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近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他强调,农业综合开发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重要途径,必须作为长期战略任务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汪洋强调,农业综合开发要按照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总体部署,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紧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资》2014,(13):3-3
<正>农业综合开发要按照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总体部署,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加强中低产田改造,着力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  相似文献   

3.
农业综合开发是发展“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任务是: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农业综合开发强调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流程和细节工作入手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从2002—2015年,中国的粮食进口量增长了780%。如今,城市的扩张使得中国的耕地面积开始减少。越来越多的进口粮涌入中国,引发了业界对粮食安全的担忧。粮食问题始终是农业的基础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巩固国家安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确保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重大基础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5.
<正>依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建立用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生产区域,即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以下简称"两区"),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是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农业农村经济稳定、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粮食安全与国家战略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如何进行战略调整以应对粮食安全挑战。粮食安全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稳定至关重要。为了确保粮食供应的稳定性、质量安全性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国家需要进行战略调整和优化。调整包括改革农业生产模式、加强粮食储备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国际合作和强化政策支持等。通过优化调整措施,可以实现粮食安全与国家发展的良性互动。综上所述,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国家在政策和实践层面进行有效的战略调整,以确保粮食供应的稳定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颜璐 《河南农业》2019,(2):40-42,45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总体实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自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人类对土地、资源、环境等的开发力度加大,人口持续增长与粮食作物产量之间的矛盾以及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如何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一直是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稳定发展的基础。加强对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研究是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兵团的实际情况,通过大量的调查资料,建立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变化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9月19日,APEC第三届农业与粮食部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20个经济体的近2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加强区域合作保障粮食安全"展开了发言交流,为加强本地区农业与粮食领域交流与合作献计献策,共同谋划本区域农业与粮食发展战略,勾画区域粮食安全蓝图,并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促进农业与粮食生产,加强产后管理、减损增效,加强区域合作、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等三大议题为主干,达成了重要共识,通过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粮食安全北京宣言》。  相似文献   

9.
<正>从全国农业综合开发会议上获悉,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将以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为重点,集中力量把粮食核心产区建成国家"永久性大粮仓",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0.
<正>榆树市被誉为"天下第一粮仓",近年来,始终坚持农业立市战略,毫不动摇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产量连续15年位居全国县(市)第一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榆树市委、市政府着眼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牢牢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  相似文献   

11.
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财政支农的一个重要手段。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改善农业资源利用状况、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农业综合开发对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资源总量不足,人均资源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新的粮食安全观、国际粮食安全形势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粮食安全状况以及粮食生产特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特点和要求。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总体目标和长期战略构想,提出了加大政策支持、促进科技支撑、建设服务体系、科学引导消费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简称《规划》)日前已经国务院批准。通过实施《规划》,到2020年,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4亿亩,其中通过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完成3.4亿亩,通过统筹和整合农业、水利等相关部门财政性资金完成0.6亿亩;完成1575处重点中型灌区的节水配套改造;亩均粮食生产能力比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前提高100公斤以上。《规划》的实施,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农业  相似文献   

14.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改善农业资源利用状况,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笔者认为农业综合开发的根本目标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农业综合开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粮食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农业高校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学、扛起强农兴农重任的重要体现。文章从粮食安全的人才培养、粮食安全的科技支撑、粮食安全的智库建设三方面阐述了农业高校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担当,并基于江西农业大学的实践探索,总结梳理了该校在人才培养、粮食种业研究、粮食种植技术创新推广、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对策研究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对农业高校在新时代服务服务国家粮食安全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江西农业大学开展粮食安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是我国重要的战略举措,对保障粮食安全、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高标准农田具有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等特点,是发展现代农业、保障未来粮食安全的基础,是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具体实施举措。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农业生产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土、农业、水利、农发办等部门根据自身  相似文献   

17.
<正>从中国基本国情和改革开放全局出发,进一步提高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战略认识,以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大局。实施全球农业战略,构建持续、稳定、安全的全球农产品进口供应网络,是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支撑。一、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从现在起到今后的10年~20年,要从中国基本国情和改革开放全局出发,进一步提高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战略认识,以服务保障国  相似文献   

18.
<正>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是政府支持、保护农业发展的战略措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业综合开发的成效,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工程质量控制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的核心,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质量控制体系,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工作重  相似文献   

19.
<正>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把粮食安全放在首位,为了构建粮食安全战略,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从国家层面制定了保障体系。一是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二是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三是健全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四是合理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五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虽然我国粮食已经实现"十连增",由于耕地资源有限,农业现代化滞后等问题,种粮的比较效益下降。农民最担心自然灾害造成种粮的损失。农业政策性保险是我国继取消农业税,实施良种  相似文献   

20.
浅谈军川农场农业综合开发的初步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改善农业资源利用状况、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综合战略,它在我国农业和垦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