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三疣梭子蟹传统养殖方式中的同类相残、雌雄争偶以及集中上市而价格低迷等问题,2002年,分别在河蟹幼蟹培育池、虾池进行了三疣梭子蟹竹笼吊养及散养对照试验。2003—2004年,利用河蟹幼蟹培育池进行了三疣梭子蟹的笼式吊养生产,养殖面积13.34hm2,收获0.300kg/只以上商品蟹分别为104720.0kg和118625.0kg,商品蟹平均产量分别为7850.1kg /hm2和8892.4kg /hm2,产值分别为628006.00元/hm2和711394.30元/hm2,利润分别为368227.80元/hm2和407940.50元/hm2,年养殖平均成活率分别为68%和73%,2004年产量、利润及成活率分别较2002年虾池散养对照试验提高了70%、87%和52%,增收189867.00元/hm2。该项技术利用空闲的河蟹幼蟹培育池,采用笼式吊养全雌梭子蟹,方式新颖,效果明显,技术水平国内先进  相似文献   

2.
石蟹光感受器组织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进一步探讨甲壳动物感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石蟹光感受器组织形态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蟹复眼为半球形,背面有无小眼区;小眼为六边形,感光系统由4~6个远端小网膜细胞和8个近端小网膜细胞构成。这与三疣梭子蟹、中华绒螯蟹、日本沼虾、罗氏沼虾等种类的报道不同,说明它们对视觉依赖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由于受对虾白斑病的为害,单一进行对虾养殖成功的几率很小。若在池塘中进行南美白对虾、三疣梭子蟹、菲律宾蛤子立体生态综合养殖,可起到生态互利互惠、防病、稳产的作用,效果好,效益高。现将其立体生态高效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日本囊对虾又称日本对虾,别名车虾、斑节虾、竹节虾,隶属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囊对虾属,主要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热带、红海、非洲东部至朝鲜、日本及我国东南沿海。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日本囊对虾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其价格也在持续上升,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5.
三疣梭子蟹,俗称白蟹、枪蟹,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蟹类,传统的名贵海产品,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可烹调成各式佳肴。除鲜销外,还可加工成冻蟹、切蟹、蟹肉等冷冻产品。近几年,宁波地区利用浅海和虾池笼养梭子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螃蟹包括中华绒鳌蟹、青蟹、梭子蟹等,年产量已达数万吨,是水产养殖的佼佼者。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水产品之一。但在蟹肉制品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蟹脚,这些蟹脚中还含有一些蟹肉,无法用机械方法取出,人工取出则得不偿失,因此,这部分宝贵的资源往往被当作废弃物处理,十分可惜。以蟹脚为原料研制休闲食品,为蟹脚的  相似文献   

7.
不同地理群体三疣梭子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测定了海州湾、辽东湾、舟山沿海和莱州湾4个野生群体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血淋巴、肌肉和肝胰腺组织中的抗氧化及其它与非特异性免疫相关的酶活指标,并对这些指标在不同群体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海州湾群体的三疣梭子蟹肝胰腺SOD酶活显著高于莱州湾群体(P<0.05),而与其它两个群体差异不显著;而血淋巴和肌肉组织SOD酶活各个群体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海州湾群体血淋巴和肝胰腺组织GSH-px酶活显著高于莱州湾群体(P<0.05),而与其它群体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地理群体三疣梭子蟹各体组织中MDA含量、LSZ和ALP酶活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文全面比较了4个地理群体三疣梭子蟹免疫相关酶活指标的差异,揭示了不同地理群体三疣梭子蟹免疫、抗病能力差异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为进一步探索微孔增氧技术在中规格高产蟹、虾养殖模式中的作用,2014年我们在兴化市科兴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示范区内进行小规模养殖试验,取得了亩产河蟹104.5千克、青虾50.4千克,亩获纯利5522元的理想效果,起到了较好的示范推广作用。现将主要技术总结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池塘位于兴化市老圩乡陆杨村(合作社基地)养殖区内,总面积96亩,分为3口,开挖成东  相似文献   

9.
2010年,在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项目编号PJ2008—24-1)的资助及兴化市海南镇水产技术推广服务站的协助下,我站进行了鱼种池套养克氏原螫虾的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东北蝲蛄,隶属于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正螯虾科(蝲蛄科)、蝲蛄属,是世界淡水鳌虾的一种,中文学名东北螯虾、东北黑鳌虾,俗称蝲蛄、水蝲蛄、蝲蛄夹、石蟹等。东北蝲蛄肉质松软、容易消化,对身体虚弱及病后需要调养者来说是极好的食品。东北蝲蛄含有丰富的镁,对心脏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还含有丰富的钙、磷,对小儿、孕妇具有补益功效。研究者还发现,蝲蛄体内的虾青素有助于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  相似文献   

11.
乐兆标 《科学种养》2011,(10):38-38
中华绒螯蟹又名毛蟹、河蟹、大闸蟹等,在三明市放流增殖多年,已取得明显成效,但在池塘中养殖中华绒螯蟹尚缺乏成功经验。笔者在三明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水产良种场开展了中华绒螯蟹的养殖试验,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徐鹏飞 《科学种养》2010,(10):54-54
<正>梭子蟹,俗称白蟹、炝蟹、膏蟹,是我国著名的海产经济蟹类,也是重要的出口创汇水产品,经济价值很高。梭子蟹个体较大,肉质洁白细嫩,脂膏肥满,营养丰富,尤其是两只大螯的肉,呈丝状而带甜味。蟹黄丰满的雌蟹,俗称"宝蟹",更是色艳味香,风味独特,因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梭子蟹以鲜食为主,可烹调成各种美味佳肴。我国目前主要生产整只冻梭子蟹产品,此外,还有冻梭子蟹切块、冻梭子蟹肉、带壳蟹肉和冻小蟹等。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河蟹养殖产业发展迅速,在养殖面积扩大、养殖产量提高的同时却出现了河蟹发病率高、养殖成本上升、商品规格偏小等现象,对养殖效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自金湖县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以来,养蟹观念从追求产量的"大养蟹"转向以效益为中心的"养大蟹、优质蟹和品牌蟹",促进了河蟹养殖产业稳定发展。笔者根据当地的实践经验,将提高河蟹养殖效益的主要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南美白对虾又称白晶虾、水晶虾,白对虾为世界 三大优良虾种之一。原产于南太平洋沿岸水域,是热 带经济虾类。该虾具有广盐性(0%-46%)、生长快、 食性杂、饲料营养要求较低、抗病力强、产量高等特 点,适合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加工出肉率高,味鲜美, 是目前市场畅销产品,为内陆地区调整水产养殖结 构、优化养殖品种、提高养殖效益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15.
<正>长期以来,三疣梭子蟹养殖采用水泥池工厂化人工育苗。近几年,笔者采用土池生态育苗技术,不但使养殖苗种做到自繁、自育,满足了生产需要,而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土池条件1.池塘面积。根据蟹苗需要量确定池塘面积,一般育苗池塘与养成池塘面积比为1∶10。育苗池面积不可太大,以10~15亩为宜。环沟水深1米左右,池底为泥沙质,淤泥要少。  相似文献   

16.
江洋  汪金平  曹凑贵 《作物杂志》2020,36(2):200-1253
<正>稻田种养是以水田稻作为基础,在水田中放养鱼、虾、蟹、鸭等水产动物,充分利用稻田光、热、水及生物资源,通过水稻与水产动物互惠互利而形成的复合种养生态农业模式。世界上各国都有稻田养殖产业,尤其东南亚地区十分盛行,东南亚又以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稻田种养复合系统与当地的文化、经济和生态环境相结合,在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虾蛏混养池底泥耗氧速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水温和有机质含量对不同养殖模式底泥耗氧速率的影响。通过采集试验前后池塘不同位点的底泥沉积物,对单养对虾和虾蛏混养两种模式下底泥耗氧速率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模式下底泥耗氧速率y都随着温度t的升高而升高,且呈良好的幂指数相关(虾蛏混养池y和t的关系式为:y=0.1525e0.0717x,R2=0.968,P<0.01,对虾单养池y和t的关系式为:y=0.1591e0.0816x,R2=0.971,P<0.01);底泥耗氧速率与有机质相关性显著(P<0.05);对不同养殖模式下虾塘底泥耗氧速率分析表明:虾蛏混养池与对虾单养池的底泥底泥耗氧速率差异极显著(P<0.01);在相同养殖模式下,试验初期底泥耗氧速率小于后期底泥耗氧速率。在相同时期,单养虾池塘底泥耗氧速率高于虾蛏混养池塘底泥耗氧速率。  相似文献   

18.
如何减轻南美白对虾桃拉综合征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拉综合征由桃拉病毒引起,在所有对虾种类中,南美白对虾对桃拉病毒最为敏感。虽然桃拉综合征在南美白对虾养殖全程均可发生,但其主要危害体重小于5克的幼虾,多发生急性感染,死亡率高。急性感染的病虾绝大部分表现为红须、红尾,尾扇边缘体色变成茶红色,用解剖镜或10倍放大镜观察腹肢或尾扇边缘可发现上皮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宠物养殖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养殖金鱼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陶冶人的情操,因而很受欢迎。但家庭养殖金鱼极易死亡,导致金鱼死亡的原因很多,其中饲料不合适是一大主因。当前,业内人士都喜欢用枝角类养殖金鱼。枝角类又简称溞类、水溞,俗称红虫,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枝角目,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内陆半咸水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生态环境和养殖方式的变化,河蟹养殖过程中出现了放养密度过高、池水过肥或过瘦、水质恶化、有机物过多等问题,导致河蟹虫害呈多发趋势。河蟹对杀虫药物比较敏感,虫害泛滥时,选药、用药不当,轻则影响河蟹生长,重则造成河蟹死亡。笔者根据近年来对渔业科技示范户的指导实践,谈谈河蟹养殖中的虫害及其无害化防控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河蟹养殖中主要虫类及其特点1.蟹体虫类。一是固着类纤毛虫,有聚缩虫、钟虫、累枝虫、单缩虫、腹管虫和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