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激素对非洲紫罗兰体细胞培养中形态发生途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非洲紫罗兰的离体培养中,以幼嫩的叶片、叶柄为外植体。在附加KT0.5~2ppm+NAA0.1~0.5ppm;BA0.5~2ppm+NAA0.1~0.5ppm的MS培养基上,均能分化出大量幼芽。前者是直接诱导根状物继而分化出不定芽,后者却经胚状体再发育成幼芽。分化的幼芽在KT0.05~0.2ppm+NAA0.05~0.2ppm的MS培养基上,能强健生长成具有商品性能的完整植株。 本文还报道了形态发生途径的扫描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2.
长白山百合的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长白山百合离体组织培养及植株的再生能力,对长白山百合不同部位的组织进行了离体培养,并进行了不同培养激素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长白山百合外中部鳞片小鳞茎形成率明显高于内部,再生小鳞茎的出现部位主要位于鳞片基部;在附加不同激素水平及其配比的MS培养基上培养,长白山百合以MS(植物组织培养基本培养基)+0.5mg/L BA(细胞分裂素)+0.1 mg/L NAA(萘乙酸)+3%蔗糖和MS+0.5 mg/L BA+0.5 mg/L NAA+3%蔗糖等2个培养基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3.
蝴蝶兰的快速无性繁殖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37  
王怀宇 《园艺学报》1989,16(1):73-77
以蝴蝶兰(Phalaenopsis)的花梗侧芽及花序顶端为外植体,在Kyoto或MS BA3ppm培养基中诱导出营养芽。以试管植株的茎尖、茎段、叶片在MS BA0.5-5ppm或MS BA0.5-5ppm NAA1ppm的培养基中,诱导出不定芽或原球茎状体(Protocorm-Like-Body,PLB.)。在附加BA_5 NAA_1的培养基里,茎段不定芽诱导率为65%,叶片PLB诱导率为16.7%,用MS BA1ppm进行PLB继代培养可获得大量群体,进一步培养可形成完整小苗。 由蝴蝶兰花梗侧芽而来的白花无性系品种[Phal.(phyllis key ×bandleader)× Celebration]已大量出瓶移栽。在广州地区,蝴蝶兰出瓶苗种植2-3年即可开花。  相似文献   

4.
水仙鳞茎切块在附加BA1mgl~(-1)和 2,4-D 0.1mgl~(-1)的MS培养基上可诱导产生白色致密的愈伤组织,这种白色致密的愈伤组织可在上述培养基上不断地继代培养。愈伤组织培养物转至添加BA1mgl~(-1)或不加植物激素或附加NAA0.1~0.mgl~(-1)的MS培养基上,均能分化出不定芽,但随着培养基中NAA浓度的提高,不定芽分化率下降,而不定根的分化率增高。冬末春初从愈伤组织培养物分化出的不定芽抽叶后,大部叶片在以后四个月内枯萎,形成休眠的小鳞茎。小鳞茎在水仙自然生长季节以前半个月转至添加NAA0.01~0.1mg1~(-1)或不加生长素的1/2MS培养基上,均能抽叶生根,以添加NAA 0.03mg1~(-1)的1/2MS培养基为最好。由小鳞茎长成的完整小植株,不需炼苗,可直接移栽田间,极易成活。  相似文献   

5.
连香树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连香树进行无菌苗萌发和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5~6月为最适取材季节;最佳外植体为当年生枝条顶芽下第3~4腋芽;腋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1.0 mg/L+NAA 1.0 mg/L;适宜无菌播种的培养基为1/2MS+BA 0.5 mg/L+NAA 0.1 mg/L;适宜增殖培养基为MS+BA 0.5 mg/L+NAA 0.2 mg/L;适宜诱导愈伤的培养基为MS+BA 0.5 mg/L+NAA 0.5 mg/L;诱导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 1.0 mg/L+NAA 0.5 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5 mg/L.  相似文献   

6.
西瓜高效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不同基因型材料的西瓜品种为试材,用 MS、Miller、N6与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初步建立了西瓜离体组培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MS培养基均可长出无菌苗,但随着MS培养基营养元素浓度的增大,无菌苗生长发育受到延尽和抑制作用加强,其中以1/2MS 0.5~2mg/L BA 0.1mg/L NAA长出的无菌苗作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最快,改良的MS(MS1 2mgd/L BA 0.1mg/L NAA)是西瓜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改良的MS(MS1 2mg/L BA 0.1mg/L NAA 5mg/L AgNO3)是外植体系诱导分化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离子束等物理因子处理愈伤组织发现对诱导分化不定芽具有刺激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樱桃‘对樱桃’不定根离体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中国樱桃‘对樱桃’( Prunus pseudocerasus) 无菌生根苗的不定根作为外植体, 成功诱导了胚性愈伤组织, 实现了通过分化不定芽和诱导初生体细胞胚两种方式再生植株。根切段在MS + NAA1.0 mg/L + BA 0.05 mg/L + IBA 0.05 mg/L 培养基诱导获得胚性愈伤组织, 诱导频率达54.2 % , 该愈伤组织在MS + NAA 1.0 mg/L + BA 0.5 mg/L 培养基上不定芽分化率为100 % , 不定芽在MS + BA 0.5 mg/L + IBA 0.1mg/L 培养基上生长发育良好, 转入MS + NAA 0.02 mg/L + IBA 0.02 mg/L 生根培养基生根率达100 %; 整体不定根系统在MS 附加2 ,4-D 1.0~3.0 mg/L 和BA 0.5 mg/L 的培养基上同时诱导初生体细胞胚发生和单极不定芽发生, 每外植体上平均体细胞胚数5~25 个, 不定芽3~22 个。体细胞胚转到MS + BA 0.5 mg/L +IBA 0.1 mg/L 培养基上发育为完整植株, 植株再生率100 %。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索尔邦百合(Lilium Sorbonne)的鳞片叶为外植体的组培和植株离体再生技术,培养基采用MS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的激素组合.分别获得诱导的愈伤组织、芽及根,并遴选出最佳激素组合,以确立索尔邦百合组织培养再生系统.试验结果表明适合的诱导培养基是MS BA0.5mg/L NAA 0.2mg/L;继代培养基为MS 2,4-D 1.0mg/L和MS BA 0.5mg/L NAA0.2mg/L;生根培养基是1/2MS IBA0.2mg/L和1/2MS NAA0.2mg/L.该方法最大增殖倍数达到5.74.  相似文献   

9.
彩色马蹄莲的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彩色马蹄莲的叶片和块茎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研究,研究外源激素6-BA、NAA对彩色马蹄莲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建立彩色马蹄莲离体快繁体系.结果表明:MS+6-BA 2.0 mg/L+NAA 0.1 mg/L是适宜的继代增殖培养基;在培养基1/2 MS+0.5 mg/L NAA上可诱导无根系植株产生大量根系,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0.
以合欢种子和当年生枝条为材料,研究了合欢离体培养及再生体系,探讨了不同激素组合对合欢愈伤组织的产生、分化及生根的影响,筛选出高效产生愈伤组织培养基为MS+BA2mg/L+KT0.5mg/L+NAA0.3mg/L;分化培养基为MS+BA1mg/L+NAA0.1mg/L;有利于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NAA0.5mg/L,以上培养基均加30g/L蔗糖、8g/L琼脂。  相似文献   

11.
山杜英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Lour.)Poir.]带芽茎段的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筛选出最佳培养基:(1)启动培养:Ms+BA 1.0~2.0 mg·L-1 (单位下同)+NAA 0.05+蔗糖3%;(2)愈伤组织发生型丛生苗增殖培养:MS+BA 1.0+NAA 0.5+蔗糖3%;腋芽发生型丛生苗增殖培养:MS+BA2.0+IBA 0.1+蔗糖3%;(3)有效苗诱导培养:MS+BA 0.5+IBA 0.1+GA 1.0+蔗糖3%;(4)生根培养:1/2 MS+IBA 3.0+蔗糖2%。用透气膜封FI比用聚乙烯菌膜生根率明显提高,生根明显提前。  相似文献   

12.
苹果组织培养苗离体嫁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MS培养基附加BA0.5ppm接种萌动前后的M_4、M_7、M_(26)、山定子、圆叶海棠等苹果砧木的腋芽生长点,在25~30℃温度下通过暗培养和光照培养,获得分化绿苗,再转接于1/2MS培养基附加ⅠAA1.0~1.5ppm的生根培养基上,长成苗高2厘米以上的生根苗,做为离体嫁接用砧木,另用MS培养基附加BA2ppm,接种富土系、金冠系和甜黄魁等苹果品种的腋芽生长点,培养分化出高1厘米以上的绿苗,做为接穗品种,进行离体嫁接。嫁接中对比了三种接法和三种接后滴抹接合部的植物激素。结果表明,采用插入接并于接合部滴抹100ppmZT或GA有较高的成活率。插入接滴ZT的成活率为40.7~82.1%;插入接滴GA的成活率为39.1~54.3%。嫁接苗继续在生根培养基上光照培养3周左右,经砂培2~3周,再转入土壤培养,成活率为26.7~56.9%。  相似文献   

13.
菊花珍品绿牡丹的组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红 《北方园艺》2008,(3):195-196
以菊花珍品绿牡丹的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了离体培养.结果表明:初始培养的较好培养基为MS BA 0.5 mg/ L NAA 0.1mg/L,丛生芽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 MS BA 0.2 mg/ L NAA 0.1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 NAA 0.05 mg/L.  相似文献   

14.
姜荷花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 植物名称 姜荷花(Curcumaa allsmatifolia) 2 材料类别 球茎芽 3 培养条件 (1)诱导培养基MS NAA 0.02 mg/L(单位下同);(2)继代增殖培基MS NAA0.02 BA 0.1;(3)生根培养基1/2MS NAA0.02 BA0.1.上述诱导增殖培养基附加蔗糖30 g/L,生根培养基附加蔗糖20 g/L,琼脂浓度为5.8 g/L,培养温度28~32℃,光照强度2 000 Lx,每日光照12~14 h.  相似文献   

15.
银边富贵竹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银边富贵竹带腋芽的茎段接种于不同激素的MS培养基上,结果表明,以MS BA3 mg/L NAA0.3 mg/L对芽继代增殖效果最好,并伴有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将筛选出来的胚状体转接到MS BA6 mg/L NAA0.1 mg/L的分化培养基上,则可分化出较理想的丛生苗,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改良1/2MS IBA0.5 mg/L NAA0.1 mg/L,生根率90%,移栽成活率94%.  相似文献   

16.
佟新萍  李娜 《北方园艺》2007,(6):215-215
以大花蕙兰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生长点可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及再生植株.经试验筛选出各培养阶段最适宜的培养基为: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 BA1.5~2 mg/L;分化培养基:MS BA1.5mg/L NAA 0.5mg/L;生根培养基:1/2MS(大量元素减半) NAA1.5mg/L 0.5%活性炭.  相似文献   

17.
锦丰梨花粉植株的诱导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薛光荣  杨振英 《园艺学报》1996,23(2):123-127
采用花粉发育单核期的‘锦丰’梨花药,接种在1/2 MS附加IAA 0.2mg/L、BA1~2mg/L的培养基上,经过120天产生胚状体。胚状体转入MS附加GA3 0.1mg/L、IBA 0.2mg/L、BA 1mg/L的分化培养基上,经过85天分化幼梢。无根植株转入1/2 MS附加IAA 1.5mg/L的培养基上,经过14天诱导生根,移栽和嫩枝嫁接成活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8.
<正>1材料类别茎尖、叶片。2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茎尖分生组织诱导和芽分化为①MS+NAA0.1 ̄0.3mg/L(单位下同)+BA1.0;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②MS+2,4-D0.5+BA0.25+KT0.25+NAA0.025;丛生芽分化③MS+NAA0.05+BA0.5;生根④MS+IBA0.05 ̄0.1。以上培养基中均加入3%食用白糖,6.5%琼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西瓜主芽、子叶、下胚轴和根的离体培养技术。结果表明:芽增殖速度与BA、NAA含量关系密切,诱导芽增殖以W_(14)(MS+BA2+NAA0.1+蔗糖3%)培养基较佳;子叶离体培养诱导不定芽与苗龄、培养基、子叶组织的部位有关;培养基中NAA、IBA的存在及含量对下胚轴、胚根愈伤组织的产生有直接的关系。芽经诱导成苗后,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中(1/2MS+IBA1+蔗糖3%),长出根后移到珍珠岩中保温保湿练苗20d(天)后即可移植到大田。无性系植株能正常开花结果,已获得16个无性系植株的种子。  相似文献   

20.
大百合子房的离体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守丽  石雷  张金政  庄平 《园艺学报》2007,34(1):197-200
以大百合的子房为外植体, 研究了小鳞茎诱导及植株再生的方法。结果表明: BA和KT是影响大百合子房分化途径的关键因素, 其浓度分别为0.1~1.0 mg/L、2.0~4.0 mg/L和高于4.0 mg/L 时,外植体分别分化为愈伤组织、芽和叶。外植体分化的基本培养基以N6、B5为佳。愈伤组织诱导小鳞茎的最佳培养基为MS + 0.1~0.5 mg/L NAA + 2.5 mg/L BA + 2.5 mg/L KT + 10%蔗糖+ 0.7%琼脂。在1/2MS+ 3%蔗糖+ 0.7%琼脂+ 1%活性炭的生根培养基上, 生根率为100%。炼苗一周后移栽, 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