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甘肃农业》2014,(24):F0004-F0004
武威市凉州区是甘肃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农业区,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生猪调出大县、全小肉牛产业大县、肉羊产业强县,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和北方冬春设施蔬菜规模化生产基地。2012年2月,武威市凉州区被列为甘肃省第一批13年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凉州区把日光温室为主的蔬菜产业作为深化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来抓,采取"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品质,创立品牌,培育龙头,开拓市场"的工作措施,设施蔬菜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发展现状(一)生产规模。截止2017年底,全区设施蔬菜面积累计达11.7万亩,总产量达70.2万吨,总产值达26亿元,设施蔬菜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00元。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武威市凉州区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全区年蔬菜面积达到16 860 hm2,其中日光温室蔬菜面积约占10%,蔬菜总产量达78.5万t,总产值达3.65亿元,是农村种植业中比较效益最高的产业,已成为武威市凉州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市场需求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999年武威市凉州区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蔬菜产业在占1/7的耕地面积上获得全区近1/3的农业产值,在农民纯收入中蔬菜的收入占25%,特别是种植温室蔬菜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高效产业.为使我区蔬菜产业进一步提高效益,并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大力发展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现将我区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武威市凉州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紧紧围绕提升蔬菜产业核心竞争力,重点在做大体量、增加效益、提升质量、提高产值4个方面精准发力,着力推进蔬菜产业规模化、智能化、多元化、市场化发展,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助推乡村产业振兴。蔬菜产业成为促进凉州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之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年来设施蔬菜生产商品化、精品化模式的兴起,设施农业经济效益越来越好,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番茄已成为设施蔬菜生产中经济效益较高的品种之一,在武威市凉州区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然而在凉州区也存在种植品种比较单一,且商品性差,番茄品种在市场竞争中常处于劣势,农民的种植效益逐年下降。为了筛选出适宜在凉州区种植的番茄新品种,对不同番茄品种种植进行了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武威市凉州区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的剖析,指出土壤营养失调、发生次生盐渍化、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衡是设施蔬菜种植连作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选用抗性品种、科学轮作、扩大养分来源、改进施肥技术等综合治理措施,以期为武威市凉州区设施蔬菜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武威市凉州区强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富民产业,农民收入持续增加。2016年底,全区累计建成设施蔬菜7 360 hm~2,特色林果基地5.507万hm~2,产量分别达到65.4万t、26.4万t。设施农牧业总产值达到63.54亿元,平均收入30万元/hm~2以上,特色林果增收效益初显。来自主体生产模式的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1.81%,主体生产模式成为凉州区农民节水增收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8.
凉州区日光温室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威市凉州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设施蔬菜生产面积位居全省县区第一,是“西菜东调”基地之一。目前凉州区日光温室番茄常年种植面积1204.5 hm2,占设施蔬菜面积的27.6%,日光温室番茄生产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由于抗病品种缺乏、传毒媒介烟粉虱传入等因素的影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简称TY病毒)于2012年在凉州区日光温室中爆发,其以爆发突然、扩展迅速、危害性强、防治难度大等特点,成为凉州区日光温室番茄生产的最大制约因素。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设施蔬菜已发展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随着设施蔬菜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市场流通的便捷,设施蔬菜产业发展遇到了一些"瓶颈"和制约因素。为分析江苏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中关键风险影响因子,在对江苏设施蔬菜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了江苏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子,提出江苏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应从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逐步提升设施抗风险能力、加强土壤修复和改造、加快推进机械化生产等方面入手,加以应对和解决。  相似文献   

10.
北京通州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研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州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了近20年。近几年,北京市、通州区政府各部门拿出资金扶持设施农业的发展,蔬菜设施也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本文就如何加快发展设施蔬菜产业问题,从设施蔬菜结构、设施蔬菜安全生产、设施蔬菜发展的品牌战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设施蔬菜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凉州区设施农牧业发展迅速加快,总体规模迅速扩张,生产效益稳步提高,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主导产业。通过分析凉州区设施农牧业的发展状况或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凉州区加快设施农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凉州区抓住《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实施的机遇,以节水为中心,突出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特色,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建立了“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为主的大农业结构,设施农业得到快速发展。随着设施农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提高产量、提升品质、增加效益已成为当前凉州区设施农业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分析了凉州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设施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凉州区设施农业产品品牌创建和品质提升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阐述彭阳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临沂市大力发展蔬菜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笔者通过对该市设施蔬菜设施类型、面积分布、产量效益、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探求临沂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方式与路径,同时指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旨在为同类地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伊犁河谷地带设施蔬菜农业的快速发展,达到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的目的,对伊犁河谷地带设施蔬菜生产组织模式进行了探索。针对伊犁河谷地带现行的不同设施蔬菜生产组织模式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现行生产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优化伊犁河谷地带设施蔬菜生产组织模式的思路:加强培训与宣传,提升发展设施蔬菜产业的理念;利用政策引导,加大对设施蔬菜产业的扶持力度;推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促进设施蔬菜规模化发展;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对发展设施蔬菜产业的指导和服务。  相似文献   

16.
闫立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098-7099
分析当前铁岭市设施蔬菜生产的现状,指出铁岭市设施蔬菜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当前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该市的设施蔬菜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凉州区张义镇人参果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人参果产业是张义镇脱贫致富产业中最具优势的产业,并提出了通过建立脱毒苗生产设施、扩大有机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快龙头企业和产业协会建设力度、建设人参果的保鲜贮藏设施和市场交易设施等促进“天梯山”品牌人参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榆阳区是传统种植大县,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区域优势。为了能够做大做强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使设施蔬菜产业成为榆阳区近郊和川道地区农民致富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本文分析了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并提出了今后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农学专家 唐致宗高级农艺师$武威市凉州区蔬菜产业局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中国蔬菜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蔬菜产销体制改革以来,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从根本上扭转了供应短缺的局面。基于对北京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指出设施蔬菜产业是实现现代农业的主要产业形式之一,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业有利于推动和促进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