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稻田小龙虾自繁育苗种管理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由于小龙虾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小龙虾的养殖面积也呈暴发式增长。稻田养殖小龙虾是目前比较普遍的养殖模式,是指利用稻田种一季稻、全程养两季虾的综合种养模式,能取得较为可观的收益。但小龙虾繁殖习性较为特殊,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尚不成熟,发展滞后,目前稻田养殖小龙虾以自繁育苗种为主。6月中下旬开始退水种稻,7-8月是小龙虾生殖掘洞的季  相似文献   

2.
<正>桂平市具备了发展稻虾产业的基础条件和天然优势,可以重点发展错季节和反季节小龙虾养殖,利用华南地区小龙虾市场需求余量和北方冬春季节性市场供给的稀缺性,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一、浅围沟小龙虾苗种繁育模式1.田块选择和稻田工程建设浅围沟小龙虾苗种繁育模式应该选择连片稻田,且周边生态好、无污染,底质结构自然、保水性良好、供水状况良好、无洪涝灾害影响。  相似文献   

3.
稻虾连作种养增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镇渔业科技示范户许建祥利用500亩成框连片的稻田进行稻虾连作,种植一季稻再养殖一季小龙虾、利用冬闲期间繁育虾苗种和养殖商品虾,提高稻田利用率。稻虾连作养殖是适宜于我镇种田大户采用的养殖模式,每亩稻田可增小龙虾100~150千克。稻田养殖小龙虾,宜与中晚稻相结合,水稻育秧一般从4月15日至30日,大田移栽主要集中在5月10日至6月10日,可在移栽前2~3天整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8月下旬,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下发了《关于进行小龙虾秋季苗种繁育攻关的通知》(皖渔技字[2019]12号),9月开始实施攻关项目。经过近80天小龙虾苗种秋繁攻关,截至2019年11月25日,经评估,繁育小龙虾秋苗2000万尾以上,超过预定的攻关目标,在小龙虾秋季苗种繁育攻关过程中采取项目管理加技术管理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湖北省潜江市积极开展小龙虾稻田生态繁育技术试验,从稻田改造、水草种植、营养投喂、水位调控、水质调节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促进其自然交配、产卵孵化,获得虾苗。2014年,潜江市建立了虾稻共作生态繁养基地1 3万亩,小龙虾苗种繁育达到30余亿尾,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大量的小龙虾苗种。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安徽省怀远县稻虾综合种养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户积极性较高,吸引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2019年,怀远县发布了稻田综合种养五年规划和实施方案,大力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且力争创建稻虾示范县。稻虾产业发展中,小龙虾苗种的繁育尤为重要。2019年在蚌埠皖浙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稻虾综合种养基地进行小龙虾苗种繁育技术试验,培育大规格虾苗并提前出池,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在稻田里养殖淡水小龙虾,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和冬闲时节,辅以人工措施,种稻养虾,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效益,改善稻谷、小龙虾品质的一种生产形式。近两年,广东省连南瑶族高寒山区充分利用稻鱼生态工程建设和小龙虾养殖基础,大力引进和示范推广小龙虾稻田生态养殖,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一、养殖模式介绍目前连南稻田养殖小龙虾方式有稻虾共作、稻虾连作以及稻虾共作加连作的混合模式。稻虾共作模式:连南高寒山区多  相似文献   

8.
<正>小龙虾稻田养殖,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既开展水稻种植业生产,又开展小龙虾养殖的"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是近年来农业农业部大力推广的稻渔综合种养的一种形式。该模式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通过对稻田进行必要的工程改造,营造水稻栽培期间小龙虾同时生长繁育的基本条件,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随着我国小龙虾消费热潮的不断高涨,小龙虾价格逐年走高,市场需求不断加大,稻田已成为小龙虾市场供应的主要来  相似文献   

9.
稻田养殖小龙虾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稻田养殖淡水小龙虾,是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效益的一种生产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和冬闲期。目前稻田养虾方式有混作、连作和轮作。根据几年的生产实践,我市稻田养虾采用混作加连作的养殖模式。这种模式是稻虾在同一环境下共同生长一段时间,待水稻收割后,利用稻田的闲置期,将稻田作为养虾池  相似文献   

10.
<正>编者按:小龙虾是我国一种特色美食,也是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近年来,小龙虾的生产规模逐年扩大,但产业发展中面临许多问题。其中,小龙虾苗种繁育、饲料与营养以及水域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针对以上问题,《科学养鱼》特邀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许志强研究员、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陈焕根研究员、盐城工学院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所王爱民教授就小龙虾产业现状与存在问题、苗种繁育问题、饲料营养问题等展开讨论,探究小龙虾产业发展中的瓶颈和前景。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小龙虾产业迅速增长,消费市场异常"火爆",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备菜。小龙虾产业逐步形成了集苗种繁育、健康养殖、加工流通、餐饮和节庆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在当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作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之一,小龙虾稻田养殖成为部分地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实施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在推进农(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渔)业增效和农(渔)民增  相似文献   

12.
龙虾稻田养殖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志如 《水产养殖》2012,33(3):22-25
在稻田里养殖淡水小龙虾,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和冬闲期,辅以人工措施,种稻养虾,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效益的一种生产形式。目前稻田养虾方式有混作、连作和轮作。根据几年的生产实际,淮安市稻田养虾采用混作加连作的养殖方式,不失为一种好形式。这种方式是稻虾在同一环境下共同生长  相似文献   

13.
一、准备工作1.繁育池的条件对于专池繁育淡水小龙虾苗种的苗种池,选择的面积一般在1~3亩,不宜过大。池底的淤泥厚度小于10厘米,既有深水区,也有浅水区。根据淡水小龙虾的穴居习性,池中最好有自然的土堆,有利于亲虾掘穴交配、产卵。深水区的水深要达1米以上,塘  相似文献   

14.
强晓刚  丁娜 《水产养殖》2022,(2):67-68,71
近年来,随着淮安市稻虾综合种养产业的快速发展,小龙虾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产量持续增长,导致小龙虾集中上市,价格低迷,养殖效益普遍走低.江苏省现代农业(克氏原螯虫)产业技术体系淮安推广示范基地,通过开展稻田小龙虾苗种早繁技术试验,适当延长稻田小龙虾生长周期,错峰上市,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早繁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潜江"虾稻共作"养殖模式享誉全国,早在2001年,充满智慧的潜江农民,就开启了"虾稻连作"的新时代。通过科学的稻田改造工程,营造出适合小龙虾生长、繁殖的生态环境,实现稻虾连作、稻虾共作与小龙虾生态繁育的良性循环,提高稻田综合效益。直至2017年潜江市稻虾连作面积达40万亩,占全市稻田总面积一半以上,小龙虾养殖产量6万吨,"稻虾共作"模式亩  相似文献   

16.
正9~10月是小龙虾"谈情说爱、孕育后代"的关键时期,在湖北省著名的小龙虾苗种繁育基地鄂州市,一场有关如何提高小龙虾养殖水平,扩大小龙虾养殖规模,引导小龙虾产业向健康、安全方向发展的战略研讨会正在进行。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水生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曹文宣,中科院院  相似文献   

17.
克氏原螯虾苗种规模化繁育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克氏原螯虾,俗称淡水小龙虾、小龙虾、龙虾,随着盱眙县连续多届”中国龙虾节”的成功举办,已成为淮安市新兴水产养殖对象。目前全市龙虾养殖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迅速发展的龙虾养殖业给龙虾苗种供应带来了压力,2006年在部分龙虾养殖户参与下,着手龙虾苗种的人工、半人工繁育试验,获得了初步成功,形成了不同的龙虾苗种繁育模式,现将其中能够形成规模化苗种供应的做法小结如下,供龙虾产业研究者和广大龙虾养殖户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正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龙虾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病害少,耐低氧,能在池塘、河沟、湖泊、稻田、沼泽地等水体中生长繁殖,而且能较长时间离水或穴居,对不良环境的耐受力很强,运输方便,运输成活率高,这是其他虾类所无法比拟的。同时,小龙虾苗种易繁育,可自繁自育,不需复杂的设备,技术简便,饲料易解决,适宜人工养殖。一般池塘精养每亩产量在400千克、利润在1600元以上。因此,近两年小  相似文献   

19.
种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水产种业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重要支撑,而小龙虾育苗技术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水平远落后于其他主养品种.基于此,文章结合行业现状分析了小龙虾苗种选育中所面临的几大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解决建议,以期为小龙虾繁育中更有效地进行苗种选育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种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水产种业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重要支撑,而小龙虾育苗技术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水平远落后于其他主养品种.基于此,文章结合行业现状分析了小龙虾苗种选育中所面临的几大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解决建议,以期为小龙虾繁育中更有效地进行苗种选育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