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讨了广东封开的一种野生可食性红菇―美红菇(RussulapuellarisPr.)[1]摇瓶发酵培养条件对菌丝体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红菇菌丝体液体发酵的最适培养温度为28℃,培养基最适初始pH值为7.0,最适装液量为50mL/250mL三角瓶,最适摇床转速为180rpm,接种量在(4~10)mL/100mL的范围内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不显著,最适培养时间为84h。  相似文献   

2.
对卫星灵芝2号菌株的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3%,豆饼粉1.5%,酵母膏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VB11片/L,pH6.0。最佳摇瓶发酵条件为:发酵周期48h、接种量10%,装液量100mL,摇床转速180r/min,温度29℃,初始pH6.0。发酵条件优化后,菌丝体干重可达1.63g/100mL。  相似文献   

3.
巴西虫草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巴西虫草液体培养的摇瓶生长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培养基的组成为可溶性淀粉2%、蛋白胨1%、大豆粉1%、KH2PO40.1%、MgSO4.7H2O 0.15%、VB10.01%、FeSO4.7H2O 0.002%、CaC l20.1%。该培养基下的菌丝体生物量为19.11g.L-1,比原培养基的发酵得率提高了26.01%;对巴西虫草液体培养的外部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摇瓶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6.5、装液量75mL/250mL、接种量7.5%、菌龄4d、发酵时间4d。研究了优化后培养条件的菌体生长代谢曲线,并得到了巴西虫草的液体培养条件和生长动力学曲线,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绞股蓝茶薪菇液体发酵保健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绞股蓝、茶薪菇均具有很高的药用保健价值。试验以黄豆浆为氮源,葡萄糖为碳源,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对茶薪菇菌丝体发酵培养的摇瓶装液量、摇瓶转速、最适发酵温度以及不同浓度的绞股蓝提取液对茶薪菇菌丝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茶薪菇菌丝体生长的最佳摇瓶装液量为50mL/250mL,摇瓶转速为150r/min,最适发酵温度为25℃,最适绞股蓝提取液浓度为10g/L。采用正交试验,调配出具有良好感观性状的保健饮料,最佳调配配方如下:柠檬酸0.2%,苹果酸0.08%,白砂糖8%,蛋白糖0.04%,果胶0.1%,CMC0.2%。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2015,(6)
对珊瑚菌液体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相关国家标准规定方法和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分析发酵菌丝体与子实体的化学成分差异。结果表明:培养基以葡萄糖为碳源,以酵母粉为氮源,p H为7.0,培养20 d,珊瑚菌液体摇瓶的生物量较大。在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最陡爬坡试验确定摇瓶发酵的最大产量区域,最终菌丝产量达到9.44 g/L。经测定珊瑚菌菌丝体的氨基酸含量为28.35%,而子实体的氨基酸含量为13.83%。对珊瑚菌菌丝体与子实体甲醇提取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分析表明两者化学成分高度相似,采用液体发酵来生产珊瑚菌的菌丝体可以替代其子实体。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裂蹄针层孔菌(Phellinus linteus)发酵菌丝体对人肝癌Hep G-2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发酵菌丝体对肝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建立荷瘤Hep G-2裸鼠模型,检测不同剂量裂蹄针层孔菌发酵菌丝体对肿瘤的抑制作用。MTT法观察结果显示,裂蹄针层孔菌发酵菌丝体可抑制人肝癌Hep G-2细胞的增殖,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高剂量(960 mg·L~(-1))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最佳抑制时间为24 h;裂蹄针层孔菌发酵菌丝体中剂量(500 mg/kg·d)、高剂量(1 000 mg/kg·d)对荷瘤Hep G-2裸鼠有显著的抑瘤作用,抑瘤率分别为40.42%、35.06%。裂蹄针层孔菌发酵菌丝体对人肝癌Hep G-2肿瘤细胞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蛹虫草菌(Cordyceps militaris)为试材,用单因素试验筛选适宜温度后,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最后用优化的条件和培养基进行摇床6d和摇床6d+静置培养10d的液体发酵试验,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蛹虫草菌液体发酵后菌丝体产率以及静置培养对虫草素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蛹虫草菌适宜温度为25℃,优化培养基为蔗糖4.34%、酵母粉3.06%、硫酸亚铁0.027%、磷酸二氢钾0.2%、硫酸铵0.04%、硫酸镁0.13%、维生素B10.08%、硫酸锌0.06%;摇床6d和摇床6d+静置10d后,发酵液中的菌丝体产率分别为2.568g/100mL和3.389g/100mL,后者菌丝体产率比初始培养基增加了1.73倍,而虫草素积累量分别达到568.329μg/mL和862.893μg/mL,后者比初始培养基中增加了1.56倍。  相似文献   

8.
桑黄菌液体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桑黄菌液体发酵过程中不同培养条件对桑黄菌丝生长量的影响,筛选出桑黄菌液体发酵的最适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适液体发酵条件为初始pH6.5,接种量为10%,装液量为100mL/300mL三角瓶,旋转频率为150r/min,摆振幅度Φ26mm,28℃恒温培养7d。10L发酵罐发酵7d后,平均菌丝体干重达到12.20g/L。  相似文献   

9.
以猴头菌菌丝体干重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筛选适合猴头菌发酵的液体培养基。结果:适合猴头菌发酵的液体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30 g/L,葡萄糖10 g/L,酵母粉10 g/L,黄豆粉5 g/L,MgSO4·7H2O 1 g/L,KH2PO41.5 g/L,VB1 0.01 g/L;该配方培养的猴头菌菌丝体干重为25.1 g/L。  相似文献   

10.
采用液体发酵培养血红铆钉菇菌丝体,研究了培养基碳源、氮源、无机离子等因素对菌丝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于血红铆钉菇菌丝体液体发酵的培养基配方为:蔗糖30g/L,蛋白胨3g/L,MgSO4 0.5g/L,K2HPO4 1.5g/L,KH2PO4 0.2g/L,ZnSO4 0.03g/L,MnSO40.03g/L;用此培养基培养所得菌丝体产量可达8.655±0.258g/L,是基础培养基的1.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