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渔业水域是指鱼虾贝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和鱼虾贝藻类及其他水生动植物的增养殖区。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是指由于单位和个人将某种物质和能量引入渔业水域。损坏渔业水体的使用功能.影响渔业水域内的生物繁殖、生长或造成该生物死亡、数量减少、以及造成该生物有毒有害物质积累、质量下降等,对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造成损害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在水产养殖中,饲料费用占养殖成本的60%以上,降低饲料成本是增加养鱼效益的关键。应用光会细菌,把农作物秸秆(如麦拜、稻草、玉米秆。花生壳等)生产成为鱼生物饲料,不但养殖效果显著提高,而且饲料成本大幅降低。光合细菌能产生多种促长因子、促免疫因子、辅酶Q等,促进幼体生长发育,在水产养殖上有如下作用:①减少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消除"死鱼"现象;②增加水体含氧量,减少艄除鱼的"浮头"现象;③减少开增氧机时间,减少换水,节电省工,生产成本显著降低;④特别显著提高幼鱼、苗和成虾的成活率;③消除鱼虾因细菌引…  相似文献   

3.
1引言 水产诱食剂就是能将鱼类吸引至饵料周围和引起鱼类食欲并促进其完成吞食饵料过程的物质。这种物质包括鱼类摄饵引诱物质和摄饵刺激物质。诱食剂在改善饲料的诱食性、适口性和饲料转化率等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诱食剂可以通过特殊气味掩盖饲料中的不良气味,刺激鱼虾的感觉器官,以达到促进鱼虾摄食、加快鱼虾生长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诱食剂诱导鱼虾摄食,缩短了摄食时间,可以减少水体中的残饵和饲料的溶失,在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同时,也减少了饲料对水体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正(上接2017年,第12期)四、动物植物提取物(十九)中草药与中草药添加剂据研究表明,投喂抗惊镇静中药添加剂,如钩藤、延胡索、枣仁等,能使鱼虾镇静,减少激烈骚动,减少鱼虾在捕捞、运输、投放过程中的应激反应;投喂清泻火、清热凉血的中药添加剂,如石膏、柴胡、生地等,可缓解鱼虾高温热应激反应;添加甘草、沸石、麦饭石、绿豆等,可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鱼体的危害,降低鱼  相似文献   

5.
高密度鱼虾养殖池水体中残饵、粪便量大,水质易恶化。生物活性水质改良剂能将水体和底泥中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转变为有益物质,从而改良水质,促进鱼虾生长、增产增收。常用的生物活性改良剂有下列6种:1光合细菌高密度鱼虾池水体中所含的大量粪便和残饵,腐败后产生氨态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污染水体和底质,造成鱼虾生长缓慢甚至中毒死亡。同时,水体富营养化后病原微生物滋生,鱼、虾会感染发病。光合细菌能吸收水体中有毒物质,长成自己有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多年的研究证实,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WD-2株具有两个染色体,拥有广泛的能量代谢机制。在淡水、海水不同生物渗透压条件下正常代谢生长,在黑暗条件下好氧生长,光照条件下光合生长。可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的低级脂肪酸、杂蛋白、腐藻纤维的次级分解产物和三氮等有毒有害物质。主要代谢产物胞嘧啶、尿嘧啶、四吡咯、叶绿素、类胡萝卜素、SOD、5-氨基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含有益生菌的各种微生态制剂已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业,主要作为水质净化剂或饵料添加剂。芽孢杆菌属中的非致病菌有些可在鱼虾的肠道内或体外定植并繁殖,形成有益菌群,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殖,抑制肠道和体外病原菌繁殖,提高养殖品种的免疫力[1]。繁殖过程中可分泌大量的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能迅速降解鱼虾残留饵料和排泄物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在池内其他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发挥其氧化、氨化、  相似文献   

8.
<正>水产动物的正常生长需要有足够的溶氧,充足的溶氧可以加速塘底有机物分解,降低有毒有害物质累积,给养殖动物提供一个舒适的水环境,从而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和生长速度。养殖水体缺氧则易造成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积累,滋生病害,对养殖动物的摄食和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寡糖在水产动物饲料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永腾  王恬 《水产养殖》2006,27(2):15-17
寡糖是一种绿色的水产动物饲料添加剂,能够促进水产动物肠道内有益菌增殖,抑制有害菌生长,维持正常的消化道环境,提高水产动物机体的免疫力、抗病力、饲料利用效率以及促进脂类的代谢等,本文就寡糖对水产动物的作用及其在水产动物饲料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探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尝析寡糖在水产动物饲料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pH值作为鱼虾养殖池水水质理化性质的重要指标,直接决定水体中很多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鱼虾的生长有一个最适宜的PH范围,约为7~8.5,PH值偏高或偏低,都将影响养殖水体整个物质代谢过程,抑制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腐败菌的分解作用,从而影响水中有机物质的浓度,进一步恶化整个水体,如不加以处理,会危害鱼虾的生长繁殖,甚至导致死亡。在实际养殖过程中,由于残饵、有机肥、生物体的粪便等逐渐积累,而水体中的溶氧不足,造成氧化过程受抑制,有机物质分解不充分,产生和积存了各种有机酸类物质,使得水体成酸性,PH值偏低,…  相似文献   

11.
在育肥饲料中添加虾青素会影响中华绒螫蟹肠道及鳃内的可培养优势菌群以及机体的免疫力,本实验旨在探讨饲料中虾青素含量及养殖水体对其肠道和鳃部菌群的影响。采用不同虾青素含量的饲料(0.00、26.60、41.62、81.37和75.35 mg/kg,分别对应饲料1#~5#)对雄性中华绒螫蟹进行育肥70 d后,利用基础培养基和选择性培养基对其肠道、鳃及养殖水体中的细菌进行传统分离和纯化,所得菌株进行16S rRNA测序,再进行同源性分析后做系统进化树。结果发现,在分离获得的106株细菌(登录号:KU570293~KU570368,KU570370,KU570372~KU570383,KU601302~KU6013 16,KU720553)中,92株为优势菌株,其中,肠道、鳃部和水体各29、32和31株。肠道中的可培养优势细菌属于柠檬酸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气单胞菌属;而鳃中可培养优势细菌属于柠檬酸杆菌属、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气单胞菌属;养殖水体中可培养优势细菌属于芽孢杆菌属、气单胞菌属、柠檬酸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黄杆菌属。饲料2#组肠道中可培养细菌总数最高(1.06×10~8cfu/g);饲料5#肠道中的潜在致病菌数量最低,但其可培养细菌总数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饲料3#组肠道和鳃中潜在致病菌数量相对较高。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虾青素能够显著影响雄性中华绒螫蟹肠道和鳃中的菌群构成,但对水体中可培养细菌数量无显著影响。本研究首次对投喂不同含量虾青素饲料的育肥期雄性中华绒螫蟹肠道、鳃及养殖水体可培养的优势细菌数量和组成进行分析,探究了饲料中虾青素含量以及养殖水体与蟹肠道内可培养细菌之间的联系,为中华绒螫蟹营养免疫和菌群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作为鱼虾养殖池水的水质理化性质重要指标的PH值,它直接决定着水体中很多的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对鱼虾的生长有一个最适宜的范围,约为7—8.5,不管PH值偏高或偏低,都影响养殖水体整个物质代谢过程,抑制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腐败菌的分解作用,从而影响水中有机物质的浓度,进一步恶化整个水体系,如不加以处理,会危害鱼虾的生长繁殖,甚至导致死亡。在实际养殖过程中,由于残饵、有机肥、生物体的粪便等逐渐积累,这些有机质过多、过剩,而水体中的溶解氧不足,造成氧化过程受抑制,有机质分解不充分,产生和积存各种有机酸类…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水体水质情况以及微生物菌群的组成结构,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测定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过程一级移动床生物净化、二级固定床生物净化、养殖水体的水质指标、水体和生物净化载体以及对虾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结果显示,水体的氨氮(NH4+-N)和亚硝态氮(NO2-N)质量浓度显著降低,分别为0.85和0.21 mg/L。养殖系统水体、生物净化载体和虾肠道样品中共有的优势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此外,一级、二级生物净化系统水体中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优势菌,生物净化载体中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为优势菌;对虾肠道中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菌。另外,对虾养殖循环水系统中生物净化载体上的细菌物种含量比水样中的细菌物种少,但微生物多样性高于养殖水体,...  相似文献   

14.
系统阐述了导致养殖中华鳖白底板病的病因及发病症状,并结合多年的病害防治经验,提出了切实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养殖中华鳖白底板病的病因主要是肝脏病或肠道寄生虫侵袭,而引起肝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饲料中使用了组胺含量和氧化值过高的原料.为预防该病的发生,应降低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主要措施包括:适度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尤其要降低动物蛋白原料的使用量,选用高品质的白鱼粉等原料;在养殖中避免使用腐败的动物内脏和冰鲜鱼等作饲料;对水体进行定期消毒;规范用药等.对肝脏型白底板病的治疗应以保肝药物为主,而对寄生虫侵袭型白底板病则采用驱虫药物.  相似文献   

15.
摄食不同饵料的大口黑鲈肠道菌群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究投喂冰鲜杂鱼和人工配合饲料对大口黑鲈肠道菌群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PCR-DGGE)对摄食不同饵料的2组鲈鱼肠道内容物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冰鲜组与饲料组的大口黑鲈肠道菌群组成相似性较低(相似性24%),且冰鲜组肠道菌群多样性高于饲料组.对2组大口黑鲈中共有条带和特异性条带进一步测序分析显示,2组大口黑鲈肠道共有菌有红螺菌、梭菌、保科爱德华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蓝细菌.冰鲜组大口黑鲈肠道中的特异性菌归属为拟杆菌、肉食杆菌、魏斯氏菌和邻单胞菌;饲料组大口黑鲈肠道中的特异性菌归属为黄杆菌、鲸杆菌、柠檬明串珠菌、缺陷短波单胞菌.研究表明,与投喂冰鲜杂鱼的大口黑鲈相比,人工配合饲料降低了大口黑鲈肠道菌群多样性,也抑制了拟杆菌等有益菌在大口黑鲈肠道内的分布.推测饲料组大口黑鲈生长较慢可能与其肠道菌群中拟杆菌与厚壁菌的比值下降有关.研究结果提示,在今后大口黑鲈养殖或者人工配合饲料研制过程中,添加拟杆菌等益生菌也许可促进大口黑鲈的生长和营养吸收.  相似文献   

16.
复合型活菌生物净水剂在河蟹育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生物活菌制剂在育苗池中大量并快速繁殖,使其大量消耗水体中氨氮(指NH_3和NH_4~+下同)和亚硝酸氮,从而切断危害水产苗种幼体的有害病原菌的营养链,同时又分解了池底饲料残留物和河蟹幼体的代谢物,减轻了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又因为有益菌在水中快速繁殖并形成主导地位,反过来抑制其他有害细菌的生存,从而达到生物制剂净化、改善水质和防治病害的目的。笔者利用科新复合型活菌生物净水剂在河蟹育苗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河蟹育苗生产中合理使用复合型活菌生物净水剂,可以使育苗水体中氨氮降低39.44%,亚硝酸氮…  相似文献   

17.
<正>在水产养殖业,抗生素等化学药物的使用不但会导致耐药菌株产生及药物残留[1],引发水产食品安全问题,而且也可因破坏水体、养殖生物肠道菌群结构而进一步加剧菌群的失衡,有益菌减少乃至消失,有害菌迅猛增加,如此,更加恶化养殖生物健康。也正因此,目前水产养殖业界的共识是生态养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7月份持续的高温天气,给江苏地区部分水产养殖户造成了突发性、毁灭性的打击。8月份是持续高温,同时伴随着大雨,甚至暴雨,这种极端天气对水产养殖危害极大。高温使生物代谢旺盛,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增多;降雨导致养殖水体p H值降低,使生物体的抗应激和抗病力下降,水体极易滋生各种有害病菌,导致生物更易发病。为将养殖风险降低,结合在笔者2017年生产实践,总结了如下养殖管理措施,以便对养殖户  相似文献   

19.
水产饲料安全是指饲料产品(包括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中不含有对养殖水产动物的健康造成实际危害,而且不会在水产品中残留、蓄积和转移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饲料产品以及利用饲料产品生产的水产品,不会  相似文献   

20.
为加快水质培育速度,促进藻类快速繁殖,利用藻类降解有害物质,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为幼体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提高罗氏沼虾育苗成活率[1],我们进行了"鱼虾可乐"对水质和育苗效果的影响试验,对照组不投放"鱼虾可乐"。在相同的技术管理条件下进行罗氏沼虾育苗试验,试验过程中注意观察育苗水体浮游生物的变化情况,定期检测水体中的有害物质的浓度,育苗结束时计算育苗成活率,通过水质培育效果和育苗效果来评估"鱼虾可乐"在罗氏沼虾育苗中的效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水体中氨氮含量降低19.76%,亚硝酸氮含量降低21.43%,溶解氧提高11.93%,有效改善了育苗水质,为幼体生长和活动提供比较稳定的生态环境,使育苗成活率提高了11.29%。表明:"鱼虾可乐"能缩短育苗水质培育时间,有效改善育苗水体环境,是一种营养型水质改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