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托马斯·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坛不朽的地位。小说中的悲剧意识表现了现代文明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巨大伤痛,具有浓郁的现代主义文学色彩。本文立足于小说本身从三个层面论述了哈代小说中存在的悲剧意识:即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并对其悲剧意识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卡斯特桥市长》是哈代最富有悲剧性的小说之一,主要描述了主人公迈克尔亨查德是如何从一穷二白到发财致富,然而却以悲伤的结局结束了他的一生。亨查德是小说中最突出的人物。亨查德悲剧命运的形成有很多因素。对他的悲剧命运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哈代小说中的人物,并体会哈代试图向读者传达的生活哲学。  相似文献   

3.
《无名的裘德》中的淑是背离维多利亚时代道德标准的新女性。她离家出走,逃离婚姻,突破传统女性的"私人空间",进入男性的"公共空间"。然而小说作者托马斯.哈代却把这一体现时代进步的新女性描述成精神不健全的女人,并为她安排了精神崩溃的悲剧命运。淑的形象塑造与作家自身的焦虑心理不无关系,体现出哈代潜意识中根深蒂固的父权思想。  相似文献   

4.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主要代表作,也是他的"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哈代在其作品中表现了他对自然和女性的双重关注。在他笔下,自然是女性生存的沃土,女性是自然的化身。与此同时有机自然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侵蚀,渐渐失去生机,威塞克斯女性在父权制文明的压制下经历着悲剧。而自然与女性正是生态女性主义探讨的焦点。本文试以其视角解读哈代笔下女性的典型代表苔丝的命运悲剧,来进一步探析哈代作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5.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相隔与环境"小说系列中伟大的作品。作为新旧交替时期的作家,哈代在《苔丝》的创作中已经显现出了某些现代主义的一因素。本文就该部小说中哈代与众不同的悲剧思想以及作品中的现代主义因素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有9亿农民.他们的命运如何,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创造了世界奇迹,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农村变化不是很大,农业仍然落后,农民并非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候,"三农"问题成了建设小康的"瓶颈",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大难题.  相似文献   

7.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关键,这是因为,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用科技知识武装农民头脑,才能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思想阵地,才能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第三,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只有切实代表好并维护好农民的利益,才能引导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一、环境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要内涵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农村环境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当前,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极大地冲击了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一定的混乱。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农业问题是指发展农业时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村问题是指农村社会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农民问题是指与农民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包括农民经济收入和社会权益等。本文先阐述了我国"三农"问题主要体现在现代化水平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医疗制度不完善三个方面,然后分析了经济法对"三农"问题的经济影响,最后详细分析了经济法视角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0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抓起.近年来,博州在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方面始终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各农业生产,为农业服务、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为农民科技致富服务、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方针,培养了一大批农村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有力地促进了博州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民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当前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农村环境和农村居住条件也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在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如农村空心化问题严重、婚姻伦理问题突出和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低等。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从广义的角度分析,农村社会问题由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构成。因此,要解决好农村社会问题,实现振兴乡村的目标,就要从"三农"问题着手,并解决好"三农"问题,将三者有效地结合,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李苏 《农业考古》2006,(3):192-194
哈代是一位被中国读者熟悉、喜爱的英国作家,也是对20世纪中国文学产生过影响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中,印烙着他农村的生活经历,贯穿着他浓浓的乡村情结.本文对哈代作品中的农村背景做了一个简单概述,并列举哈代的几部代表作中的农村背景及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丁嘉慧 《农业考古》2005,(6):338-341
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根据农民的特点对农民进行必要的教育.审视历史以明确农民教育必要性与紧迫性;把握农民教育的价值定位以利于更好地解决农民教育实践中的内容、形式问题;农民子女的义务教育关涉未来农民的素质、农业的命运,农村义务教育更加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4.
1"三农"问题的概念、地位1.1"三农"问题的概念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都比较落后,制约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社会较为突出的问题,我们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称为"三农"问题。中国农业历史悠久,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养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发展工业,不得不采用剥  相似文献   

15.
农民权利与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当今中国发展的焦点问题,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将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和命运。当曾,曩重要的是切实保障农民的权利,给农民以国民待遇,振兴农村经济,加快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赵树理是一位农民出身并且始终与农民保持亲密关系的作家,他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反映了二十世纪中期中国农村社会的整体状貌.赵树理小说中关于婚姻家庭问题的描写,占有很大的比例,他的许多小说正是通过婚姻和家庭问题的具体描写,展示出农村社会的种种矛盾,反映了特殊历史时期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这使得赵树理的作品在文学价值以外还有了社会学批评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农村集体"机动地"发包问题一直是关系农村稳定的大事,也是广大农民关注的焦点问题。农村集体"机动地"发包问题解决的好,处理的好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否则引发广大农民上访,严重影响农村稳定、农村发展、农民的利益。笔者就农村集体"机动地"发包问题谈谈个人观点,希望农村集体组织在发包村"机动地"工作上引起高度重视。农村集体"机动地"发包存在的问题如下:一是"机动地"发包年限过长。有的村干部为了工作政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2):316-317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十九大报告对三农发展描绘出新的蓝图,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而农民作为"三农"重要主体,其文化素质和农业技术技能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发展的进程,对我国农业全部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针对目前我国农民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的状况,创新农民的职业教育模式成为了这个时期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从我国农民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针对关注农民职业教育、进一步创新教育模式提供建议和路径。  相似文献   

19.
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三农"问题,关键是农民问题,其核心又是农民增收问题.这一问题不仅是单纯的农民问题,而是关系社会稳定、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中央明确提出了"多予、少取、放活"的农村工阼方针,要求全党上下,各级政府同心协力,持之以恒地抓住农民增收问题不放松,并逐步把它解决好.  相似文献   

20.
一、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一)农村基础设施落后首先。农田灌溉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抗灾能力下降,农业机械化程度低,使得农民仍然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命运。其次,农村交通不便,村村通公路还没有普及,有些地方甚至连从村到镇、县城的公路都没有,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出行,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