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7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合兰溪市种植的马铃薯品种,2019年冬季在位于赤溪街道后龚村的兰溪市福元康家庭农场开展了马铃薯新品种展示示范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希森6号、希森3号产量较高、品质好,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栽培上应适当深播并重视晚疫病预防;中薯5号种植年限较长,但熟期较早、产量高,仍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生产中宜采用脱毒种薯,以充分发挥其产量优势;兴佳2号在生产上可作为迟熟品种应用。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希森3号、希森6号产量高,结薯数适中且大中薯数比例高,单薯重高,芽眼浅,商品性好,品质优;N195产量较高,结薯数多且大薯数多;N215中小薯偏多,适合以生产中小薯为主的区域应用。  相似文献   

3.
春马铃薯新品种在浙江中西部种植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引进的春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希森6号产量最高,大薯数多,且品质优;N108产量高,结薯数多,适宜于收获小型薯;CG366产量最低,但结薯多,黄皮黄肉,品质好,适合收获小薯,可根据生产需要作为特色小薯型品种应用。  相似文献   

4.
榆阳区是陕西省马铃薯总产量第一大市,引进马铃薯新品种开展性状比较试验对当地马铃薯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试验参试品种10个,以克新1号(CK)为对照,通过对丽薯6号、丽薯7号、希森6号、青薯5号、青薯9号、兴佳2号、中薯18号、冀张薯12号、陇薯13号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兴佳2号和希森6号表现较好,较对照品种增产超过45%,适宜作为主推品种在榆阳区推广种植;青薯9号、丽薯6号的产量也较对照克新1号增产10%以上,符合当前马铃薯市场需求,可作为搭配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5.
大同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筛选与展示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出适宜大同地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于2017年引进黑金刚、红美、希森6号等18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筛选与展示试验。结果表明,希森6号、中薯19号、希森3号、冀张薯14号、同薯20号这5个品种的产量位居前5位,适宜在大同地区种植,冀张薯8号在大同地区已有种植,可以推广种植;希森5号、冀张薯12号、晋薯24号、同薯23号、大同里外黄可以继续进入下一年筛选试验;淘汰的品种是兴佳2号、康尼贝克、中心801、青薯10号、中薯18号;黑金刚和红美这2个彩薯品种产量偏低,不适宜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对克新1号、丽薯6号、丽薯7号、希森6号、青薯5号、青薯9号、兴佳2号、中薯18号、冀张薯12号、陇薯13号等10个参试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兴佳2号和希森6号表现较好,较对照品种克新1号增产超过45%,适宜作为主推品种在榆阳区推广种植;青薯9号、丽薯6号的产量也较对照品种克新1号增产10%以上,符合当前马铃薯市场需求,可作为搭配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是赫章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筛选出品质好、抗性强、高产稳产的马铃薯新品种,为赫章县马铃薯的示范推广种植提供参考,在赫章县引进宣薯5号、宣薯6号、合作88、宁蒗5号、米拉、希森6号、中薯26号等7个品种,以青薯9号为对照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宣薯5号的产量最高,为2 249.12 kg/667m2,与青薯9号相比,增产291.21 kg/667m2,增产率14.87%;希森6号其次,其产量为2 147.95 kg/667m2,较青薯9号增产190.04 kg/667m2,增产率为9.71%。宣薯5号、希森6号2个品种植株生长表现较好、植株较繁茂,抗病能力强、薯块性状好、综合性好,适合在赫章县海拔2 100 m左右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宜北方高寒黑土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对16个马铃薯品种的结薯特性进行比较试验,以期为该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6个马铃薯品种中薯形以椭圆形居多、薯皮与薯肉颜色均以黄色居多、芽眼以浅居多、薯皮薯形多数光滑整齐。16个品种的平均产量、商品薯率、结薯总个数、不同大小的结薯个数均差异显著;产量最高的为荷兰806,平均产量为72 495 kg/hm2,但与克新13、荷兰7、荷兰15、兴佳2号、中薯5号、冀张薯12号和希森6号之间未形成显著差异,显著高于其余品种。商品薯率最高的为荷兰7号,为80.63%,但与荷兰806、荷兰15、兴佳2号、早大白、冀张薯12号和克新13号之间未形成显著差异,显著高于其余品种。单株结薯总个数中薯5号与荷兰806、希森6号差异不显著,维持在较高水平,平均为8.1~9.9个;其余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在4.5~6.4个。综合平均产量和商品薯率2项关键指标分析,这16个马铃薯品种在北方高寒黑土区表现较佳的是荷兰806、克新13、荷兰7、荷兰15、兴佳2号和冀张薯12号;中薯5号和希森6号产量也较高,但结薯个数多、商品...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宜高原农牧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马铃薯品种,满足种植户对新品种的需求。在夏河县高原农牧区引进了LK99、布尔班克、夏波蒂、定薯3号、定薯4号、希森6号和麦肯1号7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生态适应研究。结果表明:LK99综合性状良好,生态适应性强,抗晚疫病,产量高于当地主栽品种大西洋(CK),推广前景好;定薯3号和定薯4号较抗晚疫病,产量高于对照大西洋;布尔班克和夏波蒂产量高于对照大西洋,但高感晚疫病;希森6号和麦肯1号较对照大西洋减产幅度较大,不宜在当地种植。因此,在高原农牧区优先推广LK99,其次推广定薯3号和定薯4号。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江门市种业有限公司引进6个马铃薯新品种,以荷兰7号为对照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雪川荷兰15号丰产性最好,综合性状优良,种植效益高,比对照荷兰7号具有极显著的优势,适宜当地推广种植;希森1号和鹤声荷兰15号丰产性较好,但种薯质量有待进一步试验;中薯3号建议在沙壤土田块推广种植,控制好后期水分管理和适时收获;闽薯1号烂种薯较严重,抗病性较差,没有品种优势;早大白产量最低,感早、晚疫病,不适宜本地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宜云霄县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达到实现增产的目的,在云霄县东厦镇佳洲村对引进的6个马铃薯新品种的生物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闽薯1号的产量最高,达20 375.94 kg/hm~2,较对照紫花851增产69.06%,达到极显著水平。希森3号的产量高达19 526.32 kg/hm~2,较对照紫花851增产62.01%。根据综合表现,闽薯1号和希森3号均适宜在云霄县推广种植,可以进入下一步的生产试验;中薯3号、克新19以及荷兰15可以继续进入筛选试验;费乌瑞它不适宜在云霄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适宜于甘肃川水地种植的早熟、丰产性好等综合性状优良的马铃薯新品种,本研究以当地种植面积较大的早熟马铃薯品种荷薯15号为对照,对引进的4个马铃薯早熟品种的物候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调查鉴定。结果表明:希森6号产量高,折合产量居第一位,较对照荷薯15号(CK)增产3.34%,商品性较好,可进行下一步的生产试验和示范。该研究结果为生产上大面积种植及示范推广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费乌瑞它、冀张薯12号、希森6号和辽薯6号脱毒原种为试验材料,设置单垄单行栽培(对照)和宽垄双带栽培2个栽培模式,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榆林地区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及不同品种对马铃薯的单株块茎数、单株块茎重、商品薯率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希森6号在单垄单行栽培和宽垄双带栽培模式下表现较好,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宽垄双带栽培模式虽然可以提高马铃薯产量,但是对马铃薯产量构成因素单株块茎数、单株块茎重和商品薯率有降低作用,因而在推广该栽培模式前仍需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引进选用6个马铃薯早熟品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熟性马铃薯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在适度灌水施肥条件下,平均产量甘农薯13号>东农310>希森6号(ck),甘农薯13号比对照增产10.17%,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达到70.45 kg·hm-2·mm-1,较对照提高6.86%。甘农薯13号和东农310号这两个品种在新疆当地干旱环境下能量转化效率较高,生长适应性较好,有利于产量的增加,可为当地选育节水抗旱高产优质品种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不同生态区对马铃薯新品种的需求,筛选出抗性强、品质优、高产稳产的马铃薯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应用,在赫章县水塘堡乡塘口村引进青薯9号一级种、合作88一级种、米拉一级种、希森6号一级种、宁蒗5号一级种等5个新品种,以威芋5号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一级种产量最高,为2 301.93 kg/667m2,较威芋5号增产653.77 kg/667m2,增产率39.67%,其商品薯率为92.31%;其次是米拉一级种,产量为1 746.21 kg/667m2,较威芋5号增产98.05 kg/667m2,增产率为5.95%,商品薯率为92.29%;希森6号一级种第三,产量为1 683.17 kg/667m2,较威芋5号增产35.01 kg/667m2,增产率2.12%,商品薯率为86.90%。青薯9号一级种、希森6号一级种、米拉一级种3个品种抗性强、薯块性状、综合性好,商品薯率高,植株生长好、植株较繁茂,适合在赫章县海拔1 800 m左右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适宜陇东旱塬区冬小麦茬和冬油菜茬复种的马铃薯新品种,本研究以希森6号和陇薯3号分别为中早熟组和中晚熟组对照,对引进的马铃薯新品种(系)的产量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茬适宜种植的马铃薯中早熟品种有3个,分别为红美、兴佳2号、冀张薯12号,折合产量分别为24 595.5 kg/hm2、20 634.0 kg/hm2、19 608.0 kg/hm2,分别较对照希森6号增产30.01%、9.07%、3.65%;中晚熟品种有3个,分别为青薯9号、陇薯7号、陇薯10号,折合产量分别为35 568.0 kg/hm2、23 626.5 kg/hm2、22 401.0 kg/hm2,分别较对照陇薯3号增产86.27%、23.73%、17.31%。对于冬油菜茬复种不同马铃薯品种的产量表现而言,中早熟品种红美的产量表现较佳,折合产量为26 491.5 kg/hm2,较对照希森6号增产2.09%;中晚熟品种中青薯9号、陇薯7号、陇薯10号的折合...  相似文献   

17.
正本试验旨在收集早熟、抗逆性的马铃薯新品种进行筛选,从新品种的产量、抗逆性等综合性状,筛选出早熟、耐低温的品种,在辽西地区推广生产。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品种克新25号、本薯6号、合薯5号、中薯108、中薯143,希森3号6个品种;对照品种为费乌瑞它。1.2试验设计在中心试验基地地,试验面积每个品种1亩。试验设7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一个处理,采  相似文献   

18.
选用榆林市近年来引进的6个马铃薯品种,以冀张薯8号为对照品种,测定成熟期马铃薯单株块茎、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分析得出,单株块茎重量最大的是希森6号,比对照品种高82.7%;不同品种马铃薯淀粉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希森3号淀粉含量最高(23%),比对照品种高120.6%;希森3号还原糖含量最高(0.23%),比对照品种高125%;甘引薯1号可溶性总糖含量最低(0.88%),比对照品种低62.2%。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马铃薯4项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苏兰1号产量和淀粉含量相对较高,还原糖含量低,是良好的马铃薯全粉加工原料,具有良好的主粮化开发前景,建议在榆林地区大面积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9.
蒲县马铃薯引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满足当地市场对马铃薯新品种的需求,丰富蒲县马铃薯种质资源,从全国多地引进了28个马铃薯新品种开展品种筛选试验。本试验以克新1号为对照,采用小区试验,随机排列,3次重复。结果表明,中早熟品种希森3号和希森4号,中熟品种冀张薯12号、V8、大同里外黄、希森6号、蒲选1号,晚熟品种青薯9号、蒙红和蒲选2号等10个品种田间表现及产质量较好、抗性强,可作大面积推广;其他品种田间表现及产质量较低,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试验。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筛选出适合泾川县当地种植的早中熟马铃薯品种,2019年引进冀张薯8号、正丰6号、希森3号、爱兰1、爱兰2号、东农301-2等6个马铃薯品种,以克星1号为对照进行了引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冀张薯8号、东农301-2、希森3号3个品种较对照增产,且表现出较好的抗病性、抗逆性和丰产性,可适当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