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由莱州市大华水产有限公司进行的“漠斑牙鲆子二代苗种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该公司在2002年以来进行漠斑牙鲆引进与苗种规模化生产研究和漠斑牙鲆养殖研究的基础上,于2004年以来开展漠斑牙鲆子二代苗种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通过4年多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建立了漠斑牙鲆子二代苗种人工繁育、养殖工艺技术和养殖模式,实现了亲鱼自然产卵,验证了漠斑牙鲆适合于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和网箱养殖。共培育出性状优良的漠斑牙鲆子一代亲鱼200尾,繁育子二代苗种94.3万尾,延续了子一代鱼的优良性状。试验养殖,池塘养殖成活率达到90%,每667m^2产量达到276.8kg;工厂化养殖成活率达到95%,单产达到每平方米11.7kg;网箱养殖成活率达到86.9%,单产达到每平方米10.4kg。养殖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鳜鱼苗种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鳜鱼鱼苗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研究均获成劫,并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但各地因受不同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限制,其产量和成活率高低很不平衡,一般从鱼苗到寸片阶段成活率为30%左右,高的达70%-80%,最低几乎死亡殆尽,损失惨重。笔者1990年开始从事鳜鱼苗种繁育技术研究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仅1993年一批育成寸片鱼种21.42万尾,其中6.7cm以上规格达25.4%,平均成活率为72.6%,效益显著。下面将4年来鳜鱼苗种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并结合各地的经验进行阐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今年我区积极发展海水育苗,努力建设全市重点水产品种繁育基地。海星公司、华春育苗场抓住当地水质好、苗种市场需求量大的实际,狠抓技术攻关,并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海南省水产研究所、厦门集美水产大学等科研机构对接,技术上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共繁育南美白对虾苗8000万尾、151本对虾苗1.5亿尾、梭子蟹苗500kg、海参苗1000万头、文蛤苗5亿粒,实现了海水苗种繁育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4.
丁理法  徐敏娴 《水产科技情报》2017,44(4):217-218, 221
为缓解可口革囊星虫苗种紧缺的现状,探索其批量苗种繁育技术,于2011~2013年在浙江省温岭市利用潮间带滩涂模拟自然生态建立生态繁育区,面积由110亩(15亩=1 hm~2,下同)扩大到210亩,开展了可口革囊星虫生态繁育试验。2013年,在繁育区选取20亩作为放养区,放养规格462尾/kg的亲体2 625 kg,折合放养密度6.064万尾/亩,2014年6月,对210亩生态繁育区自然繁育的星虫苗种进行测产,测得星虫苗种数量为3.375亿尾,规格为2 753尾/kg,3年累计培育可口革囊星虫苗种7.174亿尾。数据显示,可口革囊星虫的生态繁育试验收效甚佳,如能进一步扩大生态繁殖规模,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可口革囊星虫苗种紧缺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河南水产》2006,(2):30-30
河南省水产引种育种中心,使用现代繁育技术,成功繁育出大量优质苗种,年育苗达2000万以上。中心提供的苗种体质健壮,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欢迎广大渔民朋友前来选购。  相似文献   

6.
1987年我们从湖北省引进斑点叉尾鲴试养,经精心培育成亲鱼,于1990年获得人工繁殖成功,1991年继续进行人工繁育技术试验。两年共培育鱼苗37.8万尾,现将苗种培育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河北渔业》2005,(3):55-56
近日,河北省滦南县会达水产养殖公司组织的欧鳎苗种繁育取得巨大突破,第一批亲鱼经过驯化和诱导已于2005年4月8日成功产卵,到5月10日已经孵化出2cm的苗种4万尾。卵的受精率60%,受精卵孵化率55%。  相似文献   

8.
日本囊对虾亲虾人工繁育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1月18日~2004年6月18日期间,采用人工养殖的日本囊对虾,经过越冬培养和室外培育(性腺促熟、交尾),人工控制光线、饵料、温度和培育密度等手段,亲虾性腺均可发育成熟。在越冬培养中光线为500~800lx之间、温度为9~10℃、饵料为沙蚕及杂色蛤,亲虾培育密度为12~30尾/m^2,越冬实验结果,亲虾体重增长率为10.9%,存活率为93.2%。在室外培育中温度为13.6℃、养殖密度为1.3尾/m^2,饵料以蜾赢蜚、藻钩虾和低值贝类为主。实验结果,亲虾体重增长率为5.1%、存活率为90.5%、交尾率为100%。2004年6月24日~7月10日利用人工繁育的日本囊对虾亲虾进行苗种生产实验。实验结果,每尾亲虾产卵量为20~25万粒/尾、孵化率为82.96%、出苗率为62.8%。实验表明,人工繁育的日本囊对虾亲虾可用于正常的苗种生产。  相似文献   

9.
三角鲂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1988年6月-1991年7月三角鲂苗种培育试验,并根据苗种阶段性生物学特性,提出了苗种培育时应注意的技术环节,试验中,鱼苗培育采用3种不同的放养密度:12.5万尾/亩、10.9万尾/亩、11.1万/亩,经24-29天的饲养,分获夏花鱼种6.25万尾/亩、4.72万尾/亩、8.89万尾/亩,基成活率分别为50%、43.3%、80%;大规格鱼种培育的放养密度为0.5万尾/亩,经94天饲养,获三角鲂215kg/亩,鱼种平均全长15.8cm,尾均重44.8g,成活率90%。饵系数:精饲料1.74、青饲料1.62。  相似文献   

10.
引进纯正鳜鱼,2000年繁育鳜鱼苗65万尾,培育3cm以上鱼种12万尾,其中大规格2.2万尾。亲鱼培育率、受精率、孵化率、苗种培育率分别为92%、76%、65.8%和21.8%。  相似文献   

11.
我省以全面提高水产供种能力为目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推进水产苗种繁育体系建设。增加水产良种的覆盖率。全省规划到2010年.争取建成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5个,省级水产原(良)种场15个,市县重点苗种繁育场30个,年生产优质水产苗种60亿尾,使全省水产良种覆盖率达到70%以上.努力形成优质水产苗种产业化经营格局.为水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2.
喻梅  王甫珍 《科学养鱼》1999,(12):11-11
我场作为江苏省异育银鲫推广定点单位之一,自1995年就进行异育银鲫的繁育,四年来共引进方正鲫和兴国红鲤原种亲本8000余尾,繁育银鲫夏花2000余万尾,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繁育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亲鱼的引进我场自1995年开始先后四次从黑龙江哈尔滨市水产原种场空运引进方正鲫亲本1200余公斤,引进时平均规格达150克/尾;两次从江西兴国县引进兴国红鲤亲本450余公斤,平均规格为500克/尾。二、亲鱼的培育1-亲鱼培育池的条件一般选用土埂护坡的池塘,面积1-5~2-0亩,水深1-5…  相似文献   

13.
鳜鱼规模化繁育及提高苗种成活率的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鳜鱼是广受消费者青睐的淡水名贵鱼类 ,近十几年来 ,急剧衰减的自然资源和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使之成为养殖热门。但在华南以外的地区 ,多数育种单位仍未解决鳜鱼苗种成活率偏低的难题 ,从而制约了商品鳜养殖的快速发展。池州市白沙湖渔场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安徽率先突破鳜鱼人工繁殖难关以来 ,又经过连续数年的攻关 ,基本解决了内陆地区鳜鱼规模化育种的技术难题 ,苗种成活率由一般 1 0 %以下提高到 40 %以上 ,年产 3 3cm以上鳜鱼苗种 1 0 0万尾以上 ,成为安徽省首家鳜鱼良种场。现将该场在开展鳜鱼规模化人工繁育和提高苗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长江鳜鱼规模化繁育与产业化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实施“长江鳜鱼规模化繁育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项目,共收集长江鳜鱼后备亲本308尾,经专池驯养、培育后进行人工催产,收集受精卵在孵化环道内进行人工孵化,繁殖团头鲂鱼苗作为长江鳜鱼苗种的饵料,共获得体长在3.3cm以上的长江鳜鱼苗种230万尾;推广养殖面积31164亩,生产长江鳜鱼91.53万kg、产值10528.24万元、利润5262.67万元。  相似文献   

15.
陈曾龙 《淡水渔业》1988,(3):F003-F004
现苏联建有苗种繁育场164座和生产苗种的生产一驯化站13座.年生产鲤科、鲟科、鲑科等各种鱼类苗种近100亿尾。苏联现有鲟类苗种繁育场26座,年产苗种14300万尾.  相似文献   

16.
《内陆水产》1990,(3):16-16
我国第一家长江亲鱼良种场自1981年在江西省瑞昌县组建以来,收到显著成效。该场拥有繁育水面125亩,他们借助长江的天然优势,经过去野、繁育、培植和优化,七年来共为全国各地养鱼场繁殖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优质天然鱼种和鱼苗近200万尾,获纯利20万元。  相似文献   

17.
2000年6月催产50组成熟亲鱼,网箱静水孵化,共产卵89.5万粒,受精度90%,孵化率98%,培育成3-4cm的鱼种48.3万尾,总投入19480元,产出12.435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6.38。  相似文献   

18.
我们承担了山东省科技厅下达的科技攻关项目《文蛤、青蛤等苗种繁育及增养殖技术研究》项目,项目实施以来,共完成贝类增养殖面积6万亩,生产文蛤苗种320吨,生产商品文蛤2360吨,增养殖区内现有文蛤5260吨,实现产值5000万元,并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浅海文蛤苗种繁育及增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9.
刘名镇 《内陆水产》2007,32(7):18-18
2007年5月18日~19日,建瓯市鱼种场放养品种纯正已性成熟的斑点叉尾鮰亲鱼3000尾,开展规模化苗种繁育生产,计划年生产斑点叉尾鮰苗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1997年3月下旬进行了南方大口鲶早繁技术的研究并获得成功后,于1997年4月和1998年4月连续进行了该鱼种早繁苗种培育技术的研究,以期探索出一整套早繁苗种培育的成熟技术,不断提高南方大口鲶苗种繁育水平。1培育池条件11人工控温培育池:共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