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东川的实践应用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是依叶龄进程为主线把水稻生育进程与器官建成诊断定量化,按高产形成规律把群体质量及其动态指标定量化,依据调控措施定量的原理和方法把栽培技术指标全程定量化.能显著提高水稻种植效益,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之目的栽培技术。在南京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水稻华粳5号机插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从培育壮秧、适期播种、大田栽插、水浆管理、肥料运筹、病虫草防治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机插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初步研明了机插粳稻华粳5号的生育特性和相关群体指标及产量构成,集成了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3.
超级稻"三定"栽培是以高产定型群体的各项指标为目标,以高产群体的动态生理指标为依据,对水稻各生育时期及各器官发育做定时、定向、定量调控,保证高产群体和目标产量的实现。也称为:定产量目标、定群体指标、定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4.
20 世纪80~90 年代,水稻叶龄模式和作物群体质量调控成果就运用到了水稻栽培中。而水稻精 确定量栽培也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根据叶龄进程,定量化诊断水稻生育过程和器官进程,依照高产形成 规律以定量化衡量群体质量和相关动态指标,然后利用调控方法定量的方法原理全程定量化栽培技术指标, 从而系统集成这两部分,让水稻能够精确定量诊断管理。由此使不同技术运用和相互间的配合都可以事先适 时适量且最大限度发挥利用效率,达到优质高产、安全生态的良好目标。而这也是当前水稻栽培技术发展的 趋势,其前景很广阔。  相似文献   

5.
杜永林 《农家致富》2010,(10):32-32
一、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1.技术概述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是在叶龄模式和群体质量两大栽培理论与技术成果基础上,以叶龄进程为主线,把水稻生育进程与器官建成诊断定量化,按高产形成规律把群体质量及其动态指标定量化,以最必需、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90年代,水稻叶龄模式和作物群体质量调控成果就运用到了水稻栽培中。而水稻精确定量栽培也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根据叶龄进程,定量化诊断水稻生育过程和器官进程,依照高产形成规律以定量化衡量群体质量和相关动态指标,然后利用调控方法定量的方法原理全程定量化栽培技术指标,从而系统集成这两部分,让水稻能够精确定量诊断管理。由此使不同技术运用和相互间的配合都可以事先适时适量且最大限度发挥利用效率,达到优质高产、安全生态的良好目标。而这也是当前水稻栽培技术发展的趋势,其前景很广阔。  相似文献   

7.
水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的作为高产增收技术之一,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从水稻再生稻概念及生育特点、水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应该注意的问题两方面,对水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我省属寒地稻作区,水稻生产常常受到早春温度低、回暖慢及倒春寒等不利因素的制约,水稻生产安全系数低,而且由于生育日数有限,一些优质中晚熟水稻品种得不到大面积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质量效益农业的发展。水稻大中棚钵体旱育苗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有效解决了这一矛盾,它是综合现代水稻栽培理论与高产栽培技术的新体系,是我省水稻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的新发展和新突破,是继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推广以来的又一次技术跨越,也是实现我省水稻再高产的一项突破性技术措施。此项技术足以应用中早熟优质品种,稀播旱育壮秧,通过合理超稀植培育并形成以健壮个体为基础的高产群体,以促进穗大粒多和增力。粒重;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的新型水稻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
一个水稻群体受光的优劣,既同该品种(组合)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有关,又受栽培技术措施所制约。现根据多年试验结果,阐明汕优63组合的群体受光特征,及其与栽培技术措施的关系,试图为该组合在高产栽培中制定正确的栽培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一)群体的受光特征 水稻群体受光量的大小,受叶面积指数(F)和消光系数(K)所制约,同它们的乘积(F·K)呈显著负相关(r=-0.9287),並且K值对受光量的影响效果大于F值。由于水稻不同品种(组合)在同一生育阶  相似文献   

10.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是在叶龄模式、群体质量调控基础上,集成精确诊断与管理而形成的新技术,根据水稻高产的生育规律,以"壮秧、扩行、减苗、调肥、控水"等为关键技术,通过叶龄诊断、基本苗、肥料总用量、肥料施用比例和灌溉水调节的精确定量,促进水稻高效生长,以最经济的投入,保证高产群体的最终形成。在云南省农科院帮助指导下,结合陆良县稻作环境和品种多样性特点,开展了大量的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通过对水稻产量构成的四大要素进行定量调控和管理,合理构建水稻高产群体,确保水稻产量构成要素达到"平方米25穴、每穴25穗、每穗90粒和千粒重25g"的高产群体指标,并将各项技术措施综合集成组装,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实现水稻高产、优质、高效。通过高产攻关技术的实施,参试的各品种水稻产量均达到800kg/亩以上。  相似文献   

12.
水稻品种不同生育类型叶龄模式在水稻栽培上是项新的栽培技术,简称水稻叶龄模式,它将繁多的水稻品种进行分类,以器官相关生长为生物学依据,按叶龄进程模式化地揭示了水稻一生的生育规律,数量化地确定了水稻高产的主要生育指  相似文献   

13.
我省属寒地稻作区,水稻生产常常受到早春温度低、回暖慢及倒春寒等不利因素的制约,水稻生产安全系数低,而且由于生育日数有限,一些优质中晚熟水稻品种得不到大面积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质量效益农业的发展。水稻大中棚钵体旱育苗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有效解决了这一矛盾,它是综合现代水稻栽培理论与高产栽培技术的新体系,是我省水稻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的新发展和新突破,是继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推广以来的又一次技术跨越,也是实现我省水稻再高产的一项突破性技术措施。此项技术是以应用中早熟优质品种,稀播旱育壮秧,通过合理超稀植培育并形成以健壮个体为基础的高产群体,以促进穗大粒多和增加粒重,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的新型水稻栽培技术体系。其技术优点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两年来对水稻新品种“秀水128”丰产方和高产田块群体部分指标的统计分析,笔者初步探明了该新品种直播高产的生长特性和栽培技术,并对其直播高产群体建成特点和栽培技术策略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是由南京农大的凌启鸿教授等有关人士在继承前人有关水稻器官建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数十年的研究,系统阐明了水稻形态建成与产量形成的相关生长学,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水稻不同品种类型的生育进程叶龄模式,同时提出了高产群体特征及数量、质量指标,指出了实现这些指标的栽培途径与按叶龄优化调控的技术,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稻作理论体系。以此理论体系为基础,提出了水稻新的栽培技术——精确定量栽培。以往的水稻栽培技术只局限在定性的基础,而精确定量栽培则更进一步的将栽培技术细化精确到量上。  相似文献   

16.
邬益香  景明仪  孙承红  叶浩 《农技服务》2011,28(8):1111-1112
根据杂交水稻丰优香占的生产实践,总结了丰优香占的高产栽培产量结构、生育指标和栽培技术规范,为优质杂交籼稻丰优香占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 "青优一号"水稻的产量表现生育性状、品质抗逆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水稻双季机插栽培技术有利于实现水稻的高产稳产,能够保证水稻生育进程与我县的温光资源同步,设计符合水稻高产栽培的要求,插秧机在保证大行的同时,对株距、栽插深度可以进行量化调节,实现定行、定深、定穴和定苗,满足了高产群体栽培中宽行浅栽稀植的要求,提高了栽插质量,并结合"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的高产栽培路线,实现高产稳产;同时具有作业效率高,省工节本增效,以机械插秧代替人工,大大减轻了栽插劳动强度,有利于促进了劳动力转移,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一、双季水稻机插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水稻高产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及光合产物分配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稻群体干物质生产是形成一定产量的基础和先决条件〔1〕。水稻高产群体干物质生产、积累及光合产物的分配规律是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的基础。随着高产品种在生产上应用面积不断扩大,与之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已迫在眉睫,通过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究,不仅能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0.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是在叶龄模式,群体质量调控基础上,集成精确诊断与管理技术而形成的水稻栽培模式。它是通过精确播种量、移栽密度,氮肥的总量和前后施用比例、通过水肥的合理促控,使水稻的生长按照预先设计的"水群体、壮个体、高积累"模式生长充分发挥个体优势,控制水稻病虫害、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生产目标"。为探索水稻种植最高海拔区水稻产量潜力,检验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适应性,探索当地适宜的高产栽培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