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促进门头沟区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门头沟区新农村建设1年来遇到的主要障碍,阐述了门头沟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及水土保持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门头沟区今后一段时间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是:强化监督管理,使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巩固已有治理成果,继续加大治理力度;加强水土保持监测,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加大科研力度,提高治理水平;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搞好水土保持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2.
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分析甘肃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特征,探讨了基于宏观调控、生态防护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与配套设施、梯田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甘肃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并建议今后应进一步加大投入,保障水土流失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继续搞好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注重产业开发,保证效益持续发挥;加大预防保护力度,强化监督管理工作等。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沟壑治理措施及其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面蚀和沟蚀两个主要方面 ,危害都十分严重 ,要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 ,必须坡沟兼治 ,综合治理。根据黄土高原的特点 ,在抓紧坡面治理的同时 ,应加大沟壑库坝建设速度。根据量入为出的原则 ,沟壑坝系工程建设事业应首先快速发展 ,以促进面上综合治理 ,使投资效果更好 ,提高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4.
西南石漠化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形势严峻。据统计,该地区石漠化面积已高达46%。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相对滞后,人们对水土保持法律意识不强,人为水土流失现象时有发生。在管理体制上缺乏宏观调控力度,导致治理的综合效益低下。长期以来投入较少,难以保证治理的质量与进度。建议: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积极改善生态环境;发展能源多样化,维持生态平衡;强化科技支撑,发挥科技指导作用;加大监督力度,杜绝人为破坏;完善监测体系,实施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5.
搞好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 ,以节约保护、综合治理、合理开发、有效利用水土资源为主线 ,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退耕还林还草步伐 ,恢复和建设良好生态环境 ;以长江、黄河上中游地区为重点 ,以县为单位 ,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 ,适应新形势 ,进一步优化水土保持措施配置 ,加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力度 ,实现群众脱贫致富 ,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减少江河泥沙 ,为大江大河治理服务  相似文献   

6.
牡丹江市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做法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江市委、市政府把治理水土流失、加快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水利、农业工作之首 ,加大退耕还林力度 ,1 994~ 1 999年共退耕还林 6 2 4万hm2 ,占应退耕面积 8 0万hm2 的 78% ,计划 2 0 0 2年全部退耕完 ,目前 2 5°以上的陡坡耕地已全部退耕。实行领导包点责任制 ,为农户搞好服务 ,广泛深入宣传退耕还林、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 ,加大退耕还林投入 ,严格监督执法 ,有效地促进了该项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若干问题与研究需求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15  
针对目前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新形势,提出了当前面临的若干问题与研究需求,包括通过退耕还林还草治理黄土高原的前景与重点治理区的选择问题、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与沟壑治理相结合的问题、黄土高原不同地区植被恢复前景问题、制定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划的理论基础问题、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后效的预测、监测与评估问题等。  相似文献   

8.
流域尺度不同水保措施减水效益分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测资料的基础 ,借助流域网格划分的模型计算方法 ,首次在流域尺度内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农业措施在减少地表径流中的作用分割开来 ,从而为定量评价黄土高原以林草植被建设为主的生态环境治理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影响提供数据基础。计算结果显示 ,在“六五”基础上王东沟小流域以梯田建设、土地平整、沟坡道路防蚀技术为主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平均减少地表径流 18.1% ,而在“七五”基础上以人工林草植被建设为主的生物措施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扩大经济林果种植面积的农业措施共减少地表径流 10 .9%。这一结论说明为最大限度地减少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 ,其治理应以生态、农业措施为主。  相似文献   

9.
扬州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全面总结,提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必须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等行业建设的需求相适应,在治理水土流失过程中,必须遵循治理与保护、增收增效与环境意识和节约资源的三大原则,要继续加强领导,强化宣传,加大投入与执法力度,才能保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脆弱性和可持续生计在国际上倍受关注,脆弱性分析和可持续生计方法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工具,该文以脆弱性和可持续生计为视角,对黄土高原现行的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模式进行审视,认为坝系退耕、赈济退耕、梯田退耕、集雨工程、生态移民5种模式的实质是通过人为干预改变黄土高原水沙运移的时空特征,遏止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防止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实现黄河中下游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不同模式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各有其优势,也各有其脆弱性,其应用和推广必须因地制宜,必须适应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分异特点,必须考虑地方居民的可持续生计,不能以偏概全,要统筹考虑。  相似文献   

11.
<正>我省地处黄土高原,总面积15.6万km~2,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80%,旱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0%,年平均输入黄河泥沙4.6亿t.严重的水土流失、脆弱的生态环境是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长期以来,全省人民同穷山恶水进行了顽强的斗争.80年代初期,以户包治理小流域为起点,全省水土保持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我们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全面开发治理“四荒”,推动了小流域经济的发展,逐步把水土保持引入产业化发展的新轨道,有效地提高了全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村经济增长水平.1996年,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至2020年,山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35万平方公里。目前全省水土流失治理度超过70%,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大为减少,每年向黄河的输沙量由新中国成立初的4亿吨左右减少到目前的不足2 000万吨。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是全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水土流失面积最高时达到10.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69%。面对生态窘境,山西省近年来不断加大水土保持投入力度,不断扩大治理范围,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生态环境现状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石漠化、森林资源、水资源、耕地、矿业污染等几个方面对云南省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分析大量数据找出了云南省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针对云南省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从加强法制宣传和环保教育,提高全民参与意识;加速森林植被建设,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发展生态农业;搞好荒漠化、石漠化区域的治理与开发;合理开发生物资源;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执法力度等方面对改善云南省生态环境状况,经济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摸清生态系统敏感性时空演变格局,对其驱动因素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测是修复和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内容。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探究该地区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科学划分生态敏感性治理分区对于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驱动-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riving-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DPSIR)框架,耦合空间距离指数和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构建生态敏感性指标体系,使用地理信息演变图谱和地理探测器研究黄土高原2000—2020年5个时间点生态敏感性时空格局和驱动力,最终划分生态敏感性治理分区。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黄土高原生态敏感性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特征,时间上先增加后下降。2)研究期内黄土高原生态敏感性转移类型以波动稳定型为主,生态改善区面积占比最大(35.17%),变化0次和1次的面积占比62.06%,生态环境演变稳定向好。3)生态敏感性的各驱动因素中,NDVI和降水量以及两者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对于黄土高原生态敏感性具有明显的驱动作用。4)2030年低度敏感将成为黄土高原的主要敏感类型;沙地和农灌区以及黄土高塬沟壑区的中西部是生态敏感性治理的重点地区。整体来看,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有所好转,生态治理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该研究可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及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乌审旗坚持以水利为先导,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积极实施节水灌溉,全旗水土保持措施保存面积达11.89万hm~2,综合治理程度达到85%以上。推行“家庭牧场”基本建设模式,全旗“水、草、林、料、机”五配套的灌溉草库伦已达1430余处。“高效益家庭牧场”年人均收入达3900余元,比全旗人均收入多1200多元。介绍了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具体做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16.
定西县推广优化梯田效益显著史海滨(甘肃省定西县关川河流域治理指挥部743000)马忠孝(定西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总站)定西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每年输入黄河泥沙1800多万t。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该区域生态环境恶...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水土保持情况普查及成果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10年至2012年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此次普查采用的方法、手段,获取的资料信息和组织方式等方面在我国土壤侵蚀普查历史上均创造了多个首次。通过普查,全面查清了我国土壤侵蚀的面积、分布与强度,首次查清了西北黄土高原区和东北黑土区侵蚀沟道的数量、分布与面积以及水土保持措施的类型、数量与分布。普查结果客观反映了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和多年来的防治成效,为国家宏观生态建设决策与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建议今后突出重点加快水土流失治理,继续推进大面积生态修复,加大坡耕地和沟道综合治理力度,积极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全力推动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黄土高原应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海河上游,是黄土高原的主要组成部分.全省总面积15.6万km~2,山区、丘陵区占总面积的80%,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70%,几乎县县都有水土流失问题;年均输沙量4.56亿t,其中输入黄河泥沙3.67亿t,内含粒径大于 0.05mm的粒沙123亿t.全省50个贫困县、380万贫困人口,全部集中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截至1996年底止,按保存面积计算,全省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3.5万km~2,治理度32%,其中黄河流域治理度达到35.7%.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作出了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指示,国务院专门在陕北召开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世纪之交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必将有力地推动整个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农业建设,实现山川秀美.山西省人民政府于1997年12月作出了《关于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的决定》,并成立了山西省生态农业建设协调领导组和顾问专家组,首批启动13个生态农业样板示范(重点)县.1 对山西省黄土高原的再认识山西省黄土高原是一个庞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可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残塬沟壑区、黄土丘陵缓坡风沙区、土石山区、黄土丘陵阶地区和冲积平原区6个类型区.地质地貌、气候植被、土壤岩性、社会经  相似文献   

19.
<正>自2011年3月1日新水土保持法施行以来,国家在东北黑土区进一步加大了水土流失治理投资力度,实施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等项目,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5000km~2。经过多  相似文献   

20.
淤地坝在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不同侵蚀强度区骨干坝单坝控制面积指标、骨干坝的建坝顺序、骨干坝与中小型坝的配置、旧坝改建与加固中常见问题的处理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