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奶牛养殖业中,奶牛产后瘫痪越来越多。产后瘫痪是奶牛分娩期的常见病,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一疾病进行防治,该病会使一批高产奶牛被迫淘汰。现将防治奶牛产后瘫痪的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奶牛饲养数量逐渐增加,产后疾病临床较为常见,如果诊治不当会造成病情恶化甚至导致奶牛的死亡,给牛场带来严重损失。为了克服这一难题,笔者就奶牛产后瘫痪的原因与诊疗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奶牛分娩、助产及产后过程中,生殖器官易受到或大或小的损伤而感染,因而易发生各种产后疾病。其中产后阴门及阴道炎是奶牛产后较为常见的疾病。2001年7月12日至8月20日,笔者以水杨酸钠、乌洛托品、氯化钙注射液为主,对晋宁县小江渡村13头奶牛的阴门及阴道炎进行了治疗。其……  相似文献   

4.
奶牛产后生殖系统疾病是导致奶牛生育能力低下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全球多达一半的奶牛会在产后遭受至少一种生殖系统疾病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奶牛的繁殖性能,给奶牛养殖业和乳制品行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本文对奶牛产后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包括子宫炎、子宫内膜炎以及卵巢功能受损的病因、诊断方法以及防控措施进行了论述,旨在为奶牛养殖业和乳制品行业防控奶牛产后生殖系统疾病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奶牛同期发情和定时授精技术的发展,为奶牛养殖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奶牛产后容易虚弱,同时还要产奶,体内的代谢循环和激素分泌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奶牛的生理状况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都会受到影响,容易降低生产和繁殖性能,甚至导致产后疾病的发生。从奶牛产后的生理和病理特点进行分析,从产后保健和疾病预防两个角度阐述如何更好地促进奶牛产后身体机能恢复,为奶牛的日常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自制阴离子添加剂预防奶牛产后瘫痪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在试验奶牛TMR中添加阴离子添加剂,测定试验牛尿液pH值与血清中Ca^2+P^3-与Mg^2+的含量,结合临床扩大试验,判定阴离子添加剂对奶牛产后瘫痪及其他疾病的预防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经产奶牛分娩前2~3周添加阴离子添加剂可以有效预防产后瘫痪,同时对胎衣不下和子宫炎等产后疾病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对双城地区随机抽取168头奶牛的调查中,产后繁殖疾病发病率达到了28.5%。为了更好地防控奶牛产后繁殖疾病,自组方剂"子宫净化散",对228头奶牛的预防试验,发病率为9.43%,比对照的常规护理组发病率下降19.07%。结果表明,该方剂对奶牛产后繁殖疾病的预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马瑞 《当代畜牧》2014,(20):65-66
本文主要从产后奶牛的日粮与饲喂、管理、产后护理和治疗这几方面入手,阐述了奶牛产后7d的护理技术。根据在奶牛养殖场的实习过程中,发现奶牛养殖业卫生保健中存在问题,奶牛产后保健在奶牛生产中极其重要,尤其是奶牛产后7d内的保健。加强奶牛养殖中卫生保健素质教育,加强奶牛场的卫生防疫,加强营养代谢疾病监控等,确保奶牛的体质正常,不影响产奶和配种。  相似文献   

9.
选取40头经产奶牛,根据体重、胎次、预产期、上一泌乳期305d产奶量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产后的头3天喂给产后营养补充剂,研究奶牛产后营养补充剂对新产奶牛采食量、血液中血糖和血钙、产后疾病及繁殖恢复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奶牛产后头3天喂给产后营养补充剂有增强奶牛产后食欲的作用,饮用后1小时奶牛血液中血糖血钙水平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4.02%,18.28%。繁殖方面试验组奶牛比对照组奶牛胎衣滞留发生率减少50%,子宫恢复情况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实际生产中,奶牛产后每日给予一定量的碳酸氢钠,可有效预防奶牛乳汁不下、轻性尿闭、产后前胃弛缓等产后疾病的发生,利于奶牛产后体能的恢复,是简单易行、经济实惠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提高产后奶牛配种受胎率的综合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奶牛的自然繁殖周期规律,总结了青岛地区部分奶牛场产后奶牛繁殖管理经验。就如何提高产后奶牛配种受胎率,提出加强产前饲养管理,保证奶牛具有良好体况;加强产后饲养管理,积极防治产后疾病;认真做好产后奶牛配种和妊娠保胎工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静松灵在治疗奶牛疾病中的应用文风(江苏省淮阴市乳牛场,223001)兹将我场在治疗奶牛疾病中静松灵的应用情况介绍如下。1应用范围1.1抑制母牛产后努责,防治子宫脱出奶牛子宫脱多发生于产犊后几分钟至数小时,临床实践证明,治疗奶牛产后子宫脱出并不难,难的...  相似文献   

13.
奶牛产后疾病包括产后瘫痪、胎衣不下、产褥热、真胃移位等,给奶牛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探讨奶牛产后保健技术很有必要.本文就影响奶牛产后疾病的种类、致病因素、诊断、预防措施、产后护理、治疗等保健技术进行讨论,以提高奶牛饲养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奶牛产后疾病高发是导致奶牛淘汰率增加的最主要因素,造成奶牛产后疾病高发的因素很多,其中围产期奶牛体质下降是主要原因。而围产期奶牛体质下降主要归结为能量负平衡。通过对能量负平衡的发生机理,以及奶牛能量负平衡与产后疾病高发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早期预防奶牛疾病,保障奶牛健康提供相关指导。  相似文献   

15.
产后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紊乱疾病,通常由钙、磷含量不足,生产过程中肌肉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病多发生在膘情好、产奶量高的青壮奶牛,对产奶牛危害很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此病也是兽医临床上较难治疗的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奶牛淘汰,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奶牛产后子宫炎是严重影响奶牛繁殖的一类疾病,本文就目前西兽医治疗子宫炎的方法进行综述,并提出笔者的看法,供业界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产后瘫痪是奶牛常见的一种产科疾病。经过前辈们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对本病已有多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如:乳房送风法、补钙补磷法等。但是在发生产后瘫痪的同时往往继发其他疾病,而其中最多见的是风湿症。如果继发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治疗产后瘫痪的效果也就难得巩固。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我们采取中西药结合的办法治疗此类疾病21例均取得满意效果。1发病原因:奶牛产后随初乳大量排出钙、磷,造成血钙,磷的急骤下降最容易发生奶牛产后瘫痪,加之圈舍牛运动场内积粪潮湿有的久卧湿地,夜露风霜,阴雨苦淋风寒湿邪便乘虚而伤及肌肉皮…  相似文献   

18.
试论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马冬梅杨严礼(辽宁省锦州畜牧兽医学校121000)奶牛产后瘫痪是家畜常见代谢病之一。这一疾病有的文献称做生产瘫痪,也有称产后瘫痪,还有的人把它划为产后卧地综合症,甚至与产后截瘫混淆等等。有的定义甚为欠妥,概念混乱的原因是对产后瘫...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胎次、妊娠天数、围产时间、犊牛初生重及月份与奶牛产后疾病的相关性,为降低奶牛产后疾病发病率提供参考。本文调查了宁夏某场2 975头中国荷斯坦牛不同胎次、妊娠天数及月份等对奶牛产后疾病胎衣不下、乳房炎、子宫炎、蹄病及产后瘫痪的影响程度,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胎次的增加,奶牛胎衣不下、乳房炎、蹄病和产后瘫痪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但对子宫炎发病率的影响不明显,其中第6胎奶牛的产后发病率最高。5-7月份奶牛产后疾病的发病率最高。妊娠天数和奶牛进入围产圈时间的增加使得产后疾病的发病率降低。犊牛初生重的增加使得奶牛胎衣不下和产后瘫痪的发病率升高。患胎衣不下导致乳房炎和子宫炎发病率增加,患蹄病导致胎衣不下、乳房炎和子宫炎发病率增加,产后瘫痪导致胎衣不下、乳房炎发病率增加。不同胎次、妊娠天数、产犊月份、围产时间和犊牛初生重对奶牛产后胎衣不下、乳房炎、子宫炎、蹄病和产后瘫痪有一定的影响,且产后疾病间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子宫脱是产后奶牛的一种常见疾病,在很多农村常被老百姓俗称为“吹葫芦”。该病是临床中较为难治的一种疾病,且该病治疗后很容易复发而通常久治不愈,很多高产奶牛因此而淘汰,给广大奶牛养殖户带来很大危害。笔者根据近几年的临床实践,针对奶牛产后子宫脱的诊疗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为兽医同行处理类似疾病提供点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