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杭州市富阳区彩色油菜新品系引进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进彩色油菜新品系5个,以浙油33为对照,进行适应性、农艺性状、花瓣颜色、产量等方面的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彩色油菜新品系适应富阳种植,花瓣为橙红、橘黄、翠绿等5种颜色,产量1 955.6~2432.8 kg/hm~2,有较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该结果可为创意油菜种植提供更多的品种选择。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适宜机械化生产的早熟油菜新品种,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油菜品种(组合)在云南省冬春季半干旱地区罗平县进行品种筛选试验。对选用的 14 份供试材料,分别从产量、生育期、抗病抗寒性、抗倒伏性、经济性状、株型性状等方面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表现好的品种(组合)有4个,分别为希望988(产量3554.96 kg/hm2)、18JD003(产量3395.97 kg/hm2)、云油杂30号(产量3234.47kg/hm2)、渝油55(产量3216.97kg/hm2),且耐旱性强、生育期适中、抗倒伏、综合农艺性状较好,具有高产、早熟、适宜机械化生产的特点,适合在罗平旱地及相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采用优质双低油菜品种云油杂12号, 分别于2019和2020两年度在罗平油菜和烤烟主产区,采取使用缓释复合肥、不施肥、农户常规用肥3个处理方式进行同田大区对比试验,探索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菜产量、经济性状和效益的影响。两年结果表明:使用缓释复合肥375~450 kg/hm2比不施肥和常规用肥平均增产221.3kg/hm2和179.3kg/hm2。肥料投入与新增产值相比,使用缓释复合肥较不施肥增效904.5元/hm2,实现产量效益双增。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引进品种产量、抗病性及营养含量测试的优选试验,筛选出适合甘肃省中部旱作区种植新品种,冀张薯12号产量最高,为42300kg/ hm2,较陇薯10号(CK)增产6976 kg/ hm2, 增幅为19.75%,中薯22号产量为40868 kg/ hm2, 较陇薯10号(CK)增产5544kg/ hm2, 增幅为15.69%,青薯9号产量为40239 kg/ hm2, 较陇薯10号(CK)增产4915kg/ hm2, 增幅为13.91%。冀张薯12号产量高、营养成分含量较高,但对晚疫病抗性较差,中薯22号综合性状良好,产量高、营养成分含量高,抗病性相对较好,青薯9号产量高,营养成分含量居中,对晚疫病抗性好,建议在灌区及南部二阴区适宜扩大种植青薯9号,冀张12号与中薯22号在不同区域进一步试验的同时,适当加大冀张薯12号和中薯22号示范推广面积,并且加强晚疫病的防治,其他品种需进一步多区域多点试验。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适宜金东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保证当地马铃薯的高产优质,保障当地种植户的效益。选取了马铃薯新品种及部分推广品种在当地进行品比试验,通过对比产量、商品薯率等性状对参试品进行比对分析,从而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华颂香早、中薯早30、中薯3号、中薯5号的生育期低于73天,生育期相对较短,适宜金东地区种植。中薯5号产量最高,折合50955.6 kg/hm2,商品薯率87.1%,商品性良好,早熟性好;中薯早45产量第二,折合50021.3 kg/hm2,商品薯率80.8%,早熟性好;华颂香早产量49039.0 kg/hm2,商品薯率78.5%,早熟性好。中薯5号、中薯早45、华颂香早在金东区表现优异,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谷子品种晋谷56号在不同播种密度条件下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变化情况,并为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我们以晋谷5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对其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谷子品种晋谷56号种植密度在36万株/hm2至48万株/hm2范围内,产量是先增大后减小,其中种植密度在45万株/hm2时产量最大;株高变化不显著;穗长是随着种植密度的先增加后减小;穗粗、千粒重均是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单株干物质量变化趋势是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碱胁迫下油菜幼苗叶片离子平衡与光合特性对外源Ca2+的响应,深入理解添加外源Ca2+缓解油菜幼苗碱胁迫的作用机制,以5叶期油菜华油杂62(耐盐品种)与湘油15(盐敏感品种)为材料,在NaHCO3(100 mmol/L)胁迫下,设置6个CaCl2水平:CK、0%、0.25%、0.5%、1%、2%(记为CK、T1、T2、T3、T4、T5),研究CaCl2对油菜幼苗叶片离子平衡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NaHCO3胁迫下,油菜幼苗将更多的Na+储存于叶片,将较多Ca2+积累于根系,其中,湘油15体内离子的失衡较华油杂62更为显著;NaHCO3胁迫下,叶面喷施0.5% CaCl2对幼苗质膜损伤的修复最为显著,降低了幼苗叶片Na+含量,提高了叶片K+与Ca2+含量,其中对华油杂62叶片K+/Na +的提高及Ca2+的增加更为显著。除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与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外,NaHCO3胁迫对湘油15光合特性的抑制均大于华油杂62,外源喷施0.5% CaCl2提高了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Fv/FoFv/Fm、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其中华油杂62对应各指标的增加量较湘油15更为显著。结果表明,叶面喷施CaCl2能调控碱胁迫下油菜幼苗叶片离子平衡与光合特性并且对耐盐品种的改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解决大豆玉米争地、稳定粮食生产、增加油料产量的有效种植模式。通过复合种植,高低作物搭配,可实现玉米不减产的同时,增收一季大豆。为了给此技术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筛选出适宜的大豆品种特列此试验,通过研究适宜大豆复合种植中大豆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由于今年玉米全生育期降雨偏少,造成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影响整体产量,大豆未受到影响它的成熟度较好。在玉米大豆复合种植中,玉米各处理平均产量9252kg/hm2(8755.5 kg/hm210164.0kg/hm2),说明不同的大豆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从大豆产量结果来分析,佳禾2号折合产量2829kg/hm2,比对照增产34.5kg,增幅22.4%,居第一位;陇黄3号折合产量2640kg/hm2,比对照增产21.8kg,增幅14.2%,居第二位;冀豆17折合产量2590.5kg/hm2,比对照增产18.6kg,增幅12.1%,居第三位,中黄30(ck)折合产量2320.5kg/hm2,居第四位,东豆027折合产量1186.5kg/hm2,比对照减产75kg,减幅48.7%,居最后一位。综上所述佳禾2号及陇中系列的品种经济性状较好,倒伏程度低、抗旱性好、产量高,适宜我们区域生态环境下种植,东豆系列品种生育期长不能更好的完熟,建议明年继续试验。  相似文献   

9.
在衡阳地区3个不同的试验地点开展油菜种籽与硼肥同播试验,研究不同的硼肥施用量(0、4.5、9.0、13.5kg.hm-2)对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适量的硼肥有利于促进直播油菜的出苗、成苗,在施硼量为9.0kg.hm-2时,油菜综合性状最佳,且产量达到最高值。在土壤极度缺硼时,也可使用13.5 kg.hm-2作为推荐用量。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合上海崇明东滩地区种植的高产抗倒伏常规粳稻新品系,于2020年进行了常规粳稻新品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考虑,金农香粳1267综合表现较好,产量为10246.95kg/ hm2,没有发生倒伏,成熟期比较晚但可作为公司常规稻开发的品种储备。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玉米新品种全玉1233在阜南县种植的最佳密度进行探讨筛选,作者结合本地实际,于2019年6-10月,对该品种安排了5个种植密度,比较分析了各种植密度处理下全玉1233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全玉1233在阜南县种植时,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农艺性状中株高、穗位高、节间长堵均表现为逐渐增加,产量性状中穗粗、百粒重等均表现为逐渐降低,茎粗表现为逐渐降低,抗病能力变化不明显,抗倒伏能力逐渐降低,产量先增加后降低,6.75万株/hm2时的种植密度下产量达到10192.5㎏/hm2。建议在阜南县大面积推广时,种植密度选择6.75万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12.
以马铃薯新品种鄂马铃薯18为材料,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L33),研究了种植密度、底肥、追肥对鄂马铃薯18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是马铃薯产量、株高、单株块茎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种植密度、底肥、追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程度为密度>追肥>底肥。9个处理组合中A3B3C1(密度60000株/hm2,底肥750kg/hm2,追肥150kg/hm2)处理下产量最高,为33390.00kg/hm2,分析发现A3B2C1处理组合(密度60000株/hm2,底肥600kg/hm2,追肥150kg/hm2)可获得最高产量,是最佳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试验,以辣椒青辣产量为目标,以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钾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为探讨对象。建立了辣椒青椒产量与辣椒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钾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寻优,提出了青椒产量≥34500㎏/hm2的综合农艺栽培措施为:种植密度31515~32265kg/hm2,氮肥施用量215.25~246.75kg/hm2,钾肥施用量232.65~269.55kg/hm2,磷肥施用量69.30~80.85kg/hm2。  相似文献   

14.
在景电灌区对华健1号高油玉米的种植密度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95314株/hm2时籽粒产量最高,可达3583.7 kg/hm2,其适宜密度范围是90000-100000株/hm2。出油率可达20.2%以上,玉米油颜色黄亮,清香宜人,可为本地增加新的保健植物油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新品种‘鸿油88’和‘秦油558’关键生物学指标的影响,以‘青杂5号’为对照,设置5个种植密度,分析其对生长发育、植物学性状和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鸿油88’ 和‘秦油558’的成熟期提前,株高、单株角果数降低,而单位面积产量先增后降,‘鸿油88’在65万株·hm-2(D2)、90万株·hm-2(D3)、105万株·hm-2(D4)密度下,实收产量达3 333 kg·hm-2,比对照在相同密度约增产111~755 kg·hm-2;‘秦油558’在65万株·hm-2(D2)、90万株·hm-2(D3) 密度下,实收产量分别达3 222 kg·hm-2和3 211.11 kg·hm-2,比对照在相同密度约增产0~100 kg·hm-2,因此,认为‘鸿油88’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每公顷65万~105万株·hm-2,‘秦油558’ 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5万~9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6.
3:采用三因子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纯N用量、K20用量对留叶枝棉花籽棉产量与霜前籽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K20用量对籽棉产量影响很小,纯N用量与籽棉产量呈直线回归关系;种植密度和纯N用量存在反向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籽棉产量,在纯N施用量小时增加密度能增产,当纯N施用较多时适当减少密度对增产有利。K2O用量增加可提高霜前籽棉产量,但过量使用会降低霜前籽棉产量;种植密度同纯N用量也存在反向交互作用,共同影响霜前籽棉产量,在纯N用量小时增加密度可增加霜前籽棉产量,当增加纯N用量时适当减少密度能提高霜前籽棉产量。根据电子计算机进行的模拟仿真试验,本试验在在籽棉单产3750-4125kg/hm2与霜前籽棉单产3000-3300kg/hm2、籽棉单产4125-4500kg/hm2与霜前籽棉单产3300-3600kg/hm2、在籽棉单产>4500kg/hm2与霜前籽棉单产>3600kg/hm2条件下,其产量与品质兼顾的优化措施组合方案分别为:种植密度29831~31938株/hm2纯N用量266.95~304.88kg/hm2K20用量185.71~213.62kg/hm2;种植密度27022~31424株/hm2纯N用量259.08~334.17kg/hm2K20用量166.95~218.39kg/hm2;种植密度17870~20310株/hm2纯N用量444.42~488.35kg/hm2K20用量144.24~209.71kg/hm2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宁夏干旱风沙区水肥耦合对羊草产量、品质及种子产量的影响,为羊草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中科2号羊草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灌水量处理,设900,1 800,2 700 m3/hm2 3个梯度,在羊草返青期和抽穗期分2次进行灌水,每次灌水量为总灌水量的1/2;副区为肥料处理,设N-P2O5-K2O 为0-0-0 kg/hm2(F1),75-60-45 kg/hm2(F2),150-120-90 kg/hm2(F3),225-180-135 kg/hm2(F4) 4个梯度,F2~F4处理N-P2O5-K2O的比例均为5∶4∶3,肥料在返青期随灌水一次性撒施。在羊草种子成熟时,测定穗长、穗宽、小穗数、小花数、种子产量和千粒质量,统计分蘖数和生殖枝数,计算抽穗率;测定株高、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及干草营养成分;分别计算种子和干草的灌溉水利用率(iWUE)和肥料偏生产力(PFP);通过二次多项式回归和空间分析法得出最优水肥用量。【结果】灌水量对羊草种子产量、干草产量、相对饲喂价值(RFV)、种子和干草的PFP和iWUE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施肥量对羊草干草产量、种子和干草的PFP、干草iWUE、粗蛋白(CP)和RFV均有极显著影响;水肥耦合效应对羊草干草产量、干草iWUE、干草和种子的PFP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灌水量为900 m3/hm2、施肥量为540 kg/hm2时羊草种子产量最高;灌水量为1 800 m3/hm2、施肥量为540 kg/hm2时干草产量和饲草品质(CP和RFV)最高。【结论】在宁夏干旱风沙区,羊草种植以种子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为目的时,灌水量为855~900 m3/hm2、施肥量为342~513 kg/hm2;以干草产量和饲草品质为目的时,灌水量为1 710~1 800 m3/hm2、施肥量为342~513 kg/hm2。  相似文献   

18.
以高产优质杂交水稻品种泰优058为材料,研究了2个播期、3种插植密度、2种种植规格和2种土壤类型处理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泰优058在高产插植期内,插植越早越好,并提倡大小行插植;水稻品种泰优058生产上应推广合理密植技术,油菜茬宽行(等行)窄株(9-10)×5寸插植,插植密度18~19.5万穴/hm2,大小行采取(10+6)×5寸的株行距,插植密度19.5万穴/hm2;小麦茬宽行(等行)窄株9×5寸插植,插植密度19.5万穴/hm2;大小行采取(10+6)×5寸、(12+6)×5的株行距,插植密度19.5-22.5万穴/hm2;随着插植时间的推迟,插植密度应有所增加,但最高不能超过22.5万穴/hm2。  相似文献   

19.
汉油12号是用不育系312A与恢复系Q10R杂交育成的三系杂交油菜品种。该品种2015-2017年在西南地区油菜品种联合品比试验中两个生产周期平均产量 2 155.35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4.48%,具有产量水平高、适应性广、抗病、抗倒等优点,是一个高产、广适、适宜机械化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适宜在长江上游区种植。2020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油菜(2020)610056。  相似文献   

20.
汉油16号是用不育系汉11A与恢复系DH458R进行组配选育而成的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品种,该品种2017-2019年两年参加西南地区、长江中游、下游地区多试点冬油菜品种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2 767.05 kg/hm2、2 972.32 kg/hm2、3 001.51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4.91%、5.39%、5.07%,是一个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的优质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