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水生植物净化水环境与水生植被的修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高等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环境、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等受损水体的净化功能.在恢复水域生态环境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水生植物与环境的协同作用,根据环境条件和群落特性,合理配置水生植物群落,形成稳定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黑藻和金鱼藻在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富营养化水体中的适应性,采用模拟法研究了黑藻和金鱼藻对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富营养化水体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黑藻在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富营养化水体中的适应性强于金鱼藻,是治理三峡库区水体富营养化和沉水植被恢复的首选物种.  相似文献   

3.
浅水河湖沉水植物的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婧 《现代农业科技》2011,(16):252-254,258
目前,我国水域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浅水湖泊的富营养化导致浮游植物增加,沉水植物消亡,在外源污染物降低后,沉水植物的恢复仍然滞后相当长的时间,而沉水植物恢复技术研究在理论和应用上均有重要意义。从沉水植物在水体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现状、恢复条件及恢复技术等方面论述了国内外浅水河湖沉水植物的恢复技术的研究概况,并对沉水植物恢复技术以及开发和利用沉水植物资源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沉水植物恢复的透明度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昀  胡红  时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710-1711
沉水植物恢复是水域生态系统生态恢复的难点之一,透明度条件是沉水植物生长的主要制约因素.建立了透明度和沉水植物群落(种群)平均光补偿深度回归模型:y群落=2.924 7x群落-29.126和y种群=3.480 2x种群-33.283,结果表明,沉水植物群落(种群)的平均光补偿深度与透明度呈明显的正相关.分析在不同水体深度下恢复沉水植物所需要的最低透明度,在恢复沉水植物过程中,通过测定水体深度和透明度,便可以初步判断是否能恢复沉水植物.  相似文献   

5.
水库受富营养化污染后,水生植物群落结构变的简单,主要以藻类为主。北疆污染水库冬季冰封加排污,使水体含氧量急剧降低,导致绿色光合植物大量死亡或以孢子形式越冬。春季冰雪融化后水体表现为无明显的绿色植物光合色素吸收峰和反射峰,利用二阶衰减指数函数对污染水库水体光谱曲线进行拟合,其拟合优度(R~2)值高。正常水库水生植物群落结构完整,冬季水体含氧量高,植物不会因缺氧死亡,在春季冰雪融化后水体表现为有明显植物光合色素吸收峰和反射峰,利用二阶衰减指数函数对正常水库光谱曲线进行拟合,其R~2值低。本文利用冬季到春季不同水库光谱曲线的二阶衰减指数函数R~2值斜率的变化,衡量了水库富营养化污染状况,即污染程度重,该段R~2的斜率值高,反之该段R~2的斜率值低,污染程度轻。研究结果经水质抽样分析验证,监测结果正确。该研究方法为今后北疆水库水质快速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向辉  李力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5902-5905
围绕近年来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成果,对于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作用机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并对富营养化水体植物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富营养化水体植物修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城市地表径流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水体净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湿地植物脱氮除磷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其中,影响因素包括植物品种、植物群落的配置、地表径流富营养化程度、水中氮磷存在形式、水力停留时间等,提出人工湿地相关设计要点,旨在引导人工湿地设计向更加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然环境下的河流水体有自然净化能力,富营养化的时间非常缓慢,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污水排放到河流中,导致水体短时间呈富营养化状态。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河道自然生态平衡,影响水质使用功能。水体富营养化包含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与水体的物理性状、化学特性、生物特性等众多影响因素有关。本文主要探究几个典型的河流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因素及富营养化引发的水质变化。  相似文献   

9.
陆印 《吉林农业》2011,(10):143-143
水体富营养化是人类对大自然摄入太多超出了大自然承载极限的一种生态恶化表现。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主要是水体中N和P受纳量异常增多,追溯源头还是工、农业排放的污水中富含了大量氮磷等营养盐成分。农业面源对造成水体富营养方面的比重日益提升,因此从农业种植方面对水体富营养化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由于水体富营养化一般发生在较为封闭的湖泊、水库和半封闭水体,因此本文以江南地区某湖泊为例进行了农业种植与水体富营养化关系的研究,并从农业种植实际提出了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宋关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597-8598
目前,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介绍了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成因、危害及常用的治理方法,并对生物修复技术治理水体富营养化进行了详细介绍。水体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水生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以及水生动物修复技术,该技术是目前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太湖水质现状与主要污染物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2007年11月至2008年8月,按季度对太湖进行水化学及水生生物学分析采样,并采用水质污染指数评价法和综合富营养化指数法对太湖水质现状和主要污染物进行评价与分析。水质污染评价指数法分析结果显示,太湖的主要污染物为氮(N)、磷(P)和有机耗氧量(CODMn)。总磷(TP)所占的污染负荷指数最大(34.34%~54.34%),平均污染指数为48.36%。叶绿素a(Chl-a)与TN、TP和CODM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15(P<0.01)、0.666(P<0.01)和0.740(P<0.01)。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太湖的水质状态,发现太湖4个季节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值均在60~70之间,平均值为65.54,各季节的水质状态差异较小。太湖水质整体上已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部分区域已呈严重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1月至2008年8月,按季度对太湖进行水化学及水生生物学分析采样,并采用水质污染指数评价法和综合富营养化指数法对太湖水质现状和主要污染物进行评价与分析。水质污染评价指数法分析结果显示,太湖的主要污染物为氮(N)、磷(P)和有机耗氧量(CODMn)。总磷(TP)所占的污染负荷指数最大(34.34%~54.34%),平均污染指数为48.36%。叶绿素a(Chl-a)与TN、TP和CODM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15(P<0.01)、0.666(P<0.01)和0.740(P<0.01)。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太湖的水质状态,发现太湖4个季节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值均在60~70之间,平均值为65.54,各季节的水质状态差异较小。太湖水质整体上已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部分区域已呈严重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3.
太湖沉水植物光补偿深度反演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生植物在浅水湖泊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太湖常见的3种沉水植物苦草、狐尾藻、金鱼藻的光合速率与辐照度的关系,反演3种沉水植物的光补偿深度在太湖的空间分布,并根据水生植物的调查资料和文献资料来检验反演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和因子方差贡献大小分析,探讨有机悬浮颗粒物、无机悬浮颗粒物、叶绿素a3种生态因子对沉水植物光补偿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沉水植物的光补偿深度总体上表现出从太湖东侧向湖心区、河口区及太湖西南方向逐渐减小的态势,对于特定的湖区,3种沉水植物的光补偿深度大小基本为苦草>金鱼藻>狐尾藻;3种沉水植物光补偿深度分别与有机悬浮颗粒物、无机悬浮颗粒物以及叶绿素a3因子呈显著回归关系。有机悬浮颗粒物、叶绿素a对3种沉水植物光补偿深度有显著的负作用,无机悬浮颗粒物有微弱的负作用,3因子对沉水植物光补偿深度影响大小依次是有机悬浮颗粒物>叶绿素a>无机悬浮颗粒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改善惠州西湖水质的有效途径。[方法]于2007年5~10月对惠州南湖(西湖子湖之一)生态修复中试区的水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工程区水体中总磷和总氮含量分别降低54.47%和52.67%,叶绿素含量也降低78.59%。水体由浑水态转变成清水态,透明度由原来的30 cm厚提高到150 cm厚。营养指数下降28.5%,营养盐含量大幅度降低,生态链的多样性提高2~3倍。沉水植物增长迅速,其覆盖率达50%~60%,其中苦草生物量为2.2 kg/m2,黑藻生物量为9.6 kg/m2,说明工程区有向原生演替的趋势。[结论]沉水植物的恢复与重建是改善西湖水质的关键。恢复并建立相对复杂的水生态系统,是解决惠州西湖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太湖水体富营养化与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通过对太湖“零点行动”前后的水质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虽然水质得到改善但尚不能控制富营养化趋势,提示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紧迫性;进一步对环太湖流域重点农业面源污染源水肥流失和畜禽养殖业污染进行了研究与评价,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对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冯业强  夏品华  张明时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733-6734,6740
[目的]分析红枫湖水库的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问题。[方法]通过室内外调查研究,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红枫湖水质、水生生态系统、底泥污染特征以及蓝藻水华发生规律进行全面分析。[结果]红枫湖全湖处于中富营养到重富营养状态,水质为Ⅴ~劣Ⅴ类;湖泊底质蓄积了大量的营养盐,是水库富营养化的重大污染源;水生生态系统退化,易形成蓝藻水华。[结论]红枫湖的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氮、磷的过量输入导致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而农业面源污染是其主要来源。阐述了太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主要原因,提出了以发展有机农业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导致的太湖水污染问题,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水生维管束植物在湖泊富营养化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生植物的分类和应用以及水生维管束植物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机理及其应用技术途径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今后水生维管束植物研究的重点,认为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水生植物,适时收获,防止二次污染,增强利用水生植物在控制大面积湖泊污染技术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太湖水体中毒死蜱的污染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研究太湖水体中毒死蜱的污染状况和评估其生态风险,2014年8月对太湖37个采样点位水体中毒死蜱浓度进行调查。采用固相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太湖水体中毒死蜱浓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太湖水体毒死蜱浓度在nd~13.6μg·L~(-1)之间,平均值为4.8μg·L~(-1)。采用安全阈值法对其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安全阈值(MOS10)为0.16,小于1,表明太湖水体中毒死蜱已对水生生物造成一定的生态风险。水生生物物种短期暴露于太湖水体中,太湖13.2%的水体中有超过5%的水生生物受到干扰,此时毒死蜱安全浓度上限为0.036μg·L~(-1)。该结果旨在为太湖水体中毒死蜱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Copula函数与经验频率曲线的富营养化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起峰  王春阳  王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037-17039
富营养化问题是我国湖泊面临的重要问题。太湖作为我国东部最大的淡水湖泊,附近城市供水水源地,其富营养化问题直接关系到苏州、无锡、江阴、湖州等环太湖城市的饮用水安全。选取浮游动物生物量、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叶绿素作为浮游生物数量的3个指标,绘制经验频率曲线,并采用Copula函数将其进行有效联结,从而得到太湖不同分区的富营养化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太湖西北部湖区富营养化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