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是世界上第一水产养殖大国,占世界水产养殖总量的70%左右。但多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主要还是沿用粗放甚至掠夺式的生产方式,效率低下、病害频发、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成了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我国提出建设"生态良好、生产发展、装备先进、产品优质、渔民增收、平安和谐"的现代渔业发展战略格局,池塘健康养殖得到了快速发展。近些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余德光研究员带领项目组在池塘健康养殖方面进行探索,在水质净化系统和生态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鱼病防治技术工作的基层水产科技工作者,笔者对基层水产养殖业中存在的问题看得一清二楚。从一个基层水产科技工作者的角度和视野看,水产健康养殖应重点解决鱼病日益严重的问题,并把优先调整池塘养殖模式作为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的突破口。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一、把优先调整池塘养殖模式作为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的突破口1.养殖鱼类病害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是养殖模式和水、种、饵养鱼"三要素"出了问题。一是养殖模式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池塘养殖的国家,已有3 000多年的历史,曾创造了"桑基渔业"、"蔗基渔业"和"八字精养法"等生态养殖模式和技术,为推动世界水产养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国也是世界上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水产养殖产量占水产总量的76. 12%,其中淡水池塘养殖产量最高,占水产养殖总量的43. 26%。虽然我国的池塘养殖规模很大,但在理论技术创新方面一直滞后于产业发展需求,目前我国池塘养殖的科技贡献率尚不足60%。由于我国的多数养殖池塘建设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目前普遍存在着养殖设施简陋、机械化程度低、管理  相似文献   

4.
<正>黄颡鱼"全雄1号"为种内杂交品种,亲本均为黄颡鱼。为了探索黄颡鱼"全雄1号"池塘健康高效养殖技术,课题组于2012-2013年在武汉市黄陂区国庆水产专业合作社和江夏区邓家洲水产养殖基地开展了黄颡鱼"全雄1号"池塘健康高效养殖技术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总结了一套适合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池塘主养高效养殖模式。现将相关情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唐山市按照"一产抓特色"战略,积极转方式、调结构,不断加快现代渔业发展步伐。一是大力推进规模化生产。全市池塘养殖总面积达45万多亩,池塘养殖总产量22.2万吨,占渔业总产量的41.3%。其中对虾池塘生态健康养殖面积达到20多万亩,对虾产量3.5万吨,再创历史新高;浅海滩涂贝类养殖面积50多万亩,贝类养殖产量12.4万吨;海参、河鲀等高附加值品种养殖面积达到10万多亩。二是大力推进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和水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工作。全市省级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达到14家,其中部级健康养殖示范场10家,唐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规划建议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号召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本文介绍一种符合我国水产养殖业未来发展要求的节约型水产养殖模式,它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发展前景,在现阶段水产养殖生产中,节约型水产养殖模式能够实现土地资源、水资源、饵料、药物等的节约和合理利用,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健康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产养殖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水域环境恶化、养殖池塘老化、养殖病害频发、质量安全隐患增多等突出问题。2009年农业部渔业局发布了《农业部关于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意见》(农渔发[2009]5号),提出将在我国全面实施中低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工程[1]。福建省于2009年开始实施"淡水养殖池塘标准化建设改造"技术推广项目。项目实施后,全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为加快渔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全面、有效地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工作,全国掀起了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改造新高潮。池塘清淤是搞好标准化健康养殖的重要一环,可为池塘高产稳产创造条件。而目前,池塘中淤泥累积过多已成为水环境中一个重要的内源性污染源。  相似文献   

9.
正池塘是水产养殖动物生活的场所,养殖塘底质影响着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底质环境条件是发展健康养殖、无公害养殖、生态养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养殖品种快长、高产、高质、高效、无污染、无残留、无公害的有效手段。广大水产养殖者在生产管理中,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对池塘底质进行修复和改良:1清淤池塘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使用,池中部分残饵、粪便、尸体及腐殖质等在水底腐败分解后,形成有机颗粒沉入水底,并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全省各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按照"十一五"渔业发展规划要求,紧紧围绕制约渔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中心工作,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开展了水产养殖重大技术研发集成与推广、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水生动物疫病监测与防控、池塘信息采集、无公害产品认证及渔民技术培训等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现将2010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同时部署  相似文献   

11.
池塘养殖在水产养殖中占比大,养殖单产不断增长,带来水产品质量下降、鱼病高发及水域养殖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同时百姓对餐桌食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转变增长方式,科学利用水域资源,实施池塘健康养殖,生产质量安全的水产品,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题.池塘健康养殖技术就是通过将传统池塘改造升级成连片精养鱼塘、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殖等先进养殖设施,强化养殖过程管理,投喂鱼类专用颗粒饲料,加强鱼病防治,有效降低鱼药使用量,并对养殖污水进行净化循环再利用和达标排放,不对养殖系统内外水体环境产生公害,生产产品质量安全,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正五、池塘水环境调控池塘养殖环境容量是在满足水产养殖生物正常生产和生态环境不受损害的前提下池塘养殖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池塘养殖环境容量与实现养殖生态环境友好、产出效益最大化和水产品质量优质化密切相关。为了实现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通过综合调控和优化养殖环境要素、优化养殖模式等方式达到养殖容量的最佳利用。  相似文献   

13.
以山东烟台青鳞铺区域海水养殖入海排污口综合整治项目为例,通过建设海水工厂化养殖尾水池塘梯度利用工程、池塘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工程、池塘进排水控制工程、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工程、池塘岸堤绿化工程,打造海水养殖尾水梯度利用和现代生态渔业示范项目,提升了渔业基础设施质量,提高了水产养殖尾水生态处理能力,降低水产养殖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保障水产养殖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北京地区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是近年来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根据北京渔业发展要求与渔业资源条件,以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为核心,配套生物浮床治理池塘富营养化技术、中草药生态防病技术等多种生态健康养殖技术,通过消化、吸收、集成、再创新,研发的一种适合京郊水产养  相似文献   

15.
<正>池塘内循环流水养鱼技术采用新型的循环流水"圈养"模式,能够有效收集鱼类的排泄物和残饵,并转化利用,既解决了普通池塘养殖产生的自身污染,又做到了变废为宝,从根本上解决了水产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及养殖污染问题,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紧密结合本县示范推广试验,研究与应用了改建现有单口池塘、合并现有两口池塘、新建池塘等三类池塘内循环流水生态、健康养殖集成技术,供广大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5,(6)
<正>推动绿色养殖,关爱人类健康沧州旺发生物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93年,是专业研发微生态制剂的省级高科技生物技术民营企业。十余年来完成了《菌藻修复水产养殖环境的技术研究》、《基因工程菌修复池塘养殖环境应用技术与示范》等国家"863"科技项目的研发,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厂区占地60余亩,布局和设备全部按GMP标准规划建设。设置了动物营养、生物技术、畜牧兽医、水产生物等专项  相似文献   

17.
正蕲春县是湖北省水产养殖大县,水产养殖技术基础好,在水库、河道、池塘种青养鱼方面具有特色。在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的推动下,蕲春县方远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依托华中农业大学、蕲春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黄冈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技术力量,开展池塘主养黄颡鱼"黄优1号"生态、高效、健康养殖技术试验示范、技术集成与推广,目前带动全县黄颡鱼养殖面积达到1 500多亩。通过分级饲养、精准投喂、注重内外保健等综合措施,合作社200亩试验示范池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20年10月5日,合作社对黄颡鱼"黄优1号"养殖试验示范池塘进行了测产验收,亩产平均规格110.2克/尾黄颡鱼1 983.61千克,养殖成活率90%,亩产值39 672元,亩投入21 200元,亩效益18 472元。现将养殖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池塘养殖的国家,有3000多年的历史,曾创造了"桑基渔业"、"蔗基渔业"和"八字精养法"等生态养殖模式和技术,为推动世界水产养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国也是世界上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水产养殖产量占水产总量的76.12%,其中淡水池塘养殖产量最高,占水产养殖总量的43.26%(2018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池塘养殖在满足城乡居民优质动物蛋白需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青、草、鲢、鳙"四大家鱼"是我国传统优良品种,目前仍是水产养殖的大宗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消费意识的不断增强,传统渔业将大踏步地向现代渔业迈进,转变增长方式,科学利用资源,实施健康养殖,生产安全食品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题。为此,现将"四大家鱼"池塘健康养殖理念、养殖方式和生产管理技术等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河北省唐山市农牧局组织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对唐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唐山海都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实施的"海水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示范项目"课题进行了现场验收。值得关注的是,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在海水池塘养殖上的应用尚属国内首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