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省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分子检测及防疫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危害多种葫芦科作物[1],是我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2].近年来,我国检疫部门多次从进境的瓜类种子中检出该病毒[3],并在广西[4]、辽宁[5]、河北、北京[6]、甘肃[7]等地棚室保护地及田间栽培的瓜类作物上发现疫情.2005-2008年,作者在广东省发现多起疫情,为此,对该病毒进行了分子检测及疫情控制.  相似文献   

2.
问荆的生物学特性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问荆(Equisetum arvense)属于蕨类植物门木贼纲木贼科木贼属,是一种多年生杂草[1-2].问荆分布广泛,危害严重,而且其危害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3~5].研究其生长发育特性将为今后彻底防除问荆及避免其农牧危害奠定基础[6~7].  相似文献   

3.
两种主要甜樱桃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属坏死环斑病毒(Prunus necrotic ringspot virus,PNRSV)和李矮缩病毒(Prune dwarf virus,PDV)是较为常见且危害严重的两种植物病毒,1992年被我国列为进境检疫危险性有害生物,主要危害李属和蔷薇属植物.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法(RT-PCR)因操作简便且灵敏度高而备受青睐.利用该方法已分别从北京怀柔[1-2]及大连地区[3]栽培的桃、樱桃中检测到PNRSV和PDV两种病毒.由于PNRSV和PDV同属雀麦花叶病毒科等轴不稳环斑病毒属,且传播方式相似,往往同时发病.已有的RT-PCR检测方法,一次反转录操作仅能检测一种病毒,耗时长、效率低,急需建立新的RT-PCR检测体系.本试验采用随机六聚体引物进行反转录,对RT-PCR检测方法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4.
侵染西瓜的小西葫芦花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病毒病是制约西瓜产量及品质的顽疾.据报道,该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30%~50%.1981~1999年皖、苏、鲁、豫西瓜的病毒病曾几次大发生.危害西瓜的病毒病有西瓜花叶病毒1号(WMV-1)、西瓜花叶病毒2号(WMV-2)、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烟草环斑病毒(TRSV)、南瓜花叶病毒(SqMV)等32种[1].小西葫芦花叶病毒(ZYMV)是侵染葫芦科的主要病毒之一,1973年首次在意大利北部发现此病毒,至今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植物病毒[2].笔者对ZYMV合肥分离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由国际植物保护科学协会(IAPPS)和美国植物病理学会(APS)联合主办的第17届国际植物保护大会(IPPC)将于2011年8月6-10日在美国夏威夷(Honolulu, Hawaii)召开,会议共设有35个学术交流专题。会议自2011年2月开始注册,依据缴费时间不同注册费不同,早注册可享受优惠价。有关会议详情可登陆国际植物保护科学协会网站http://www.plantprotection.org/或美国植物病理学会网站http://www.apsnet.org/meetings 查询。  相似文献   

6.
豫北及冀南地区4个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群体的种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禾谷孢囊线虫病(Cereal Cyst Nematode,CCN)是世界上为害小麦等禾谷类作物的重要根部线虫病害,许多国家受害严重[1].该病的病原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group)是一个复合种群组,包括12个有效种和几个未命名的种,其中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有燕麦孢囊线虫(H.avenae)、菲利普孢囊线虫(H.filipjevi)、大麦孢囊线虫(H.hordecalis)和麦类孢囊线虫(H.latipons)[1].我国1987年在湖北省天门县首次在小麦上发现禾谷孢囊线虫病,Wang等[2]鉴定病原为燕麦孢囊线虫(H.avenae);后陆续在河南、安徽、山东等多个省份发现该病,病原均为该种线虫.2010年Li等[3]在河南许昌报道发现了菲利普孢囊线虫(H.filipjevi).  相似文献   

7.
棉铃虫Nanchung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的Nanchtmg(Nan)基因是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素受体亚家族(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TRPV)通道蛋白的编码基因.有研究证实,Nan基因的缺失会造成昆虫听觉的完全丧失[1].目前,仅少数昆虫的Nan基因全序列被克隆[2-3].作者利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对棉铃虫Nan基因完整的cDNA进行了克隆、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  相似文献   

8.
警惕Q型烟粉虱在我国进一步扩散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一种世界性重要害虫,其危害包括直接吸取植物汁液,分泌蜜露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传播植物病毒等,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根据寄主范围、传毒能力、抗药性等生物学特性可以将烟粉虱分为许多生物型,据Perring(2001)报道至少存在24个生物型,其中B型烟粉虱几乎全世界分布[2].  相似文献   

9.
以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腈的结构为基础,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的方法,设计合成了24个新型含吡唑杂环邻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 R、IR及APCI-M S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5-溴-N-[4-氯-2-甲基-6-(甲氨基甲酰基)苯基]-1-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亚磺酰基-1H-吡唑-3-甲酰胺(5k)和5-溴-N-[4-溴-2-甲基-6-(甲氨基甲酰基)苯基]-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亚磺酰基-1H-吡唑-3-甲酰胺(5l)在500 mg/L下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的致死率为100%,但在100 mg/L下其致死率则分别降至30%和50%。所得结果可为邻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978年6月16日通过“修改的植物保护法第三法”并最后进行了修订)第1条(1)此法的目的是:1.防治有害生物和病害,保护植物(植物保护)。2.防治有害生物,保护植物产品(贮藏保护)。3.确定非营养性的物质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影响。4.在使用植物处理剂或采用植物保护和贮藏保护的其他措施时尤其要防止对人和动物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马唐属(Digitaria)杂草有100种以上,其中马唐[D.sanguinalis(L.)]为世界性杂草,起源于欧洲,传至56个国家和地区,危害33种作物,被列为世界76种恶性杂草的第11位,也被列为我国17种农田重要杂草的第2位.随着草业科学的发展,全国有85%以上高尔夫球场高肥水管理的草坪受马唐属杂草的危害,并逐...  相似文献   

12.
用不同日龄水葫芦叶片饲养对水葫芦象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葫芦(Eichnornia crassipes(Mart)Solms-Laub)是目前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多年生水生杂草(私人通信).近年来大面积覆盖我国南方的很多水体,带来严重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危害[1].为控制水葫芦的蔓延为害,中国农科院1995从美国和阿根廷引进了两种天敌昆虫(Neochetina eichhorniae和N.brachi),有效地抑制了已释省区水葫芦的生长[2].国外曾就水葫芦叶龄对N.eichhorniae卵和幼虫在植株体内分布的影响进行过研究[3],本文就用不同日龄水葫芦叶片饲养对象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人工饲养象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广东板栗桃蛀螟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Guenee)属鳞翅目螟蛾科,其食性杂、寄主多,是重要的蛀果害虫,在国内多个省份发生危害[1-3].近年来,该虫在广东板栗上发生严重,危害率达10%~25%.目前仅见有关桃蛀螟田间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的简介[3-4],尚未见系统报道.作者自2005年起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和田间发生规律进行研究,并开展了药剂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4.
<正>0引言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为凤仙花科(Balsaminaceae)凤仙花属(Impatiens)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栽培过程中凤仙花真菌病害主要有白粉病、褐斑病、炭疽病和立枯病等[1-2]。有关凤仙花病毒病的报道,如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3]、凤仙花坏死斑点病毒(impatiens necrotic spot virus,INSV)[4]、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5-6]、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7]、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MV)[8]、长叶车前花叶病毒(ribgrass mosaic virus,RMV)[9]等均可侵染凤仙花。  相似文献   

15.
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sp.是世界著名切花,近年来,在国际花卉市场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2].但是,彩色马蹄莲病毒病发生普遍,花和叶片均可受害,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已报道的危害彩色马蹄莲(calla lily)的病毒主要有四种,其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是海芋嵌纹病毒Zantedschia mosaic virus(ZaMV),目前,我国尚未见有关侵染彩色马蹄莲病毒的报道.为此,作者对甘肃省彩色马蹄莲病毒病的发生危害进行了调查,并对其病原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6.
鄂农规[2016]2号 为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禁止、限制销售和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鄂政办函[2016]57号)精神,强化限制使用的剧毒、高毒农药经营管理,强力推行农药销售处方制,根据《湖北省植物保护条例》有关规定,对《湖北省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进行修订,现将《湖北省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办法(2016年修订)》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7.
2009—2010年黑龙江省主要瓜类作物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瓜类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其主要病原为单囊壳白粉菌Podosphaera xanthii和二孢白粉菌Golorinomyces cichoracearum [1].瓜类白粉病菌生理小种众多、演替分化快,其相关研究一直备受关注.我国曾对杭州[2]、北京[3]、三亚[4]、甘肃[5]、陕西关中地区[6]瓜类白粉病菌生理小种演替、分化进行研究,而黑龙江省尚无相关报道.为此,作者于2009-2010年对黑龙江省瓜类白粉病菌生理小种进行鉴定,以期为该省瓜类白粉病抗病育种及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动植物检疫严振汾世界农业(4):35 韶关动植物检疫所再次截获美国白蛾郭弘伟等植物保护18(4):46 从马来西亚进口的原木上截获大家白蚁陈孟裕植物保护18(5):18 细菌性条斑病和种带菌快速检测方法研究种藏文植物病理学报22(1):83 香石竹潜隐病毒的研究姜春晓等植物病理学报22(2):124 广西稻象甲发生区域扩大值得重视郑惠红昆虫知识29(l):52 进口原木中截获的刺角沟额天牛的研究林明光等昆虫知识29(6):349 1990年世界主要进出口概况李莹中国果树(4):43 应用苹果蠢蛾线虫防治荔枝拟木蠢蛾的研究徐洁莲植物保护学报19(3):2 17 烟草根结线虫…  相似文献   

19.
植物病毒对寄主植物的危害极大 ,素有“植物癌症”之称 [1 ] 。近年来寻找和筛选抗植物病毒药物的研究一直颇受关注 ,虽然已涌现出多种化学药物 ,但防治效果仍不理想 [2 ]。作者前文 [3]报道了 1 2个新拟除虫菊酸肟酯类化学物 3的合成 ,并对其杀虫杀菌活性进行了讨论 ,本文将对这些化合物的抗植物病毒活性作简要报道。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毒源烟草花叶病毒 ( TMV) ;黄瓜花叶病毒 ( CMV) ;马铃薯 X病毒 ( PVX) ;马铃薯 Y病毒 ( PVY)。1 .2 供试植物三生烟 ( Nicotiana tabacum cv,“Samsum”) :TMV系统寄主 ,用于繁殖毒源 ;珊西…  相似文献   

20.
正《植物保护》2019年定价35元/册,全年刊期:6期,全年定价210元。(1)各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483;(2)科学出版社期刊发行部:联系电话010-64017032 64017539;(3)网上购买:搜淘宝店、微店店铺名称:中科期刊(订阅及销售过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