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池蝶蚌原产日本,我所水产技术人员经过多年努力,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和江西省的池蝶蚌研究项目,从日本引进池蝶蚌良种进行池蝶蚌生物学基础研究和良种繁育及育珠技术研究,在我所建成国家级池蝶蚌良种场和科研基地,并总结出一整套较完善的池蝶蚌良种繁育技术和健康养殖技术,现将池蝶蚌健康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养殖环境的选择池塘养殖水深一般以1.5~2.5米为宜,大水面养殖水深不限。适宜养殖的水温为8~35℃,最适水温为20~32℃。池蝶蚌对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钙  相似文献   

2.
池蝶蚌(见彩中插2)是日本特有品种,产于日本滋贺县的琵琶湖,是优质淡水育珠蚌。池蝶蚌具有个体大、双壳厚、外套膜结缔组织发达厚实、分泌珍珠质能力强的特性,所产珍珠圆、光、大.品质十分优良。我们2005年从江西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有限公司引进不同规格的池蝶蚌,分别放养在外荡大水面中自然养殖与池塘中人工养殖,通过半年饲养管理.养殖效果良好,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小蚌繁殖温棚利用率,笔者于2005、2006年在临川鹏溪池蝶蚌养殖基地进行温棚暂养有核珠手术蚌试验,取得明显效果,现将2006年养殖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选择给排水方便、水深1.5米、面积3亩的池塘一口进行试验。2.温棚条件利用池蝶蚌繁殖温棚进行本试验。温棚规格为24米&#215;12米,本试验实际使用温棚面积为9米^2。具体做法是:将原来6个1米&#215;1米&#215;0.2米的小蚌繁殖小池改造成一个3.3米&#215;2.72米&#215;0.45米的大池,池子改成后根据实际需要分成若干个小格。  相似文献   

4.
为巩固鳖蚌混养新模式,探索该模式下的珍珠颜色品质,提高水体利用率和珍珠养殖产量。开展了鳖蚌混养模式的技术集成与示范,选定“鄱阳湖品系中华鳖”种鳖和池蝶蚌“鄱珠1号”育珠蚌进行育珠混养。经过12个月的养殖试验,鳖蚌生长良好,常规水质指标正常,藻相稳定,珍珠亮度总体中等偏上;颜色偏淡黄为主,珍珠优质率为54.03%,试验效果较好,对广大养殖户利用甲鱼池塘养殖珍珠蚌具有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6年末至2007年初,先后从江西与湖南等地引进不同规格的池蝶蚌与三角帆蚌到粤西地区.在湛江及阳江等地进行了养殖试验,实验结果表明,2龄池蝶蚌与4龄三角帆蚌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成活率分别达到了97.47%与91.87%,而06年的1龄池蝶蚌死亡率高达81%,说明了刚引进的小蚌对持续高温适应性较低;3龄池蝶蚌与2龄三角帆蚌的成活率也相对较低;各种规格的蚌都比实验初有显著的增长.分析认为:7-9月的高温只是降低这两种蚌的生长速度,但它们还是会保持一定的生长率,阳江东湖水库较低的pH可能降低蚌的适应能力,这可能是在高温时候蚌死亡率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提高农民养殖收入,2014年铜仁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开展了大闸蟹苗种不同放养方式、不同放养密度的养殖模式试验,进行养殖模式研究和经济效益分析,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一、条件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地点在江口县民和镇艾坪村大闸蟹养殖基地。每口试验池塘2~3亩,东西向长方形,长宽比约3∶2,池埂坡比为1∶2.5,共6个试验池。进排水系统齐全,水源充沛,水质清新,池底为黏性土壤,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池塘水深常年可保持在  相似文献   

7.
认识鳔炎病     
池蝶蚌和我国的三角帆蚌为同属不同种,出产于日本滋贺县的琵琶湖.池蝶蚌是的优质淡水育珠蚌,具有以下特点:①容易养殖,池蝶蚌的生活习性与三角帆蚌非常相近,其繁殖、幼蚌培育、成蚌饲养技术也与三角帆蚌相似;②成活率高,池蝶蚌内脏团大,软体部分的重量占蚌体总重量的比例达45%,体质好,生命力强;③手术插核难度小,池蝶蚌双壳鼓起,壳间距大,且闭壳肌也强壮,其直径比三角帆蚌大20%,开壳宽度可超过1 cm,有利于手术操作;④育珠品质高,珍珠光亮度、珠层厚度以及品质都比其它淡水蚌手术蚌的珍珠要好;⑤贝壳利用价值高,池蝶蚌的贝壳比三角帆蚌的贝壳厚50%以上,尤其是贝壳的珍珠层较厚,有利于加工珍珠层粉,也是制作珠核、雕刻的最佳材料.目前,池蝶蚌在江西省被广泛推广养殖,在该省临川、都昌、万年、泰和等县市建立起示范推广基地2000多亩,直接参与池蝶蚌养殖的农户达1500多户,取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笔者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多年蚌类养殖研究,对池蝶蚌的人工繁育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前河蟹养殖模式主要为单养,为了降低河蟹单一品种养殖的风险、减小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提高综合养殖效益,笔者在河蟹池塘套养红螯螯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养殖情况介绍如下. 一、前期准备 1.池塘条件 池塘为河蟹养殖池塘,要求交通便捷、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电力与进排水设施完善.池塘面积8~10亩,池塘四周设环沟,宽约6...  相似文献   

9.
大规格罗非鱼安全高效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池塘条件和养殖方法基本相同的六口面积共39亩的鱼塘开展大规格罗非鱼养殖试验,获得平均亩产1785千克,亩净产1542千克,亩利润4027.30元的高产、高效效果;比较5个不同放养密度梯度试验结果表明,以1100-1300尾/亩的罗非鱼生长、饲料利用率和综合效益较好.因此建议在水深1.6-1.8米的池塘养殖大规格罗非鱼的适宜放养密度为1100-1300尾/亩;本试验总结了大规格罗非鱼养殖的养殖模式、微生态水质调控、鱼病预防控制等罗非鱼安全高效养殖关键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采用鱼蚌联养3种养殖模式,通过分析不同养殖模式下浮游生物和水质的变化,为池蝶蚌的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珍珠蚌5个群体不同阶段生长性能及外部形态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温室大棚早繁技术,获得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选育群体、武义养殖群体、鄱阳湖、洞庭湖野生群体,池蝶蚌(Hyriopsis schlegelii)养殖群体的子代,对1龄和2龄蚌的生长性能进行分析,并利用三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1龄蚌外部形态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珍珠蚌5个群体的养殖性能由高到低为:池蝶蚌群体选育群体鄱阳湖群体洞庭湖群体养殖群体。生长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与体质量相关程度由大到小为:壳长、壳宽和壳高。1龄时,影响珍珠蚌体质量的生长指标主要为壳长,2龄时,为壳长和壳宽。珍珠蚌生长后期壳宽对体重的影响比重加大,壳高与体重的相关性降低。三种多元分析结果显示,1龄时,池蝶蚌群体与鄱阳湖群体、洞庭湖群体以及养殖群体的外部形态存在较大的相似性,综合判别率较低,选育群体外部形态较前四者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2005年6月10日,省农业厅巡视员阳士堤在省水产局副局长许友光的陪同下,赴抚州市就池蝶蚌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中,阳士堤巡视员察看了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池蝶蚌繁育基地和养殖示范基地现场,详细了解了池蝶蚌繁养殖情况,并与开发公司、市水科所和南城县政府等单位领导进行了座谈。在肯定了抚州市近几年来池蝶蚌产业发展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后,阳士堤巡视员对池蝶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三点意见:第一,要创品牌。要充分发挥池蝶蚌品种优势,加快池蝶蚌产业的发展,形成特色产业,创立抚州池蝶蚌品牌。第二,要成品牌。要完善池蝶蚌…  相似文献   

13.
<正>淮阴区毗邻洪泽湖,拥有水产养殖面积8.6万亩,其中河蟹养殖2.8万亩,但河蟹养殖效益一直上不去,效益好的每亩也仅在2000元左右。为优化养殖模式、挖掘养殖水体生产潜力、提高养殖效益,近年来,江苏省淮阴区水产站成功进行了河蟹池多品种套养生态高效养殖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亩均获利8922.7元。现将有关做法总结如下,以供广大河蟹养殖者参考。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一口,面积26亩,东西走向,长宽比为3.3∶1,池塘由堤坝、环沟和  相似文献   

14.
日本池蝶蚌的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蝶蚌 (Hyriopsis schileerii)是日本的特有种,出产于日本滋贺县的琵琶湖,它与我国的三角帆蚌为同属不同种。据有关资料介绍,池蝶蚌的主要品质指标优于三角帆蚌,产珠质量高,日本主要靠池蝶蚌培育淡水珍珠。  为了改变品种结构,提高养殖效益,我们于 1997年底引进日本原种池蝶蚌,吊养于独立的水体中 (此水域为稻田新堵成的池塘,内无任何蚌源 ), 1998年 5月进行人工繁殖,获得成功。繁殖幼蚌 26.7万只,经过三年的培育,现平均个体为 14厘米,最大个体达 20厘米,总成活率为 80%。  一、池堞蚌的形态特征  池蝶蚌的外部形态…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九江市科技局下达了市科技三项经费项目"小龙虾与黄颡鱼种轮养技术示范",2013-2014年在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实验基地进行了小龙虾与黄颡鱼种轮养试验。通过项目组近一年的养殖试验表明:养殖情况良好,养殖品种生长速度快,养殖效益明显提高,综合利润7027.6元/亩,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选取试验池塘2口,面积分别为4亩和6亩,池塘水深1.5~2.5米。池塘经过标准化鱼池改造,为二级护坡。进排水系统齐全。水源来自鄱阳湖水,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每口池塘配备2.2千瓦增氧机1台,并架设自动投饵机1台,池  相似文献   

16.
正为探索海水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2018年~2020年,项目组在浙江省温岭市通过改造池塘和配套新设施,进行了养殖槽(跑道)放养梭鱼等鱼类,池塘滩面放养缢蛏、泥蚶等贝类,环沟放养南美白对虾等不同营养级多品种的立体加平面综合养殖试验,取得了鱼贝虾总体平均产量1509.5kg/亩、平均净利润15072元/亩的好效益。由于本养殖模式采用不同营养级生物科学搭配,减少了养殖尾水的排放,缓解了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及养殖自身污染的压力,实现了养殖用水的循环利用,符合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和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淮安市淮阴区水产站进行了河蟹池套养沙塘鳢、细鳞斜颔鲴生态高效养殖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亩均获利8747.3元。现将有关做法总结如下,以供广大河蟹养殖者参考。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一口,面积26亩,东西走向,长宽比为3.3∶1,池塘由堤坝、环沟和浅水区构成。其中,环沟占池底面积26%、浅水区占池底面积74%,有利于水草的生长和河蟹的活动、摄食及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不同水质调节方式对"五月瘟"防控和稻虾养殖效益的影响,笔者团队进行了对比试验,期望为小龙虾稻田养殖提供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基本情况 试验田3块,每块面积15亩,环沟上宽2.5米、下宽1米、深1.0~1.2米,环沟面积约占总面积10%,田埂高出田面1米.亩用生石灰25千克消毒,亩用于鸡粪100千克,点施在...  相似文献   

19.
三角帆蚌与池蝶蚌杂交繁育初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解决目前我国淡水育珠贝类种质资源退化、缺少优良品种的问题,使用人工自然受精法进行了三角帆蚌与池蝶蚌杂交试验,共获得三角帆蚌与池蝶蚌正交后代20万只,反交后代15万只,三角帆蚌自交后代13万只,池蝶蚌自交后代10万只。养殖及育珠试验表明,以反交F1代生产性能最优,插片手术后第3年的杂交F1代大规格优质珍珠(粒径>8 mm)所占比例达37.98%。  相似文献   

20.
蚌鱼混养是将河蚌育珠和池塘养鱼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生态淡水养殖模式。我们于2000年~2001年在诸暨市王家井水产珍珠养殖场进行了光合细菌(PSB)在池塘蚌鱼混养中的应用试验,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养殖条件 蚌鱼混养池塘为标准长方形土池,池塘9个,共计面积200亩。池塘水深2.0m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