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深入探究疫情对丽水市蔬菜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影响并研判未来走势,对主要蔬菜生产经营主体进行了电话或现场了解,对农资供应、生产用工、育苗、产品运输以及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据此提出丽水市蔬菜产业发展对策,以确保蔬菜产业良性发展和保障城镇居民基本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2.
蔬菜作为南阳当地一项重要产业,新冠肺炎疫情给其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前期蔬菜产业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随着疫情形势好转,蔬菜生产、销售、市场面临的压力得到缓解,并根据此次疫情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为下一步南阳蔬菜产业恢复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席卷全国,对经济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荆州市作为疫情重灾区,农业生产遭受重创。本文作者从荆州市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业企业发展等方面分析了疫情管控措施产生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诸多隐患,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对统筹抓好荆州市疫情防控和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浙江省杭州市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克服因人员流动控制带来种养企业用工严重不足、因交通管制带来物流严重受阻、因无法复工带来效益损失等诸多困难,千方百计增加生产,满足市场供应和百姓生活需求,为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较大影响,但危机中同样蕴藏着商机,可以化疫情之机为创新之机、转型之机,使危机变转机。1.疫情蕴藏的机遇17年前的"非典",造就了"淘宝"等一大批线上销售平台。  相似文献   

5.
为科学评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陕西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影响,对全省242家已获证和申报中绿色食品企业及企业所在的56个县(区)开展了线上调查和线下调研,了解疫情对全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影响。疫情防控对绿色食品企业生产、流通、销售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企业和当地政府部门均采取了应对措施,并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也提出了对策,为陕西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科学评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陕西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影响,对全省242家已获证和申报中的绿色食品企业及企业所在的56个县(区)开展了线上调查和线下调研,了解疫情对全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影响。疫情防控对绿色食品企业生产、流通、销售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企业和当地政府部门均采取了应对措施,并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提出了思路,以期为陕西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江西油菜生产的影响,通过微信、网络问卷、电话访谈等形式对江西油菜主产区的种植户、经纪人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总体上江西油菜长势良好,病虫害偏轻发生,疫情暂时未对油菜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为保障农业生产正常有序进行,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油菜生产造成的影响,提出以下应对措施:设立省市县油菜技术服务热线,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全面技术指导;制作技术辅导微视频广泛传播,通过新媒体渠道滚动播放;提前做好油菜观光、采收与销售等工作预案,确保油菜籽销渠道顺畅;落实好绿色通道确保油菜生产有序,允许油菜种植户、农资生产销售人员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跨区域作业,及时开展油菜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8.
新冠肺炎疫情自爆发至今,过长的防控周期对我国的养殖业、蔬菜果业、花卉业、水产养殖业等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推动农业经济向好发展,为我国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驾护航提供参考,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并提出保障农业物资有效供给和金融支持,借助自媒体力量发展农产品新业态,强化进口农副产品及海产品防疫管控,建立政府、市场、企业三方结合的农业援助体系等方面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新冠肺炎疫情自爆发至今,过长的防控周期对我国的养殖业、蔬菜果业、花卉业、水产养殖业等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推动农业经济向好发展,为我国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驾护航提供参考意见,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并从保障农业物资有效供给和金融支持,借助自媒体力量发展农产品新业态,强化进口农副产品及海产品防疫管控,建立政府、市场、企业三方结合的农业援助体系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20,(4)
正近期,全国上下从城市到乡村,全民参与,群防群控,一起打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终将结束,但从长远分析,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诸多方面的触动和影响,对农业包括蔬菜产业发展也不例外。一、当前疫情对蔬菜产业的影响现阶段,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地区为湖北省,湖北是我国长江流域冬春季蔬菜重要的生产基地,也是魔芋、莲藕、莼菜等水生蔬菜的全国重要农产品优势产区。目前,湖北全省蔬菜在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地调查了解,从麦田管理、农资供应、临时性用工、农技服务等方面阐述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南阳市粮食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保障南阳市粮食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疫情期间,蔬菜生产用工难、用工贵的问题凸显,成为制约蔬菜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蔬菜持续保供给,需要加快推进蔬菜生产"机器换人"步伐,提高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助力蔬菜产业转型发展。为此,江苏省农机具开发应用中心制定并发布设施蔬菜生产园区农业机械配置通则,以供各地开展蔬菜机械化装备技术推广以及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园区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国各行各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研判疫情对谷子高粱糜子产业的影响,以及开展何种措施应对复工复业,采用网络软件调研与电话、微信访谈等相结合的方式,对谷子高粱糜子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以及小米的消费等环节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疫情的发生:对谷子高粱糜子的种植影响不大;对原粮的销售和价格波动影响较小;对种植户购买农资和农资储备有较大影响;疫情期间存在工人短缺、劳动成本高、运输不畅等现象,造成加工企业不同程度的损失;加快了产品销售由线下向电商、朋友圈等线上销售方式的转变;促进消费者对营养丰富、药食同源食品的需求,增加了居民杂粮多样性的需求。最后,从农资供应、春耕备播,开展线上技术培训,有序恢复生产,特色产业脱贫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浙江省林下经济企业和从业者面临疫情防控物资不足、防疫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防控风险,复工复产面临资金、技术、种苗和用工等方面短缺和困难,企业发展中存在政府扶持力度、销售市场、用地等瓶颈。本文对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初步提出对策建议,对疫情下浙江省林下经济企业复工复产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大多数社会资本和创业者所持的农业产业进入门槛低等错误观点影响下,近年来宣城市桃种植面积快速扩大,导致技术、用工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作者通过实地调研经认真总结归纳从宣城市自然条件、栽培地区及规模、主栽品种、销售情况等方面出发分析了宣城市桃产业生产优势和存在问题后提出了宣城市桃产业发展建议,供今后果农进行桃树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6.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本文基于江西两个县的调查,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返岗就业、农业产业发展、保障民生、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等方面,提出减轻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民生产生活负面影响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掌握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四川羊业生产的影响,本研究团队对分布在全省不同区域的不同种类生产经营主体进行了电话了解和网络调查,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肉羊产业发展抗疫情保生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江西省253户农户和134家农业企业调查问卷数据,从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分析了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农村造成的负面影响。为保障农村生活的正常有序开展,确保农业生产正常有序进行,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农村造成的影响,提出以下应对措施:统筹抓好打赢疫情防控战与"三农"领域重点工作;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管控"人流"的同时,因应自然规律、市场规律放松"物流";广泛开展网上在线技术指导和政策宣讲,避免正常的春耕生产受到过度影响;加快科研应急研发,尽早摸清疫情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影响;加大主要农产品储备调节力度,预防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大起大落;缓解禽类养殖企业产品积压滞销压力,保护禽类产品产能;预防早稻播种面积大幅下降,稳住农民种粮信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我市蔬菜生产现状出发,就存在问题、产业发展前景进行探讨,并就我市蔬菜产业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市蔬菜产业下一步的发展目标、重点发展领域、区域布局、重大建设项目以及保证我市蔬菜产业稳步、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粮食产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粮食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推动粮食生产有序开展,保障粮食安全,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粮食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发现,疫情之下农业用工难、农资供应紧张、传统的技术下乡服务停滞、跨区耕作受阻,加之今年病虫害呈重发态势,国际形势也更加复杂多变,稳定粮食生产的压力和挑战加大。建议将粮食安全当成“头等大事”来抓,支持春耕生产和双季稻面积恢复,保障重要物资运输通道畅通,开展多形式农业科技服务,健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预警机制,构建新型粮食生产支持体系,进一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