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清 《中国种业》2021,(1):69-73
以10个不同类型的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纯作为对照,研究小麦与甘薯行数比在3∶1和2∶1套作模式下甘薯地上部农艺性状和2种作物鲜产的变化。结果表明:参试甘薯最长蔓长比纯作减小;分枝数和茎粗因品种差异变化不尽一致;漯薯14号在3∶1模式种植时较纯作增产18.77%,漯薯15号在2∶1套作模式下较纯作增产3.99%,其余甘薯品种及小麦鲜产均不同程度下降;套作兼用型(漯薯11号和漯薯15号)甘薯品种产量更高;麦薯3∶1比2∶1套作模式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不同甘薯品种抗旱性评价及耐旱指标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工控水条件下,以15个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水2个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甘薯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差异。根据产量抗旱系数法分级,抗旱品种(抗旱系数≥0.6)为济薯21、济薯25、济徐23、济薯15、烟薯25;中等抗旱品种(0.4≤抗旱系数0.6)为徐薯18、济薯26、北京553、济紫薯2号、济薯18;不抗旱品种(抗旱系数0.4)为郑薯20、济紫薯3号、济薯22、济紫薯1号、凌紫。干旱胁迫导致甘薯的叶片数、蔓长、叶面积系数和生物量下降,品种间降幅不同,抗旱性强的品种降幅小,抗旱性弱的品种降幅大。这些农艺性状指标与甘薯品种的抗旱性呈显著正相关,可作为甘薯品种抗旱性鉴定的指标。徐薯18可作为甘薯品种抗旱性鉴定的标准品种。  相似文献   

3.
施氮量对鲜食型甘薯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施氮量对甘薯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的影响,为甘薯氮肥管理提供理论参考。以鲜食型甘薯(龙薯9和烟薯25)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鲜食型甘薯生物学指标、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鲜食型甘薯的蔓长、分枝数、节间长度、叶柄长和叶宽等生物学指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适当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薯块产量、商品薯率和单株薯块数。适量的氮肥可显著提高薯块中可溶性糖和Vc含量,薯块中可溶性蛋白、粗蛋白以及硝酸盐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通过二次曲线模拟可知:龙薯9和烟薯25的最高产量施氮量分别为166.60,153.13 mg/kg。甘薯的氮素积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且品种间氮素吸收效率表现为短蔓品种(龙薯9)小于长蔓品种(烟薯25),氮素利用效率表现为短蔓品种(龙薯9)大于长蔓品种(烟薯25)。减少氮肥施用量可显著提高甘薯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7个粉用型甘薯品种进行多年多点试验,筛选出适合豫中南地区种植的粉用型甘薯品种,并对该区域内粉用型甘薯品种选育、引进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7个参试品种中,漯薯10号、漯薯11、商薯19、济薯25、湘薯98等5个粉用型甘薯品种比较适宜在该区域内种植,其中漯薯10号、漯薯11最为适宜;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粉用型甘薯品种产量受环境影响大,因此,在粉用型甘薯品种培育与引进过程中应进行多年多点试验,鉴定其在该区域内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正>迷你甘薯因其外形小巧迷人,迎合了消费者的食用和购物心理,深受大众喜爱。其销售价格比普通甘薯高1~2倍,每千克产地价4~6元。为提高迷你甘薯的产量和商品率,栽培全程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技术措施,以实现亩产2 000~2 500千克、商品薯率85%以上的目标。一、适地选择甘薯忌连作,若是连作每年产量会下降10%~15%、商品率降低10%以上、病虫草害增加,所以凡上年栽培过甘薯的土地不  相似文献   

6.
<正>甘薯(Sweet potato,学名Ipomoea batatas Lam),属于旋花科、一年生草本喜光植物。胶东半岛地处山东省东北部,在北方薯区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现将胶东半岛甘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选种,育苗.品种选择胶东半岛推广的脱毒良种主要有:鲜食型甘薯:烟薯25、烟薯26、济薯21、济薯26;淀粉加工型甘薯:烟薯24、烟薯29;紫甘薯:烟紫薯3号、烟紫薯4号。  相似文献   

7.
高蛋白高花色苷甘薯新品种‘榕紫薯1号’创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探讨了放任授粉集团杂交技术克服甘薯亲本杂交障碍、扩大自然选择范围的可行性,为快速育成超亲品系提供借鉴。以高蛋白甘薯品种‘Tis5125’为母本,以遗传背景差异大的28个品种(系)为父本经放任授粉集团杂交育成高蛋白高花色苷甘薯新品种‘榕紫薯1号’。对‘榕紫薯1号’的形态特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病性、生产力、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榕紫薯1号’萌芽性好,全生育期生长势稳定。2011—2012年福建省甘薯区域试验平均鲜薯产量31.1739 t/hm~2;平均干物率29.35%,比对照‘金山57’高4.36个百分点;平均出粉率19.18%,比‘金山57’高3.80个百分点;食味评分81.4分,比‘金山57’高1.4分;外观评分81.2分,比‘金山57’高1.2分;鲜薯花色苷含量47.39μg/g.FW,干基粗蛋白含量7.5%;中抗蔓割病,耐贮性好。该品种于2014年通过福建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薯2014003),适合在薯瘟病较轻的平原及山地丘陵作为鲜食薯或特用淀粉加工品种栽培。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综合性状表现好、适宜贵阳自然条件下栽植的鲜食型甘薯品种,为本地鲜食型甘薯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对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引进的8个、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提供的3个品种共计11个鲜食型甘薯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黔薯2号薯干产量最高,黔薯1号次之,且两个品种食味均较好,可作为当地主栽品种进行推广种植;浙薯13口感较好,广薯87商品性好,可视不同需求进行一定推广;其余品种各有特色,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选择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抗旱品系,以14个紫甘薯品种(系)为材料(徐薯28为对照),采用盆栽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分析评价干旱胁迫对紫甘薯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干旱胁迫20 d时对其叶片光合特性及干旱胁迫70 d时对其产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参试紫甘薯品种(系)的叶绿素含量指数(CCI)、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单株薯块鲜质量和干质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CCI和Pn值较高的品种为宁紫薯1号和徐紫薯6号;烟薯0747和泰中11号受干旱胁迫影响较大;14个紫甘薯品种(系)中,徐紫薯6号、徐紫薯1号、徐薯33、徐102903、漯紫薯1号、商077-1、宁紫薯1号、徐薯28属气孔限制因素导致的光合速率降低类型,其余品种(系)属于非气孔限制因素导致的光合速率降低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宁紫薯1号、徐紫薯6号抗旱性较强,烟薯0747、泰中11号抗旱性较弱。  相似文献   

10.
针对市场上紫甘薯品种较少、产量低、食用口感较差等问题,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合作,以宁N26-2为母本,与多父本进行集团杂交,经高低世代组合筛选,育成鲜食型紫甘薯新品种皖苏361,于2022年9月完成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甘薯(2022)340044。该品种薯块纺锤形,薯皮紫色,薯肉浅紫色,鲜薯产量26530.5kg/hm2,较对照宁紫薯1号增产8.40%,薯块干率31.50%,鲜薯花青素含量7.79mg/100g,食味评分75.35分,比宁紫薯1号高3.15分。抗蔓割病,中抗根腐病,耐储藏,可作为鲜食型紫甘薯品种在长江中下游薯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旨在探讨、验证优质食用型紫肉甘薯新品种创制的最佳策略,为甘薯高效育种提供借鉴。以来自日本的优质紫肉型甘薯‘川山紫’为母本,以高产、高糖材料‘冀薯6-8’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获得优质食用型紫肉甘薯新品种‘榕紫薯5号’。该品种2011—2013进行多点选拔、品比及鉴定,2014—2015年参加福建省甘薯区试。对‘榕紫薯5号’的形态特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病性、生产力、适应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榕紫薯5号’为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35天,萌芽性好,分枝能力中等,全生育期群体长势强劲,结薯集中。2014—2015年福建省甘薯区域试验平均鲜薯产量30.24 t/hm2,平均干物率30.12%,平均出粉率19.84%,食味评分81.6分,比对照高1.6分。外观评分81.3分,比对照高1.3分。花青素含量26.95 mg/100 g FW。大中薯率68.7%。省区试综合鉴定结果为:株型中蔓半直立;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比对照高;干物率和淀粉率与对照相当;食味品质、外观品质均优于对照;抗蔓割病,中抗薯瘟病,耐贮性好,该品种达到食用型甘薯品种审定标准,可作为鲜食及特用薯在中国南方薯区广地域种植。  相似文献   

12.
甘薯脱毒薯(苗)生产技术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小丁 《作物杂志》1998,14(5):32-33
植物脱毒技术在甘薯上的应用取得了效果,各地近几年的试验表明,较耐病毒的品种脱毒后比对照增产20%~30%,而不耐病毒的品种脱毒后增产幅度更大,有的甚至成倍增加。由于甘薯脱毒薯是近几年新推广的技术,目前脱毒薯尚无质量标准和较完善的脱毒种薯(苗)生产程序……  相似文献   

13.
《作物育种信息》2005,(12):17-17
冀薯98(原代号冀17—4),2004年通过全国甘薯品种鉴定。该品种是利用甘薯与近缘野生种三浅裂野牵牛实生苗选系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含有四分之一野生种血统,抗旱性好,杂种优势强,表现高产、高干、品质好。2002—2003年参加全国北方区试,鲜薯比对照品种徐磬18增产22.35%,薯干增产33.8%,烘干率比徐薯18高2.71个百分点,食用品质优良,是一个食用和淀粉加工的兼用型新品种。冀薯98生长势强,萌芽性好,耐储藏,结薯整齐集中,大中薯率高,商品性好;磬形长纺锤型,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地满足市场对甘薯加工食品日渐增长的需求,培育适宜四川省甘薯主栽区种植的优质食用加工型甘薯新品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用湘薯15为母本,在其集团杂交后代中经过实生苗选育圃、复选圃、品比复选圃、省区域试验等系统选育法,围绕适宜四川省甘薯主栽区生态条件和优质、高产、抗逆等育种目标开展品种选育。经2017-2018年四川省甘薯区域试验鉴定,川薯228鲜薯平均产量为32463.6kg/hm2,比南薯88(对照)增产24.30%,食味评分高于对照。川薯228于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登记,该品种高产稳产、食用品质优、中抗茎线虫病和蔓割病,适宜在四川省甘薯主栽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甘薯新品种龙薯9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其茂 《中国种业》2007,(11):61-62
根据甘薯产业化发展需要,采用最新育成品种间(岩薯5号/金山57)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甘薯新品种龙薯9号,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不但鲜薯、薯干产量均比对照金山57显著增产,而且可利用其早熟、高产的特点,实现甘薯生产的周年供应和抗灾救荒用种均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部分甘薯品种品质的研究结果表明:(1) 甘薯品种(系)间薯块内的淀粉、蛋白质、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C、可溶性糖等成分存在明显的差异;(2) 环境条件对甘薯营养成分有一定的影响。同一品种在不同地点种植,其薯块内的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种植,其薯块内的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差异较大,而淀粉、维生素C含量差异较小;(3) 薯块内的蛋白质含量与17种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苏渝 30 3(渝苏 30 3)系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与重庆市甘薯研究中心合作于 1991年从宁 B5 8- 5×苏薯 1号的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而成的优良淀粉加工及饲用甘薯新品种。 1997年以来分别通过了四川省、重庆市、江苏省和江西省的农作物品种审定。主要特征特性 顶叶绿边缘带褐色 ,叶片心脏形 ,叶柄绿带紫色 ,蔓绿带紫色 ,长蔓型 ;单株分枝数7~ 8个 ,单株结薯数 3~ 4个 ,薯型下膨纺锤形 ,薯皮红色 ,薯肉淡黄色 ,结薯整齐 ,商品薯率高。育苗试验表明 ,该品种萌芽性好 ,出苗量较多 ,薯苗粗壮 ,百株苗重为 831g,比徐薯 18高 10 .1% ;栽后发根还苗快…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徐薯22、徐508、徐薯25、徐薯18、商薯19等5个不同基因型甘薯品种的盐胁迫研究,表明在盐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甘薯品种的产量和干率均有所下降,产量的下降幅度在22.87%~56.35%,干率的下降幅度在2.33%~7.2%;当用20%盐水浇灌时,所有品种均不能生长。对盐胁迫后甘薯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盐胁迫对甘薯苗期影响较大,但对甘薯中期和后期影响不大;对POD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甘薯品种在受到盐胁迫时,多数品种的POD活性是不升高的,甘薯品种对盐胁迫有自我保护。从品种的耐受度、产量、POD活性值等多因素结果表明,徐薯22和徐薯18对盐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9.
优质紫肉甘薯新品种‘榕紫薯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探讨、验证优质食用型紫肉甘薯新品种创制的最佳策略,为甘薯高效育种提供借鉴。以来自日本的优质紫肉型甘薯‘川山紫’为母本,以高产、高糖材料‘冀薯6-8’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获得优质食用型紫肉甘薯新品种‘榕紫薯5号’。该品种2011—2013进行多点选拔、品比及鉴定,2014—2015年参加福建省甘薯区试。对‘榕紫薯5号’的形态特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病性、生产力、适应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榕紫薯5号’为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35天,萌芽性好,分枝能力中等,全生育期群体长势强劲,结薯集中。2014—2015年福建省甘薯区域试验平均鲜薯产量30.24 t/hm 2,平均干物率30.12%,平均出粉率19.84%,食味评分81.6分,比对照高1.6分。外观评分81.3分,比对照高1.3分。花青素含量26.95 mg/100 g FW。大中薯率68.7%。省区试综合鉴定结果为:株型中蔓半直立;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比对照高;干物率和淀粉率与对照相当;食味品质、外观品质均优于对照;抗蔓割病,中抗薯瘟病,耐贮性好,该品种达到食用型甘薯品种审定标准,可作为鲜食及特用薯在中国南方薯区广地域种植。  相似文献   

20.
食用甘薯品种选育及系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食用甘薯品种的选育方法,加快优良食用甘薯品种的选育进程。本研究对2001—2020年育成的22个食用型甘薯品种主要性状和亲本系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2个食用甘薯品种的平均鲜薯产量32689.0 kg/hm2,平均干物率28.1%。其中12个苏薯系列红心食用甘薯品种的平均胡萝卜素含量4.77 mg/100g鲜薯,10个宁紫薯系列紫心食用甘薯品种的平均花青素含量24.49 mg/100g鲜薯。系谱分析表明:苏薯系列红心食用甘薯品种基因源主要来自于美国品种,其中大多数品种都具有‘南瑞苕’血统,宁紫薯系列紫心甘薯品种基因源主要来自于日本品种,同时种质创新和桥梁亲本的应用也对紫心甘薯品种选育起到重要作用。外引资源和创新种质都是食用甘薯育种不可或缺的亲本来源,定向配组杂交是选育优良食用甘薯品种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