饵料作用等进行了综述,为丰富硅藻的分类学和多样性研究、优化养殖环境、提高养殖动物生产力等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正>轮虫属袋行动物门、轮虫纲,广泛分布于淡水、半咸水和海水水域中,在水产养殖育苗生产过程作为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生物饵料而被广泛使用。笔者多次尝试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下全过程利用小球藻高度浓缩藻液作为轮虫饵料进行超高密度培养试验,结果都获得较好成品轮虫收益,现将培养方法总结如下。一、养殖基本情况养殖容器为圆锥形孵化桶,养殖水体容积为  相似文献   

14.
自动投饵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渔业中每一个单元水体较小,养殖的鱼类数量、大小准确,水体温度可知,因此所需饵料投喂量可以计算出来,这就要求投饵机能够定量投喂,并且要求投饵机能够准确调节每一次的下料量及投料间隔。在要求较高的养殖车间,对投饵机进行饵料自动输送以及集中自动监控。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种鱼肥,当施放到养殖水体以后,都是通过肥料所含的各种营养元素作用于水生植物(水体中主要是浮游植物,也称藻类)来提高水体的初级生产力。藻类既可以直接作为白鲢等滤食性鱼类的饵料,同时也是水中浮游动物和其它微型动物的饵料,最终通过食物链被池塘中的经济水生生物——  相似文献   

16.
<正> 在池塘中进行多品种、高规格的鱼类混养,可以充分发挥池塘水体的生产潜力,发挥养殖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合理经济地利用饵料。每种放养模式采用以一种鱼为主体,搭配其它鱼类;主体鱼的选择要支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鱼之间的互利作用。  相似文献   

17.
鱼类气泡病的成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北方地区,气泡病是池塘养殖鱼类的常见病,鱼苗养殖期、鱼种养殖期、成鱼养殖前期及鱼类越冬后期常有发生,发病后可造成鱼类大批死亡,甚至全军覆没。一、病因由于养殖水体过肥,水体溶解氧过饱和引起。当养殖水体溶解氧过饱和时,过饱和的氧气通过鳃经血液循环进入鱼体,血液  相似文献   

18.
海产珍稀经济动物幼体的适口饵料小球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产珍稀动物幼体的生物饵料适口是人工育苗成功的关键所在。作为人工培养的优良饵料生物应具备下列条件:1.个体大小及在水中的运动和分布应适于养殖动物摄食;2.营养丰富且容易被养殖动物消化吸收;3.饵料生物的代谢产物对养殖动物无毒;4.对环境的适应力强,生长、繁殖迅速,易于大量培养。小球藻属绿藻门、绿藻纲、绿球藻目、小球藻科、小球藻属。适生于海水环境中的代表种如盐生小球藻(ChlorellasalinaButcher),该藻藻体为圆球形,单细胞,细胞直径为4~7微米,具有明显的细胞壁,壁薄而光滑。叶绿体杯形,几乎充满整个细胞,…  相似文献   

19.
研究小球藻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对三态氮的吸收能力。实验表明,小球藻可有效吸收养殖水体中的含氮化合物,但对三态氮的吸收有差异性。在一定氨氮浓度范围内小球藻优先吸收水体中的还原态氮,随着氮氧化程度的提高,其吸收能力有所下降。小球藻净化养殖水体中的氮化物与水体中小球藻数量有关,小球藻吸收氮的能力受到养殖环境中pH值、溶氧浓度、温度以及水体中磷浓度的影响。实验证明,用小球藻进行养殖水环境调控是可行的,但还存在一些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生物饵料对黑鲷仔鱼前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水产增养殖业的日益发展,鱼类的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国内近年来在鱼类种苗培育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鱼类的种苗生产中,对饵料的适口性和营养的要求比较高。日本在鱼类的种苗生产中,对生物饵料的培养,特别是小球藻、轮虫等的培养极为重视,几乎所有的鱼类种苗生产中都使用小球藻和轮虫作为仔鱼的主要饵料。我国大部份也是采用单细胞藻和轮虫培育仔鱼,同时也用一些个体较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