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小麦生长中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病虫害高发期,有效防治小麦中后期病虫害,对夺取小麦丰产丰收至关重要。为能有效防治小麦中后期的病虫害,最大限度地降低施药成本,减少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笔者根据县植保站的经验,结合自己调查取得的第一手资料,总结出一套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了切实抓好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经验,本文提出了小麦中后期几种重要病虫害的防治关键技术,重点介绍了各种病虫害的发生表现、防治指标、防治药剂及注意事项等,以期为小麦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做好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对小麦获得高产至关重要。该文主要分析小麦全蚀病、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蚜虫、麦蜘蛛等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为确保小麦稳产高产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4.
小麦中后期每年都会发生锈病、麦蚜等严重的病虫害,因此,小麦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成了夺取丰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在小麦种植中后期容易发生各种病虫害问题,例如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蚜虫、黏虫等等。本文主要结合小麦中后期各种病虫害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小麦快速生长,随之而来的病虫害也开始发生,特别是中后期,小麦杨花、灌浆期,是防治小麦病虫害的有利阶段。该文介绍了小麦病虫害的危害特征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豫东地区小麦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有农业措施、药剂拌种、冬前化学除草、返青拔节期防治小麦纹枯病、预防小麦赤霉病、灌浆期防治小麦干热风和中后期病虫害等。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8.
小麦生长中后期是多种病虫害高发、重发期,病虫危害直接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综合防治各种病虫害是夺取小麦丰收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小麦生长中后期是多种病虫害高发重发、交替重叠、严重危害的时期,能否控制此期的病虫危害,已经成为小麦丰产、农民增收、粮食安全生产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一、主要防治对象驻马店市小麦中后期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条锈病、赤霉病、叶锈病、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小麦生长的中后期是影响其产量的重点时期,同时这个时期也是病虫害高发的时期,因此在中后期对病虫害进行有效地防治有助于小麦最终的品质和产量的形成。本篇文章将对小麦中后期的多种病虫害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提出一些具体的化学防治方法,进而达到提高小麦品质和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锈病、蚜虫、黏虫、吸浆虫等小麦生长中后期病虫害的发生症状、规律及条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莱州市粮食产量常年位居烟台市第一名,两次打破全国冬小麦最高单产记录并保持至今。小麦中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病虫害的发生会影响小麦灌浆,直接影响粒重效果。小麦中后期的主要病虫害有麦蚜、害螨、小麦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笔者从这几种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高陵区冬小麦常见病虫害发生情况,提出了冬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的工作措施和不同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以期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实现小麦增产增收。4月份后冬小麦生长进入中后期,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温度和湿度条件适宜,以小麦蚜虫、红蜘蛛、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等各种病虫害发生频繁,发展速度快,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品质的影响很大。冬小麦中后期是决定小麦亩穗数和穗粒数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形成产量的关  相似文献   

14.
为比较不同施药机具在小麦生产中后期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对手动喷雾机、背负式喷雾喷粉机和自走式喷杆喷雾机3WX-400G型、3WSH-1000型、3WX-1200G,以及多旋翼无人航空施药装备3WTXC8-5、单旋翼无人航空施药装备3WQF80-10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手动喷雾机以及背负式喷雾喷粉机等小型施药装备的不适合小麦生长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其变异系数较大;无人机施药装备在添加助剂时,会增加在小麦植株中下部的雾滴沉积量,雾滴覆盖率也有所提升,但由于其变异系数不稳定,所以在小麦植株上的防治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在小麦生长中后期的病虫害防治效果最佳,无论是雾滴覆盖率还是雾滴沉积量,试验效果最佳。通过试验发现,在小麦生长中后期,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较为适用,并为进一步研究适用小麦等矮秆旱地作物生长中后期病虫害防治的施药技术装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小麦生长的中后期,多种痛虫害也进入混发重发阶段.随着气温回升,小麦病虫害发生蔓延迅速,尤其是麦蜘蛛和小麦纹枯病上升较快,部分丘陵旱地局部地区麦蜘蛛虫口密度已达到防治指标,水浇地个别地块纹枯病病株率达到防治指标的两倍多.由于菌源丰富,部分品种抗性差,加之气候条件适宜,小麦条锈病、麦蚜极有可能暴发流行.加强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最大程度减轻病虫危害,是小麦后期管理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春季小麦返青后,加强中后期管理是保证小麦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而该时期小麦的管理主要以病虫害防治为核心,在确定防治对象时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进行防治,减少用药次数,降低用药成本,保证获得最佳的防治效果。基于此,针对小麦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韩娟 《河北农业》2019,(3):36-38
<正>小麦中后期不仅是小麦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多发时期,正是吸浆虫成虫、蚜虫、麦叶蜂和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锈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和预防关键期,由于麦田各种病虫害经常会重叠发生,在生产中要采取"早防早治、科学用药、综合防治、统防统治"策略进行防治,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小麦“一喷三防”药剂配方防治小麦中后期病虫害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塔城市小麦中后期生产主要病虫害有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和蚜虫,每年这3种病虫害发生危害程度不一,但都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防治的常用化学药剂种类不多且持效期不长,缺乏有效药剂交替使用。为了筛选小麦中后期病虫害综合防治药剂配方,以"戊唑醇+吡蚜酮+芸苔素内酯"、"己唑醇+啶虫脒+复硝酚钠"、"戊唑·醚菌酯+吡蚜酮+复硝酚钠"为供试药剂,以当地农民常规防治和清水为对照,开展田间防治小麦主要病虫害的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己唑醇+啶虫脒+复硝酚钠"药剂配方对小麦中后期发生的白粉病和蚜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2016年试验区小麦白粉病流行较重的情况下,于小麦灌浆期施药,药后14天白粉病防效达86.88%,虫害防效达95.4%。667米~2增产41.20千克,增效94.50元,且该药剂对小麦安全,未发现发生药害。  相似文献   

19.
冬小麦中后期的病虫害防治主要是指小麦的起身拔节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三个时期,这三个阶段的主要生育特点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快速生长的时期;是决定小麦亩穗数和穗粒数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因此做好小麦的病虫害防治,是实现小麦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滑县小麦常年种植面积12万hm^2。小麦病虫害常见的有30多种,一般情况下可造成小麦减产10%左右,严重发生年份可减产30%以上。为有效控制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笔者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特提出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