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利用15N示踪技术在温室中研究了无渗漏(长期淹水)和渗漏条件下氮肥施用量对水稻生长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氮肥对水稻地上部和根的生长起重要作用。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随施肥量增加而提高。土壤的渗漏状况也强烈影响水稻各部分生长及氮肥利用率。长期淹水条件下,水稻的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地上部积累量下降,氮肥利用率为18.66%~35.67%;在渗漏条件下,水稻的生长状况相对较好,氮肥利用率达42.0%~65.8%。水稻对氮肥的利用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减少,作为基肥施用15N回收率比追施低。长期淹水条件下氮肥的激发效应为18%,高于渗漏条件下的5.1%。0~80 cm土壤剖面中残留的肥料氮低于总施用量的10%。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明确希林索硅肥在水稻田的实际应用效果,特进行该项试验。结果表明:希林索硅肥对水稻的生育进程有明显的影响,且随施用量的增加,水稻生育进程亦加快,产量亦增加,较对照增产26.7~146.7 kg/667 m~2,增产率4.6%~25.0%,能明显改善水稻生长姿态,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抗病性及抗击打能力。  相似文献   

3.
实验对叶龄诊断技术施肥法和常规施肥法的不同施肥量的产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叶龄诊断法施用氮肥比常规施肥法增产3.7%,叶龄诊断施肥方法能够较科学合理的根据水稻叶龄需肥量施肥,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对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4.
水稻生育期间需要氮磷钾三要素,而氮素是对水稻生育产量高低的限制因子,试验研究表明在土壤肥力中等条件下,施用氮肥量不同,对水稻品种松辽122的产量有明显的影响,在5个施氮肥处理因子中,处理施肥量13 kg/667 m~2产量最高689 kg/667 m~2,本次试验仅是一年试验结果,对松辽122品种是否为最佳施肥量,尚须对其耐肥性作进一步试验研究,以便得出更加合理科学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正> 营口地区是辽宁省水稻重点产区之一,近几年来水稻单产增加幅度不大,而氮肥的施用量却逐年增加,使氮肥肥效和产量的经济效益都在下降。本试验是采用营口市肥料试验网统一方案,试验目的在于探索盐渍型水稻土的供肥能力及种植水稻获得最高经济效益的最佳施肥量,为水稻科学施肥提供依据。一、试验设计及试验田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6.
3 a试验结果表明,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株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叶龄都有所增加,但成熟度和千粒重有所减少,但这种趋势氮肥施用量超过110 kg/hm2时差距不明显。氮肥施用量140 kg/hm2时产量最高,110 kg/hm2时效益最好。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都变劣。  相似文献   

7.
3a试验结果表明,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株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叶龄都有所增加,但成熟度和千粒重有所减少,但这种趋势氮肥施用量超过110kg/hm^2时差距不明显。氮肥施用量140kg/hm^2时产量最高,110kg/hm^2时效益最好。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都变劣。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中期不同氮肥追施比例对水稻产量及米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少穗肥施用量有利于提高米质,而不利于提高产量。并提出,在北方粳稻栽培区,每公顷氮肥施用量在120kg纯氮的条件下,补肥和穗肥的施用量应各为总氮量的30%为宜。  相似文献   

9.
研究采用极差直观分析,在闽东地区进行水稻测土施肥试验,为该地区水稻高产栽培合理施肥量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①施肥对水稻最高分蘖数的影响顺序为钾肥>氮肥>磷肥,对缩短水稻生育周期的影响顺序为氮肥>磷肥>钾肥;②影响有效穗数的肥料因子的顺序为磷肥>氮肥>钾肥,施肥对穗实粒数的影响顺序为磷肥>氮肥>钾肥;③影响水稻产量的肥料因子的顺序为氮肥>钾肥>磷肥,该地区推荐最佳施肥量为N 0.33kg/hm2,P2O50.16kg/hm2,K2O 0.23kg/hm2。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氮肥利用率和优化氮肥施用量,设置膜下滴灌氮肥分期追施试验,探究氮肥运筹对花生光合生理、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氮肥施用量下,分期追施可提高生育后期花生叶片的SPAD、净光合速率和产量,施氮量108 kg·hm~(-2)处理产量最高,72 kg·hm~(-2)处理产量最低。产量与净光合速率、SPAD、叶面积指数间均呈线性正相关,生育前期叶片净光合速率与产量的相关性高于生育后期,但生育后期SPAD值、叶面积指数与产量间的相关性高于生育前期。生育后期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SPAD和前期保持较高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是氮肥分期追施增产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为花生肥料减施、提质增效和实现水肥供需同步配施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施氮量对辽河稻区盐粳系列品种(系)上蚜虫种群发生量及稻米产量的影响,探讨减施氮肥对水稻麦长管蚜的控害效果,比较不同氮肥水平下粳稻的产量关系。结果表明,蚜虫的种群数量随着氮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减氮25%可有效降低蚜虫种群数量,降低其危害。同时施氮量可显著影响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值,减氮25%对水稻产量降低影响不显著。综合评估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和蚜虫危害程度,本研究明确氮肥最佳施用量为135 kg/hm2水平,各粳稻品种(系)的蚜虫种群数量均值较常规施肥田可降低46.33%,各粳稻品种(系)的水稻理论产量均值稳定在718.12 kg/667 m2,兼顾了虫害防控,稳定了水稻产量和优化了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采用"3414"肥料试验设计方案,研究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杂交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主要对水稻生长势、群体生长量、生育时期以及有效穗数、穗粒数等产量构成因素影响较大,钾肥对结实率和千粒重等影响较大,磷肥对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有一定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氮肥可增产30.5%,单位养分可增产13.1 kg;磷肥可增产10.2%,单位养分可增产9.4 kg;钾肥可增产8.3%,单位养分可增产7.2 kg。由回归分析结果可知,衡阳县河砂泥水稻田N、P_2O_5、K_2O的最佳经济施肥量分别为176.4、78.8和102.1 kg/hm2。  相似文献   

13.
“富靠奇”微生物菌肥在水稻上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国  张睿  吴凯 《北方水稻》2010,40(1):59-60,63
采取随机区组对比试验方法,进行"富靠奇"微生物菌肥的水稻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富靠奇"微生物菌肥具有一定的节肥增效作用,在氮肥减少10%~30%用量时,仍能达到增产或不减产,且能增加有效穗数、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结构。综合水稻生育进程、田间土壤状况、水稻产量构成、稻米品质表现以处理2试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机插稻培育壮秧与麦秆全量还田肥料运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机插水稻培育壮秧播种量和激素应用试验,麦秆全量还田机插水稻氮肥施用量和氮肥运筹比例、钾肥施用量等的试验研究,以提高机插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锌肥用量对水稻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方法]在氮肥、磷肥、钾肥用量一致的基础上,设置4个锌肥施用量在水稻移栽时一次性施用。[结果]30 kg/hm2锌肥用量能提早水稻成熟期2~3 d,对水稻的成熟具有一定的促早熟作用,农艺性状表现最佳,水稻分蘖数明显增多,结实率最高,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增加,产量达8 010 kg/hm2,较对照增产622.5 kg/hm2,增产率8.43%,较60 kg/hm2锌肥施肥量的处理增1 074 kg/hm2,增产15.6%;较45 kg/hm2锌肥施肥量的处理增871.5 kg/hm2,增产12.2%。[结论]过多地施用锌肥会产生毒害作用,导致水稻产量和抗病性降低,因此施用时应根据土壤的缺锌程度适量施用,30 kg/hm2锌肥的施用量是水稻产量最佳用量,同时提高了水稻抗旱、抗倒伏、抗稻瘟病能力,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海城市水稻氮肥最佳施用量试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该地区水稻施氮肥的增产效果和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在海城市高坨镇水稻产区施用氮肥各处理比对照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117.8~320.2 kg/667 m2,增产率为26.4%~71.6%,经济效益明显,从水稻产量和肥料价格及经济效益等综合因素考虑,水稻的氮肥最佳施用量为纯N14.7 kg/667 m2,最佳经济产量为732.7 kg/667 m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化学氮肥减量配施稳定水稻产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磷流失风险,为洞庭湖双季稻区化肥减量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设置不施氮肥(CK)、常规施肥(CF)、减氮20%配施硼硅肥(0.8CF+B/Si)、有机肥替代20%化学氮肥(0.8CF+0.2OM)、有机肥替代20%化学氮肥配施氮肥增效剂(0.8CF+0.2OM+N-serve)、有机肥替代20%化学氮肥配施硼硅肥和氮肥增效剂(0.8CF+0.2OM+B/Si+N-serve)共6个处理,研究化肥减氮配施对双季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的影响。【结果】有机肥替代处理早稻产量较CF均有一定下降,而晚稻产量提高2.02%~5.03%。田面水中总氮、铵态氮、硝态氮浓度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上升,氮素流失风险也增大。与CF处理相比,化肥减氮配施处理早晚稻季田面水总氮、铵态氮和硝态氮浓度分别降低8.08%~35.05%、5.88%~34.22%和5.02%~18.06%,有效降低田面水氮素流失风险,其中以0.8CF+0.2OM+N-serve处理效果最好。施氮肥后一周是氮素流失的高风险时期,随后各处理田...  相似文献   

18.
姜灏 《北方水稻》2011,41(1):23-26
对2007~2010年水稻不同氮肥施用量试验结果进行汇总,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氮肥施用量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单株分蘖率、穗粒数、稻米垩白率、蛋白质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千粒重、食味值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际氮肥的最佳施用量受气象条件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9.
辽粳433跨区域栽培的适宜肥密运筹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特优质粳稻新品种辽粳433适宜种植区域狭窄的现状,通过异地栽培,设置肥料运筹、移植密度互作试验,分析两因素及其互作对水稻生育进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纬度地区降低氮肥施用量,能加速辽粳433生育进程实现正常成熟,但降低了有效穗数、穗长、二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粒数;增施有机肥能促进水稻穗分化的形成,改善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在稻米品质性状的稳定性上表现为蒸煮品质加工品质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20.
对不同氮肥条件下有机无机配施在虎林地区水稻上的应用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氮肥施肥量为5.4~6.0kg/667 m2时,此时水稻的各产量因子表现最好。在有机无机配施不同氮肥条件下氮肥施肥量为4.9~5.6 kg/667 m2时,此时水稻的各产量因子表现最好。有机无机配施条件下,平均可以减低氮肥施肥量0.4 kg/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