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为验证雅苒大量元素水溶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进行田间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雅苒大量元素水溶肥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水稻有效分蘖率,增加水稻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平均增产32 kg/667 m2,增产幅度达5.37%,平均增加经济效益74.68元/667 m2。  相似文献   

2.
为验证微生物菌剂(microbial inoculants)对盘锦市水稻增产的应用效果,为农业部肥料登记提供科学依据,在大洼区西安镇、盘山县甜水镇进行田间水稻小区试验。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并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施微生物菌剂对水稻株高、每穴穗数、穗粒数、秕粒数、结实率、千粒重都有明显的影响,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于2009年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开展水稻水气平衡栽培法不同栽植方式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抛栽和品字形移栽的水稻返青快、分蘖早,且在分蘖盛期和灌浆期根系发达并具有较强活力:栽植方式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依次为每667m~2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品字形移栽和抛栽分别比对照(常规手插)每667m~2增产81.22kg和41.60kg,增幅分别达15.46%和7.92%。  相似文献   

4.
试验通过氨基酸液态肥与当地常规施肥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其在本地区水稻生产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从抗逆性上看,水稻氨基酸液态肥的空瘪率比常规施肥低1.3%,褐变穗和纹枯病的发病率分别比常规施肥低0.8%和0.6%。水稻氨基酸液态肥在株高、穗长、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方面都要优于常规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水稻氨基酸液态肥增产9.8 kg/667 m~2,增产值26.5元/667 m~2,去掉成本,净增收益21.5元/667 m~2。  相似文献   

5.
为初步探讨氰氨化钙颗粒肥在水稻栽培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双季晚稻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生理特性、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氰氨化钙颗粒肥能促进水稻生育前期分蘖的发生,且氰氨化钙施用量越大,效果越好;在株高、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指数方面,各处理的效果总体为施用氰氨化钙300 kg/hm2常规施肥施用氰氨化钙150 kg/hm2。水稻施用氰氨化钙颗粒肥能提高生育前期叶绿素含量和根系伤流量。与常规施氮处理相比,施用氰氨化钙300 kg/hm2处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增加16.3%。施用氰氨化钙150 kg/hm2处理水稻在每穗粒数上比常规处理高8.1%。但3种处理在产量、结实率和千粒重方面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李保军  吕东升  白树春 《北方水稻》2009,39(6):40-40,48
对硫酸钾镁与氯化钾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硫酸钾镁肥的田块水稻的总穗数、结实率、千粒重都较之处理2有所增加,实际产量平均值为547.68 kg/667 m2,较处理2增产7%。  相似文献   

7.
水稻应用强的纳米863助长器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强的纳米863助长器对水稻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进行此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生育期间使用强的纳米863助长器可使水稻株高增加2cm,有效穗数增加1穗/穴,结实率增加2.6%,千粒重增加0.1g,增产稻谷37.6kg/667m2,增产率达到7.9%,增产效果明显。并且强的纳米863助长器使用方便,对人体无害,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对起垄覆膜、起垄无膜处理与常规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起垄覆膜处理水稻株高增加18.4 cm,分蘖起始时间早9 d、最高分蘖时间早7 d、最高分蘖增加47.5株/m2、穗数增加57.4穗/m2、齐穗和成熟早2 d和3 d、穗粒数增加6.15粒,而千粒重降低1 g、最终水稻理论增产102.8 kg/667 m2,实测产量增加26.6 kg/667 m2,增产达4.36%;起垄无膜处理水稻株高降低4.8 cm、收获穗数降低13.3穗/m2,理论产量减少19 kg/667 m2实测产量减少94.4 kg/667 m2,最终常规处理比起垄无膜处理增产14.65%。  相似文献   

9.
对"十二五"期间四川省审定的51个高产型中籼迟熟三系杂交稻组合的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经济性状与产量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这51个组合的平均有效穗数为13.89万/667 m~2、穗着粒数为176.87粒、结实率为80.99%、千粒重为29.52 g、稻谷产量为547.22 kg/667 m~2、增产率为5.36%。单产与有效穗数和增产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长、穗着粒、结实率和千粒重相关性均不显著;有效穗数与穗着粒数、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穗长呈显著负相关;结实率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四川省这样的生态条件下,要进一步突破水稻产量水平,应在保持一定单穗质量的基础上,平衡协调穗、粒结构,适当增加有效穗数。针对不少品种结实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新育杂交稻结实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新型生态螯合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生态螯合肥能明显促进水稻生长,分蘖、SPAD值、叶面积指数、株高、草重和谷重都明显增加;产量和米质性状得到明显提高和改善,表现在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明显增加,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提高,垩白度和蛋白质含量降低;使氮农学利用率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增加,10~20 cm土层速效氮、磷、钾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肥量对水稻产量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郭井祥 《北方水稻》2009,39(4):36-37
通过探究不同施肥量对寒地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特做此项试验。结果表明:同一水稻品种在不同施肥条件下,穴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均存在明显的不同。其中,施氮量为94.0 kg/hm2的处理所获得的水稻产量最高,达到547.36 kg/667 m2。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丰泽绿色有机肥、美国亚联微生物农业一号及活性钛肥应用于水稻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对水稻生育性状及产量有较大的影响,可降低株高9~19cm,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增加穗粒数11~13个,增加千粒重0.8~1.0g,结实率提高7.0%~12.9%。施用丰泽肥水稻增产4.8%,增加经济效益338.6元/667m2。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水稻苗期、初花期、齐穗期和灌浆期喷施不同种类的硼肥与空白对照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硼肥可增强植株的抗逆性,有利于减少水稻病害的发生,还可改善株型,增强抗倒伏能力;喷施硼肥可以增加水稻的株高、穗长、分蘖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各处理的产量均高于对照,增产55.2~93.4 kg/667 m2,增产率12.4%~17.6%,其中产量最高的是速乐硼30 g/667 m2,实际产量达624.1 kg/667 m2,增产率17.6%,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在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喷施不同用量的速效钙肥,可不同程度地加快水稻的生育进程,可增加水稻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在水稻孕穗期、齐穗期各施用速效钙17.5 g/667 m2的处理产量最高,增产率为7.7%。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区对比试验,设置12.0、15.0、18.0、21.0、24.0 kg/667 m~2施氮量,探讨氮肥运筹对水稻新品种桥科951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主茎叶片数、单位面积最高茎蘖数、收获穗数、齐穗期叶面积指数、剑叶净光合速率、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显著增高;茎蘖成穗率、有效叶面积率、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百分比、收获指数、结实率、千粒重随之降低;每穗成粒数、齐穗期高效叶面积率则表现为先增后减。施氮量为21.0 kg/667 m~2处理获得最高单产702.5 kg/667 m~2,较其他处理分别增产17.2%、11.14%、5.4%及2.54%。  相似文献   

16.
蔺秀荣  王爱红 《垦殖与稻作》2008,38(1):74-74,65
为验证强的纳米863助长器对水稻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进行此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生育期间使用强的纳米863助长器可使水稻株高增加2cm,有效穗数增加1穗/穴,结实率增加2.6%,千粒重增加0.1g,增产稻谷37.6kg/667m^2,增产率达到7.9%,增产效果明显。并且强的纳米863助长器使用方便,对人体无害,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为了验证海王氨肽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拔节孕穗期叶面喷施海王氨肽肥30ml/667 m2,水稻的株高、平方米有效穗数、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优于对照,较对照增产23.4 kg/667 m2,增产率4.3%,增效45.1元/667 m2。  相似文献   

18.
通过水稻应用“宝丰”复混肥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插秧后7 d施用“宝丰”复混肥20 kg/667 m2,生育期追施尿素20 kg/667 m2,效果明显,穗数增加5.6万穗/667 m2,分蘖率提高1.8%,千粒重增加0.3 g,产量增加15 kg/667 m2左右,增加纯收入27元/667 m2。  相似文献   

19.
试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法对参加1996、1997两年辽宁省水稻区试中晚熟组的10个品种(系)的6个主要经济性状与单位面积(667m2)产量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结实率对产量的作用最大,其后依次是株高>每穗粒数>穗长>每穴穗数>千粒重。因而在水稻育种及后代选择中应注重选择结实率高、株高适中、穗粒数多的株系。同时选择的株系要求每穴穗数较多、穗长适中。千粒重在株系抉择中不属于主要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水稻品种上农粳2号在分蘖期分别施用15%多效唑、15%胺鲜·乙烯利和50%噻苯·乙烯利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其对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长调节剂以及不同浓度对上农粳2号产量的影响不同,12 g/667 m~2 15%多效唑对上农粳2号有一定增产效果,随着施用浓度的不断升高,有效穗在增加,但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均有下降,导致产量逐步降低。15%胺鲜·乙烯利12 g/667 m~2的处理对上农粳2号增产效果明显,主要是有效穗和穗实粒数增加所致。50%噻苯·乙烯利随着施用浓度不断增加,水稻产量在增加,在浓度为100 m L/667 m~2处理时产量达最高。综合产量相关性状可知,在分蘖期施用50%噻苯·乙烯利100 m L/667 m~2或15%胺鲜·乙烯利12 g/667 m~2,水稻产量提高的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