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省水域资源丰富,全省总水面达3498万亩,其中可养鱼水面为981.3万亩,目前已利用发展养鱼生产水面550万亩。为了充分开发挖掘我省渔业水面资源的潜力,迅速提高我省的科学养鱼技术水平,从1987年起,我省开始承担农业部渔业“丰收计划”项目,12年来,已累计推广了以“池塘养鱼大面积高产综合技术”、“稻田养鱼综合技术”等为代表的农业部渔业“丰收计划”项目20个,平均每年实施部下达项目1.67个。从“七·五”到“九·五”期间,全省组织推广农业部渔业“丰收计划”项目各项水产技术58.2万亩,其中池塘养鱼完成32.4万亩,稻田养鱼完成25.8万  相似文献   

2.
1998—1999年,我省承担了农业部渔业“丰收计划”项目“淡水池塘80:20主养鲫鱼模式高产高效技术”,完成推广面积31712亩,平均亩产鱼523.4kg,其中鲫鱼408.6kg,平均亩产值5775.8元,亩利润2451.6元。这项技术不仅产量高,而且效益显著,是养殖鲤鱼经济效益的两倍以上,在我省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自1987年以来,浙江省在全省范围内的各类水域组织实施了部、省两级渔业“丰收计划”115项(次),其中部级16项(次)、省级99项(次),累计增殖放流河蟹苗20700公斤,推广池塘、外荡、山塘小水库、对虾塘、滩涂贝类、河蟹等养殖高产、增产及综合利用技术268.9万亩(实收263.3万亩),灯光围网163组,共产鱼、虾、蟹、贝等水产品96.49万吨,新增水产品14.77万吨,新增纯收益7.15亿元。获各类部、省级渔业“丰收奖”96项次。 浙江省有海淡水养殖面积366.8万亩,但同一水域内,因技术水平高低,产量和效益相差悬殊。依靠科技进步,挖掘内涵潜力,是渔业发展的方向。因此,确定渔业“丰收计划”的目标是围绕“一优两高”渔业,主攻方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来,我国水产品产量逐年增加,水产养殖比重逐渐加大,品种增多,效益显著。科技在水产增产增效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从1987年开始实施的全国渔业“丰收计划”,在各级领导和广大科技人员、渔业生产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1994年底,全国渔业“丰收计划”项目共实施33项次,累计推广养殖面积840万亩,新增水产品产量50万吨,新增产值31亿元,新增纯收益16亿元。“丰收计划”在全国大面积、大范围的组织实施,加速了水产科研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带动了整个水产增养殖水平的提高,加强了科研、教育、推广机构的有机结合,在科教兴渔中起到了“龙头”作用。 一、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全国渔业“丰收汁划”突出特点在于大面积、大范围地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这是其“龙头”作用的最主要体现。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一批重大水产科技成果通过“丰收计划”的实施,产生了巨大的效果。“淡水池塘模式化养殖高产高效技术”,把池塘改造、优良品种的应用、优质饲料的配制和加工以及病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组装配套,  相似文献   

5.
缢蛏是我省沿海滩涂的主要养殖贝类的传统养殖品种,也是为消费者所喜爱的水产品。全省缢蛏的年养殖面积在20万亩,产量10多万吨。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差异。单产高低非常悬殊,高的亩产达1000多公斤。低的仅几百公斤。1991—1992年我省实施了全国渔业“丰收计划”——“滩涂贝类(缢蛏)养殖高产技术推广”项目,主要推广了蛏田建造、早放密养、涂间管理、防治敌害等技术。在乐清、三门两县10个乡镇二年共推广30720亩,总产缢蛏32558吨,亩产  相似文献   

6.
一、发展我省海水养殖生产是当务之急福建省人民政府要求,第八个五年计划末(1995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拟达到160万吨,产值48亿元,全省人均水产品占有量50公斤,渔区人均年收入2000元,全省水产品出口创汇2.5亿美元。1990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为118万吨,“八五”期间要求增产40多万吨,平均每年增产8万吨,任务相当艰巨。我省的渔业生产,当前主要依靠海洋渔业的产量,淡水渔业产量的比重仍然较小。如  相似文献   

7.
都昌县8000亩连片池塘模式化养殖增产技术为了摸索大面积连片池塘精养高产经验,提高池塘单位面积产量,达到优质、高产、高效,1992-1993年我县承担了部级丰收计划“都昌县8000亩连片池塘模式化养殖增产技术”推广项目。参与实施的8120亩池塘,19...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及支持下,连续10年承担了农业部下达的渔业“丰收计划”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全省认真贯彻农业部有关渔业“丰收计划”的政策措施,坚持高产、优质、高效、适用为目的,加大科技新成果、新技术示范推广的力度,充分发挥了它在水产技术推广中的“龙头”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科技兴渔,促进了高产优质高效渔业的发展。1987—1995年,全省在10个地市共实施部“丰收计划”项目13个,除银鱼移植项目即将产生效益外,其余12个项目共推广面积82.09万亩,新增鲜鱼产量4.82万吨,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5.26亿元。  相似文献   

9.
《重庆水产》2006,(1):15-17
重庆市池塘万亩吨鱼无公害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是在我市水产品产量严重不足,养殖技术落后,品种单一,养殖单产大大低于国内先进水平,农民养殖效益低的形势下提出的一个服务“三农”的技术推广项目。池塘养殖是我市水产养殖的主体,2004年养殖水面3.24万公顷,产量13万多吨,占全市养殖产量的58.63%;其中专业池塘9533公顷,产量6.6万吨,占池塘养殖产量的50%。虽然我市池塘养殖也有达到2吨/667m^2以上高产典型,但平均667m^2量仅为460公斤,远远落后全国先进地区养殖单产水平,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质量潜力巨大。为此,依靠科技,深化发展,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我市近阶段渔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如何保持池塘渔业的高速发展,增强发展后劲。是当前渔业发展的中心问题之一。笔者根据我省情况,就养鱼池塘的清淤问题,谈点浅见。旨在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推动池塘渔业的持续稳步发展。一、池塘渔业在渔业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991年全省水产品总量为56.30万t,比1978年的11.87万t增长了3.74倍。其中:池塘产量达到42.20万t,比1978年的7.19万t增长了4.87倍。1991年比1978年水产品产量绝对增加数为44.43万吨,其中池塘产量绝对增加数为35.01万t,占全省水产品产量绝对增加数的78.80%。 1978年至1991年年平均放养面积为469.65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为234.67万亩,占总放养水面的49.77%;年平均养殖产量为29.01万t,其中池塘产量为23.44万t,占养殖总产的80.80%  相似文献   

11.
为了摸索大面积连片池塘精养高产经验,提高池塘单位面积产量,达到优质、高产、高效,1992—1993年我县承担了部级“丰收计划”《都昌县530公顷连片池塘模式化养殖增产技术》推广项目。参与实施的541公顷池塘,1992年实现单产7027.6kg,总产3804.2t,总产值1853.83万元,  相似文献   

12.
1986年以来,我省先后承担了农业部水产司下达的“万亩池塘高产综合技术”试验项目“杂交鲤”、“颗粒饲料养鱼”等开发项目,渔业“丰收计划”项目,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下达的重点推广项目和省计委下达的省级推广项目。为了完成主管部门下达的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13.
1996年新疆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8万吨,比上年增长8%。其中,内陆养殖产量4万吨,占总产量的83%。今年预计鱼产量可超过5万吨。新疆渔业连续12年获得好收成,其重要原因是不断加大科技兴渔力度,增加科技含量,推广先进经验,实行科学养鱼。通过举办各种类型水产技术培训班或研讨会,使科技兴渔意识和渔业职工素质有了很大提高。1996年由农业部、新疆自治区科委、新疆人民政府科技兴农办公室下达的正式实施的项目有13项,其中,昌吉回族自治州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的池塘养鱼大面积高产高效技术“3888”工程(即用3年时间,在8000亩池塘主养…  相似文献   

14.
渔业在我省大农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994年全省水产品产量突破了20万吨大关,比上年增长10.3%,渔业产值(含工副业)实现22.5亿元,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加快发展渔业,对加快我省经济发展和农民奔小康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渔业已规划,到2000年,水产品产量达到32万吨,产值实现40亿元,产量和产值都翻4番。1995年的目标是水产品产量达到23万吨,如何实现,关键是要抓好工作落实。具体要做到“五到位”。  相似文献   

15.
瞭望塔     
《中国水产》2000,294(5)
四川省1999年渔业全面丰收养殖结构调整为重要因素之一根据统计材料显示,1999年四川省实现水产品产量物57万吨,比上年增产4.28万吨,增幅1012%。其主要特点:一是水生动物产品和水生经济植物产品产量双增长。全省水生经济植物产量6.62万吨,增长31.86%。二是水产品产量实现地地增产,21个地市州均获丰收。增产2成以上的2个市州;增产1成多的5个市地州;增产1成以下的有14个市地州。三是除湖泊外,不同生产模式均获增产。增产幅度最大的是江河养殖,达4436%;比重最大的池塘养殖增产1226%;发展迅速的稻田养鱼,产量突破10万吨大关,…  相似文献   

16.
1987年以来,全国各地组织实施渔业“丰收计划”,依靠科技进步.把科研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加以组装配套,应用于生产,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加强科研、教育、推广“三渔”结合,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渔业,实现大面积、大范围、大幅度地增产、增效,在科教兴渔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成为水产技术推广的龙头计划,推动了渔业生产稳步、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据初步统计,1987年至1994年8年间,列入全国渔业“丰收计划”项目累计28项次,分布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组织实施,累计推广水产养殖面积789.4万亩,增加鱼虾贝类等水产品产量45.2万吨,占全国年增加水产养殖产量的比例  相似文献   

17.
1988年至1990年农业部下达给我省“渔业丰收计划一一池塘大面积综合高产技术”项目共计31000亩。经过三年努力,累计完成48645亩,共增产鱼795.1万公斤,新增产值4000万元。“丰收计划”项目的实施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给我们池塘养鱼技术带来了新的突破。三年来,我们先后实现了亩产500公斤,  相似文献   

18.
自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的水产业有了飞跃发展,全省水产品总量大幅度增长,其中水产养殖产量增幅最大。1980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20172吨,其中养殖产量达到8953吨。2000年全省水产品总量38.2万吨,其中养殖产量达到33.2万吨。分别比1980年增长18.9倍和37.1倍。我省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的同时,水产饲料业也有了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认清我省渔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以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当前,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渔业努力适应新的变化,不断取得了新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膳食结构调整做出了新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渔业迅猛发展,到1997年水产品产量达到32.3万吨,提前三年实现了水产品产量、产值翻四番的奋斗目标,成为全省农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1999年,全省水产品产量达到36.5万吨,继续实现了稳步增长。人均地产鱼占有量达到了10公  相似文献   

20.
1992—1993年我县承担了部级“丰收计划”项目“都昌县8000亩连片池塘模式化养殖增产技术”,参与实施的8120亩池塘,1992年实现单产468.5千克,总产3804.2吨,总产值1853.83万元,纯收益783.87万元;1993年实现单产539.7千克,总产4382.4吨,总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