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刺参是我国继中国对虾之后的又一拳头性养殖品种,特别是在山东威海地区,海水池塘养殖刺参面积占总海水池塘面积的比例超过80%,可谓是该地水产养殖的支柱产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突破,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快速增加,北方、南方地区形成了刺参养殖的一个新的高潮。但是,由于2013年、2016年受到极端高温天气的影响,造成我国山东、辽宁、河北、天津等省市沿海池塘养殖的刺参大面积死亡,有的甚至绝产现象,使刺参养殖这一兴旺产业遭到毁灭性重创,因此,可以预测极端高温天气以后将还有可能再次发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7月份持续的高温天气,给江苏地区部分水产养殖户造成了突发性、毁灭性的打击。8月份是持续高温,同时伴随着大雨,甚至暴雨,这种极端天气对水产养殖危害极大。高温使生物代谢旺盛,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增多;降雨导致养殖水体p H值降低,使生物体的抗应激和抗病力下降,水体极易滋生各种有害病菌,导致生物更易发病。为将养殖风险降低,结合在笔者2017年生产实践,总结了如下养殖管理措施,以便对养殖户  相似文献   

3.
<正>山东和辽宁作为北方传统刺参养殖主产区,2016年养殖规模分别占全国的39.7%和55.7%,鲜参年产量占全国的48.9%和34.2%。但近年来受世界性气候变化影响,夏季持续高温、集中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时有发生,对刺参池塘养殖造成严重影响。尤其2013年山东地区持续的夏季高温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受灾最严重的黄河三角洲地区养殖刺参死亡率高达80%以上,此后山东陆基刺  相似文献   

4.
刺参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刺参的增养殖模式主要包括室内工厂化养殖、池塘养殖、围堰养殖、浅海底播增殖及筏式养殖等,其中池塘养殖刺参面积最大。池塘刺参养殖受气候影响较大,尤其在夏季持续高温、多雨天气下,极易导致池塘养殖刺参大面积死亡甚至绝产,如何避免夏季极端天气下刺参的大面积死亡,使池塘养殖刺参安全度夏,已成为水产养殖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产》2016,(7):81-86
正7月份各地持续高温,是全年气温、水温较高时期,也是雷雨多发季节,极易出现暴雨、强对流等极端天气,沿海地区进入台风高发阶段,要注意加强水产养殖生产管理。根据近三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6.
<正>据湖南省气象部门预测,8月全省进入高温期,气温将达35℃以上晴热高温天气,大部分致病菌繁殖量和养殖水体的生物量也接近峰值,水产养殖动物可能由于高温、水质恶化、缺氧等原因,造成一定的死亡,养殖病害种类各种病情更会加剧。病情预测鲤、鲫易发锦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车轮虫病、孢子虫病和指  相似文献   

7.
<正>一、2019年总体天气研判天气和气候与水产养殖特别是河蟹养殖息息相关,几乎每个河蟹养殖者每天都会关注天气。据今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部长通道中国气象局刘雅鸣局长预测今年的天气: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气候总趋势为复杂、多变、极端性强。根据预测,今年气候年景总体偏差,自然灾害较重、极端事件较多。今年以来,受厄尔尼诺的影响,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多。今年汛期降水分布是南多北少,江淮、江南降水偏多。长江流域中下游将有可能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河蟹养殖将面临一次严峻的考验。二、灾害性天气对河蟹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8月份,将迎来立秋和处暑两个节气,全国大部气温仍然偏高,强降水过程较频繁,水产养殖生产需注意防范强降水天气和高温天气的不利影响。根据近几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情况,8月份各地需重点关注以下水生动物疾病。病情预测1.鱼类疾病(1)草鱼出血病:主要危害草鱼鱼种和1足龄青鱼,临床以红鳍、红鳃盖、红肠子和红肌肉等其中一种或多种症状为特征,发病水温20℃~30℃,25℃~28℃最易发病,  相似文献   

9.
河蟹养殖经过30多年的不断探索与总结,基础技术已经逐步成熟,现在的技术关键是做好精细化管理。一年中6-8月是气温逐渐升高阶段,也是水生动物生长的关键时期,这3个月要经历梅雨期和持续高温期特殊气候。梅雨期一般在23~24天,最长的达50多天。梅雨期因受强对流天气影响,会出现过程性、间歇性降水和区域性暴雨过程,梅雨量因年份不同而有所不同,雨量大的年份会出现灾害性洪涝。河蟹生长的适宜水温为22~25℃,梅雨期过后即进入炎热的夏季高温期,蟹池表层水温高达30℃左右,最高时达到40℃以上,持续高温、少雨的极端天气会对河蟹养殖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针对养殖户关心的重点问题,科学养鱼杂志社采访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徐钢春研究员、江苏盐城市盐都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宋长太研究员、昆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蒋明高工、安徽当涂县大陇镇农业服务中心严爱平高工、江苏渔乐圈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李志国副总经理,请行业专家、基层一线技术推广和服务人员进行解答,以期指导今年养殖户提质增效、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10.
7月江苏省气温23℃~35℃,养殖水温25℃以上,高温闷热的天气将会持续,养殖需要加强水质的调控,适量投喂优质鱼饵。  相似文献   

11.
<正>据湖南省气象部门预测,预计7月我省以晴雨相间天气为主,其中省内大部分地方将达到35℃以上晴热高温天气,中旬平均气温正常或略偏低,为28℃左右。全省降雨过程较少,降水量南多北少,中旬湘南等地可能出现较强降水过程,需注意暴雨洪涝对养殖生产的不利影响。另外随着水温的不断上升,水体环境变化较大,所以养殖病害种类将增加,病情也会加重,是发病的高峰期。鱼类将主要发生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鳖的病情仍以细菌性疾病为主。  相似文献   

12.
<正>7月份,天气闷热,水温持续升高,水产养殖进入生产旺季,水产养殖动物摄食量增加,残饵及排泄物不断增多,极易影响水体环境。同时7月也是雷雨多发季节,可能出现暴雨、强对流等极端天气,沿海地区进入台风高发阶段,气温变化幅度大,养殖水质、底质较不稳定。本月是水质易变、病害爆发和流行的主要月份之一,病害防控工作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3.
每年5-9月是广东省南美白对虾养殖的黄金季节.也是暴雨等极端天气的多发季节。每次暴雨前后都会不同程度地对南美白对虾养殖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大菱鲆为栖息于大西洋东北部沿岸的特有的海水鱼类。其最佳养殖水温10-20℃,耐受极端温度0-30℃,1龄鱼的生活水温为3-26℃,2龄以上对高温的适应性略有下降。大菱鲆是欧洲著名的海水养殖良种,受到国际养殖界的高度重视,并在不断扩大其养殖范围。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2000年9月14日,经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确认大菱鲆为适宜在我国水产养殖生产中推广的从境外引进的品种。现已推广到山东、大连等沿海地区。大菱鲆主要养殖方式为工厂化养殖和海上网箱养殖,目前在工厂化条件下,5厘米的苗入池…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产》2013,(6):47-50
6月份,全国各地水产养殖进入生产旺季。南方地区气温迅速升高,水温达到20℃~30℃;北方地区水温也随之升高,达到18℃~25℃。6月将经历“芒种”、“夏至”两个节气,南方地区随着雨季的来临,高温闷热天气需要加强水质的调控,保证充足的溶氧量;北方地区也需注意水温骤变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在夏季高温期,一些刺参养殖池塘出现不同程度的刺参死亡现象,极端高温天气甚至会造成“全军覆没”,给刺参池塘养殖造成极大的危害。近年来,笔者在刺参池塘采用多品种混养、轮养模式,规避了刺参度夏的养殖风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情况总结如下,供参考。一、试验条件池塘位于胶东半岛的五垒岛湾畔,面积64亩,泥沙底质,最高水深2米;设进排水闸门各1个,进排水便利;池塘配备1.5千瓦的推水式增氧机8台。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气温、水温逐渐升高,虾蟹进入生长旺季。此时期是病害和灾害性天气高发期,也是养殖管理的重点期和难点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全年产量和经济效益。抓好高温季节的饲养管理,是提高河蟹规格、产量、品质和效益的重要手段。现介绍锦溪镇河蟹养殖进入高温季节后的主要技术措施。一、重视水质调控高温季节,河蟹对水环境的质量要求非常高。进入6月份后,天气变化快,饲料投喂多,水质较难控  相似文献   

18.
夏季极端高温是制约我国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池塘养殖发展的关键环境因素。本研究基于文献拟合了北方养殖区仿刺参存活率与水温的关系, 确定了仿刺参半致死温度; 收集了 1980—2020 年夏季每小时气温数据, 分析了仿刺参养殖区域极端高温的时空特征和仿刺参池塘养殖受灾频次; 根据受灾频次判定了仿刺参池塘养殖敏感区, 最终预测了 2046—2050 年 3 种 CMIP5 典型浓度路径(RCP)情景模式(RCP2.6、RCP6.0 和 RCP8.5)下仿刺参养殖高温敏感性。结果显示, 仿刺参半致死温度(LT50), 即致灾温度, 为(31.7±0.15) ℃; 中国北方沿海区域是气候变暖的显著响应区, 2011—2020 年中国北方沿海区域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分别以 1.27 ℃/10 a 和 2.15 ℃/10 a 的速率上升, 导致北方仿刺参养殖区普遍遭遇致灾温度, 其中渤海西南海域受灾频次最高; 在 3 种 RCP 情境下, 渤海大部分海湾仿刺参池塘养殖风险加大。结论认为, 仿刺参产业发展需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空间发展规划, 建立基于高温预警预报系统的应对策略, 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河蟹养殖过程中水草种植和养护好坏直接决定了河蟹养殖的成功与否.笔者在江西主要河蟹养殖地区发现水草春季生长旺盛,但到了 7、8月高温天气容易出现轮叶黑藻、伊乐藻和苦草衰败,甚至死亡的情况,影响了河蟹养殖产业的发展.因此,针对调查中发现的水草容易衰败的情况,笔者设计了在高温天气(7-8月)水草衰败时,使用挺水植物与浮水植物...  相似文献   

20.
水产动物在养殖过程中承受各种各样的应激:病原微生物、药物刺激、极端天气、恶化的水环境、机械损伤等都是应激的重要来源。气温过高可使水产动物产生应激。地处亚热带的华南地区,夏季天气炎热,水温可高达35℃。当温度升高,超过水产动物所能承受的上限温度时,鱼虾就会对热的刺激产生反应,动物对高温的这种不适反应称为热应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