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位于吉林中部公主岭市南崴子镇,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暨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的一个院外所,其前身于1913年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创建,1953-1959年曾是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育种系下辖的水稻研究组,1959年后隶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吉林省水田面积和水稻生产的急剧发展,水稻研究所成立,自上世纪50年代水稻所一直是我国北方粳稻科学研究和新技术推广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位于吉林中部公主岭市南崴子镇,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暨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的一个院外所,其前身于1913年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创建,1953-1959年曾是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育种系下辖的水稻研究组,1959年后隶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吉林省水田面积和水稻生产的急剧发展,水稻研究所成立,自上世纪50年代水稻所一直是我国北方粳稻科学研究和新技术推广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位于吉林中部公主岭市南崴子镇,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暨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的一个院外所,其前身于1913年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创建,1953-1959年曾是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育种系下辖的水稻研究组,1959年后隶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吉林省水田面积和水稻生产的急剧发展,水稻研究所成立,自上世纪50年代水稻所一直是我国北方粳稻科学研究和新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4.
<正>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位于吉林中部公主岭市南崴子镇,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暨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的一个院外所,其前身于1913年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创建,1953-1959年曾是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育种系下辖的水稻研究组,1959年后隶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吉林省水田面积和水稻生产的急剧发展,水稻研究所成立,自上世纪50年代水稻所一直是我国北方粳稻科学研究和新技术推广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位于吉林中部公主岭市南崴子镇,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暨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的—个院外所,其前身于1913年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创建,1953-1959年曾是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育种系下辖的水稻研究组,1959年后隶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吉林省水田面积和水稻生产的急剧发展,水稻研究所成立,自  相似文献   

6.
正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位于吉林中部公主岭市南崴子镇,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暨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的一个院外所,其前身于1913年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创建,1953-1959年曾是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育种系下辖的水稻研究组,1959年后隶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吉林省水田面积和水稻生产的急剧发展,水稻研究所成立,自上世纪50年代水稻所一直是我国北方粳稻科学研究和新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7.
《垦殖与稻作》2014,(1):F0004-F0004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位于吉林中部公主岭市南崴子镇,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暨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的一个院外所,其前身于1913年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创建,1953-1959年曾是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育种系下辖的水稻研究组,1959年后隶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吉林省水田面积和水稻生产的急剧发展,水稻研究所成立,自上世纪50年代水稻所一直是我国北方粳稻科学研究和新技术推广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位于吉林中部公主岭市南崴子镇,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暨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的一个院外所,其前身于1913年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创建,1953-1959年曾是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育种系下辖的水稻研究组,1959年后隶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吉林省水田面积和水稻生产的急剧发展,水稻研究所成立,自上世纪50年代水稻所一直是我国北方粳稻科学研究和新技术推广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位于吉林中部公主岭市南崴子镇,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暨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的一个院外所,其前身于1913年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创建,1953-1959年曾是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育种系下辖的水稻研究组,1959年后隶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吉林省水田面积和水稻生产的急剧发展,水稻研究所成立,自上世纪50年代水稻所一直是我国北方粳稻科学研究和新技术推广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0.
《北方水稻》2015,(2):81
<正>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位于吉林中部公主岭市南崴子镇,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暨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的一个院外所,其前身于1913年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创建,1953-1959年曾是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育种系下辖的水稻研究  相似文献   

11.
北方大豆育种协作网建立大会于2008年6月20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来自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中心、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长春市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辽宁省铁岭市农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农科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12.
王彬如(1926—2010),籍贯山东省莱芜市,研究员,民盟盟员。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先后在原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原黑龙江省农科所作物育种系(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种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历任课题主持人、育种一室主任、农业部大豆专家顾问组成员等职务。在30多年的育种工作中,主持育成并推广了27个优良大豆品种。由于工作成绩卓著,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被授予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有突出贡献优秀科技人才,享受国务院的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3.
《杂粮作物》2005,25(5)
高士杰,男,1956年8月生,辽宁省铁岭县人,九三学社社员。1983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农学硕士学位;1999年6月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获农学博士学位;1983年8月分配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工作至今。1985年7月晋升助理研究员,1992年7月晋升副研究员,1997年1月破格晋升研究员,同年被评为吉林省首批(农业)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现任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国家高粱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作物学会理事,中国农学会杂粮分会常务理事,《杂粮作物》和《吉林农业科学》编委。高士杰同…  相似文献   

14.
《玉米科学》2008,16(6)
为加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与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管理能力的提升,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成立东北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5.
协办单位     
正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公示     
<正>2017年中国马铃薯大会期间,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决议通过新增补委员17人,新团体会员单位4个,现将名单公布如下:新委员17人:程玉堂(岚县农业委员会)、张斌(岚县农业委员会)、宋景荣(呼伦贝尔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李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植物研究所)、王永志(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植物研究所)、卞晓波(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徐洪岩(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李志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娄树宝(黑龙江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共产党党员,原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樊民夫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0月23日21时逝世,享年82岁。樊民夫同志1934年12月20日出生于山西省洪洞县,1959年毕业于山西农学院(今山西农业大学)农学系。曾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马铃薯中心协调科学家,《中国马铃薯》编委会委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马铃薯项目副主任。  相似文献   

18.
人物小传     
《大豆科技》2005,(6):F0002
李莹 李莹研究员,女,汉族,1938年7月出生于河北省无极县,1961年毕业于山西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工作。1974年调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工作。1985年及1990年荣立山西省劳动竞赛二等功。现任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理事;  相似文献   

19.
《玉米科学》2008,16(4)
2008年7月26日-28日,由全国玉米栽培学组——中国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栽培专业委员会主办、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和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承办的第十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隆重召开。本次会议得到了农业部、中国作物学会、吉林省农委、吉林省农科院、吉林农业大学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农业部、吉林省农委、吉林省农科院和吉林农业大学等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0.
吉草2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以自选高粱不育系T32A为母本,以系选红壳苏丹草YN2092为父本,于2007年组配的饲草高粱杂交种。吉草2号2010年1月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饲草高粱的双亲均为自选系,具有高产、粗蛋白和粗脂肪、可溶性总糖含量高的特点。吉草2号对高粱丝黑穗病免疫,高抗叶斑病,增产潜力大,是吉林省东部草场、西部湿地以及东北农牧区交错带填闲地推广的优质饲草高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