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氨基酸微量元素水溶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棉所43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氨基酸微量元素水溶肥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氨基酸微量元素水溶肥可以改善棉花的生长状况,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施用氨基酸微量元素水溶肥的地块比常规施肥、减量施肥和不施肥的同等肥力地块每666.7 m2籽棉产量分别提高64.01 kg、107.03 kg、172.03 kg。  相似文献   

2.
定西市是全国马铃薯种植大市,属典型旱作农业区,由于多年来忽视微肥的配合施用,导致马铃薯种植中施肥不平衡,产量低且不稳现象愈加严重。为探讨氨基酸水溶肥在旱作马铃薯种植中的使用效果,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氨基酸水溶肥和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及增产效应。结果表明,配施处理全株鲜重最大值较单施氨基酸水溶肥处理最大值增加35.00%~60.23%,较单施复合肥处理最大值增加11.70%~42.87%。以配合施用处理A5+H(水溶肥拌种+水溶肥喷施2次+混合肥1 471 kg/hm~2)的地上、地下及全株干物质积累量为最高,地上茎叶、地下块茎和全株干物质最大值分别达99.50,252.00和321.78 g/株。配合施用处理较单施水溶肥和单施复合肥处理增产幅度分别在25.80%~79.45%和10.72%~57.98%,最高产量亦表现在A5+H处理中,产量达到52 960 kg/hm~2,分别较单施水溶肥处理和单施复合肥处理增产23 453和19 437 kg/hm~2,且与单施处理均呈现极显著差异。综合来看,氨基酸水溶肥和氮磷钾肥配施,能够有效提高马铃薯地上茎叶和块茎的鲜重、干物质积累量,提高块茎产量。  相似文献   

3.
试验通过氨基酸液态肥与当地常规施肥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其在本地区水稻生产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从抗逆性上看,水稻氨基酸液态肥的空瘪率比常规施肥低1.3%,褐变穗和纹枯病的发病率分别比常规施肥低0.8%和0.6%。水稻氨基酸液态肥在株高、穗长、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方面都要优于常规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水稻氨基酸液态肥增产9.8 kg/667 m~2,增产值26.5元/667 m~2,去掉成本,净增收益21.5元/667 m~2。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肥类型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一种高产喜肥的作物,由于马铃薯品种和肥料配比的差异性,各地区土壤养分和气候条件的不同,关于马铃薯具体的施肥种类、水平、方式等需细致研究。为研究不同类型底肥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选用马铃薯新品种‘垦薯1号’为试验材料,设水溶肥、复合肥、掺混肥3种底肥并分别添加总肥量10%剂量增效剂及不施肥对照共计7个处理,研究其对马铃薯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50kg/667m~2水溶肥、复合肥和掺混肥均提高了马铃薯的根长度、根数、根鲜重、株高、茎粗、单株结薯数、大中薯率和小区产量,降低了主茎数;各指标在混施10%增效剂的处理下明显好于单一施肥处理,水溶肥混施增效剂处理的所有测定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所有施肥处理的经济效益也都高于对照,从大到小排序为水溶肥添加增效剂、复合肥添加增效剂、掺混肥添加增效剂、水溶肥单一施用、复合肥单一施用、掺混肥单一施用处理。试验结果确定了3种肥料的施肥效果,证明了水溶肥较其他类型底肥效果好,且配合施用增效剂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起到促进作用,经济效益更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金正大硝基双增双控控释肥与当地施肥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其在本地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从抗逆性上看,施用金正大硝基双增双控控释肥处理的空瘪率、纹枯病发病率分别比常规施肥低1.1%、1.8%。在穗长、实粒数、结实率等方面,金正大硝基双增双控控释肥优于常规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金正大硝基双增双控控释肥处理增产23.5 kg/667 m2,增加产值59元/667 m2,去掉成本,净增收效益3元/667 m2。  相似文献   

6.
盐碱土壤施用不同生物有机肥对大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以大麦花22为试材,研究不同有机肥品种对大麦生长、茎蘖动态、成熟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习惯施肥(不施有机肥,常规施氮)相比,3种配施生物有机肥(联业生物肥、通微腐殖酸肥、温兴蚯蚓肥)处理,大麦分蘖数、有效穗数、千粒质量等均明显提高,而每穗粒数、穗长、株高等有所降低。腐植酸肥与常规施氮组合处理下的大麦产量最高,比仅常规施氮处理的增产8.54%。减氮10%并配施生物有机肥(腐殖酸肥或蚯蚓肥)处理的分别比常规施氮处理的增产0.22%和1.43%。本结果说明生物有机肥的施用有利于促进氮肥的减量化使用。  相似文献   

7.
滴施液体肥对甜玉米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滴灌施肥条件下研究液体肥料对甜玉米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滴施液体肥料处理甜玉米的地上部生物量、株高、茎粗、叶长、叶宽等生长指标明显高于常规灌溉施肥处理;与常规灌溉施肥相比,滴施液体肥可明显提高甜玉米对氮、磷、钾的吸收量;滴施液体肥处理甜玉米的穗重、穗长、穗粗、百粒重、行粒数、产量、糖度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高15.1%、2.1%、8.5%、12.3%、6.8%、10.0%、11.7%。滴灌施用液体肥可明显促进甜玉米的生长,提高养分的累积量,从而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8.
含氨基酸水溶肥是一种新型绿色肥料,具有肥效快、无残留、改善作物品质和提高作物抗逆性等优点。将其作为有机载体制备菌肥,对芽孢杆菌生长和繁殖是否具有影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分析不同浓度的“绿农林”含氨基酸水溶肥溶液对芽孢杆菌菌株X05和QB61生长繁殖、拮抗代谢物产生以及对番茄、香蕉生长和香蕉枯萎病防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 g/L供试含氨基酸水溶肥溶液中培养24 h,芽孢杆菌X05和QB61细胞数量增长为初始菌量的86~2900倍,而在清水中培养24 h,细胞数量未发生明显变化;X05和QB61在50 g/L的含氨基酸水溶肥溶液中培养48 h,上清液对香蕉枯萎病菌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在其他浓度的含氨基酸水溶肥溶液和清水中培养48 h,上清液均无抑制作用;与单独施用芽孢杆菌X05或QB61处理相比,施用添加芽孢杆菌X05或QB61的含氨基酸水溶肥处理的番茄和香蕉幼苗生长显著增强,同时香蕉枯萎病发病指数分别降低33.4%和32.2%。以上结果表明,供试氨基酸水溶肥可促进芽孢杆菌X05和QB61的生长和繁殖,并使其产生拮抗代谢物,两者混合施用对番茄和香蕉具有更好的促生效果,并可提高芽孢杆菌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因此,供试的含氨基酸水溶肥与上述的芽孢杆菌组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水稻机械侧深精准施用基肥技术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生产中传统施肥方式肥料损失大,利用率低。侧深施肥与水稻栽插一次性完成,可减少作业程序和肥料损失,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试验设4个处理,以传统基肥抛施尿素方式为对照,设置3个不同尿素用量侧深施肥方式,研究其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侧深施肥有利于低位分蘖,侧深施肥处理1高峰苗降低4.5万株/667 m^2,成穗率提高7.4%,穗粒数增加11粒/穗,有利于争大穗,从而提高产量。说明侧深施用与常规施用等量基肥的情况下,后期减少1次分蘖肥的使用,最终穗数与常规施肥相当,但穗粒结构中的实粒数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处理,这是产量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其他产量影响因素无明显差异。侧深施肥基肥量过大(22.5 kg/667 m^2)时,分蘖过多,高峰苗难控制,后期无效分蘖退化慢,生物产量过大,导致肥料和温光资源浪费,最终穗型减小,穗粒数减少,经济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0.
氮肥后移对长江上游机插杂交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三系杂交籼稻品种渝香203和渝优7109为材料,设置常规施氮模式CF(基肥∶分蘖肥∶穗肥=7∶3∶0)、氮肥后移施肥模式AF1(基肥∶分蘖肥∶穗肥=7∶0∶3)、氮肥后移施肥模式AF_2(基肥∶分蘖肥∶穗肥=3∶3∶4)以及不施肥的对照处理(CK),研究氮肥后移对长江上游机插杂交籼稻群体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比较,常规施氮和氮肥后移处理增加了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进而提高了水稻产量;与CF处理比较,AF_2处理略微增加了水稻产量,增幅为2.9%~8.7%。穗部性状方面,与常规施氮处理比较,氮素后移处理的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差异不显著,但AF_2处理的穗长和单穗干重明显增加,AF_2处理单穗干重低于5 g的穗子比例明显减少,而大于5 g的穗子比例显著增加。此外,AF_2处理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较CF处理显著增加,后期生长优势明显。本试验条件下,氮肥后移的AF_2处理有利于大穗形成,同时个体穗部性状得到改善,花后群体生长优势明显,但因有效穗数不足而较常规施氮模式CF的增产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1.
机收再生稻是一种省工节本的水稻高效栽培模式。为探索华南地区低桩机收再生稻高产高效施肥方式,以黄华占和深优9516为材料,设置再生稻促芽肥、促苗肥、穗肥3个施肥因素,每个因素设不施氮和施氮60 kg/hm22个水平,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对再生稻产量及其构成、稻米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再生稻产量差异显著。黄华占和深优9516再生稻产量分别为3.68~5.43 t/hm2和2.38~3.97 t/hm2,均以T8处理(促芽肥、促苗肥、穗肥都施用)的产量最高,其次是T4处理(只施用促苗肥和穗肥),而以T5处理(单施促芽肥)最低,T8处理与T4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再生稻产量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库容量和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促苗肥和穗肥均能显著提高这3个产量相关参数,而促芽肥的作用较小;与常规晚稻生产相比,再生稻生产可节本8 916~10 268元/hm2、增收1 583~5 046元/hm2。在头季稻施用穗粒肥的情况下,华南地区低桩机收再生稻不必施促芽肥,而只要在头季稻收后施用促苗肥和穗肥即可。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施用硅钙肥与常规施肥以及八五四农场当地硅肥做对比试验,研究硅钙肥在八五四农场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硅钙肥与常规硅肥分别增产19.4、10.9 kg/667 m2,增产3.28%、1.84%,硅钙肥处理比常规硅肥增产8.5 kg/667 m2,增产1.42%。从效益分析来看,硅钙肥处理和常规硅肥处理在单位面积收益、净增效益方面高于常规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相比,分别比当地常规施肥增加效益38.6元和18.7元/667 m2;硅钙肥处理比常规硅肥处理增效益19.9元/667 m2。  相似文献   

13.
穗期喷施叶面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水稻穗期喷施不同种类的叶面肥来研究不同叶面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效果好、性价比高的叶面肥用于水稻生产。结果表明,磷酸二氢钾、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生化素植物多糖等7种叶面肥在水稻穗期喷施,可以通过提高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来增加产量,其中,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处理增产22.10 kg/667 m^2,润垦磷酸二氢钾处理增产19.91 kg/667 m^2,生化素植物多糖处理增产16.32 kg/667 m^2;同时,穗期喷施叶面肥可以提高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提高稻米的加工品质,其中生化素植物多糖、高效腐植酸和微量元素水溶肥处理还可降低垩白粒率。从产量和效益方面综合考虑,水稻穗期喷施叶面肥增产增效最多的是润垦磷酸二氢钾,然后依次为含氨基酸水溶肥、禾丰磷酸二氢钾、14-16-12硫酸钾型水溶性化成肥料、高效腐植酸、生化素植物多糖、微量元素水溶肥。  相似文献   

14.
施肥对乌龙茶做青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采摘施用腐殖酸、硫酸钾、尿素三种肥料及不施肥的黄旦鲜叶,进行加工制作,探求其对乌龙茶做青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殖酸有机肥能明显提高茶叶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水浸出物含量;而硫酸钾复混肥和尿素时提高茶中的游离氨基酸有明显的效果。不同施肥处理所获得的鲜叶质量存在差异,做青叶质量以施用腐殖酸肥优于其它处理,对提高乌龙茶的品质,以腐殖酸肥的应用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最适宜八仙花切花生产过程中施用的水溶性肥料及施用浓度,为八仙花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切花八仙花品种‘经典红’为试验材料,应用花多多、花无缺牌速效水溶肥,开展八仙花切花速效水溶性肥料应用配方试验。[结果]施用花多多水溶肥及花无缺水溶肥均可促进植株生长,提高八仙花切花品质,其中花无缺1.5‰处理对植株促进作用最明显,对提高八仙花切花品质效果显著。[结论]花无缺牌花肥,浓度为1.5‰时,可作为八仙花生长阶段的施肥配方。  相似文献   

16.
以常规粳稻品种云粳41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不同密度下水稻一次性施用控释肥和分次施用尿素对直播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群体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施肥方式对不同密度下直播稻的产量性状和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施肥方式下,密度相同时,分次施肥的处理比控释肥一次性基施的处理和不施肥对照增产,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分次施肥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控释肥一次性基施的处理;在相同氮肥条件下,直播稻产量随着直播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以基本苗2万/667 m~2的处理产量最高,6万/667 m~2的处理产量居中,10万/667 m~2的处理产量最低。(2)在施用控释肥的处理中,密度相同时,增加施氮量能够显著提高直播稻的有效穗数和每穗颖花数;施氮量相同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每穗颖花数刚好相反。单位面积颖花量和实际产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在形成适宜穗数的基础上提高每穗颖花量,从而增加单位面积的颖花量是提高直播稻产量的主要途径。(3)当密度相同时,抽穗至成熟期总干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群体叶面积和总颖花数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本试验中,以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为核心的分次施肥A1RPQ4处理的群体结构优于其他处理,群体茎蘖消长动态最为平稳,抽穗期至成熟期的总干物质积累量、颖花/叶比和粒质量/叶比最大,产量最高,达到875.14 kg/667 m~2。  相似文献   

17.
在化肥总养分减量18%的前提下,比较2种不同缓释肥在新垦水田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新垦水田上施用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影响不大,但可大幅提升化肥偏生产力,化肥减量效果明显。与常规施肥(施用45%三元复合肥)相比,施用缓释肥可增加水稻生长前期叶绿素含量,增加每穗实粒数,提高千粒重,弥补了有效穗数的不足,达到稳产的目标。相比较而言,有机缓释肥的施用效果较掺混肥料要好,较常规施肥增产1.1%、增效350.4元/hm2、化肥偏生产力提升23.2%。建议可将“好乐耕”有机缓释肥作为余杭地区主要水稻缓控释肥品种之一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方式的减肥和增产效果,本文开展了单季稻施用缓控释肥与传统速效肥料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处理的水稻成熟期较不施肥对照推迟3 d,不同施肥处理间成熟期没有差异;单季稻分蘖主要在栽后23~38 d期间发生,施肥可促进分蘖发生,常规配方施肥与缓控释肥处理间分蘖发生量差异不大;与常规配方施肥相比,缓控释肥处理的平均氮肥偏生产力及氮肥贡献率分别提高26.1%和34.4%,施肥次数减少1次,减肥19.3%,产量提高1.7%。不同缓控释肥的施用效果以"好乐耕"和"稻坚强"效果较好,与常规配方施肥相比,经济效益分别增加236.10元/667 m2、138.80元/667 m2。  相似文献   

19.
在两个施肥比例中施用高分子生态平衡肥与常规施肥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高分子生态平衡肥可以促进返苗、增蘖、增穗、增粒、增重、提高结实率、延长有效叶面积的光合期、促进干物质的积累,提高肥料综合利用率,有效的矮化植株高度,对水稻的抗逆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分别比常规区增产87和80 kg/667 m2。  相似文献   

20.
硝基双效肥对水稻产量、生产效益及节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新型硝基双效肥对水稻产量、效益和节肥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养分条件下,硝基双效肥相比常规施肥处理增产0.38%,但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减产2.06%。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产量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施用硝基双效肥处理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和常规肥料处理效益基本相当,但减肥效果比较明显,小区试验减少率为17.2%,示范对比减少率为2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